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同步练习题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73995223-dda7-4a72-b694-b259915c1b86/73995223-dda7-4a72-b694-b259915c1b861.gif)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同步练习题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73995223-dda7-4a72-b694-b259915c1b86/73995223-dda7-4a72-b694-b259915c1b862.gif)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同步练习题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73995223-dda7-4a72-b694-b259915c1b86/73995223-dda7-4a72-b694-b259915c1b863.gif)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同步练习题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73995223-dda7-4a72-b694-b259915c1b86/73995223-dda7-4a72-b694-b259915c1b864.gif)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同步练习题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5/73995223-dda7-4a72-b694-b259915c1b86/73995223-dda7-4a72-b694-b259915c1b8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液体压强同步测试、选择题:1.如图所示,密封的“凸”字形容器中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中央,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l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的变化情况是(A.Pl增大,B增大 B . Pl增大,P2不变 C.Pl不变,P2不变D . Pl不变,P2增大2.如图所示,水库的堤坝总是修成截面为梯形状,这样做主要是由于(A.美观B .没必要C .水产生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液体的压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3.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变大 B.不变 C .变小 D .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1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
2、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液面齐平。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A. Pa< Pb,F a= FbB. Pa< Pb,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F a> FbC.Pa>Pb,Fa=FbD.Pa>甬 F a<Fb5. 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 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A.C.7.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甲液体的
3、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如图)。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A.木桶的粗细B .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 D .最长的一块木板8 .如图,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i,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P2 .倒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 P3,瓶盖受到水的压强为 P4,则A. Pl<P3,P2=P4B.Pi>P3,p2Vp4C.Pl<
4、;P3,P?>P4D.。<氏P2Vp49 .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10.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4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D .与容器形状有关A.与深度有关B .与密度有关C .与液柱粗细有关、填空题11 .如图所示,一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若容器所受重量忽略不计,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水的重力;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水的重力;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容器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12 .黄浦江是一条兼有饮用水源、航运、旅游等多种利用价值的河流,其水深可达17米.在江面下1
5、0米深处,水的压强为帕;若深度每增加1米,水的压强将增加帕.13 .由于黄河上游的植被人为造成了破坏,水土大量流失,黄河中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或“减小”),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黄河水对堤坝的 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14 .如图所示,质量为千克的正方体冰块静止在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容器中,冰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牛.当冰熔化成水后(p冰 p水),它的质量将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5 .如图所示,重为 6N、底面积为0.01m2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内装 20cm深的水,则水的质量为 kg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6、 Pa;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N和Pa. (g 取 10N/kg)三、实验题16 .如图所示,小雨同学用 U型管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1)实验前先检查 U型管压强计左右两液柱是否 ,然后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如果两液柱没有出现高度差,说明 型管压强计存在 问题.(2)实验1可以探究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3)综合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可以初步得出: 17 . (6分)如下图所示是小明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边,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会凹向深度小的一侧。(1)他在容器两边各倒入适量的水,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7、。可以判断大,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 ,这种现象说明液体压强与一边水产生的压强较有关。这种通过橡皮膜形状的改变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方法叫 法;(2)小明在知道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后,想用以上实验装置来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大小,他设计的简要实验步骤如下: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 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观察橡皮膜的变形情况,判断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请你帮小明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说明判断两种液体密度大小的方法:判断方法:。四、计算题18 .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 400g,底面积是40cmt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 1耐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2)茶壶对桌
8、面的压强.19 . (4分)孝感城区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6t,水罐容积5ml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0.5m2. ( g 取 10N/kg, p 水=>< 10 3kg/m3)。问:(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质量为多少?(2)洒完一半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3)若罐内水深,则水对罐底的压强为多少?参考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把容器倒置后,液体深度不变,根据公式P=p gh判断对容器底的压强的变化;倒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是受力面积减小,对桌面的压强变大.解:.P=p gh可知,倒置后水的深度 h不变,;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也不变;.容器放在
9、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G倒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p=-L, S对桌面的压强增大.故选D.【点评】分析液体压强变化关键是确定深度大小变化;对桌面压强的分析:一是看压力大小变化(在水平面上F=G,二是受力面积变化.2. C【解析】试题分析: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解: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即越往下面,液体内部压强越大,故拦河大坝的修建成上窄下宽的梯形,增大对水产生的压强的承受力.故选C.【点评】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并能利用液体内部
10、压强的知识解释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 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需要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P gh进行分析.判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不变,就看h变不变.要清楚h是指液面到试管底部的垂直距离.解: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液面到试管底部的深度在变大,根据P=p gh即可得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在变大.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的掌握和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解题的关键是要清楚深度是指液面到底部的垂直距离.4. 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较大,由于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故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由于抽出液体后,液面仍相平,所以液体密度
11、较小的甲底部的压强较小,故CD错误;由题意可知,两液体的质量的高度都相等,可推知,相等高度的液体的质量是相等的,当抽出的液体等高时,抽出的质量也是相等的,故剩下的质量也是相等,所以底部所受到的压力也是相等,故 A正确,B错误;应选A。考点:压力和压强5. 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可知甲液体的密度较小,由于两液面高度相等,所以甲容器中液体对底面的压强较小,故应选B。考点:液体的压强6. A【解析】试题分析:由p=p gh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分析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观察图片可知,压强计中液面的高度差是相同的,即液体对橡皮
12、膜产生的压强相同;当液体压强相同时,液体的密度与液体的深度成反比,即液体的深度越深则液体的密度就越小,反之,则液体的密度就越大解:由压强计可以看出,两压强计显示的压强值相同,即PxP乙;而金属盒在甲液体中的深度大,即 八甲八乙;根据p甲ghxp乙gh乙,得出p甲 p乙,故A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要求学生会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液体的密度,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图象的能力,需要学生熟记液体压强的公式,领悟控制变量法的真谛7. C【解析】试题分析: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的是水的深度,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根据公式P=p 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深度,木桶里水的深度
13、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故选C。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8. D【解析】试题分析:A错误,倒立前后,水的深度不同,所以瓶底的瓶盖受到水的压强不相等;B错误,倒立前后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不变,但是倒立后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所以压强比倒立前要大;C错误,倒立后,水的深度增大,所以倒立后,瓶盖受到的压强大于瓶底受到的压强;D正确,倒立后压强比倒立前要大,倒立后瓶盖受到的压强大于瓶底受到的压强;应选D考点:压力和压强9. 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四幅图都是连通器,连通器原理是当液体不流动时,组成连通器的各个容器的液面都是相平的,故只有A符合;所以应选A【考点定位】连通器10. A【解析】试题分析:液体的压强
14、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因此,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最下面的孔喷出水的射程最远。正确选Ao考点:液体压强特点11. 等于;小于;小于;小于【解析】试题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对于这种上下口不一样大的容器,可以通过比较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重的大小关系,得出水对容器底的产生的压力大小关系,然后利用压强公式比较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的关系.F=G;如图,由F一一,, p=W可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解:若容器所受重量忽略不计,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的重量,即Fi=ps=p ghs< G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
15、于容器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即Fi<F,由p=上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 S故答案为:等于;小于;小于;小于.【点评】上口大、下口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所装液体重;上口小、下口大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所装液体重;圆柱形、长方体或正方体直壁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所装液体重.12. X104; X 103【解析】试题分析:已知水的密度和深度,利用公式 p=p gh计算水的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密度不变时,增大的压强用公式p=P gh计算.解:在江面下10m深处,水的压强为 p=p gh=x 10 3kg/m3xkgxi0m=&l
16、t; 10 4Pa;若深度每增加 1米,水的压强将增加 p=p gAh=x 10 3kg/m3xkgx 1m=x 10 3Pa.故答案为:x 10 4; X103.【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在液体密度不变时,从题目中正确的找出液体的深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3. 增大;压强【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密度的概念可知当黄河中的泥沙含量增加,相当于增大了单位体积的水的质量,所以这相当于液体的密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公式为:P=p浓gh ,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增大,液体的压强也增大。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密度及其特性14. ;不变;变小【解析】解:冰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mg
17、=kg=,冰熔化后它的质量不变,则其重力不变,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但冰熔化后,水与容器底面的接触面积变大,根据公式p±可知,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小.故答案为:;不变;变小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质量及其特性;压强大小比较.专题:常规题型;应用题;质量及其测量;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冰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冰的重力,根据冰的质量,利用G=mg<求得其重力,冰熔化后,质量不变,则其重力不变,所以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不变;冰熔化后,水与容器底面的接触面积变大,根据公式p耳可求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点评:本题考查压力和压强的变化, 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压
18、力不变,接触面积变大,水平面所受的压强变小.15. 2 2 X10 3 26 2600【解析】m= p V= p Sh= x 10 3kg/n3x x = 2kg; p= p gh= x 10 3kg/nix 10NJ/ kgx=2x 10 3Pa; F = G= G 水+ G 容器=m水 g+ GF 26N容器=2kgX10N|/ kg+ 6NI= 26NI, p - =2600PaS 0.01m216. (1)等高;漏气;(2)深度;液体密度;(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解析】试题分析: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用压强计测量.在使用压强计之前要检查其密闭性,防止漏气.
19、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解:(1)实验前先检查U型管压强计左右两液柱是否等高,然后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如果两液柱没有出现高度差,说明U型管压强计存在漏气问题.(2)由图1所示实验可知,压强计的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液体压强不同,此实验可以探究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3)由图2所示实验可知,液体密度相同而压强计的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不同,液体压强不同,由此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综合实验1和实验2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故答案为:(1)等高;漏气;(2)深度;液体密度;(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
20、关.【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现象分析,分析清楚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题,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7. (1)右 橡皮膜凹向左边 深度转换法;(2)深度 若橡皮膜凹向左边,则右边液体密度大【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示可以判断右边水产生的压强较大,因为橡皮膜凹向左边,这种现象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这种通过橡皮膜形状的改变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方法叫转换法;(2)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观察橡皮膜的变形情况,判断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判断方法是若橡皮膜凹向左边,则右边液体密度大。考点:液体的压强规律18. (1), (2) X103Pa.【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先求出水对壶底的压强,再利用公式F=pS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听课评课记录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复习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小结练习(2)》听评课记录5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练习题人教版新课标
-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7.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听评课记录
- 财务人员保密协议书范本
- 宿迁商务楼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购房按揭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电影演员主演合约中的票房分成及收益分配合同
- GB/T 29361-2012电子物证文件一致性检验规程
- GB/T 16475-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 无纸化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 上海铁路局劳动安全“八防”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 物业客服培训PPT幻灯片课件(PPT 61页)
- 《汽车发展史》PPT课件(PPT 75页)
- 工地试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 反诈骗防诈骗主题教育宣传图文PPT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