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考试_第1页
中考模拟考试_第2页
中考模拟考试_第3页
中考模拟考试_第4页
中考模拟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 -请不要 在密封线内答题-中考模拟考试(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迸射(bìng)   秫秸杆(jí)  鲜为人知(xin)    B、磐石(bn)    栈桥(zhàn)    罗布泊(bó)    风雪载途(

2、zài)   C、剽悍(pio)   巉岩(chán)   一霎间( shà)  龙吟凤哕(huì)   D、瓦砾(lè)     执拗(ni)  造物主(cào)   断壁残垣( yuán)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诀别    狼藉    天

3、燃气    一泄千里   B、谰语    迁徒    文绉绉    脑羞成怒   C、告磬    喧嚷    水龙头    眼花嘹乱   D、辐射    锦幛    造型师    顾名思义3.  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所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  &#

4、160;     卢沟桥。   (2)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3)树木失去了根就会枯萎,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干涸,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  (4)在他们内心深处,         说盼望着回家,   &#

5、160;     说更害怕回家。   A、推崇  轻捷  堕落  与其  不如     B、崇拜  轻盈  堕落  要么  要么   C、崇拜  轻捷  坠落  要么  要么   D、推崇  轻盈  坠落  与其  不如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看起来那么瘦弱的他,居然在一天之内负重行走

6、了50多公里,真是不可理喻。B、他们常年在野外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c、小李一向油嘴滑舌,在这次遂宁市中学生辩论大赛中被评为“最佳辩手”,为学校赢得了荣誉。D、因前车乱扔垃圾,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二十多辆汽车追尾,伤亡人数不断攀升。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顶是( )A、由于老师对我的悉心教育,使我在学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B、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C、春天的观音湖湿地公园展露出自然的清新与秀美,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D、自古以来,遂宁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陈子昂就是其中

7、的杰出代表。6把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更多的财富,更好的房子,更高的地位,更大的名声。  但占有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占有本身总在刺激和催生新的欲望。因此,只会用外物来丈量幸福感的人,常常陷于一种矛盾之中,拥有越多,幸福反而越少。   似乎只有这些才能见证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让自己感觉更安全,更强大。   人们总是习惯把希望寄托在攫取的行动上。   A、    B、    C、   D、7. 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8、160;  A、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选自其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有项链巴黎圣母院装在套子里的人o   B、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是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勤劳能干,霸道泼辣。她曾嫁给一个军官,被抛弃后回到车厂,再嫁给祥子,最后难产而死。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有广义散文和狭义散文之分,“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主要特征,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散文。   D、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颜体”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庄”的特

9、点,多宝塔碑是颜体楷书名作。8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t句中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   B、同样表现“母爱”主题,冰心在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母亲的教子方式来表达。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理想无法实现的伤感与失望。   D、“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

10、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读书的重要作用。第卷(126分)(二)按要求作答(26分)9请按要求规范、工整地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10分)(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2)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3)            

11、,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4) 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5)乐府民歌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将士快速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           ”。(6)“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为增其可感性,历代诗人喻愁方法多种多样。李清照

12、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将抽象的、难以触摸的愁绪写得富有重量、具体可感的语句是“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         ”愁绵绵,刀砍砍不断,酒浇浇不完,这是绵绵的愁。1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6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

13、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

14、#160;              (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4分)                                                    &

15、#160;                 112014年7月10日,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将在遂宁市正式开赛,为了更好体现四川高度,展示遂宁特色,学校团委将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参加。(10分)(1)该图是省十二运会的会徽标识,请说明设计意图。(60字以内)(3分)                  

16、60;                                         (2)为了更好地服务此次盛会,组委会招募组建了志愿者团队,并提出了志愿者口号。假如你所在的学校要组织一

17、支志愿者队伍,请参照示例,拟写一个口号。(2分) 示例:我奉献,我快乐!                                                                  

18、60;   (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据悉,某市一所小学举办运动会,入场式开始不久,有的孩子就脸色苍白,到入场式结束时,居然有二十来个孩子快晕倒了。此事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有人批评运动会入场式时间过长,更多的人则对目前孩子的体质太差深表忧虑。以下是网友的评论:网友甲:如今的家长,大多数宁愿自己含辛茹苦,也“再苦不能苦孩子”,以至于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百般呵护的环境中。而温室里长大的孩子连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体能都成问题,又有什么本钱去经历人生的风浪呢?网友乙:学校忽视体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应试教育让学校把所谓“主科”当重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

19、间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为防止学生在校受伤被家长追究责任,有的学校取消了一些被认为“危险性很高”的体育项目,甚至还有学校推出“校园限速”令。请根据两位网友的评论,概括学生体质差的原因。(3分)                                                  

20、;                     你所在的学校为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就体育活动的形式与措施等征集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给学校提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2分)                                    

21、60;                                     二、阅读与理解(40分)(一)阅读时间“跑”哪去了,完成12-15题。(12分)时间“跑”哪去了李明启   近期有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   一则是某公司到一高校招聘员工,面试研究生时问最近在读什么书,学生坦然回答:“没读什么书,因为没时间。”另一则是

22、某宣传部门去地方调查优秀读物的学习落实情况,随机问两名机关干部:“这些书你们买了、读了吗?”一住回答说:“我们单位好像没买。”另一位说:“买过,只是没有时间读。”   从这两个事例中,我们听到了一个共同的不读书的理由没时间。我不知道他们的时间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只知道报纸曾有报道,在北大、清华做食堂炊事员和门卫保安的进城务工人员都有时间坚持读书,“偷”着听课。后来我在近代文化名人林语堂的一篇文章读书的艺术中找到了相关的文字。文章说:“那些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到他那眼前世界所禁锢的。他们生活是机械的,刻板的。他只是跟几个朋友和相识在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

23、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原来如此!读书不是没时间,而是没有兴趣,没形成习惯。   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去发现那些未曾被眼睛看到的大美,去寻找那些未曾让心灵抵达的大善。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坦,文章却越来越单薄;环境越来越优越。表达却越来越苍白。究其原因,与我们不阅读、少阅读有直接关系,也与我们常常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有关联。   对于以没有时间为由拒绝读书的人,不妨看看古人潜心读书的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书要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心无旁骛,潜心铸剑,“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第二种境界:

2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书不仅要坐得下来,还要能读得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春风得意马蹄疫,一日看尽长安花”;第三种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书籍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书读到一定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有更深割的认识和理解,古今多少事,一切尽在灵心观照之中;第四种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读书永无止境。读书读到最后,就套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读书需形成习惯,愿每个人做一颗“读书的种子”,催生自己的事业发芽、开花、结果。   摘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12文章以“时间跑哪去了”

25、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选文第段讲述了关于读书的传闻有什么作用?(4分) 15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二)阅读旷野灯红,完成1620题。(15分) 旷野灯红凹  凸   大姨母家住在百花山腰间的一个皱褶上。有一股泉水从一丛野百合的根部爱情般涌到一方清洁的石凹里,石凹便满满地洋溢着。尽情将泉水舀到水桶里去,石凹依旧是满满的,呈一种寂寞的奇观。   那年我到县城中考,考得很顺利,有一种余兴怎样也挥之不去,便乘了

26、去百花山的晚车,到姨母家作一次突兀的造访。百花山脚的一块打谷场,算是它的终点。下车时,天就已傍黑了,就急急地奔向场边的一爿小店,买了两盒酥子糕。拎着点心出来。已无结伴的行人,就沿着小店主人指引的那个约略的方向,摸索着朝山上爬。   爬了两支烟的工夫,天已黑透。周遭传来一声又一声怪异的声响,锐厉地灌入耳际,心头就有一阵又一阵的惊悸。突然闻到一股烧烤猎物的香味儿,且有一种焦煳的熏腥,我以为前边一定有人,便加快了脚步。爬了好长的一段坡,焦蝴味儿似乎更浓了,便觉得前边的那个人肯定离得更近了。兴致便被撩拨得更旺了一些,步子就迈得更急了一些。不知不觉间已翻了两道岭,味道依旧浓烈,却怎么

27、也见不到那个人。   怪矣!   此时我已气喘吁吁,便颓然地躺在斜坡上。心跳平缓下来的时候,我暗暗地吃了一惊:身下那厚厚的落叶和干草,散发出来的气味儿,正是那种浓浓的好闻的烧烤味儿落叶和干草吸足了白昼里那暖暖的阳光,入夜,便把激情忘情地释放出来,把个陌生客甜蜜地欺哄了。于是,我迷路了。   发觉自己迷路了,我第一个反应便是惊惶。惊惶之后,那夜里的声响,便更怪异更刺耳,且纷繁杂沓。于是,脚跟便踩不踏实,便赳趄不止,跌倒趴下便是自然的事。   “路总有走到头的时候。”心里说。但路愈走愈陡了,树木也愈来愈稀疏。泪,无声地

28、落下来。但在泪眼的一片模糊中,我却发现右前方有一线隐约的微光,泪竞倏地止住了。揉一揉眼再看,那一线微光依然时隐时现。抽紧的那颗心便松开一道缝。朝着那个方向摸索而去,心中再无一丝犹豫。爬了一段坡以后,那线光促成了清晰的一团可以确认,那是一局不眠的窗。心便霍地释然了,这时,光明是驱赶鲍望惟一的一条鞭子。   到了跟前,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屋。敲一敲门,门竟悄然自开。灯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安详地躺在床上。她的眼皮动了两下,分明已知道夜客到来,但却不说话。   “婆婆,我迷路了。”我告诉她。   “哦。”她只欠了欠身,“坐吧,我眼不好,看不见

29、你。”   我愣了一下,依旧站着。   “孩子你要去哪儿呢?”她有气无力地问。   我报了我要去的那个村子。   她长长地哦了一声,坐起身来,“到底是个孩子啊,应该爬西边那座山,却爬到东边来了。白天,在日头下,也要爬个半晌呢。”   在灯光下。虽然知道自己走了好长好长的冤枉路,我却不曾有一丝惋惜,竞咯咯笑起来。我此时的感觉很奇异,似从娘怀里走散的孩子,又回到娘怀里一样,失散的痛苦已全然忘却了。   交谈之后,知晓这瞎眼婆婆是个五保户,山下的人白天上来转一遭,看她柴米不缺、安然

30、无恙便又不停留地下去了。漫漫长夜,是独属于瞎眼婆婆的。   “您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整夜点灯呢,”   “为什么?灯亮着,野兽不敢来,夜盗不敢来,灯是瞎子的眼哩。”   “瞎子的眼?”我惊叫道。   那一夜,我住在了她那里。   我有时想,在那漫长而孤寂的长夜,瞎眼婆婆与灯独对的长夜,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旷野中,一盏点亮的灯,对人是多么的重要啊它是生命存在的证明。   (选自读者,有删减)16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

31、补全“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造访姨母家时,兴趣盎然夜行山路,      上山迷路,      看到窗户灯光,      灯下与婆婆交谈,不曾有一丝惋惜。17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1)周遭传来一声又一声怪异的声响,锐厉地灌人耳际,心头就有一阵又一阵的惊悸。(2分) (2)心便霍地释然了,这时,光明是驱赶绝望惟一的一条鞭子。(2分) 18结

32、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我有时想,在那漫长而孤寂的长夜,瞎眼婆婆与灯独对的长夜,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的理解。(3分) 19选文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夜行山路的情况。(2分) 20结合选文请说说选文末段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2123题。(10分)【甲】                          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

33、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                           水  仙 (李渔)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

34、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有改动)【注】秣陵:指南京。质:抵押。迨:等到。珥:用玉做的耳饰。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5、。(3分)(1)可爱者甚蕃                      蕃:            (2)不蔓不枝                        枝:            (3)家人不能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