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诗词三首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诗词三首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诗词三首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诗词三首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诗词三首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粤教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诗词三首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粤教版必修3(时间:40分钟分值:57分)一、基础巩固(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李煜(yù)雕栏玉砌(qì)不堪回首(kn)B塞上(sè) 镜中衰鬓(bìn) 舞榭歌台(xiè)C戍角(shù) 伯仲间(bó) 黍离之悲(sù)D荠麦(jì) 豆蔻年华(kòu) 夜雪初霁(qí)解析:B项,“塞”应读sài;C项,“黍”应读sh;D项,“霁”应读jì

2、。答案:A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完结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兄弟B夜雪初霁 霁:雨、雪后初晴解鞍少驻初程 少:短时间C淮左名都 左:西面杜郎俊赏 俊:卓越D难赋深情 赋:陈述,述说纵豆蔻词工 工:工巧精美解析:C项:左:古时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师一表真名世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千载谁堪伯仲间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纵一苇之所如D过春风十里予过维扬解析:A项,满,副词/一(篇),数词;B项,忍,动词/能够,副词;C项,即使,连词/任凭,介词;D项,都为“经过”,动词。

3、答案:D4下列各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郎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 D“二十四桥仍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 解析:B项,不是杜甫,应为杜牧。答案:B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8分)(1)小楼昨夜又东风,_。(

4、李煜虞美人)(2)问君能有几多愁?_。(李煜虞美人)(3)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4)塞上长城空自许,_。(陆游书愤)(5)自胡马窥江去后,_,_。(姜夔扬州慢)(6)_,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7)念桥边红药,_。(姜夔扬州慢)答案:(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楼船夜雪瓜洲渡(4)镜中衰鬓已先斑(5)废池乔木犹厌言兵(6)二十四桥仍在(7)年年知为谁生二、类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8题。(10分)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

5、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6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解析:D项,“断”是停的意思。答案:D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D作者通过“雪晓”

6、“寒灯”“漏声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解析:C项,无反衬手法。“铁骑无声”写军队阵容的整肃。答案:C8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4分)答:_答案: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7分)破 阵 子 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

7、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沈腰:南北朝时诗人沈约在朋友信中有“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的句子,后人用“沈腰”指人瘦。潘鬓:晋代文学潘岳在秋兴赋序里说他三十二岁时头发就开始花白,后以“潘鬓”作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称。9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四十年来家国的哪些景象?“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用了什么艺术手法?(3分)答:_答案:山河辽阔,宫阙巍峨,花草茂美。化用典故。10这首词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上下片作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上片极言太平繁华景象,下片写词人被俘后的凄凉生活,

8、两相对比,烘托出了作者深沉的哀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8分)虞美人草姜夔注传说垓下之围,姬遂自刎。姬葬处,生草能舞,人呼之为“虞美人草”。妾:指虞姬。那:通“哪”。翻:通“反”。11这首诗抒发了抒情主人公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首联表达诀别之夜的悲戚伤感之情;颔联流露出对项羽自刎的惋惜和对自身不幸的哀怨之情;颈联通过描述自己命运的选择,表达了对项羽深深的爱恋之情;尾联想象有朝一日再见项羽却不能相顾相知的景象,刻画出内心的期待和忧愁之情。12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答:_答案:(示例一)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抒情主人

9、公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首联、颔联描写霸王别姬的悲惨场面和虞姬的心理活动,是实写;颈联、尾联描写虞姬想象自己化为虞美人草后的对项羽依恋和期盼,是虚写。 (示例二)这首诗通篇充满想象,以第一人称的自述,描述了虞姬生前死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令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虞姬对项羽的一往情深,从而产生出虚中见实、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三、语言运用(12分)13分别依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使前后两句语意相关,句式整齐。(6分)(1)李煜不失去帝王的尊贵与荣华,怎么会唱出“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不朽的心曲?_(2)拥有固然美丽,但不要因为失去而暗淡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太阳,你还会有星光的照耀;_参考答案:(1)屈原不失去生活的优裕和舒适,怎么会写出离骚这样灿烂的篇章?(2)失去了星光,你还会有心灵的指引。14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则新闻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通顺,60字左右。(6分)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中国建筑师王澍于27日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成为获得这项建筑界“诺贝尔奖”的第一位中国公民。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王澍的作品强调手工工艺和地区特色,王澍会经常利用从被拆毁的建筑中回收的旧砖瓦作为自己作品的建筑材料。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