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专题检测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2115d0c1-f18a-4ae4-99f8-e212267b7612/2115d0c1-f18a-4ae4-99f8-e212267b76121.gif)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专题检测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2115d0c1-f18a-4ae4-99f8-e212267b7612/2115d0c1-f18a-4ae4-99f8-e212267b76122.gif)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专题检测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2115d0c1-f18a-4ae4-99f8-e212267b7612/2115d0c1-f18a-4ae4-99f8-e212267b76123.gif)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专题检测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2115d0c1-f18a-4ae4-99f8-e212267b7612/2115d0c1-f18a-4ae4-99f8-e212267b76124.gif)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专题检测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2115d0c1-f18a-4ae4-99f8-e212267b7612/2115d0c1-f18a-4ae4-99f8-e212267b761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 浙江十校联盟)科学研究发现,北极地区的候鸟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释 放的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 颗粒可以起到降低北极气温的作用。读图完成12题。1 .与鸟粪降低北极地区气温相关的环节是()A.增强 B .增强 C .增强 D .增强答案 D解析 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据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 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
2、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 颗粒,这些颗粒会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从而降低北极的 气温。故选D项。2 .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此地的 ()A.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答案 B解析 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影响 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 季。故选B项。(2019 北京西城区一模)下图是四个城市的纬度及气压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细变MNrr45% , g . i他 I ()41)I门如II Oil)I 00C2 3 4 5 6 7 K 9 10 11 1
3、257题。S 2时等I长线二14时等乐线Q 城市/ 2时风向/14时风向曲0°3 .图中四城市()A.气温年较差较小 B .盛行东北信风C.比更接近内陆 D .可能位于海岛答案 D解析 图中四城市的纬度高,气压年变化大,位于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A项错误。位于盛行西风带,B项错误。夏季气压较低,冬季气压较高,年变化幅度比小,更 接近沿海地区,C项错误。气压年变化幅度很小,可能位于海岛,D项正确。4 .年均降水量少,但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的城市可能是()AS B.C.D.答案 A解析 结合纬度,年均降水量少,但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的城市可能是,位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区, A项
4、正确。地可能位于温带荒漠区,缺少植被, B项错误。地可能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均降水量多,C项错误。地可能在热带的海岛上, 年均降水量多, D项错误。(2019 四川成都七中二诊)下图为2018年12月某日两个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区域局部有降水过程。据此完成5 .当日14时,下列地点中气压最低的是 ()AS B.C.D.14时,选项地点中答案 C解析 根据14时等压线,结合风向,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当日气压由高到低,依次是,气压最低的是,C项正确。6 .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A.B.C.D.答案 D解析 根据图示等压线的
5、分布,当日 2时至14时,一直是东风,在四地中风向变化最 小,D项正确。7 .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A.B.C.D.答案 B解析 结合等压线形态,当日 2时至14时,选项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由受低 压槽控制转化为受高压脊控制, B项正确;始终受高压脊控制,始终受低压槽控制,天 气变化小,A C D三项错误。(2019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三模 )下图为2018年11月28日8: 00某区域天气形势分析示 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89题。8 .此日,韩国南部沿海最可能发布 ()海啸预警 森林火险预警 暴雨预警 干旱预警 台风预警寒潮预警 A.B .C .D .
6、答案 D解析 读图可知,在日本九州岛南部洋面上有一低压中心正在发展,将向西偏北方向移 动。随着该台风中心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韩国南部受其影响,将会带来大风降雨等天气,所 以可能会发布台风和暴雨预警,正确。同时在韩国北部有一冷锋将要向东南方向移动, 受其影响,韩国南部将经历冷锋过境,有可能发布寒潮预警,正确。无论是冷锋过境,还 是台风影响,韩国南部降水增多,不会发生森林火灾,排除。海啸是由海底地震或火山 喷发引起的,排除。故选 D项。9 .我国皖南地区未来 48小时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答
7、案A解析读图可知,我国皖南地区在未来48 小时内,将经历冷锋过境天气过程,冷锋带来降雨,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A 项正确;冷锋过境,气压升高, B 项错误;雨过天晴气温降低,C项错误;风向为偏北风,风速会增大,D项错误。(2019 四川一诊)2018年8月7日全国天气预报:未来一周,华北、东北大部地区高温过程结束;上海、杭州等长江流域多地高温、高湿天气还将发展加强。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据此完成 1011题。10 华北、东北大部地区高温过程结束的原因,最可能是()A.距海洋近,受寒流影响B.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C.冷空气或雨水影响D.山脉阻挡了热浪答案C解析华北、东北大部地区不受寒
8、流的影响,A 项错误;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会出现持续晴天,B项错误;受冷空气或雨水的影响,气温会明显降低,C项正确;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小,山脉对热浪的阻挡作用小, D 项错误。11 上海、杭州等长江流域多地高温、高湿天气还将发展加强的原因是()A.梅雨季节,天气湿热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C.台风天气影响时间长D.受亚洲高压控制,晴天多答案 B解析 梅雨天气出现在 67月,排除A项;8月份,该地仍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使高温、高湿天气继续加强, B 项正确;台风天气影响下,会结束高温天气, C 项错误;夏季不受亚洲高压影响,D 项错误。二、综合题 ( 共 56 分)12 . (2019 成都
9、一诊)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图一为中亚某地区绿洲分布图,图二为该地区某荒漠与邻近绿洲近地面气温差值(AT)日变化曲线图。Mr7(r图例 植i;绿褥 %友制泊和河沌A山峰及海揍7 4*?5图一jm:)04 R 12 IS 20 24 OH)图二(1)归纳图示区域绿洲分布特点。(4分)(2)说明绿洲与邻近荒漠之间近地面大气的运动状况,并分析其对绿洲的有利影响。(10分)(3)在一些较干旱的绿洲, 人们常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粗砂或砾石。请分析覆盖层的作用。(8分)答案(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以及山麓地带(冲积扇)。(2)近地面绿洲气温低于邻近荒漠,空气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荒漠气温高
10、于邻近绿洲,空气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的风从绿洲吹向荒漠。有利影响:绿洲近地面气流下沉,抑制水分蒸发;通过近地面的风将水分输送给邻近荒 漠;利于邻近荒漠植被的生长,形成绿洲外围生态保护带。(3)覆盖层可减弱对土壤的侵蚀作用(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有利于水分下渗;增大昼夜温差。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绿洲广布。第 (2)题,根据热力性质差 异原理可知,近地面绿洲和邻近荒漠气温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导致近地面风由绿 洲吹向荒漠。绿洲地区因气温低,形成下沉气流,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近地面风将绿洲的湿 润气流带向荒漠,有利于邻近荒漠植被的生长,从而形成环绕绿洲的植
11、被带,有利于保护绿 洲I。第(3)题,在绿洲地区铺设覆盖层,可减少流水、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土壤水分的蒸 发;有利于水分下渗,从而保持土壤水分;覆盖粗砂、砾石可增大昼夜温差。13 . (2019 山东济南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4分)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来进行分类,如果因地表加热不均匀导致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 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山峰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 的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海南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之一。下 图为海南岛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数
12、分布图。斤1IL%,1人(1)海风型雷暴属于源地性气团雷暴。说出形成海南岛海风型雷暴气团的源地和运动方向。(8分)(2)夏季,我国雷暴天气整体南多北少,而海南岛却北多南少。据此推测海南岛日均最高 气温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北部雷暴天气形成的作用。(10分)(3)海南岛五指山(海拔1 867米)地区白天雷暴活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10分)(4)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他灾害。若你计划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 注意防避哪些衍生灾害?(6分)答案(1)气团源地:海南岛周围海域。气团运动方向:首先由海南岛周围海域向陆地运 动;登陆后再做上升运动。(2)特点:
13、北部高,南部低。作用:北部日均最高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 气;北部海陆之间温差较大,使陆地空气上升形成雷暴天气。(3)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热产生上升气流,在山顶附近汇合上升,同时由于山顶的气温 会高于其周围同等高度大气的气温,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气;白天由沿海深入内陆的海 风遇山地阻挡,使空气抬升形成雷暴天气。(4)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解析 第(1)题,海南岛海风型雷暴气团源地是海南岛周围海域。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 的局地对流天气。气团运动方向,首先由海南岛周围海域向陆地运动,登陆后再做上升运动。 第(2)题,海南岛雷暴天气北多南少,判断其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是北部高,南部低。北部 日均最高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气。北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