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月考语文试卷题号一一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单选题(本大题共 5小题,共15.0分)羡慕(xi曲)觥筹交错(guang坟墓(f n)濡养(r 0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娇()折腰(zh© 孵婷(piB.劫掠(ji乏恪守(ke) 瞥见(pi 8C.制裁(zh) 彬彬(bi 风骚(sha)D.冠冕(gu&D旁巧(w/u)话取(j)f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B.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不以.为.然.。C. 一位普通市民
2、-一位年愈六旬的老者, 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地夫之勇.,在一年 间就抓获了几十个小偷。D.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总是见异思迂.。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4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国庆节前一天,我们班举办了一场以“祖国颂”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解说:这 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在刚刚结束
3、的迎接“庆祝建国70周年”歌咏比赛上, 小玉同学的状态不好。 解说:“小玉状态不好”是这个句子的主干。C.得失之患古味盎然心旷神怡表达见解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解说:这句话有对偶、比喻、拟人的 修辞手法。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文章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 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B.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作品,词中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 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雄阔壮丽的北国雪景图。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
4、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 作品,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连续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D.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悲怆、深沉、坚定,饱含诗人情感的词句的 共同特点是多用修饰语来呈现诗人的情感,如通过“悲愤” “激怒”等词表现沉 重,用“永远汹涌” “无止息地吹刮”等短语来表达坚定。、默写(本大题共 1小题,共8.0分)第5页,共13页6.默写俱往矣, , 。(毛泽东沁园春?雪)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余光中乡愁)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月是故乡明。(杜
5、甫月夜忆舍弟),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三、其他(本大题共 2小题,共15.0分)7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zan勃,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还ji &揉造作地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富有 口养的中国的人,一定会让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 法兰西会把这份不可 xi蓑的战利品归还给中国。8 . 综合性学习诗词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积淀,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决定
6、开展“诵读经典,吟咏诗词”的活动,为此,九年级(1)班将利用双休日举行一次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活动一:宣传发动】宣传组的同学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了下面一则海报,请认真 阅读,按要求答题诵读经典,吟咏诗词本周双休日,我班将组织全体同学开展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吟咏诗词的行列,一起来诵读经典,吟咏诗词。九年级(1)班班委会海报的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疏漏,请找出来。文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活动二:推荐经典诗词】为了达到“诵读经典”的目的,同
7、学之间进行了经典诗词推荐活动。你推荐的经典诗词是: 你推荐的理由是: 【活动三:吟咏诗词比赛】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下这次比赛活动的开幕词。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小题,共5.0分)9 .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一词,完成题。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已知秋,更听寒蚕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 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 人,为道别来心与绪。【注】簟(di曲):竹席。蚕(qi ng):蟋蟀。江亭:江边的亭子。君: 指其弟子由。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上阕通过 和 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小题,共16.0分)10 .阅读下面两
8、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曲突徙薪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 以逆道,不忘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 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 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就之,幸而得息。于 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 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 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
9、 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选自汉书霍光传【注释】害:妒忌,怨恨。报闻:汉代制度,上书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来个“报闻”,意思是知道了,表示作罢。突:烟囱。上行hcng上位,坐上席。乡:通“向”,先前的意思。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而又行以逆道 宜以时抑制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 终亡火患 给下列句子断句,请标注 3处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曲突徙薪”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上书人引用“曲突徙薪”的故事用意是什么?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0、28.0分)11 .阅读谈自立一文,回答下列各题。谈自立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要想成才,先得自立。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 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 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 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 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
11、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 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 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 球王。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二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 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 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本文的中心论点
12、是什么?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第段中加点的词语“这一点”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根据作者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怎样做才能够“自立”?1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 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 在脸上,格外柔美。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 “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 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13、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 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 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 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
14、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 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 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 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 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 “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 "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
15、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 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外的 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 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 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 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拳起 来。她吞吞吐
16、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父亲一笑:“傻 Y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 委屈没白受啊! ” “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去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 “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 “吹一段?”父亲 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作者:赵文静。有删改)请以长笛为线
17、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七、作文(本大题共1 小题,共63.0分)13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
18、过程中,应该也发 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第 14 页,共 13 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a .有误,“娉婷”中的“娉”应读作“p i ng ;B.有误,“觥筹交错”中的“觥”应读作“ go ng ;C.有误,“风骚”中的“骚”应读作“ sao ;D 正确;故选: D。本道题考查字音。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
19、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2 .【答案】A【解析】A略略3 .【答案】B【解析】A 不合事理,去“否”或者在“养成”前面加上“是否”;B 正确;C. “加快”与“质量”搭配不当,应该去掉“和质量”;D 缺少主语,可以去掉“通过”或“使”。故选:B。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
20、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4 .【答案】B【解析】ACD 正确;B 有误,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状态不好”;故选:B。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短语类型、句子主干、修辞。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积累,结合选项内容,逐项研读解答即可。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平时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5 .【答案】 C【解析】ABD 正确。C 有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刘禹锡。故选:C。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21、。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6 .【答案】【小题 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小题2】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小题3】直挂云帆济沧海【小题4】沉舟侧畔千帆过【小题5】露从今夜白【小题6】秋草独寻人去后【小题7】雪拥蓝关马不前【小题8】鸡声茅店月【解析】答案:(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4)沉舟侧畔千帆过(注意“畔”的书写)(5)露从今夜白(6)秋草独寻人去后(7)雪拥蓝
22、关马不前(8)鸡声茅店月(注意“茅”的书写)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7 .【答案】答案:赃矫濡亵【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
23、声字要能准确辨析。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8 .【答案】【小题 1】岳飞的满江红【小题2】这首词展现了岳飞满腔热血、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小题3】【小题4】答案:1)举办的时间、地点不清。格式上没有倡议的时间。(2)第句是病句。修改意见:将句末的“努力”改为“贡献”。3)示例:推荐诗词:岳飞的满江红。推荐理由:这首词展现了岳飞满腔热血、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读来令人荡气回肠。(4)示例:诗歌,是中华民族的
24、文化瑰宝。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学习中华诗词。今天,我们举行诗词吟咏比赛,就是为了把中华民族伟大的诗词文化传承、发扬下去。(1)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从内容上来看,这则海报没有写明举办的时间和地点,应补充。从格式上来看,落款处只有单位,而没有时间,应补充。(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第二句话中“努力”一词用词不当,不能与“做出”搭配,应改为“贡献”。(3)本题考查古诗积累,开放类试题。从自己积累的古典诗词当中选择一首,然后围绕诗歌的主旨或内容来拟写推荐词即可。(4)本题考查拟写开幕词,开放类试题。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点明诗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国家都在学习中华诗词。第二部分,点明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
25、是为了传承并发扬中华诗词文化。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9 .【答案】【小题 1】夜凉枕蕈【小题 2】更听寒蛩【解析】( 1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苏轼与胞弟子由感情深笃,离别后经常思念。这一夜,作者又在梦中与亲人重逢,并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惬意。可是好梦不长,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惊醒了作者的好梦。现实中的他,依然与亲人天各一方。他怀着无限惆怅想再找梦境,已经“无觅处”了。分析诗词可知,作者上阙中“夜凉枕蕈”“更听寒蛩
26、”写出了自己深夜难眠, 也写出了“秋”的来临。(2)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语言的赏析。“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句子的意思是还记得梦中来时的路是那么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我似乎还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在此,作者写路途上的美好回忆。一路风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还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饮享受。故此,运用了对比的修辞,写出了对弟弟的浓浓思念。答案:( 1)夜凉枕蕈更听寒蛩。(2) 还记得梦中来时的路是那么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我似乎还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回忆中的美好往事与秋夜的难眠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的手法更写出了对弟弟的思念。译文: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将我从好梦中惊醒
27、,我怀着无限惆怅想再找梦境,在梦中与亲人重逢,只可惜再也找不到了。睡在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微凉知道秋天已经来到,更是听到寒蛩不停地叫着,似乎在催促妇人快纺布。还记得梦中来时的路是那么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我似乎还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长辈面前一定有询问你的人,是为了诉说离别之后的心绪。诗歌鉴赏题往往考三方面:作者借助“什么”, 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抒发了何种“情感”。 这三个方面可以总结为“象”、 “情”、 “法”三个字, 在这个三字秘诀里: “象”即“意象”, 也就是作者寄托情感的“附着物”; “情”即作者表达的“情感”; “法”即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10 .【答案】 【小题 1】道路【小
28、题2】应该【小题3】拜访【小题4】同“无”,没有或不5】【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又倒行逆施。道,道路。句意为: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宜,应该。句意为:我听说,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访。过,拜访。句意为:终究不会有火灾。亡同“无”,没有或不。( 2)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故停顿应为
29、: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奢,奢侈;则,必然;侮,冒犯;上,主上。句意为:奢侈就不逊了, 不谦逊必定会轻视(怠慢)上级。句中重点词有:请宾,请客酬谢;亡,没有;为,是。句意为:如今(或现在)按照功劳大小宴请宾客,(那个建议)改弯烟囱、移走柴草的人没有功劳,而(哪些)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应该)是上宾(或:成为上等宾客坐上席)吗?( 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内
30、容可知,“曲突徙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这个故事的是道理:只有做好一定的应急措施,才能防止灾祸的发生,而往往提出建议的人却不被重视,导致灾祸的发生,所以我们应采取他人的意见与建议,防患于未然。( 5)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在文中,上书人引用“曲突徙薪”的故事用意是提醒皇上记得曾经提前提出建议的徐福,并且应采取他人的意见与建议,防患于未然。据此回答即可。答案:(1)道路 应该 拜访 同“无”,没有或不( 2)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3)奢侈就不逊了,不谦逊必定会轻视(怠慢)上级。如今(或现在)按照功劳大小宴请宾客,(那个建议)改弯烟囱、移走柴草的人没有功劳,而
31、(哪些)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应该)是上宾(或:成为上等宾客坐上席)吗?( 4)说明了凡事要先考虑到危险的存在,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的道理。( 5)作者借这个故事委婉地劝诫皇上,为徐生鸣不平,希望皇上能对上疏提醒霍氏权盛隐患的徐生进行嘉奖。参考译文:当初, 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然会灭亡。凡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厌恶。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
32、,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 ”上书三次,天子听到了,未加采纳。后霍氏一家被诛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被封赏,有人上书汉宣帝,为徐福鸣不平说:“我听说,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访,见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又堆有柴薪,这位客人便对主人说:您的烟囱应改为弯曲的,并将柴薪搬到远处去,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主人默然, 不予理会。不久, 主人家果然失火,邻居们共同抢救,幸而将火扑灭。于是,主人家杀牛摆酒,对邻居表示感谢,在救火中烧伤的被请到上座,其余则各按出力大小依次就坐,但是却没有请那位建议他改弯烟囱的人。有人对这家主人说:当初要是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用杀牛摆酒,终究不会有火灾。如今论功请客
33、酬谢,建议改弯烟囱、移走柴薪的人没有功劳,而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才是上客吗?主人这才醒悟,将那位客人请来。”句子划分停顿:1 主谓之间要停顿。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7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11 .【答案】【小题 1 】(1)本题考查理解中心论点。议论文中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能从文中直接找到,常出现在文章的下列位置:题目、开头、中间部分、结尾。文章第段的最后一句话:“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这句话点明了文
34、章的中心论点。(2)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为:举例论证:列举有 代表性的事例来阐明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具体而有说服力。道理论证:采取生活中 的道理或者名人名言等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概括深入。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 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以强调突出论证。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 论点, 以使论证通俗易懂。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第段举了爱迪生的例子,从“相反”这个词可以看出,两段内容又构成对比,作者的思路是先说正面事例,再说反面事例,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的这个观点。( 3)本题考查理解词
35、语的含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文的内容,找出合适的句子即可。从“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这句话中找出答案即可。( 4)本题考查感悟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做这一道题要注意联系自己的事例,可以谈如何摆脱家长的庇护而自立的,如不让家长接送,自己如何学会学习的。答案:(1 )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成才。)( 2)举例论证(1 分),通过列举爱迪生小时候自己筹钱建造实验室的
36、例子(1 分),论证了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十分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的观点(1 分),使论证更有力( 1 分)。( 3)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 4)例如:不让家长接送,自己如何学会学习的。【小题2】【小题3】【小题4】【解析】本文主要阐述了“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成才”的道理。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段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要想成才,先得自立”;然后列举了爱迪生和球王贝利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具体论述了“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 最后总结全文,进一步点明“我们要自立”。如何找中心论点: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
37、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进行提取、概括。12 .【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来理清情节。先明确“贯穿全文的线索, 然后接着题目中所给出从父亲的角度,按时间顺序去寻找事件,再分别进行归纳概括。可分别概括为:女儿小时候, 爱听“我“吹笛; 女儿五年级时,当了环卫工。因为同学的嘲笑,女儿恨“我”没出息,开始
38、讨厌“我“吹笛;女儿上初中时,“我”在工作间隙,在马路牙子上吹长笛,被电台记者拍到了电视节目,女儿偷扔了 “我“的长笛;女儿的儿子初一时,练唱父亲,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回家送给“我”并道歉。(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解答此题可从语法、修辞、情感几方面入手。这是文章描写笛声的句子,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 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正面描写。将父亲清脆悠扬的笛声比作小河流水, “清脆悠扬”正面写出笛声的悦耳;“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大人们和孩子们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烘托出父亲笛声的美妙意
39、境,与下文女儿因同学的嘲笑不再喜欢父亲吹笛形成对比。( 3)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重点句子蕴含的心理活动的把握,这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去分析。能较准确地指出产生相关心理。“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是写女儿的心理: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愧疚,酸楚。“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是写父亲的心理: 为女儿能理解到做父母的爱欣慰,为老伴给女儿坦白当年腿残疾一事而略感不好意思。(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作用。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本文开头来看,“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文章结尾“
40、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 格外柔美。 ”使文章首尾呼应; 从文中“啪”地一声, 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 “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 "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 ”“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 “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 “哎! ”交代了父亲腿残疾的原因,解开了前文的悬念;所以“母亲”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通过
41、母亲的言行,也表达了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和宽容,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答案:(1)女儿小时候,特别爱听“我“吹笛,笛声一响,她就跟着哼唱;女儿五年级时,“我”左腿残疾又没技术,当了环卫工。因为同学的嘲笑,女儿恨“我”没出息,开始讨厌“我“吹笛;女儿上初中时,“我”在工作间隙,在马路牙子上吹长笛,被电台记者拍到了电视节目。“我”曝光在女儿的全班同学面前,女儿偷扔了“我“的长笛;女儿的儿子初一时,练唱父亲,勾起了女儿的回忆,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回家送给“我”并道歉。(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父亲清脆悠扬的笛声比作小河流水,正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笛声的美妙,同时通过
42、大人们和孩子们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烘托出父亲吹笛时营造出的美妙意境,与下文女儿因同学的嘲笑不再喜欢父亲吹笛形成对比。( 3)女儿的心理: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为当年自己的虚荣和冒失而愧疚,为父母的艰辛而感到酸楚。父亲的心理:为女儿能领悟到做父母的艰辛、为女儿的孝顺和女儿的释怀而欣慰,为老伴给女儿坦白当年腿残疾一事而略感不好意思。( 4)交代了父亲腿残疾的原因,解开了前文的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父亲吹笛时,母亲陶醉的神态“格外柔美”,使得文章首尾呼应;通过母亲的言行,表达了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和宽容,使文章主题更丰厚。【小题2】【小题3】【小题4】【解析】 本文以长笛为线索,写了父女之间发生的
43、四件事:女儿小时候,特别爱听“我“吹笛,笛声一响,她就跟着哼唱;女儿五年级时,“我”左腿残疾又没技术,当了 环卫工。因为同学的嘲笑,女儿恨“我”没出息,开始讨厌“我“吹笛;女儿上初中 时,“我”在工作间隙,在马路牙子上吹长笛,被电台记者拍到了电视节目。“我”曝光在女儿的全班同学面前,女儿偷扔了 “我“的长笛;女儿的儿子初一时,练唱父亲,勾起了女儿的回忆,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回家送给“我”并道歉。表达了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和宽容;同时也表达了女儿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为当年自己的虚荣和冒失而愧疚,为父母的艰辛而感到酸楚。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一、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
44、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1、人物描写 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 出了表达了,-。2、景物描写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13 .【答案】【例文】原来,我也很脆弱“我,天不怕地不怕,还会怕你!你算哪根苗!”若是你在喧嚣的人声中听到一句这样的话,不用怀疑,它一定出自本姑娘之口。我一生下来就强硬,强硬得似一块在太上老君八卦炉里煅打出来的铁,调皮捣蛋的男生们都惧我三分,胆儿小的女娃儿就更甭提了。凡是沾惹我的人,一见我火了,都会退避三舍,忙着请别人来转弯道歉。每每这个时候,我是乐得满地找牙。我越来越觉得,我好坚强,我从不知道眼泪是啥滋味。可是,谁曾想到,一件突如其来的小事,却让我蓦然意识到:原来,我也很脆弱。记得是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考数学,我一拿着试卷,高兴得差点儿蹦起来,太简单了,太好做了,我又是第一名喽!从初一到初二,大大小小的考试也有上十次了吧,每次我可都是轻轻松松取得桂冠,学校还专门组织人马敲锣打鼓给我家送过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学校多功能厅装修及音响设备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抽油烟机产品召回与责任承担合同3篇
- 2025版学校游泳池水处理设备采购与安装承包合同示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艺术品交易合同三要素及鉴定流程2篇
- 2025年个人房产买卖交易资金托管服务合同2篇
- 2025借款采用什么形式订立合同
- 2025培训机构教师合同范本范文
- 2025个人承包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门卫管理系统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度程序员入职及项目合作合同范本4篇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企业答谢晚宴会务合同3篇
- 风电工程需要编写的专项施工方案及危大工程目录
- 商业计划书(BP)财务计划风险控制资本退出与附录的撰写秘籍
- 全国职工拔河比赛执行方案
- 冶金厂、轧钢厂工艺流程图
- 七年级下册《Reading 1 A brave young man》优质课教案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教案
-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 《木兰诗》第1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 GB/T 11144-2007润滑液极压性能测定法梯姆肯法
- 国家开发银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