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酯及其原料工业的发展与展望_第1页
中国聚酯及其原料工业的发展与展望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 国聚酯及其原料工业的发展与展望作者: 罗文德 周华堂发布时间:Dec 30 200210:25:30:860AM1市场现状聚酯市场现状近年来,中国聚酯工业高速发展,聚酯纤维在化纤产量 中的比例一直遥遥领先。2001年,中国化纤总产量达,其中 聚酯纤维,占化纤总量的(世界平均约67沟。(1)纤维用聚酯消费量多年来,中国每年进口聚酯纤维500-1000kt,进口聚酯切片200-300kto2001年净进口量减少,分别是聚酯纤维,聚酯切片。1990-2001年中国纤维用聚酯消费量见表1o表1 1990-2001年中国纤维用聚酯消费量kt涤国产涤 涤纶进口涤纤维切片年份 纶纶用聚 净进纶用聚用聚净

2、进产酯量口量酯量酯总口量量曰亠*量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纤维用聚酯总量未包括切片进口量。数据源自原中国纺织总会历年统计值。(2)非纤维用聚酯消费量2001年,中国非纤维用聚酯消费量约750kt,生产能力约690kt,其中容器包装用(主要是瓶用)聚酯消费量约620kt,生产能力约600kt;薄膜用聚酯消费量约130kt,生产能力约110kt(3) 聚酯总消费量至2001年,中国聚酯年总消费量约8030kt,扣除进口聚酯纤维用量,则实际国内聚酯年总消费量约7230kt,其中非纤维用消费量约750kt,约占总消费量的% 20

3、01年,世 界聚酯年总消费量约30800kt,其中非纤维消费量约8930kt, 约占%中国约占世界聚酯总消费量的%与世界相比,中国非纤维用聚酯消费量过低。2001年中国和世界各种用途聚酯 用量比例见表2。表2 2001年中国和世界各种用途聚酯用量比例用途中国世界纤维用,%容器包装用,%薄膜用,%其它,%PTA市场现状长期以来,中国精对苯二甲酸(PTA)工业的发展滞后于聚酯工业的发展,每年需进口数十万吨。近3年进口量剧增,2001年进口量达到3120kt,生产能力仅2440kt,自给率约42% 1990-2001年中国PTA供需状况见表3。表3 1990-2001年中国PTA供需状况年份 产能

4、产量净进口量表观进口消费涤纶量用量进口切片用量总消费量199095385703:261196 361561488199110289393J431282 301351547199210289392731212 :2771091598199310289392561195 /1431769199410289392391178 f57024311911995135312354011636 (57122725341996157814414471888 f31523029331997157814414781919)7627631721998157814417292170 38024232921999157

5、81441154229837482964027200024372225250547278852875899200124372225311753426881036133注:PTA产能含DMT折算量。数据源自历年化纤信息及中国石油化工年鉴等。若根据聚酯总消费量计算,2001年中国PTA总消费量约6910kt,扣除进口聚酯纤维用量,则实际国内PTA消费量约6218kt,见表4。2001年,世界PTA(含DMT总消费量约27000kt,中国约占。表4 2001年中国PTA消费量测算方法总消费量/kt实际消费量/kt统计法61335342下游 产品 法69096218平65215780均值乙二醇(EG市

6、场现状EG工业和PTA工业的发展一样,亦滞后于聚酯工业的发 展。根据聚酯消费量计算,2001年中国EG年总消费量约2700kt。 另据统计,2001年中国EG产量约980kt, 进口量 超过1600kt,自给率不足38% 2001年世界EG总消费量约11000kt,中国约占。2需求预测聚酯需求预测2.1.1纤维用聚酯需求量根据表1数据, 按最小平方法 (一元线性回归法) 预测,2002-2005年中国纤维用聚酯需求量大致分别为7130,7680,8230,8770kt。非纤维用聚酯需求量近年来,国内对饮料、食用油、白酒等产品的消费量大幅上升,预计近几年容器包装用聚酯年增长率约15%-20%至2

7、005年,年需求量约1350kt,产能约1500kt。薄膜用聚 酯增长较慢,预计至2005年,年需求量约150kt,生产能力 约180kt。届时非纤用聚酯总需求量约1500kto聚酯总需求量预测今后几年中国聚酯总需求量和实际需求量见表5(数据作了调整;实际需求量为扣除约800kt进口涤纶的用量)。表5 2002-2005年中国聚酯需求量预测总需实际年份 求量需求/kt量/kt2002800072002003870079002004950086002005 10300 95002005年中国非纤用聚酯需求量约1500kt,约占届时,世界聚酯总需求量约40000kt,其中非纤用量约13000kt,

8、 约占33%中国约占世界聚酯总需求量的%见表6o表6 2005年中国和世界聚酯各种用途需求量比例用途中国世界纤维用,%容器包装用,%薄膜用,%其它,%另据资料统计,至2005年,中国聚酯总产能将达到9600kt,其中非纤维用聚酯产能约1680kt,届时聚酯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考虑市场低迷引起的小聚酯停产,以及江苏、 浙江一带大部分切片纺长丝装置将改为直接纺丝工艺,因 此,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聚酯工业仍将在市场动态平衡的基 础上求得适度发展。PTA需求预测根据表3和表5,米用线性回归法和下游产品法,预测 今后几年我国PTA总需求量和实际国内需求量见表7。目前已建、在建的PTA(含DMT装置总产能约4

9、470kt, 考虑装置的开工率,届时PTA缺口将在4000kt左右。2005年,世界PTA总需求量约35000kt,中国约占%世界PTA市 场能力过剩,2002年比较紧缺。表7 2002-2005年中国PTA需求量预测年份总需求量/kt实际需求量/kt2002660580200372063020047806902005 850760EG需求预测根据预测的聚酯总需求量,至2005年,中国EG总需求 量约2960kt。考虑拟建装置,届时EG总产能约1520kt,缺 口近1500kto2005年,世界EG总需求量约14500kt,中国 约占%3采用高效工艺经济规模对PTA装置和聚酯装置而言,实现经济

10、规模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单系列大型装置是行之有效的选择。3.1.1 PTA装置70-80年代,世界PTA装置单系列能力约100kt/a,90年代增至250-350kt/a ; 2000年前后,发展至500kt/a左右。甚至更大的装置也即将问世。PTA装置投资和单系列生产能力的关系见表8。根据表8,今后我国新建PTA装置的规模 应为500-600kt。表8 PTA装置投资和单线生产能力的关系单线生项目单线生项目产能力投产能力投/kta-1资,%/kta-1资,%2501005003506003.1.2聚酯装置聚酯装置生产成本包括投资、人员及维修、原材料及公 用工程等成本。而原材料成本约占

11、生产成本的65%-85%聚酯装置生产成本和单线生产能力的关系见表9。由表9可知,随着单线生产能力增加,生产成本下降, 但大于200t/d后,生产成本下降趋缓;随着单线生产能力 的进一步提高,原材料之外的部分生产成本仍有较明显下 降,但大于400t/d后,下降趋缓。可见,聚酯装置单线生 产能力以400t/d左右为宜;考虑到抗风险等因素,聚酯企 业的经济规模应达到300-400kt/a。对于瓶级切片,装置规 模应达到60-100kt/a,单线生产能力宜在150t/d以上。表9聚酯装置生产成本和单线生产能力的关系单线生产能力/td-1成本,%成本,%(不考虑原材 料消耗)10010020030010

12、01400500600新PTA和EPTA( QTA工艺目前,世界PTA总产能约24000kt,其中EPTA(伊斯特 曼产品)和QTA(三菱化学产品)产量约3760kt,约占PTA总量的%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传统的阿莫科 公司APTA和EPTA工艺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0。表10 EPTA与APTA主要技术指标项目EPTAAPTA对二甲苯/kg 647-650660醋酸/kg35-4244电/kWh102-195 1764-CBA/卩-i25025PT酸/卩g -g-110259260-COOH/molt-13585异状物及粉末,%表12连续缩聚和间歇缩聚原材料、公用工程消耗、生产成本比较

13、项目BPCPPTA/kg 872-875 860-862EG/kg 365-380 334-336电/kWh240-260 80-110燃料油/kg157-210 65-80注:按每吨PET计按照表12消耗上限及2001年原材料、公用工程平均单 价计算,BP生产成本比CP高约580元/t。熔体直接纺丝工艺由于熔体直接纺丝省去了切片生产、贮存以及结晶、干 燥、熔融和销售费用等,其生产成本明显比切片纺丝降价。 以150kt/a涤纶短纤维为例,切片纺丝比直接纺丝单位成本 高约360元/t。国产化技术及装备近年来,随着国产化聚酯技术及装备的问世,聚酯装置 的建设投资大幅度下降,建设周期明显缩短。引进和

14、国产聚 酯装置投资比较见表13表13聚酯主装置投资比较反应釜生产能力/kta-1对比投资,%五 釜引 进66100五 釜引 进200釜 引进200五 釜国150产4走国产化之路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引进PTA生产装置, 至2003年底,总生产能力将达到4200kt/a。2000年之前,中国先后引进70多套聚酯装置,建设40多家工厂,生产能力约4000kt,工程技术主要来自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及我国 台湾省。中国聚酯工业在实现外延式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开 发、优化专有技术,实施技改及推广国产化成套聚酯装置方 面已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技改为例,见表14。表14中国聚酯及其原料装置改造

15、情况年份项目实施技改单位效果1997仪征250kt/aPTA装置中国纺织工 业设计院、 仪征化纤公 司、浙江大 学增容40%1998仪征350kt/aPTA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工艺软件包设计装置仪征化纤公司1994仪征聚酯八单元增容改造中国纺织工 业设计院、 仪征化纤公 司、华东理 工大学、南 化公司化机厂生产能力提高50%1996-1999仪征聚酯第三、六、七单元改造中国纺织工 业设计院、 仪征化纤公 司、华东理 工大学、南 化公司化机厂七单元生产能力超过330t/d1998200kt/a聚酯装置中国纺织工 业设计院、 辽阳化纤公 司、南化公 司化机厂增容50%单线产量超300t/d1999

16、50kt/a三釜聚酯装置中国纺织工 业设计院、 上海石化公 司、华东理 工大学产量达80kt/a2001DMT工艺改PTA工艺中国纺织工 业设计院、 天津石化公 司2002顺利开车近年来,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致力于推广国产化成套聚酯装置,并不断推进装置的大型化和系列化。目前多套440-500t/d的装置已经投产,600t/d的装置即将投产。由 于中国聚酯工程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各公司在中国聚酯市场 所占份额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据统计,近3年国产化聚酯装置生产能力约占%其次是美国(、(德国%和瑞士(%等公司。5结语年中国聚酯总消费量约8030kt,其中非纤维用聚酯约占%。扣除进口聚酯纤维用量,实际聚酯消费量约7230kt。预测2005年,中国聚酯总需求量约10300kt/a,其中非纤维 用聚酯量约占%。扣除进口聚酯纤维用量,2005年实际聚酯 需求量约9500kt。2005年中国聚酯生产能力将达到约9600kt,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考虑市场低迷引起的小聚酯停 产,以及切片纺丝转换为直接纺丝等因素,今后一个时期, 中国聚酯工业仍将在市场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求得适度发展。b.长期以来,中国聚酯原料工业滞后于聚酯工业的发展。2001年,中国PTA总消费量约6520kt,扣除进口聚酯 纤维和切片用量, 实际PTA用量约5780kt。当年PTA进口量 达3120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