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 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 其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学会控制实验 条件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并获得结论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金属的活动性的探究,培养勤于思考、 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善于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能运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教学难点】能运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

2、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教学重、难点突破措施】在学过的二、五、七三个单元已知的知识为基础,以实验探究为突 破口,引导学生采取分类研究、对比分析的方法认识置换反应,再利用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归纳总结金属的有关反应规律,并通过 对规律的应用,达到落实知识、形成能力、突破重难点的目的。【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问题引入。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表明金属在组成和结构上 有相似之处,那么金属在化学性质上也有通性吗?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回忆第二单元“氧气的性质”,金属铁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第五 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还有第七单元“燃 料的合理

3、利用与开发”的制取氢气,都是某些金属与氧气、酸、金属化 合物的溶液反应,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有这个化学性质呢?其中会 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共同以实验为事实依据,从微观角度 认识其本质,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从而达到可以灵活应用的目的,好 不好?设计意图(从已学知识入手,用设疑式导课,能激活学生思维,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二环节:实验探究。1.金属与氧气创设情境(1):多媒体展示第二单元学过的镁、铁、铜在空气(或 氧气)中燃烧(或加热)的图片。让学生再次确认:大多数金属都能与 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条件、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创设情境(2):

4、观看铝片在空气中加热与铝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不同 实验现象。让学生讨论出铝制品光泽无锈是因为其表面有层致密而坚固 的氧化膜起到保护作用,也体现了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创设情境(3): “真金不怕火炼”、“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 “在自然界中,金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由此引导学生总结:相同条件下镁、铝最活泼,铁、铜比较活泼, 金最不活泼。从而得到不同金属有着不同的活泼性,也就是金属的活动 性不同。反之,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之一是:金属与氧气反应的 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总结共性:都是化合反应反应物都有氧气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引入新课, 同时

5、复习相关知识。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学生主动参与,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对比、讨论交流, 让学生亲身体会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剧烈,活动性越强。2.金属活动性顺序(1)金属与酸(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1)金属与酸创设情境:展示第七单元的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图及原理。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有与酸反应的这个化学性质呢?下面,我们就通 过实验来比较镁、锌、铁、铜的活动性。反之,金属与酸是否反应以及 反应的剧烈程度,是不是也可反映出金属的活动性呢?实验探究一: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将学生分成A、B两组。不同的是一组用盐酸,另一组用稀硫酸。多媒体展示:实验要求及实验注意事

6、项。如:.金属应先用砂纸用力打磨;酸有腐蚀性,注意安全。组内同学注意比较不同金属反应时的现象异同:能否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猜想气泡是哪种物质?教师:依据制氢气的原理,用课堂演示实验证明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再从微观角度讲解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最后讨论书写每个金属与 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寻找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找共同点。获取结论:镁、锌、铁可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与 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与酸反应时,能生成氢气的金属活动性强;否则, 就较弱。从而,铜的活动性最弱。镁、锌、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 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应最剧烈,其次是锌,然后是铁。从而镁、锌、 铁、铜的金属

7、活动性由强到弱。通过化学方程式知置换反应的特点。(强调化学方式的书写)特别是: Fe + 2HCl=FeCl +H t , Fe+HSO 2224=FeSO+H t (化合物中Fe显+2价,亚铁) 42多媒体展示铁与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进行探究,利用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既 能探究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情况,也能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还锻炼了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多媒体展示铁与酸反应的 微观过程,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处理时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达到思维 的升华,知其所以然。(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创设情境1:展示第五单元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图及原理。是不是所

8、有的金属都有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的这个化学性质 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究得之。看看从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是 否反应能不能可反映出金属的活动性呢?实验探究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按教材的设计方案,对铝、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真实记录实验现象(两个方面,一固体表面二溶液颜色)。依据制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原理,讨论书写每个金属与金属化合物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寻找其共同点。展示:铜与硝酸银反应图片一一银树,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图片铜树。也可展示预先制作好的铜树,银树)获取结论:铝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铜能从硝酸银溶液中 置换出银,而不能从硫酸铝溶液中置换出铝。从而铝、铜、银的活动

9、性 依次变弱。化学方程式:2Al + 3CuS0 =A1 (SO) +3CuCu+424 32AgN0 =Cu (NO ) +2Ag33 2思考:上述三个实验可以去掉哪个实验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达到亲身体验实验的乐趣,在动手、动 脑的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失败。通过讨论去掉哪个实验,可以总结出比较 三个金属的活动性时:可以取中间金属,两边金属化合物溶液;那还可 以反推:可以取中间金属化合物溶液,两边金属;从而得到判断金属活 动性的另一个依据。第三个环节: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结论我们这节课做了这么多实验探究,但规律还是零碎的,请同学们将 已经探究的规律归纳起来。学生互动,将活动性顺序

10、排好:Mg>Al>Zn>Fe>Cu>Ag>Au设问:更多的金属活动性怎样呢?背景介绍:科学家类似于我们的探究,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 由表及里的分析,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邮材(多 媒体)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u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渐弱注意:适用于溶液。铁与硫酸铜晶体、铜与氯化银都不反应。进 行演示实验。钾、钙、钠非常活泼遇到水或金属化合物溶液时发生复杂的反应, 高中再研究。设计意图发展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进行信息处理的科学方法 和能力,更深层次建构规律。以背景介绍启迪学

11、生学习科学家严谨的 科学作风和探究精神。第四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1 .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归纳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A+BCfB+AC化合反应:A + B+ C 分解反应:A -* B + C +,设计意图理解、掌握置换反应的特点和规律。2 .反思金属活动性顺序,对判断金属活动性提供了什么依据?讨论并确定简洁语言归纳:越在前面越活泼,氢前金属置换氢;金 属之间互置换,溶液里面可探寻。(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 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3 .金属活动性判断与应用举例、反馈练习,巩固提升第五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设计意图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反思,总结自身获得的经验 和不足,促进学生把知识转为自己的内在聪明,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板书设计】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反应:4A1 + 30 =2A1022 32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Fe + 2HCl=FeCl +H t, Fe+HSO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