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培训)消防知识培训教材_第1页
(消防培训)消防知识培训教材_第2页
(消防培训)消防知识培训教材_第3页
(消防培训)消防知识培训教材_第4页
(消防培训)消防知识培训教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防知识培训教材人类社会的进步, 无法回避火灾的挑战, 当今世界的各类灾害中, 火灾仍是最为严重的一种 灾害。因此,做好消防工作,已成为世界性的共同话题,对于我司来说也是及其必要和迫切。为了更好的作好防灾、灭灾特制作本培训教程。具体内容如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二、我司消防管理办法 、安全岗位责任制三、消防设施和器材介绍(一)灭火器的选择和配置1. 类型选择: 灭火器属于常备灭火器材,应根据被保护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料的种类、数量,火灾 可能蔓延的速度、扑救难度,设备或燃烧特点等方面选择灭火器(灭火剂)类型。2. 型号、数量选择: 根据被保护现场场所的面积、灭火器的灭火级别(保护面积和

2、周长)确定。3. 选择时应考虑的问题:A被保护对象的火灾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 B。灭火器设置地点的条件,如环境温度、是否 易于取用等。 C。灭火人员的体质和灭火技能。 D。在同一设置场所, 当选择相同类型的灭火器时, 宜采用操作方法相同的灭火器。当选择两种以上的灭火器时,应选择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4. 四类火灾: 火灾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损失。火灾可分为以下四类: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体。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柴油、煤油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 K、NA、 MEI等燃烧的火灾。5. 灭火器配

3、置基准:扑救火类型A类火灾B类火灾场所危险登记轻危险 中危险重危险轻危险 中危险重危险级级级级级级单具灭火器最小灭火级别3A 5A5A1B 4B8B每 A或 B最大保护面积( M2)20 151010 7.55备注: 配置灭火器规格和数量,其灭火级别总和所需灭火级别。 一个场所内配置灭火器的数量 2具,但每个设置点的 配置数量 5具。 配置消防栓的场所,可减少应配置灭火器数量的30%;设备室内灭火系统的可减少 50%;以上二者皆配置的,可减少 70%。C类场所,可参照 B 类场所要求配置。6. 灭火器设置的一般规定设置地点:位置应明显,便于取用,不影响安全疏散。设置方式:主要有三种:挂钩、托架

4、、灭火器箱。保证设置稳定,不得发生跌落情况。同 时,不管何种灭火器在设置稳定后,均要求铭牌朝外。设置高度:灭火器顶部离地面高度应 1.5 米,灭火器底部离地面的高度 0.15 米。 设置地点满足 4 个要求:不设置在潮湿地点;不设置有强腐蚀固体、液体、气体或被这些 腐蚀物质飞溅着的地点; 设置在室外, 不应直接遭受风吹雨淋和阳光爆晒; 设置地点的温度不得 超过使用范围温度。灭火器的保护距离:指配置场所内任一着火点至最近灭火器设置点的行走距离扑救火类型A类火灾B类火灾场所危险登记轻危险 级中危险 级重危险 级轻危险 级中危险 级重危险 级手提式灭火器( M)25201515129推车式灭火器(

5、M)504030302418备注:1. 设置在带电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面积可参照以上。2. 设置固定灭火器的场所,灭火器的最大保护面积可参照以上3. 同一地点可设多个设置点。(二)灭火器:主要介绍干粉灭火器。 其他如“空气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1211 灭火器”等我司都没有,也不适用,故不介绍。灭火器本体通常为红色。在灭火器印刷有灭火器名称、型号、灭火级别(灭火类型及能力) 、 灭火剂及驱动气体的种类和数量。并且在灭火器上以图形和文字说明灭火器使用发法。灭火器有桶体、器头和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可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从而达 到灭火的目的。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移动方式

6、分手提式和推车式。按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分储气瓶式 和储压式。按充装的灭火剂分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清水、卤代烷等。灭火器的命名由类、组、特征代号及主参数组成。其中,类、组、特征代码反映了灭火器所充装的灭火剂的类型、移动方式及开关方式。主参数反映了所充装灭火器的容量和重量代号含义主要参数第8页共 8 页灭水 S(水) MSQ Q(清水)火 器 M(灭)泡沫(泡)PMPMPZMPT手提式 舟车式 推车式舟推 Z( T(火 器 充 装 置升公斤公斤公斤干粉(粉)MFMFBMFT手提式 背负式 推车式背推 B( T(二氧化碳T(碳)MTMTMTZT手提式 舟车式 推车式舟推 Z( T(1211Y(1)M

7、YMYT手提式 推车式:T(推)1.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两种。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然液体火灾,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火灾扑灭。如在容器内燃烧,在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使喷出的干粉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出事, 仍应喷射,直至全部熄灭。注意不能对着液体表面喷射,防止喷射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 出而扩大火势。ABC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的火灾时, 应在、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 并上下扫射。 如果条件许可,灭火者可提灭火器沿着燃烧物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表面,直至火焰全部扑

8、灭。( 1)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以干粉作为灭火剂,二氧化碳或氮气作为驱动气体的灭火器。如以驱动气 体的储存方式可分为储气瓶式和储压式两种类型。其中,储气瓶式以二氧化碳作为驱动气 体;储压式以氮气作为驱动气体。我司的灭火器属于储压瓶式。干粉灭火器的应用范围:干粉灭火器(包括 BC和 ABC)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油漆等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工厂、仓库、机关、学校、商店、 车辆、图书馆等单位可选用 ABC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抗灭火器迅速奔赴火场,在距离燃烧处 5 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1. 使用的干粉

9、灭火器如是外挂式储气瓶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只手提储 气瓶式上的开启提环,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2. 使用的干粉灭火器如是内置式储压瓶的,操作者应先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根部,另一只手缉拿感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喷射灭火,在使用时,一只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的维护保养:放置在 -1055或 -2055温度范围内,且便于取用、要通风、阴凉、干燥,禁止 爆晒。因为爆晒会使驱动气体受热膨胀而泄漏。喷嘴应塞好,以防止干粉受潮或杂质进入,影响喷射。 按制造商要求和周期进行检查。发现灭火器气量不足,应补充气量。 灭火器应由专

10、门单位按制造商规定要求进行充装。 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再进行充装;灭火器每五年或再充装之前,应对器头、桶体 和储气瓶进行水压试验; 充装后灭火器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只有在气密性和水压试验合 格后才能继续使用。经维修部门修复的灭火器, 应有当地消防监督部门认可的标记, 并 注明维修单位名称及维修日期。( 2)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适用范围:石油化工企业和变电站、油库,能迅速扑灭初期火灾。 类型:共三种: MET35型、 MFT50型、 MFT70型。构造:省略。 使用方法:同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维护检查: 1. 检查车架上转动部件是否灵活可靠;定期检查重量,如重量减轻1/10 ,应立即补气;检查

11、密封件和安全装置。(三)消防栓和水 消防栓是与供水管路连接,由阀、出水口和壳体等部件组成供水装置。分为室内消防 栓和室外消防栓。室内消防栓,由开启阀门和出水口组成,并配有双卷的水带和水枪,一般都安装在有 玻璃门的消防箱内。在使用时,一般由两个人配合。一人拉开消防栓门,迅速取下挂架上 的水带并甩出,手持一端的接口和水枪向起火处,途中将水枪和水带接口接好。另一人将 另一端接在消防栓出水口上,并旋转手轮,从而打开水阀,水即喷出。如箱门锁住,可用 钥匙打开或用硬物杂碎玻璃。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水带打死折,并尽量拉直水带,保证水 流畅通。水从水枪口喷出是,会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因此,握水枪的人员应将水带夹

12、于腋下, 双手紧握水强,开启阀门者,应漫漫放水,不要突然将水流开到最大。水的灭火作用:冷却作用、窒息作用、稀释作用、分离作用、乳化作用。注意事项: 1. 防止结冰 2. 防止物理爆炸 3. 防止水渍等。禁用范围:1. 轻金属火灾:此类物质遇到水有产生爆炸性气体而引起爆炸或火势蔓延危险。2. 遇水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和物质火灾,特殊情况考虑实施消防人员个人防护措施。3. 处于熔化状态的钢或铁:因可能引发爆炸。4. 处于白热状态的化合物或炭。 遇水有产生氢气、一氧化碳,有 爆炸或造成人员中毒 的危险。四、初起火灾的扑救 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火灾过程一般可以分

13、为初起、发 展、猛烈、下降、熄灭五个阶段。扑灭过程要特别注意火灾的初起、发展和猛烈阶段。构成燃烧有三个必要条件: 1.可燃物 2.温度 3.氧化剂。构成燃烧的四个充分条件: 1.一定浓度的可燃物 2.一定比例的助燃物 3. 一定能量的点火源4. 必须十可然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者相互作用。(一)燃烧的类型:1. 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能够可然的蒸气,遇到火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2. 着火:可然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3. 自然:可然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着火源的作用,靠自身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4. 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而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

14、现象。(二)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有:1. 控制可然物: 以难然或不然物质代替可然物质; 用水呢代替木料作建筑材料; 对散发可然 气体的擦黑能够所加强通风;对可然液体和可然气体的容器关闭角阀,防止泄漏等等。2. 隔绝助燃物:3. 消除点火源:4. 阻止火势蔓延。(三)灭火的基本原理 根据以上燃烧的基本条件, 任何燃烧产生燃烧或持续燃烧都必须具备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 条件,因此,火灾产生后,所谓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映终止。灭火的基本方法, 都是为了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或燃烧反映中的游离消失。 根据物理燃烧 的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 灭火基本方法有冷却法、 窒息法、隔离法和抑制法

15、四种方法。 前三种方法属于物理方法,后一属于化学过程。具体采用那种方法,应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燃 烧特点和火场的具体情况,以及消防技术装备的性能进行选择。1. 冷却法:可然物之所以燃烧, 条件之一是其达到着火点了, 通过冷却,使其降至燃点以下, 因为水能吸收热量。2. 窒息法:可然物燃烧需要一定的浓度,特别是需要最低氧气浓度( 15%),否则,不可能持 续燃烧。窒息法就是降低 / 稀释氧气浓度来灭火,多用于密闭或半密闭空间。3. 隔离法:把可然物与火焰以及助燃剂隔离开来。 火灾中,通常采取关闭有关阀门和开启有 关阀门都是隔离方法的具体体现。用泡沫灭火剂灭火就是用产生的泡沫覆盖于燃烧物质的表面,

16、 在冷却作用的同时,把可然物和火焰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4. 抑制法:原理比较复杂,通过抑止自由基的产生或能够迅速降低火焰中的H.、OH.、O.等自由基的浓度,燃烧就会终止。(四)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1. 报警早,损失小。火灾不论火势大小,自己是否有能力扑灭,报警都是有必要的,是与自救同时进行的行为。报警要沉着冷静,及时准确,要说清楚起火的部门和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 。如果 是拨叫 119 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名称、 详细地址、报警电话号码, 来车路线,燃烧物质的性质和火场内部情况,有无被困人员等,同时指派人员到路口接应。 报警除了 119,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报警:

17、(1)用手动报警设施( 2)敲碎消防警铃玻璃( 3) 广播( 4)大声叫喊等。2. 边报警、边扑救。3. 先控制,后灭火。4. 先救人,后救物。5. 防中毒,防窒息。6. 听指挥,莫惊慌。(五)灭火的基本措施1. 采取各种措施,消除爆炸的危险。2. 消灭外围火焰,控制火势发展。3. 当火焰呈火炬燃烧时,可组织突击小组,配备必要数量的水枪, 冷却掩护接近火源的人员, 必要时可用水枪的密集射流来扑灭火焰。4. 加强冷却,筑堤堵截。5正确使用灭火剂。避免因灭火剂选用不当而延误时机,甚至发生爆炸。五、自救与逃生火灾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 它会夺去人们宝贵的生命, 因此,大家都应该掌握一定的消防 知

18、识,增强自救意识,以防万一。1. 自救的基本方法 火初起时,除立即报警、积极扑救外,应设法疏散物资,尤其是贵重物资和易燃易爆物品。 但当火势猛烈,确已无法抢救时,则不得再忧郁,应迅速离开火场,避免被火围困和造成伤 亡。2. 对初期火灾的处理(1)初起时一般很小,人员一般不要只顾灭火,而要迅速报警。(2)人员撤离后,如有可能要立即关闭 / 隔离起火地点。避免导致火势蔓延。(3)在着火期间不要重反起火地点,火被扑灭后,进入也得谨慎。3. 逃生准备(1)如是房间着火,离开后要记得随手关门。这样控制火势蔓延。(2)爬行:当夜间你察觉有烟时,要翻身下床,朝门口爬去。即使站起来受得了,也应极 力避免。因为

19、 1.5 米以上的空气里,早已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千万不要站立开门。(3)利用防毒面具或湿毛巾 逃生时多数要穿过弥漫的走廊,才能离开火区。火灾证明,逃生过程中葬身火海的人 往往是在被火烧之前已窒息而死。所以,在逃生过程中防止吸入烟尘非常重要,可用 第6页共 8 页叠几层的湿毛巾(用水浸泡后拧干) ,无水时干毛巾也可以,捂紧口与鼻,冲出火场。(4)自制救生绳索,不到万不得已,切勿跳楼。无绳索时,可将窗帘、床单等撕成条状作 成绳子用。下滑时可戴手套或其他保护手,一面伤手。下滑时,一是一定要保证绳索 能够承受你的重量; 二是要如果下到下面某个地点很安全的话, 可不必要要到达地面, 可在某个楼层将玻璃

20、踢碎进入。 如不跳楼即死,在跳之前先挑选一些富有弹性的东西丢下,跳下时双手抱枕部,曲膝 团身跳下,如下面有救生气垫, 则要四肢伸展, 面朝天平躺时对准垫上的标志、 跳下。(5)利用自然条件,作为救生滑道。(6)千万不要乘做电梯,包括消防电梯。(7)疏散楼梯的选择:建筑物中,发生火警后车间都有应急指示灯和安全出口标志。在起 火后要镇静下来,即使没有指示灯,一时又逃不出去,也要尽量创造或寻找避难间。 下楼是要抓住扶手,因此有可能发生冲撞。利用室外楼梯更应注意。4. 创造避难条件(1)走不出去就要与火搏斗: 当一切逃生之路都被切断, 应退回室内等候公安消防队救援。 可以把窗户关闭,有条件的可向上洒水,同时,可向楼下仍软物,告诉楼下人员,楼 上有人。夜间可用手电筒、敲脸盆等发出求救信号。(2)利用阳台或趴住窗口,尽量避免被烟火薰烤。5. 要镇静在火灾中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背水一战,与火搏斗。(1)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心理:火灾现场上人的心理状态是处于应急状态,在应急状态下,常出现意识狭隘,导致失去正常的知觉和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