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及其适用_第1页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及其适用_第2页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及其适用_第3页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及其适用_第4页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及其适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及其适用一、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内涵及理论基础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非凡地位来源于这种机制所独具的无法取代的作用,他已经成为金融和贸易领 域重要的结算支付工具,确保信用证具有快捷、可靠、经济和便利优点的一项重要法律规则便是“独立抽 象原则”,该原则将的实质在于将信用证的开立、兑付及纠纷解决与其他买卖合同、开证合同等基础性或 附属性合同的效力、履行及纠纷隔离开来,使信用证能够在相对自我封闭的安全环境中运行,将信用证交 易有关当事人的职责限定在各自最专长的领域内。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也恰恰是信用证独立抽象 原则为不法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为欺诈行骗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常常成为

2、不法商人鱼目混珠,骗取 巨款的保护伞” 1。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发生信用证欺诈案件,有报告说,仅在 1995 年美国就有超过 5 亿美金的 损失可归因于信用证诈骗 2 ,在我国也发生过数起信用证诈骗案 3。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面临着巨大 的挑战。因为如果固守该原则,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在遇到卖方有欺诈行为时,银行仍按单据在表面上与 信用证相符即予以付款,买方就会遭受严重的损失,有关国家的法律和判例认为,承认信用证独立于基础 合同的同时,也允许有例外,如果受益人却有欺诈行为,买方可以要求法院下令禁止银行对信用证付款。 4这就是所谓的“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1、“欺诈使得一切无效。”这是民商法最基

3、本的法律原则之一,L/C 欺诈也不例外,是信用证欺诈例外的第一个理论基础。各国一致认为,基于维护社会公正及良好的商业道德的需要,在发生 L/C 欺诈的情 况下,应对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软化处理或排除适用,因为对信用证欺诈问题的解决,不能通过信用证制 度内部找到答案,产生信用证欺诈的根源是独立抽象原则,而这一原则信用证制度的核心所在,若因欺诈 而否定独立抽象原则,则等于否定整个信用证制度。2、“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上的“帝王原则”,是现代民法理论及立法和实践中普遍遵守的原则。 受益人提交伪造的或带欺诈性陈述的单据,正是违背了诚信原则,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坚持跟单信用证 统一惯例,认为银行应对受益人

4、付款,买方只能依据买卖合同向卖方索赔,显然是不公平的。3、信用证欺诈例外的第三个理论依据是各国冲突法普遍规定的“公共秩序保留原则”,即如果当事人选择适用的外国法或国际惯例违反本国的社会公共利益、法律的基本原则或公序良俗时,法律可以排除其 适用。现代各国基本上都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当诚实守信,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 律责任,信用证交易中,在开证申请人或受益人存在欺诈的情况下如仍适用 UCP500 就会显失公平。二、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一) 有欺诈存在1、欺诈的含义:(1)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 UCP500 )的规定:UCP500 并没有信用证欺诈的规定,国际商会既没有

5、对欺诈下一个定义,也没有对信用证欺诈作出规 定。国际商会负责制定 UCP500 的银行技术委员会在经过尝试和努力后认为,“很清楚,在统一惯例 500 中提出一个明确的技术语章节是一种可怕的尝试。这将引起许多国家委员会之间的争论,而且不能保证对这些定义的下法能取得国际间的一致意见,所以这个尝试被放弃了。”1“由于跟单信用证业务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合作性, 为顺利开展此业务, 银行必须发展能赢得其客户和代理行信任的有关惯例, 诈骗、 不诚实或疏忽的行为总是难以长久的,而且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国际银行标准实务,跟单信用证的国际标准 银行实务体现了诚实和信赖的原则。”(2)美国统一商法典 UCC 的规定:首

6、先,尽管 UCC 第五章有专门的定义条款,但是其中并没有信用证欺诈的定义,1995 年新修订的UCC5 由 5103 条对信用证的各个概念作出定义,但同样也没有对信用证欺诈做专门的定义2。其次,美国的判例一般倾向于就事论事,而不倾向于下定义。他的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是通过判例确 定下来的,第一起因信用证欺诈而给予禁令的判例正是本文所分析的案例。有学者认为信用证欺诈的概念 来自于普通法的传统判例中关于欺诈的一般定义和界定, 即“任何故意的误述 ( misrepresentation )事实 或真相以便从另一人处获得好处。”3 布莱克法学辞典中关于欺诈的定义是:“有意地曲解真相以便诱使其他人依赖该曲

7、解从而从他人 处获得本不属于他自己的有价值的事物或某种法律上的权利。通过语言或行为,通过说谎或错误引导,或 隐瞒应该披露的事实,虚假的陈述事实,使别人据此行动从而造成法律上的损失。”(3 )中国的规定: 民法通则实施意见第 68 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 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而信用证欺诈就是指:利用信用证机制中单证相符即予以付款的规定,由不法行为人提供表面记载与 信用证要求相符,但实际上并不代表真实货物的单据,从而骗取所支付的货款的商业欺诈行为。42、信用证欺诈的种类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方式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

8、有不同的类型,如 果从主体上归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受益人的欺诈:a. 伪造全套单据:是受益人在货物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以伪造的和信用证要求相符的单据使银行因表面上单证相符而无条件付款,从而达到诈取信用证项下的款项的目的的信用证欺诈。根据UCP500 的规定,受益人要提交商业发票、保险单据和运输单据,其中提单是受益人主要的伪造目标。一种方式是通过 伪造提单的内容,另一种方式是设立假公司,伪造假提单。b. 伪造部分单据:如伪造单据上的签字。c. 受益人在单据中做欺诈性陈述:此种欺诈方式,单据是真实的,货物也实际存在,但装运的货物不是信用证所要求的货物,而是残次品或废物。由于受益人所提交的伪造

9、的单据表面上都符合信用证要求的 条款,开证行必须付款,其结果是导致买方遭受损失。d. 伪造、变造信用证:从最近几年的相关案例分析,伪造信用证主要是行为人通过编造虚假的根本不存在的银行开出信用证或者假冒有影响的银行的名义开出假信用证。变造信用证是行为人在真实、合法的 银行信用证结算凭证的基础上或以真实的银行信用证结算凭证为基本材料,通过剪接、挖补、涂改等手段 改变银行信用证结算凭证的内容和主要条款使其成为虚假的信用证1。(2)开证申请人的欺诈 a.假冒信用证:主要是指缺乏成为有效信用证的必要条件而表现出自身虚假性 的信用证欺诈。b. “软条款信用证”欺诈:软条款欺诈在法学理论上和法律规定上,均没

10、有统一的或觉权威的定义表 述。一般认为,“软条款”是指由开证申请人要求在信用证中加列的,由其控制信用证的生效条件和限制 单据结汇效力的条款。 2其目的在于,使开证申请人具有单方面随时解除付款责任的主动权,以达到诈 取保证金,增加出口商的风险,使货款的收回完全取决于买方的商业信用。具体有以下四种类型:(a)暂不生效条款;如:领取进口许可证才能生效。(b)限制性单据条款;(c)加列各种限制;(d)限制性装运条款: “ The goods will be shipped upon receipt of shipping advice issued by opener of L/C appointin

11、 g the name of vessel, which will be issued by way of an amendment to this credit by the issuing bank. ”由于这些条款的存在,使得表面为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变成了变相的可撤销的信用证。(3)受益人与船东共谋的信用证欺诈:a. 伪造单据欺诈:通常情况是,受益人的货物根本不存在,而只凭受益人和船东伪造的假提单和其他单据便可以从银行结汇。b. 保函换取清洁提单:c. 预借提单和倒签提单欺诈关于信用证欺诈是指单据方面的欺诈,还是也包括基础交易方面的欺诈,狭义的观点认为,“交易仅 指信用证交易, 欺诈例外规

12、定仅适用于受益人在提交单据方面对开证行犯有欺诈的情形。广义的观点认为,欺诈既包括信用证交易中的欺诈,也包括基础交易中的欺诈。这种解释较为合理,美国统一商法典 5114(2)明确规定包括单据方面的欺诈,又规定交易中的欺诈( fraud in the transaction )也可启动该条 规定的抗辩。(二)信用证欺诈的程度标准 关于欺诈的程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标准定的太低就会严重损害信用证的独立抽象原则, 受益人在信用证项下的保障就会失去价值 1 ,法院一般采取严格的标准,正如在本案中法官所说:“欺 诈要求更甚于仅仅是违约的情节。”。在美国的判例中,主张信用证欺诈而给予禁令救济的条件是

13、,欺诈 必须是“主动的欺诈( active fraud )或过分的欺诈( egregious fraud )”。 2 在许多案件中,法院给予 禁令所要求的欺诈应达到的程度是“该欺诈的程度如此严重地违反了整个交易,以致于坚持开证人付款义 务的独立性所谋求的立法目的将不再起作用。”“信用证项下基础合同的欺诈只有达到及其严重,太过分 或令人无法忍受,或受益人提取信用证项下的款项没有一点理由,以致于如果再坚持信用证的独立性将不 但不会实现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支付可靠手段的目的,而且反而会被不道德的商人用来作为实施不道德欺 诈的手段,同时法院也无法容忍自己的程序被该不道德的人利用,法院才会给予禁令。仅仅是

14、欺诈的指控 或是基础合同项下的一般抗辩是不够的。”3最近美国有关的判例表明,欺诈必须是实质性的( material ),“信用证项下的单据欺诈对于单据的购 买方或欺诈行为对于基础交易的参加者而言是否是决定性的( significant ),对于法院判断是否给予禁令十分重要。” 4 因此欺诈例外原则必然要求:如果有人主张实质性欺诈而提出止付信用证,那么法院必须 检查基础交易,因为只有检查该基础交易才能使法院确定某个单据是否是欺诈性的或受益人已经进行了欺 诈,同时,还要决定该欺诈是否是实质性欺诈。近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判例主张,当受益人的欺诈十分过 分时,信用证的独立原则将不再起作用。 5 欺诈是否

15、具有实质性是一个留给法院去决定其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是法院的自由裁量权问题。三、欺诈例外原则的排除(一) 欺诈例外原则的排除情形: 尽管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已得到普遍的遵守和确认,但一般认为在有些情况下仍可以对该原则进行排 除。以美国统一商法典为例,该法规定了在有些情况下,无论是否存在欺诈,开证行都必须付款。1、要求兑付交单的人是开证行的被指定人,该人善意的付出了对价且未被通知单据存在伪造或欺诈。2、该人是保兑行,而该保兑行已善意的根据保兑义务履行了保兑。3、该人是信用证项下开立汇票的正当持票人,而该汇票已经经过开证人或一个被指定银行的承兑。4、该人是负有延期付款义务的开证人或被指定人的受让人,

16、该信用证权益的受让人在开证人或被指定 人的付款义务发生后支付了对价从而获得了单据且没有得到有关单据是伪造的或单据实质上是欺诈的事实 的通知。1(二) 欺诈例外原则的例外的必要性1、有效地保证信用证的流通功能: “试图使信用证达到像提单或汇票那样的可流通性, 是银行界和商 业界两百年来为之奋斗的目标。 ” 2因此法院如在判决中保证信用证的流通性就必须强调信用证的独立 抽象原则。所以欺诈例外原则只能是有限的例外。法院必然严格限制开证人或开证申请人提出各种基础合 同项下抗辩理由,或者主张抵消的理由。2、有效地保护信用证下善意的付出对价的交易人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当事人采用信用证交易, 使其真正成

17、为“国际商业的生命血液”。四、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信用证欺诈的救济是指在信用证欺诈行为发生后所采取的避免或减少损失的措施或办法。由于信用证 欺诈的种类和形式各异,其救济措施也不完全一致。但无论何种形式的信用证欺诈,其欺诈结果尚未产生 时,受欺诈人可采取请求银行拒付或请求法院发布禁令强制银行拒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的救济措施。在信 用证欺诈结果发生以后,只能依据买卖合同向欺诈人追偿。(一) 禁令( injunction )1、 法院颁布禁令的法律依据:(1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性质: UCP500 号不具有法的性质,仅是国际惯例,具有任意法的效 力。在当事人同意适用时才对当事人有拘束力。制度 UC

18、P 的机构是国际商会,而非政府组织,也从未得到 各国立法机构或行政机构的普遍认可, 制定的目的仅是统一信用证交易中的习惯做法。 UCP 中也明确规定, 只有信用证中明确表示依该惯例开立,当事人才受其约束。(2)“公共秩序保留原则”:依各国冲突法普遍规定的“公共秩序保留原则”,如果当事人选择的外 国法或国际惯例,违反了本国的公序良俗或法律的基本原则,法院可以排除其适用。因此,如果存在欺诈, 法院就可以排除 UCP 的适用。2、 禁令的法律性质: 在美国,禁令是由法院发布的禁止或强迫某人做某事的命令。他仅是一种救济手段而非据以提起诉讼 的诉因。可以分为命令性禁令和禁止性禁令;初步禁令和临时扣押令。

19、一旦法院签发了禁令,则银行在有 效时间内就不能付款。3、禁令的给予条件: 禁令起源于英国,法院一般不轻易给予信用证以禁令,只有特别的情况下作为非常重要的例外才给予 主张信用证欺诈的一方以禁令救济。(1 ) 实质要件:a. 有信用证欺诈行为存在。 (具体判断标准如前所述) 法院不应随意发布禁令, 如果从单据中看不出欺 诈,也没有其他明确的证据,可以认为法律并未赋予开证申请人限制银行付款的权利。禁令的发布不应以 商人们对信用证丧失信赖为代价。b. 有颁布禁令的必要性(不可挽回的损失) :禁令的颁布必须有保持现状的必要性,否则将失去其本 来的目的。因此如果申诉人不能举出将对其构成无法挽回的损害的事实

20、,法院就可凭此拒法禁令。(2 ) 程序要件:a. 银行和法院不得主动启用“欺诈例外”:法院遵照民事案件不告不理原则,自然不可能主动颁布禁令,主动干预到信用证欺诈中去,须有原告,主要是买方向法院起诉时法院才能作出颁发禁令。b. 颁布禁令的时间限制:禁令应在开证行实际支付或承兑之前发出。在远期信用证下,银行已对外承 兑,银行所负担的是票据上无法抗辩的责任,若此时发布禁令将会损害正常的票据关系。c. 其他救济方式的不充分( inadequacy of other remedies)1 :当法院发现,申请人能获得充分的法律上的救济时,法院也会拒绝给予禁令。法律之所以对法院在认定欺诈和给予禁令方面做如此多的限制,是因为“信用证所作出的保证在商业 上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其法律上的确定性。”同时由于给予禁令将会使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和信用证所保证 的法律确定性丧失殆尽,法院在考虑给予禁令救济时必须符合这些严格的条件。4、中国的做法我国现在尚无信用证及其欺诈方面的专门立法, 只有最高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