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2008 修订稿 )二OO八年五月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是根据四川省建设厅的 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的。在本技术导则的编制过程中, 编制组调查总结了省内农村居住建 筑的震害教训及防震、 抗震经验, 有针对性地对农村中量大面广的两 层建筑第二层外纵墙外推的典型房屋进行了计算分析, 考虑了农村经 济条件和工程实践, 编制出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在全省范围内广 泛征求意见,经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最后经建设厅组织会 审定稿。 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 编制组及时对灾区的农村居住建筑 的震害教训、 抗震经验进行了调研分析, 结合专家们
2、提出的意见和建 议,再次对原稿进行了修订。依照建设部关于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 ( 2004年 12月 6日)、建设部关于加强村镇建设抗震防灾工作的 通知(建抗 2000 18 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 43 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第 80 条、以及四川省村镇规划建设 管理条例( 1993年 12月 25日)第 23条和第 28条的相关规定,本 技术导则适用于农村体量较小的低层居住建筑, 对超越本技术导则适 用范围的建筑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实施监督管理。本技术导则不提倡农村自建的两层建筑第二层外纵墙外推的典 型房屋,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
3、情况,限制在 6 度、 7度抗震设防区且 必须严格按本技术导则采取加强措施后,允许建造此类房屋。本技术导则共分 6章,依次为总则、 基本要求、砌体结构体系建 筑、生土墙建筑、石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本技术导则由四川省建设厅负责管理, 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结构抗震所负责具体解释。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 积累资料,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抗震所 (通讯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 55 号,邮政编码: 610081)本技术导则的编制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高永昭肖承波 吴体 颜茂兰 凌程建陈华张翼武惟娜21总则 ,1> L-J、丿、7 ,基本
4、要求,2.1 场地 ,1 <Xv LU,2.2地基,,2.3基础 ,,2.4 建筑结构规则性 ,2.5 建筑结构体系 ,3 砌体结构体系建筑3.1般要求,3.2 砖砌体建筑 ,3.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结构体系建筑4 生土墙建筑 ,5 石结构建筑 ,6 木结构建筑 ,6.1般要求,3#6.2 木柱木屋架、 木柱木梁 建筑 ,6.3 穿斗木构架、康房建筑 ,1 总则1.0.1 为提高农村居住建筑的抗震能力 , 指导农村居住建筑经 采取抗震设防措施后, 减轻农村居住建筑的地震破坏, 避免人员 伤亡,减少经济损失,特编制本技术导则。1.0.2 按本技术导则进行抗震设防的农村居住建筑, 其抗震设
5、防 的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修理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 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 可能损坏, 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 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 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1.0.3 本技术导则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7 度、8 度和 9 度地区的建制镇、 集镇规划区内居民自建的两层 (含两层) 以下, 且建筑面积在 300 平方米以下的住宅, 以及村庄建设规划范围内 农民自建的两层(含两层)以下的低层住宅。1.0.4 按本 技术 导则进行抗震设计的农村居住建筑,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
6、标准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抗震计算。2 基本要求2.1 场地2.1.1 选择建筑场地时 ,应按表 2.1.1 选择有利地段 ,避开危险地 段,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房屋。对不利地段应先勘明场地状况, 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后方可建造建筑。地段类别地质、地形、地貌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不利地段软弱土,液化土,条壮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 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 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 半填半挖地基)等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 带上可能发生地表
7、位错的部位表 2.1.1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2.1.2 8度、9度抗震设防时,当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带时 ,应 避开主断裂带。其避让距离为: 8度时不小于200m; 9度时不 小于300 m。2.1.3当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的陡坡、 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 的稳定性外,建筑的抗震要求及构造措施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 度提高1度采用。2.2地基2.2.1应优先采用天然地基,不宜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 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地基建造建筑。如不能避免时,则应对这 些地基采取相应的措施。2.2.2 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时,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
8、 后立即铺筑垫层。2.2.3当存在相邻建筑时,新建建筑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 建筑基础。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应保持一定的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而定。2.2.4山区建设中,应利用和保护天然排水系统和山地植被。当必须改变排水系统时,应在易于导流或拦截的部位将水引出场外。在受山洪影响的地段,应采取相应的排洪措施。2.2.5 压实填土的填料应采用级配良好的砂土或碎石土、性能 稳定的无害工业废料、粒径不宜大于400mm(分层夯实)或粒径不大于200mm(分层压实)的砾石、卵石、块石。2.2.6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 5%的土作地基填土填
9、料。2.3 基础基础应埋入稳定0.5 m。基础底面应埋置在1:2的台阶逐步放坡。2.3.1宜采用无筋扩展基础,除岩石地基外, 土层且在地下水位以上。埋置深度不应小于 2.3.2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应采用同一类型, 同一标高上,否则应增设基础圈梁并应按 2.3.3无筋扩展基础应按下表要求采用表2.3.3无筋扩展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基础材料质量要求台阶宽咼比容许值混凝土基础C15混凝土1:1.00毛石混凝土基础C15混凝土1:1.00砖基础砖不低于MU10,砂浆不低于M51:1.50毛石基础砂浆不低于M51:1.25灰土基础体积比为3:7或2:8的灰土,其最小干密度:粉土 1.55t/m 3; 粉
10、质粘土 1.50t/m 3;粘土 1.45t/m 31:1.25三合土基础体积比为1:2:4 s 1:3:6(石灰:砂:骨料),每层约虚铺220 mm,夯至 150 mm1:1.50注:基础砌筑砂浆应为水泥砂浆2.4 建筑结构规则性2.4.1 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 对称, 并具有良 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2.4.2 对建筑结构的平面、立面特别不规则的结构,应在适 当部位设置防震缝。防震缝净缝宽不应小于50 mm。2.4.3 墙系承重结构,其墙体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 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除按本技术 导则 采取加强措施的二 层建筑第二层外纵墙外推外,严禁悬
11、墙(梁抬墙)的结构布 置。2.4.4 8 度、9度设防 时,楼梯间及大房间不宜布置在建筑的 端部和转角处。2.5 建筑结构体系及一般规定2.5.1 结构体系应有简明、合理的受力和传递地震作用的途 径;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 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能 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对可能出现的 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2.5.2 7 度及其以上设防区,不应采用生土建筑, 8 度及其 以上设防区,不应采用毛石建筑。2.5.3 墙系承重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 承重的结构体系;平面内墙体布置应闭合 , 纵横墙的布置
12、宜 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 纵、横墙交接处应有拉结措施,烟道、通风道等竖向孔道不 应削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2.5.4 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 构件节点的破坏 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2.5.5 楼、屋面板宜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当采用预 制钢筋混凝土板时,应确保板的质量,并符合本导则相关施 工构造要求。2.5.6 生土和毛石结构建筑不应采用墙搁梁(或屋架)结构 同一建筑不宜采用不同材料的承重墙体。2.5.7 圈梁应闭合,当遇洞口断开时,圈梁应上下搭接,搭 接长度宜为上下圈梁间距的2.0倍,且不小于1.0 mo2.5.8
13、当女儿墙出屋面的高度超过0.5 m时,应采取可靠的拉接措施。在人流出入口处的女儿墙等装饰物应有与主体结 构牢固连接的措施或有防坠物伤人的措施。2.5.9生土、毛石结构体系的建筑不应设置出屋面楼梯间。3 砌体结构体系建筑3.1 一般要求3.1.1 砖、小砌块结构层高不应超过 3.6 m o墙体厚度不应小于180mmo3.1.2 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烟囱;不应采 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3.1.3 烧结多孔砖、空心砖的砖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7.5。混凝土结构 构件的
1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o 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级和HRB335级热轧钢筋,箍筋宜选用 HRB335 HRB400 HPB235级热轧钢筋。3.1.4 抗震横墙最大间距宜不大于 6.0mo3.1.5 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3.1.5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m部位6、7度8度9度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0.81.01.5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0.81.01.5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0.80.81.0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0.81.01.5内横墙上门窗洞口至外纵墙的最小距离1.01.21.53.1.6 外墙和内纵墙在屋盖及楼盖处、内横墙在构造柱对应部
15、位应设置圈梁。圈梁应沿纵、横墙紧靠板底设置,圈梁宽度应与 墙厚一致,圈梁高度应不小于 120mm3.1.7当楼盖为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楼、屋 盖板沿墙体周边采取加强配筋并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有可靠连 接措施时,可不另设圈梁。3.1.8 6度、7度时,圈梁纵向配筋不应少于 4© 10,箍筋为© 6 250mm 8度时,圈梁纵向配筋不应少于 4© 12,箍筋为© 6 200mm 9度时,圈梁纵向配筋不应少于 4© 14,箍筋为© 6150mm3.1.9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屋盖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不应 小于120mm装配式钢
16、筋混凝土楼盖、屋盖板伸进墙内的 长度, 以及在梁上的搁置长度 不宜小于100mm不应小于80 mm,当该 长度小于100mm时,应采取板缝间加设拉筋的措施。3.1.10 当有突出屋顶的楼梯间时,其楼梯间设置 的构造柱应延 伸到突出屋顶楼梯间顶部,并与顶部圈梁相连接。3.1.11门窗洞口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过梁支承长度:6度8 度时不应小于 240mm, 9 度时不应小于 360mm。3.1.12 坡屋顶建筑的屋架应与顶层圈梁可靠连接 ,檩条或屋面 板应与墙及屋架可靠连接 , 建筑出入口处的檐口瓦应与屋面构件 锚固。 7度、 8度抗震设防的小砌块建筑,以及 8 度、9度时的 砖砌体建筑的内纵
17、墙顶应增砌支承山墙的踏步式墙垛。3.1.13 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 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 砖砌栏板。3.1.14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的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构 造柱、芯柱。3.2 砖砌体建筑3.2.1 本章适用于烧结普通粘土砖、烧结多孔粘土砖,以及 砌体抗剪强度不低于粘土砖砌体抗剪强度的其他烧结砖、蒸 压砖的砌体建筑。322 砖砌体结构体系的墙体厚度不应小于180 mm,且不应采用标砖(厚53mn砖)组合砌筑180mn墙体。3.2.3 当符合下列条件时 , 两层建筑的二楼一侧外纵墙允许外推:(1) 楼盖、屋盖、悬挑梁、板及封口梁均为现浇钢
18、筋混凝土 , 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2) 底层墙体厚度不应小于 240 mn,抗震横墙间距不应大于6.0 m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底层沿抗震横 墙设置圈梁,其外推纵墙一侧的外纵墙圈梁高度不应 小于 240mm;(3) 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外墙转角处均应设置构造柱,且底层外推纵墙一侧的构造柱截面应为 T形或L形(外墙尽端转角),构造柱每边突出的柱肢长度不应小 于24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10 © 12,其混凝土的强度 等级不低于C20;(4) 外推纵墙一侧的底层外纵墙墙肢宽度不应小于1.2 m,且在墙肢两侧设置构造柱;(5) 外推的外纵墙应设置在 封口梁上
19、。支承封口梁的悬挑梁截面应为等截面,且不应小于240mmn 240mm悬挑梁伸入横墙的长度不应小于悬挑长度的2倍;(6) 内墙交接处,沿墙高每隔500mn配置2 © 6拉结筋,并每 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 1.0 m.3.2.4 外推纵墙与底层纵墙的轴线距离:6度设防时不得大于1.2 m , 7度设防时不得大于1.0 m。3.2.5 砖砌体建筑构造柱设置应符合表3.2.5的要求。表3.2.5砖砌体建筑构造柱设置要求建筑层数6度7度8度9度单层外墙四角大房间四角两层外墙四角楼梯间四角,大房间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 接处,较大洞口两侧隔开间(轴线)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山墙与 内纵墙交接
20、处注:大房间指房间的开间距为 4.2m及其以上,较大洞口指洞口宽度在2.1m及其以上。3.2.6 构造柱截面不应小于 240mm< 18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 © 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3.2.7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 设2© 6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1.0R13.2.8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 ,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 , 保证构 造柱纵筋上下贯通。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 但应伸入室外地 面下 500mm。329 7度设防时,长度大于7.2 m的大房间,以及8度和9度设 防时,纵横墙连接处应沿墙高
21、每隔 500mnfS置2 © 6的拉结筋,并 每边伸入墙内 1.0m。3.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结构体系建筑3.3.1 本章适用于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结构体系建筑,以下 简 称小砌块建筑。3.3.2 小砌块砌体结构体系的墙体厚度不应小于 190 mm。 9 度 设防时 , 不应建造二层建筑 。3.3.3 当符合下列条件时 , 两层建筑的二楼一侧外纵墙允许外 推:(1)楼盖、屋盖、悬挑梁、 板及封口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 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2)底层抗震横墙间距应不大于 6.0 m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不应低于M7.5。底层沿抗震横墙设置圈梁, 其外推纵墙 一侧的外纵墙
22、圈梁高度不应小于 240mm;( 3)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外墙转角处均设置芯柱或 构造柱。设置构造柱时,底层外推纵墙一侧构造柱截面 应为T形或L形(外墙尽端转角),构造柱每边突出的柱 肢长度不应小于19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 10© 12;设 置芯柱时,纵横墙交接处每边应灌实 5 个孔,插筋不应 少于 1© 14。构造柱或芯柱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4) 外推纵墙一侧的底层外纵墙墙肢宽度不应小于1.2 m且在墙肢两侧设置芯柱或构造柱。设置芯柱时,应灌实3个孔,插筋不应少于1 © 12;(5) 外推的外纵墙应设置在封口梁上。支承封口梁的悬挑梁 截
23、面应为等截面,且不应小于190mnx 240mm悬挑梁伸入横墙的长度不应小于悬挑长度的 2倍;(6) 内墙交接处,沿墙高每隔600mm应设置拉结钢筋网片, 网片可采用直径 4mm的钢筋点焊而成,每边伸入墙内不 应小于1.03.3.4 外推纵墙与底层纵墙的轴线距离:6度设防时不得大于1.0 m , 7度设防时不得大于0.8 m。3.3.5小砌块建筑 芯柱设置应符合表 3.3.5的要求。表3.3.5小砌块建筑芯柱设置要求建筑层数6度7度8度9度单层外墙四角,灌实3个孔大房间四角,灌实3个孔隔开间横墙(轴线) 与外纵墙交接处,山 墙与内纵墙交接处, 灌实4个孔两层外墙四角,灌实4个孔不应 建 造大房
24、间四角,楼梯间四角,较大洞口 两侧,灌实4个孔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纵 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 接处,灌实4个孔注:大房间指房间的开间距为4.2m及其以上,较大洞口指洞口宽度在2.1m及其以上。3.3.6 小砌块建筑的 芯柱截面不应小于 120mnx 120mm芯柱混 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竖向插筋不应少于 1 © 12, 9度 设防时,插筋不应少于1 © 14。337当采用构造柱时,构造柱截面不应小于 190mnx 190mm 纵向钢筋不应少于 4© 12,箍筋为© 6250mm且在柱上下端适 当加密。 9 度设防时,纵向钢筋不宜少于 4&
25、#169; 14。3.3.8 构造柱与砌块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7 度设防时, 其 相邻的孔洞应填实; 8度和 9度设防时,其相邻的孔洞应填实并 插筋1 © 12;沿墙高每隔600mm应设置2© 4焊接钢筋网片,每 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 1.0m。3.3.9 芯柱插筋应贯通墙身, 且与圈梁连接。 构造柱的纵向钢筋 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上下贯通。3.3.10 7 度、8 度设防时,出屋面楼梯间的墙体交接处应沿墙 高每隔400mn设2© 4拉结筋,且每边伸入墙体 1.0m。3.3.11 7 度、8 度设防时,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
26、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4 生土墙建筑4.0.1 本章适用于未经焙烧的土坯、灰土和夯土承重墙体的 建筑。灰土墙指掺石灰(或其他粘结材料)的土筑墙和掺石 灰土坯墙。4.0.2 各类生土墙建筑的地基应夯实,应做砖或石基础;宜作 外墙裙防潮处理(墙角宜设防潮层) 。4.0.36度抗震设防时 ,采用未经焙烧的土坯、夯土承重墙体的生土建筑宜建单层 , 高度不宜大于 3.0 米。灰土墙建筑 宜建单层 , 高度不宜大于 3.5 米。4.0.5 生土墙房屋的檐口高度、墙厚、横墙间距应符合下表要求。表4.0.5檐口高度、墙厚、横墙间距墙体类型檐口最大高度(m)墙体厚度(mm)横墙间距(m)卧砌土坯墙3.0>
27、; 250< 3.2夯土墙3.0> 400< 3.2灰土墙3.5> 250< 4.24.0.6 生土墙建筑宜采用硬山搁檩的双坡屋盖,不应采用墙支 撑梁或屋架。檩条支承处应设置垫木,檐口标高处(墙顶)应设 木圈梁或木垫板,端檩应出檐,内墙上檩条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 接或燕尾接。木屋盖各构件应采用圆钉、扒钉、铅丝等相互连接。 4.0.7 屋面应采用轻质材料。当屋盖为平屋顶时,屋顶上的土 层厚度不应大于150mm座泥挂瓦的坡屋面,其座泥厚度不应大 于 60mm4.0.8 土坯墙建筑的土坯应采用粘性土湿法成型并掺入草苇等 拉结材料;土坯墙应交错卧砌,不应干码、斗砌;砌筑泥浆
28、应采 用粘土浆或粘土石灰浆,砌筑泥浆应饱满。4.0.9夯土墙建筑的墙体应同时分层交错夯筑或咬筑,不应有竖向施工通缝。4.0.10 各类生土墙建筑的外墙四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 每隔300mm放一道竹筋、木条、荆条等拉结材料。5石结构建筑5.0.1本章适用于采用砂浆砌筑的料石砌体(包括有垫片或无垫片)和浆砌毛石墙承重的建筑。5.0.2 6度、7度设防时,料石结构 承重的建筑 可建两层,其层 高不应超过3.0m,料石墙体厚度不应小于 240伽。5.0.3 6度、7度设防时,可建单层的浆砌毛石墙 承重建筑,其 层高不应超过3.0m,墙体厚度不应小于400伽。8度及其以上设 防区时,不应采用毛石墙
29、 承重建筑。5.0.4 石结构建筑的抗震横墙间距不应大于6.0m。5.0.5 石结构建筑的墙体应沿竖向上下连续,不应采用二层纵墙外推的结构形式。无构造柱的纵横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 500mm®置拉结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0m。5.0.6 毛石墙的毛石形状应较规整,可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M5.0 的砌筑砂浆砌筑。5.0.7 石结构建筑的楼盖及屋盖处均应沿纵、横墙顶设置圈梁, 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宽度应与墙体宽度相同,纵向配筋 不应少于4 © 10,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mm5.0.8石结构建筑构造柱设置应符合表5.0.8的要求。表5.0.8石结构建筑构造柱
30、设置要求建筑 层数6度7度单层外墙四角大房间四角两层外墙四角,楼梯间四角,大房间四角,外墙较大洞口两侧隔开间横墙(轴线)与 外纵墙交接处每开间横墙(轴线)与外纵墙 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注:大房间指房间的开间距为 4.2m及其以上,较大洞口指洞口宽度在2.1m及其以上。5.0.9构造柱的措施要求可参照第 3章的规定。无构造柱的纵横 墙交接处,应采用条石无垫片砌筑, 且沿墙高每隔500mn设置拉 结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 1.0m。6 木结构建筑6.1 一般要求6.1.1 本章适用于穿斗木构架、木柱木屋架、木柱木梁、康 房建筑。6.1.2 木结构建筑的平面布置应避免拐角或突出; 同一
31、建筑不应 采用木柱与砖柱或砖墙等混合承重。6.1.3 木柱木屋架建筑、穿斗木构架建筑、康房可建两层,檐口总高度不宜超过 6.0m ;木柱木梁建筑应建单层,高度不超过3.0m。6.1.4 木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木柱的梢径不应小于150mm应避免在柱的同一高度处纵 横向同时开槽, 且在柱的同一截面开槽面积不应超过截面总面积 的 1/2 。2. 柱子不能有接头 。3. 穿枋应贯通木构架各柱 。6.1.5柱顶应有暗榫插入屋架下弦,并用U形铁件连接。8度 、9 度设防时,柱脚应采用螺栓及预埋扁钢锚固在基础上。木柱基础可为混凝土或砖砌体基础,基础高度不应小于 300伽。混凝土基础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32、 C20;砖砌体基础的砖 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10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6.1.6 6 度至 9度设防时, 均应设置木屋架 通长水平系杆。8 度设防时的稀铺望板木屋盖、 9 度设防时的满铺望板木屋盖, 其木屋架支撑设置要求:当屋架跨度大于6m时,应在房屋两端第二开间各设一道上弦横向支撑; 9 度时稀铺望板或无望板的木 屋盖,应在房屋两端第二开间各设一道上弦、下弦横向支撑,尚 应隔开间设置跨中竖向支撑。6.1.7 8 度、9度设防 时,檩条必须与屋架连牢,双脊檩应相互 拉结, 上弦节点处的檩条与屋架上弦应用螺栓连接; 支承在山墙 的檩条,其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20伽,节点处的檩条应与山墙卧 梁用螺栓锚固。 椽与檩的搭接处应满钉。 对接檩条下方应有替木 或爬木,对接檩条在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户外广告牌租赁合同
- 2024年招商引资居间合同
- 2024年投标承诺函范文
- 2024年三人合伙投资经营简单协议书
- 2024年楼盘代理合同范本
- 2024年无产证房屋转让协议书
- 2024年房地产配套供配电建设规定合同
- 个人住房公积金的借款合同2024年
- 2024年房屋拆迁证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4年软件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文
- 2024年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教育课件教案雪雕和冰雕的历史与传统
- 自动化机械设备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空气化工高精度气体分装及储运中心一期项目环评报告书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习题
- 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
- 医疗美容消费服务合同
- 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 2023年度高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 投标报价得分计算表Excele
- JT-T 795-2023 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