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相关系统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辨识.._第1页
一通三防相关系统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辨识..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2017年5月“一通三防”相关系统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辨识总工程师:通风副总:编制人:煤矿生产办二0七年五月一日1利民煤矿“一通三防”相关系统风险评估五月份矿井基本生产状况:1、10309 采区回风下山、辅运下山、1030901 回风绕道及华煤副斜井辅助运 输石门正常掘进,辅运下山掘进与 1030904 回顺联络巷贯通;2、I030901 回风顺槽冒顶区域扒通后,向前边支护边延伸风筒排放瓦斯, 逐步恢复工作面独头巷的通风工作;一、通风系统1、 通风系统基本情况当前主要通风机叶片安装角为 0,主通风机排风量为 7528nVmin,矿井回 风量为 7283riVmin,矿

2、井负压 890Pa,矿井等积孔 5.004mi,矿井外部漏风率为 3.3%,矿井有效风量率为 96.2%;矿井所需风量为 6405 m3/min。2、 通风系统评估(1) 通风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评估利民煤矿建立了健全的通风管理机构,有专职的通风领导、安全管理人员、 通风技术人员作为“一通三防”的管理和技术保障力量,人员配备满足工作需要。 设有生产办通风组、生产指挥中心监测监控组、通风队等“一通三防”职能单位。 特殊工种均经过培训,取得资格证,做到了持证上岗。制定了健全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并能严格执 行落实,每年组织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一通三防”相关管理制度、岗位

3、 责任制、操作规程等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和完善,保证了各工种岗位责任制、操 作规程等管理制度的适用性、有效性;通风安全检测仪表数量满足工作要求,并按要求定期送检。(2) 主要通风机及附属装置评估矿井所需风量为 6405 m3/min,主通风机排风量为 7528nVmin,矿井回风量 为7283riVmin,实际风量满足计划需要,能够满足井下作业人员稀释瓦斯、降温、 风速等要求。风机各项装置、部件齐全完好,性能可靠;每月进行一次主通风机 切换工作,每月对主要通风机全面检修一次,记录齐全;回风立井防爆盖及地面、 井下反风设施齐全有效,设有专人定期维护检查;机房附属装置均完好,使用正 常;在线监测系统

4、监控有效,监测主通风机运行的开停传感器、 主通风机停机报 警系统、风门位置显示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齐全完好;监测风道内全压和静压的 U 型压差计、风速和负压传感器齐全完好,各类安全防护到位;主要通风机双回 路供电,能够保证主通风机风机连续不间断运行。2(3) 井下通风系统评估利民煤矿通风系统基本合理,当前生产的 10309 采区和 110116 采区实现了 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及机电硐室、采区变电所等基本实现独立通风, 井下用风 地点、巷道的风速、风量均符合要求,无超风速、微风、无风地点,且无有害气 体超限现象;矿井无串联通风情况,无不符合规定的角联通风、扩散通风等现象。 所有在用的局部通风都实

5、行“双风机双电源”,并能够自动切换,每天进行一次 切换,现场留有切换记录;局部通风机“三专两闭锁”装置灵敏可靠;局部通风 机安装地点风量充足、风流稳定,无风机循环风现象。井下通风设施齐全、可靠, 风门、风桥、风墙、风窗及密闭等设施建设均符合规定及设计要求。四月份可能 涉及的巷道贯通为一次小贯通,系统变动不大,只需关闭局部通风机并在 I030903 回顺联络巷设置一道永久调节风窗或调节风门,这里不作为重大系统危 险源进行分析和辨识,三月份辨识出的以下几个危险源继续作为重点进行管理:1) 危险源/危害因素:1030901 回风顺槽工作面回风不独立,未直接引入回 风巷中。风险及其后果描述:一旦 I0

6、30901 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或火灾事 故,将影响到 10309 皮带下山下部及回风下山下部区域的作业人员,导致事故灾害扩大。管理标准:必须保证 I030901 回风顺槽工作面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 将工作 面乏风直接引入到采区回风巷中。管理措施:I030901 回风绕道已经开始施工,计划 6 月中旬完成。2在未形成 I030901 回风顺槽独立回风前,1030901 回风顺槽严禁生产作业。3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督办,今后在进行采掘设计时,优先保证通风系统的合 理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采掘作业。2) 危险源/危害因素:我矿当前“二水平中央变电所兼做II0116 采区变电所”,未实现独立回风。风险及

7、其后果描述:变电所所产生的废气将进入到采区中,导致有害气体超 限或积聚。管理标准:采区变电所及实现采区变电所功能的中央变电所必须有独立的通 风系统。管理措施:将 II0116 采区变电所由二水平中央变电所倒至一水平变电所 (独 立回风),实现采区变电所的独立通风系统。机电副总和机电业务部门负责督办。由于华煤恢复生产,涉及系统调整,本月中可能新增以下危险源:3)危险源/危害因素:矿井配风不合理。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对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不清,可能出现井下风量分配不合理,用风 地点配风不符合3要求等现象,可能出现某地点瓦斯超限或积聚,造成人员缺氧窒息、 有害气 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粉尘爆炸。管理标

8、准:测风员对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采掘工作面以及其它通 风巷道,地面风硐,局部通风等地点进行一次全面测风。2测风结束后必须编制测风报表报通风主管领导、总工程师签字审批,风量有变动或异常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3根据井下计划新增用风点及系统调整方案计算当前矿井风量是否满足计划要求,如不满足,需及时编制调风方案,调整主要通风机供风量。管理措施:通风队领导、通风技术人员、通风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对3月份配风计划进 行认真审核;将井下所有用风地点考虑周全; 结合2月底矿井实际测风量来比较, 看当前 主要通风机供风量是否满足用风需求,不满足时及时上调主要通风机风量。(4)日常通风管理方面评

9、估。通风队严格按规定进行矿井风量测定工作,按计划对矿井各用风地点进行配 风,确保各地点风量满足计划要求;每周按规定至少安排专职人员对井下所有通 风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有检查记录;通风管理人员、瓦斯检查员每天对自己 所负责区域内的通风设施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做到了及时处理,保证了通风设施的动态达标。在风筒日常管理中做到了吊挂平直、 逢环必挂、拐弯处使 用骨架风筒、风筒接头严密、破口及时粘补,风筒出口与工作面距离、出口风量 等情况均符合各地点作业规程的规定要求。井下所有风门都已经安设语音报 警装置和闭锁装置,并安装风门开关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全矿井和各采掘地点均有通往安全出口的避灾路线。3

10、、通风系统评估结论利民煤矿通风系统基本合理,生产水平和采区实行分区独立通风,矿井各地点风量满足计划要求;通风设施稳定可靠,各类图纸齐全,技术资料较完备,符 合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价标准要求,评估结论 为合格。二、瓦斯防治系统1、 瓦斯防治系统基本情况利民井田所采煤层位于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煤的工业牌号为不粘结煤,在煤的变质过程中,产生的瓦斯量较少,属低瓦斯矿,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我矿经连续几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都为低瓦斯矿井。其中 2016 年测定结 果显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1.8043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0.7509H7t , 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 1.

11、3532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 0.5632m3/t。2、 瓦斯防治系统评估4(1)瓦斯管理制度评估利民煤矿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瓦检员请示汇报制度、瓦检员交接班管 理制度、瓦斯检查管理制度、瓦斯报表审批管理制度、排放瓦斯管理制度、停送 风管理制度、安全监测管理制度、巷道贯通管理制度、通风安全仪器仪表保管、 维护、保养制度等,瓦斯防治相关制度及责任制健全,各采掘跟班干部、班组长、 放炮员、流动电钳工、机动车司机、瓦检员等规程要求的人员入井均装备了便携 式瓦斯报警仪,严格执行了“一炮三检”及“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对于瓦斯异 常区域,瓦检员加强检测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瓦斯管

12、理组织机构健全, 当前人员充足,由于 2 月份辨识出的问题仍未解决,因此本月继续保留该问题:4) 危险源/危害因素:部分瓦检员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内部退养, 当前瓦检 员数量不满足 2017 年采掘计划最大时期的瓦检员配置数量。风险及其后果描述:瓦检员数量不足,可能导致个别采掘工作面无专职瓦检 员,不能及时掌握巷道内有害气体情况,出现瓦斯超限或积聚,引发其他事故。管理标准:瓦检员数量必须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正常生产的采掘工作面必须 设置专职瓦检员。管理措施:通风队必须根据 2017 年采掘接续计划,按年度最大生产任务 时期计算配置好瓦检员,对短缺人员必须及时上报公司请示增加人员。2经营办需要及时

13、对新增加人员进行培训,新增人员取得瓦斯检查工作业资 格证后才可以上岗作业。3通风队加强对新瓦检员的培训、 教育、管理和考核工作,确保其能胜任瓦 斯检查工相关工作。(2)瓦斯管理系统评估矿井风量充足,井下各地点风量满足计划要求,能够满足井下稀释、排放有 害气体的需要。井下各地点严格按规范安设甲烷传感器,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 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的设置均符合规定。传感器的安设数量和地点基本 符合要求,吊挂位置和方式也基本正确,系统按规定进行了使用、维护和管理; 矿采掘供电分开,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全部安装了风电、瓦斯电两闭锁装置。 井下所有掘进工作面均采用了双风机、 双电源供电,并实现双风机

14、双电源自动切 换,加强了掘进工作面安全保障系统。利民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与乌海能源公 司及鄂旗煤管局均实现联网,并稳定上传。但是由于近两年通过专项资金采购的 传感器及电缆少,库存量不足,二月辨识出的问题依然保留。5) 掘进工作面监测传感器有时移设不及时或新增地点不能及时安设。管理标准:井下各地点必须严格按相关规范要求安装、移设各类传感器。5管理措施:必须按规程要求安装、移设、校正和拆除监测传感器,保证传 感器的真实有效,监测合理稳定。22016 年通过专项资金申报的监控电缆量不足,当前利民煤矿监控线路短缺,和公司其他矿井协调外调数量有限, 所以偶尔出现线路不够,导致不能及时 移设或新增一些部分

15、传感器的问题,我公司通过积极与上级公司相关部门协调来 解决电缆短缺问题。3分管监测监控相关领导必须熟悉矿井采掘计划,对于可能要新增设分站及 传感器的地点、数量、线路等要超前计划,及时采购,确保各地点需要的传感器 能及时安设。(3)瓦斯日常管理评估各瓦斯点采用巡回检查,重点瓦斯区域实行 3 遍汇报制,非重点瓦斯区域实 行 1遍汇报制,瓦检员井下现场交接班。矿井每月编制瓦斯检查点设置计划,由 矿总工程师审查、签字后执行。临时停风、排放瓦斯等均按煤矿安全规程和 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瓦斯排放严格执行分级排放制度,编制瓦斯排放措施,并严格 按措施操作执行。瓦斯检查和监测相应的记录齐全完善, 专业技术人员配

16、备也满 足要求。 生产办作为“一通三防”职能部门,对日常井下瓦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对瓦斯防治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落实。存在以下三个问题:6) 危险源/危害因素:瓦检员巡回检查点、交接班地点设置不合理,导致瓦 斯检查区域出现空岗、漏岗现象。风险及其后果描述:不能及时发现瓦斯等有害气体超限,造成人员缺氧窒 息、有害气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管理标准:瓦检员必须按瓦斯巡回检查计划进行瓦斯检查工作,按时汇报, 在指定地点交接班,严禁脱岗、漏岗、睡岗,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生产指挥中心 汇报。管理措施:通风队必须根据矿井生产实际及井下采掘变动,合理设置瓦斯巡 回检查点,瓦检员严格按计划进行瓦斯检查工

17、作, 按时汇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 反应;通风队领导、通风技术人员、通风业务部门管理人员不定期对瓦检员进行 抽查,发现未按瓦斯巡回检查计划进行瓦斯检查工作,一经发现对其进行处罚。7) 危险源/危害因素:恢复 I030901 回风顺槽独头巷里侧区域通风时,未严 格按要求进行瓦斯排放工作。风险及其后果描述:造成有害气体超限、积聚,有害气体溢出造成人员窒息、 中毒等事故。管理标准:恢复 I030901 回风顺槽高冒点里侧的通风工作时, 严格按瓦斯排 放措施稀释排除有害气体。管理措施:I030901 回风顺槽 960 米位置高冒点位置巷道已经全断面封死, 隔6断了人员的出入,风筒从冒落点外侧断开,人员无

18、法进入到巷道里侧进行瓦斯 检查工作,且监测电缆也断开未监测,冒落点里侧形成了一段约 300 米的盲巷, 应尽快处理高冒地点石块、渣子等,采取措施加强高冒点支护,逐步向前恢复工 作面前端的通风工作。2由于高冒点后侧到工作面区域内巷道顶板破碎严重, 因此该段区域恢复通 风时,通风队要编制排放独头巷道瓦斯的专项措施, 在施工队进行维护向前推进 的过程中,一边加强支护一边排放瓦斯向前接设风筒,采用分段恢复通风的方法, 直到工作面迎头。3瓦斯检查及相关作业要求严格按排放独头巷道瓦斯的专项措施执行。8)I0309 皮带下山和回风下山过断层或特殊地质构造时,顶板裂隙或顶板 跨落等处可能出现有害气体超限现象。

19、风险及其后果描述:造成有害气体超限、积聚,气体溢出造成人员窒息、中 毒等事故。管理标准:过断层或特殊地质构造时,必须加强有害气体的监测管理工作。管理措施:过断层或特殊地质构造时,现场设置专职瓦斯检查员进行盯防, 加强该点的瓦斯检查频次,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汇报。加强过断层或特殊地质构造处的支护工作,避免顶板跨落造成有害气体逸 出或超限。9)I030903 运顺联络巷为采区下山探水时,钻孔处可能出现有害气体超限 现象。风险及其后果描述:造成有害气体超限、积聚,气体溢出造成人员窒息、中 毒等事故。管理标准:探水时,必须加强钻场有害气体的监测和检查工作,设置瓦斯检查点。管理措施:探水时,现场设置专职瓦斯

20、检查员进行盯防, 加强该点的瓦斯检 查频次,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汇报。10) 未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制度。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未及时发现瓦斯等有害气体超限,导致有害气体中毒或 发生瓦斯燃烧爆炸事故。管理标准:放炮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管理措施:施工单位加强现场爆破管理,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打眼、装药; 通风队加强瓦斯检查员的管理工作, 加强业务培训和专业指导,严格按要求进行 各阶段的瓦斯检查工作;生产办职能部门、通风队管理人员等要监督检查现场“一 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制的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操作的人员进行批评教 育或进行经济7处罚。3、瓦斯防治系统评估结

21、论利民煤矿瓦斯防治系统基本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 可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瓦斯防治系统装备齐全,监测有效,安全仪器仪表定 期送检,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措施齐全。瓦斯防治管理系 统评估为合格。三、煤尘防治系统1、 煤尘防治系统基本情况矿井已建立了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地面有 2 个 300m3消防水池,井下供水 管路主干管径为 DNIOOm,支管管径为 DN80m 和 DN50m,井下管路每隔 50m 设 一个三通阀门,做降尘灭尘用,我矿现有两个煤层均属有爆炸性危险的煤层。针对我矿 2015 年 6 月对 9#煤层取样做爆炸性试验得知, 该煤层中水分 Md为 0.85

22、%,灰分A为 15.38%,挥发份 Vd为 27.57%、血为 32.58%,火焰长度 80mm 最低岩 粉添加量为 70%而对 16#煤层取样做煤尘爆炸性试验得知, 该煤层中水分 Md为 0.57%,灰分A为6.79%,挥发份V为 32.30%、 Vdaf为 34.65%,火焰长度 400mm 最低岩粉 添加量为 90%2、 煤尘防治系统评估(1) 防尘系统及管路评估矿井建立健全了防尘管理制度,矿井配备了专业的防尘作业人员,现在我矿 井下防尘供水管路已经布置齐全,覆盖到每一条巷道中,并且按规定设置了阀门、 三通及洗尘支管,管径也满足当前生产需求,防尘措施及设施检查台账,基本符 合安全专篇及煤

23、矿安全规程的要求。(2) 防尘设施及管理评估井下各地点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安设了净化水幕、转载喷雾、隔爆水棚等设施, 并对各类防尘设施定期维护、检查和管理,定期进行巷道冲洗工作,有效消灭煤 尘堆积现象;有专业的粉尘监测人员定期对矿井粉尘进行测定、 分析工作。二月 份辨识出的危险源依然存在,因此保留该问题。11) 危险源/危害因素:个别生产单位作业人员在生产割煤及胶带运煤过程 中,未按要求使用转载喷雾和净化水幕等防尘设施。风险及其后果描述:不能有效降尘,造成巷道粉尘飞扬、积聚,对工人身体 造成伤害,造成煤尘爆炸。管理标准:在生产割煤和胶带运煤过程中,必须按要求使用各类防尘设施。管理措施:各生产单位高

24、度重视,在生产割煤和胶带运煤过程中,必须按要求使用各类防尘设施。82通风队每天要加强各类防尘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设施能正常使用, 符合设计要求。3生产办等职能部门加强生产过程中防尘设施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一旦发现生产单位未按要求使用防尘设施,按制度进行处罚。12)危险源/危害因素:井下出现煤尘堆积或粉尘较大地点。风险及其后果描述:造成粉尘超标、堆积,发生煤尘爆炸,恶化劳动环境, 引发职业病。管理标准:严格按巷道冲洗计划要求进行巷道冲洗工作,严禁出现粉尘堆积现象。管理措施:每季度对洗尘工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培训;技术员每月必须编制 巷道冲洗计划,并组织工人贯彻;通风队领导、通风技术人员、业务

25、部门管理 人员对洗尘工巷道冲洗的质量和冲洗周期进行抽查, 发现巷道冲洗质量和冲洗周 期不符合要求,对洗尘工进行相应处罚。3、煤尘防治系统评估结论我矿综合管理制度、防尘措施齐全完善,矿井煤尘防治系统的基础设施基本 符合安全专篇及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可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防尘管 理各类图纸报表齐全,台账记录及时,符合规范要求。评估结果为合格。四、防灭火系统1、 防灭火系统基本情况(1)矿井内因火灾防治本矿的主采煤层 9#煤层、16#煤层均具有自燃倾向,自然发火期 9#层为 66 天,16#层为 60 天。我矿已建立并完善了井上、下消防供水管路,地面皮带走廊、 井筒、井底车场、胶带运输机巷、辅助运输

26、巷、回风巷、各掘进巷道消防管路都 铺设到位并按照要求设置了消防阀门。供水管路主干管径为DN100m,支管管径为 DN80m 和 DN50mm 并且每隔 50m 设置一个消防洒水的三通阀门,每隔 200m 设置一个球阀,皮带机头有自动洒水装置,电器设备附近都配置了消防器材。 我 矿防灭火系统采用以地面固定式灌浆防灭火系统为主, 井下注氮和喷洒阻化剂为 辅的防灭火措施,此外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和人工现场检测作为主要的监测手段,在工作面进、回风巷口设置防火门墙。安装的 SG2003T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于 2009 年 3 月 8 日投入使用,对井下密闭、回风巷巷道、采空区、回采工作面上、 下隅角等易发火

27、地点气体进行定期取样化验分析。2、 防灭火系统评估9(1)防灭火系统评估我矿井消防系统完善,消防水池、消防材料库、灭火器材的数量、规格、存 放地点基本符合要求。编制了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措施, 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 制定了防灭火措施,基本能够满足矿井目前防灭火要求。 大巷布置降尘洒水及安 设消防管路和消防栓,并将在井上、下设置消防材料库,按规定配备了消防器材。 本矿井下有消防洒水系统并配备灭火器材, 主要硐室间设有防火栅栏两用门。 并 在井下和地面分别建成消防材料库房,配备消防器材。但根据相管规范及矿井初 步设计,由于二月份辨识出的危险源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继续保留以下问题。13)危险源/危

28、害因素:我矿现在安设了一套 DM-500 型井下移动式注氮装置注氮系统不完好,制氮机制氮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可能导致制氮机制氮量不足,不能有效达到预防性注 氮,从而引发火灾事故。注氮管路泄露,造成人员缺氧窒息。管理标准:使用移动式制氮设备,制氮浓度必须达到 97%管理措施:已经联系厂家现场检测,原因是制氮机滤膜老化需要更换, 而 采购制氮机滤膜将产生 90 多万的费用,当前已经报能源公司采购申请,等待批 复和维修;在此期间如需要使用制氮机,临时向其他矿调运。计划从 2018 年开始在地面建筑集中式注浆站,从注浆站敷设一趟专用管 路到井下各采区工作面,替代移动式注氮系统。14)

29、我矿井上没有专用的消防材料库, 井下一水平设置了消防材料库,二水平未设置。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消防材料库建筑不符合要求,发生灾害时不能及时抢救。管理标准:井上、下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下消防材料库应设置在每一个 生产水平。管理措施: 地面设置专用的消防材料库, 并且按规范配置齐全消防材料和 工具。在井下二水平设置消防材料库, 并且按规范配置齐全一、二水平消防材 料库消防材料和工具。15)副斜井井口未设置防火门。风险及其后果描述:一旦地面井口附近发生火灾,不能控制烟雾不进入井下。管理标准:按规程要求,进风井口应当装设防火铁门,未设置防火铁门的要 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管理措施:按要求在副斜

30、井井口安设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严密并易于关 闭,打开时不妨碍提升、运输和人员通行,并定期维修。16)当前我矿在综采工作面设置了一台 BH-40/2.5 型阻化剂喷洒泵。没有形10成阻化剂喷洒系统、管路和药剂等。风险及其后果描述:不能有效开展阻化剂喷洒工作。管理标准:采用阻化剂防灭火时,必须在设计中对阻化剂的种类和数量、 阻 化效果等主要参数作出明确规定。管理措施:由相关领导确定具体的实施单位和具体工作要求。2相关单位严格按设计规范进行阻化剂喷洒工作。3职能监管部门按设计要求对实施单位进行考核验收。17)我矿当前井下各采区主要进回风巷未构筑防火门。风险及其后果描述:井下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控制采

31、区风量。管理标准: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在采(盘)区开采设计中,必须预 先选定构筑防火门的位置。当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形成后,必须按设计构筑防火 墙,并储备足够数量的封闭防灭火的材料。管理措施:由相关领导确定具体的实施单位和具体工作要求。2相关单位严格按设计规范进行防火门设计及施工工作。3职能监管部门按设计要求对实施单位进行考核验收。18)危险源/危害因素:井下配置的消防器材不齐全或不完好。风险及其后果描述:井下需要按规程要求地点配置消防器材的未及时配置,配置好的地点消防器材缺失,灭火器过期未检等现象都将导致附近区域发火时, 不能及时灭火,导致事故扩大。管理标准:必须按规程要求对井下井底车场

32、、电器设备处、机电硐室、皮带 机头、采掘工作面等主要地点都配置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必须配置齐全、数量充 足,各区队设专人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更换检验灭火器,保证消防器材的完好 性。管理措施:各区队设置专人对自己区域内的消防器材进行维护和检查,各区 队领导不定期进行抽查;安全办、生产办通风组对消防系统设备维护工的工作进 行监督检查,发现设备不完好对其维护工进行相应的处罚。19)1030901 高冒点支护架棚后, 存在一个顶板空洞, 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 可能出现自燃发火或瓦斯超限的情况。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有自燃发火的危险。管理标准:对于高冒点必须加强瓦斯检查和自燃发火观测管理。管理措施:高冒点必须采

33、取措施,通过导风筒、倒风帘来确保高冒点的通 风,严禁高冒点瓦斯积聚或超限。高冒点位置提前留设三趟束管,束管一端设置在高冒点高处,另一端设置 在巷道巷帮上,用作将来进行瓦斯检查和防灭火检查取样使用; 在高冒点处设置 瓦斯检11查牌板和防灭火检查牌板,做好瓦斯和防灭火的日常检查工作。(2)防灭火管理评估工作面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开采,减少采空区留煤,有利于防治自燃火灾。 矿井按规定进行密闭检查,火灾日常监测采用对工作面及其他易发火地点进行 CO 检测和有害气体检查以及束管色谱分析进行预测预报,符合规范要求。加强 了采空区防灭火管理,充分考虑自燃发火的因素,对回采工作面合理配风,控制 工作面负压。配风

34、时在满足工作面配风量要求的同时避免风量过大,尽可能减少漏入采空区的风量。在预防外因火灾上严格做好井下供电、 火工品、油脂等日常 管理工作,杜绝外因火灾。3、防灭火系统评估结论我矿防灭火系统上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主要束管监测系统结合人工现场检 测,化验分析来实现防灭火的预测预报工作;灌浆系统从安装完成后未曾使用过, 阻化剂喷洒系统在采掘工作面正常生产时也未曾使用;注氮系统的制氮机制老 化,当前制氮能力不足,达不到规范要求;地面无专用的消防材料库,井下两个 水平只有一个消防材料库,地面和井下的消防材料库应急物资短缺, 因此防灭火 管理工作是我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重点。五、压风自救系统1、 压风自

35、救系统基本情况目前我矿在地面空压机房放置 4 台 KG-250A 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额定排气 量31mVmin,额定压力 0.8MPa,每台空气压缩机排气管上均安装一台汽水分离器。 目前主斜井至集中运输巷 110116 皮带上山联络巷压风管为219X6 无缝钢管, 其余均为108X6 无缝钢管。主管路和支管路均是 200 米设置一个三通阀门。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 距迎头 25-40m 的距离设置一组压风自救 装置,其数量为 10 台,巷道长度大于 1000 米时,在巷道中部加设 1 组压风自救 装置,其数量为 5 台。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采面回风巷上安全出口以外 25-40m 范围

36、内设置一压 风自救装置,其数量为 10 台;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 50-100m 范围内 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为 15 台。2、 压风自救系统评估压风自救相关制度齐全,我矿目前井下布置的压风自救系统比较可靠,能够满足采掘生产要求及自救急救需要,压风自救装置设置也合理,符合规范要求。各采掘工作面也按要求安设了压风自救装置,系统及设备都符合规范要求,在日12常检查中有下面一个问题需要重视和改进。20)危险源/危害因素:掘进工作面迎头压风自救装置有时不能随掘进进度 始终保持在 24 40 米范围内。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发生灾害时,人员不能迅速避灾。管理标准:掘进工作面迎头压风自救装置必

37、须始终保持在 2440 米范围内。管理措施:掘进工作面迎头 2440 米范围内要求安设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在工作面 40 米范围内确保留设三通装置,以便接设压风自救 装置。生产办等业务主管部门加强对压风自救装置安设位置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落实责任单位整改,未按要求整改的按相关制度进行处罚。21)危险源/危害因素:压风管路接头、阀门漏风。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工作面压风自救装置中风量不满足要求,发生事故时人 员不能有效得救逃生。管理标准:生产单位按标准要求接设管路、阀门,接头接设严密不漏风。管理措施:压风管工定期对压风管路进行检查,发现接头、阀门漏风及 时处理。业务管理部门不定期

38、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立即下达隐患整改通知, 未 按要求执行的进行相应的处罚。3、压风自救系统评估结论压风自救系统及装置设置合理,符合规范要求,系统评估为合格。六、紧急避险系统1、紧急避险系统基本情况(1) 永久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位置建在一水平井底车场附近一水平车场 轨道大巷处。该硐室长 49.5m,两侧的过渡室总长 7.8m (含两侧墙体厚度)生存 室净长28.5m,硐室断面为半圆拱形,净宽 4.5m,净高 3.5m,墙高 1.45m,生存 室净面积为128.3m3,符合每人应有不低于 1.0m3的有效使用面积的规定,并留有 1.2 的富余系数。避难硐室前后 20m 范围内巷道采用不燃性材料

39、支护,且顶板完 整,支护完好。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采用锚网喷方式支护,支护材料选用阻燃、 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性的材料,顶板和墙壁的颜色为浅色。硐室地面高于巷 道底板 0.2m。避难硐室内部分为过渡室、生存室、卫生间和配电室,避难硐室采用向外开 启的两道防火防爆密闭门(门上设有观察窗)结构。防爆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为 过渡室,密闭门以内为生存室。避难硐室内部属于完全密闭空间。 过渡室的净面 积大于 3m,功能是防止有害气体伴随避难人员的进入而污染硐室内部的空气, 过渡室内设有压气喷淋系统、监测系统等。生存室有不低于 1m 的有效使用面积, 功能是为避难人员提13供氧气、水、食物等维持生存所必须

40、的物质及配套系统。卫 生间内设有两个打包马桶和洗手盆。配电室内设有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 通讯系统、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盒照明综合保护器。 永久避难硐室容纳最大 人数为 100 人。(2) 移动救生舱移动救生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生产的KJYF-96/10 型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安装在U011604 工作面运输顺槽附近,额定避险人数为 10 人,额定 避险人员生存时间 96 小时。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 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2、紧急避险系统评估我矿井下在一水平井底车场附近设置有永久避难硐室和在U011604

41、工作面运输顺槽附近安设了移动式救生舱可正常使用,该两处避险系统基本符合要求。 但存在一些问题,另外根据相关规范及矿井初步设计要求,我矿辅助水平永久避难硐室还未建筑安装。2 月份辨识出危险源依然保留。22)危险源/危害因素:1030901 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掘巷道长度均超过 1000米,掘进巷内未设置临时避难硐室。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避灾,不能有效得到救助逃生。管理标准:除瓦斯突出矿井外的其他矿井应当建设采区避难硐室,或者在距离采掘工作面 1000m 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者其他临时避险设施。管理措施:在 I030901 运、回顺巷道内选择合适地点设置避难硐室,将来工作面形成后

42、,避难硐室距离工作面及巷道口距离均小于1000 米。23) 危险源/危害因素:移动救生舱设置地点距离综采工作面距离超过1000米,不符合规范。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避灾,不能有效得到救助逃生。管理标准:在距离采掘工作面 1000m 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者其他临时 避险设施。管理措施: 在 II011604 运、 回顺巷道内距离工作面 1000 米范围内设置避难 硐室,避难硐室距离工作面及巷道口距离均小于1000 米。24)危险源/危害因素:辅助水平永久避难硐室还未建筑安装。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避灾,不能有效得到救助逃生。管理标准:初步设计规范要求辅助水平永久避

43、难硐室位于9 煤南翼带式输送机大巷与 9 煤南翼辅助运输大巷之间,设计按容纳 100 人考虑。管理措施:严格按设计施工建筑辅助水平永久避难硐室。25)危险源/危害因素:我矿现有的永久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中,压缩氧自14救器过期未检验,部分传感器未连接电源或未定期调效,药品、食品、水等物资 过期或缺乏。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发生事故时避灾人员不能有效得到救助。管理标准:必须保证紧急避险系统监测有效,物资齐全且完好。管理措施:需要立刻将压缩氧自救器送往资质单位进行检验,保证避险系统的自救器符合要求2传感器要定期效验,按要求巡查,对电源进行定期充放电。3保证紧急避险系统中急救物资齐全完好。3、紧急避险系统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