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断路器智能脱扣器设计_第1页
低压断路器智能脱扣器设计_第2页
低压断路器智能脱扣器设计_第3页
低压断路器智能脱扣器设计_第4页
低压断路器智能脱扣器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 IABSTRACT II第 1 章 绪 论 11.1 引言 11.2 脱扣器概述 1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31.4 课题内容概述 31.4.1 硬件电路设计 31.4.2 软件设计 4第二章智能脱扣器结构设计 52.1 智能脱扣器的设计原理 52.2 智能脱扣器的工作原理 5第3章智能脱扣器的硬件设计 63.1 硬件总体设计及工作原理 63.2 信号采集与处理 73.3 空心电流互感器的计算 73.4 单片机的选用 113.5 各分电路及相关计算 141.1.1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 141.1.2 过载保护 161.1.3 短路保护 191.1.5 模拟脱扣电路 221.1.6

2、脱扣输出电路 243.5 负载监控 253.6 自诊断和监察 25第4章软件设计 274.1 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274.2 初始化子程序 294.2.1 定时器初值的设定 294.2.2 定时器 T1 的设定 294.2.3 定时器T0的设定 304.2.4 与A/D转换相关的寄存器 304.2.5 A/D控制寄存器ADCON1设定 304.2.6 A/D控制寄存器ADCONO设定 314.3 过流判断子程序 314.4 过流处理子程序 314.4.1 过流处理子程序流程图 314.4.2 非首次过流处理子程序 324.5 中断子程序 33第5 章人机交互界面355.1 智能脱扣器外壳 35

3、5.2 硬件电路设计 355.3 软件设计 36第6 章可靠性与抗干扰设计386.1 电器可靠性设计 386.1.1 硬件设计方面 386.1.2 软件设计方面 396.2 电器抗干扰设计 39结 束 语43致 谢 44参考文献45附录A:元件明细表 47附录B:总电路图48低压断路器智能脱扣器的设计摘 要:低压断路器是用于接通、分断配电电路及对各种故障进行保护的一种开关电器, 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断路器的保护功能是由脱扣器实现的,传统的脱扣器多为 电磁式的,其特性不易控制。本课题利用微电子技术及单片机技术,采用微处理器,设 计出小型的智能脱扣器,不仅能够实现脱扣功能,即实现预想的保护功

4、能,还能对脱扣 器的动作参数进行选择即可实现对多种不同场合的保护,使得脱扣器的性能得到提高, 功能得到增强,符合配电系统的要求。论文中详细叙述了设计的理论基础,重点介绍了硬件的选择依据和工作原理,以及软件 程序的设计思想和编制方法。关键词:断路器,脱扣器,智能脱扣器The Low-voltagereaker Research on theIntelligent releaseABSTRACT : The low-voltage breaker is a kind of switch electrical appliance .It can get-on and cut the distribu

5、tion circuit and protect all kinds of faults.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releaser executes the function of breaker. The traditional releasers always are electromagnetic and it is not easy to control their trait. The task uses th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and

6、 single-chip technology and utilizes microprocessor to develop the mini-intelligence releaser. It can not only fulfill the function of releasing, i.e. fulfill the protecting function which is pre-designed, but also select the parameters of motion, i.e. it can realize protecting in the multi-situatio

7、ns. By using the system, the target of remote controlling is realized .All of them strengthen the releasers functions and make it accord with requirements of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design are accounted det,ail the selective bases and the operational principle of the hardwar

8、e are introduced chiefly and the design reasons and program means of the software are recommend in this thesis.KEYWORDS : breaker, release,r intelligent release第 1章 绪 论1.1 引言低压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主要元件,其保护功能的触发是由脱扣器实现的。早期脱扣器的过载保护功能是利用了双金属片在通过人电流时受热产生变形,从而使机械系统动作来实现的。由于不同金属片的受热形变系数不同、所以可以近似模拟多种时间 / 电流特性曲线。其缺点

9、是体积较人,过流保护特性不够理想。70年代开始出现了电子式脱扣器,90年代逐步推出了智能型脱扣器。智能型脱扣器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技术、数字处理技术、控制理论、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使其功能更趋完善。除实现了各种保护功能外,还有监察显示功能、故障记录功能、通信等各种辅助功能,现已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2 脱扣器概述低压断路器主要用来对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和电缆等设备进行过载,短路和接地故障保护。脱扣器是断路器的中枢部件,它承担着断路器的各种保护、报警、显示与控制功能。早期的脱扣器为电磁式的.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双金属片在流过电流时发热变形而使脱扣器动作,这类脱扣器制造调整困难,精度低

10、和可靠性差。6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电子脱扣器,并应用于低压断路器。电子脱扣器具有保护功能多、延时精度高、选择性好、整定范围大和返回系数高等特点。此外还可以增加接地保护,过载保护功能,使低压电器的保护特性更完善,性能得到了提高。此后国外先进工业国家相继开发出多种电子脱扣器,从分立元件、集成电路发展到利用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智能脱扣器。80年代开始,法国MG司研制成功ST-608型智能脱扣器,ABB司也开发出PR俚智能脱扣器,日本、 美国、德国也都开始将智能型脱扣器应用于低压断路器中。我国的智能脱扣器研究起步较晚, 但在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已取得很大成绩,开发出了多种产品并形成了系列化,在功能上也已达

11、到了一定水平。传统的断路器保护功能是通过脱扣器中机械系统的动作来实现的,其效果也不够理想。为了防止用电设备故障以及在供电网络出现异常时损坏用电设备,在传统断路器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出更可靠和更具保护性能的断路器。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的出现,大大缩小了普通电子电路的体积,因而出现了以专用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多功能脱扣器,从而促进了多功能断路器的发展。同时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低压电器的智能化提供了条件。智能脱扣器是智能断路器的核心部件,它不仅能够提供普通断路器的各种保护功能,还能实时显示电路中的各种参数(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等),以及和PCM进行通信等功能。由于用电设备数量的迅猛增加,

12、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性、电能的质量、经济性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电力系统的组成元件数量多,结构各异,运行情况复杂,覆盖地域辽阔。因此,受自然条件、设备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故障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就是各种形式的短路和过载,其危害是:(1) 故障点通过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将故障设备损坏;(2) 电源到短路点间流过短路电流,它们引起发热和电动力将会造成在该路径中有关的非故障元件损坏;(3) 靠近故障点的部分网络供电电压大幅度的下降,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甚至影响产品质量;(4) 造成较人范围的停电,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震荡,甚至使该

13、系统瓦解和崩溃。所谓不正常状态是指系统的正常工作受到干扰,使运行参数偏离正常值,如一些设备过负荷、系统频率或某些地区电压异常、系统震荡等。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时,就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事故是指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对用户停电或少送电、电能质量降低到不能允许的程度。断路器就是在当电网不正常情况时,如过载、过压、欠压和短路等,能自动的把负载从电网上断开,从而避免危及操作人员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人身事故和火灾事故。其执行机构智能型脱扣器的基本功能是:(1) 当出现过载时,能依据运行维护的具体条件和设备的承受能力延时跳闸。(2) 当出现短路情况时,能瞬时跳闸或短延时跳闸

14、。智能脱扣器的多种保护功能中,最基本的就是过流保护,其它保护功能都是在过流保护的基础上派生的,它们的基本原理大体相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脱扣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通信化,高性能、高可靠性、 小型化、 模块化、 组合化、 电子化和智能化已成为了脱扣器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外已开发出了系列化智能脱扣器。这些智能化脱扣器的性能大大优于传统的脱扣器产品。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作。(1) 一直以来,传统的装有电磁式脱扣器的断路器在电力系统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其检测和执行装置均为机械结构,故存在着性能指标低、耗材、耗能、保护特性单一、规格及品种少、反时限拟合效果差等问题。(

15、2) 利用微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以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为基础的电子式脱扣器弥补了这些不足。但由于供电系统中大量使用软起动器、变频器、电力电子调速装置、不间断电源等装置,使电网和配电系统中出现了大杖的高次谐波,而模拟式电子脱扣器一般只反映故障电流的峰值,造成断路器在高次谐波的影响下发生误动作。(3) 随着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通讯技术的进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配电自动化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对电器产品提出了可通信要求,以实现各种电器元件与计算机之间的双向通信联系。可通信己成为今后一段时间脱扣器的发展方向。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9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型脱扣器,标志着

16、进入了智能化阶段。而今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下,并借鉴国外低压电器领域的先进技术,利用近年来出现的现场总线技术,使智能脱扣器与中央控制设备实现双向通信成为可能,可见具有此类功能的产品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对其的研究非常符合目前低压电器的发展趋势,尤其我国开发智能化电器正处于起步阶段,从我国配电系统发展的实际需要看,随着石油、化工、冶金及高层建筑等行业的技术进步,此类智能化电器必将在我国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此外,将智能化脱扣器做成独立于某一型号断路器的通用型产品也成为了一个发展趋势。因此,开发和研制新一代的智能脱扣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4 课题内容概述本课题以脱扣器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电

17、子技术及单片机技术,采用微处理器,设计出的小型智能脱扣器,不仅能独立完成过流和短路保护功能,还能对脱扣器的动作时间参数 ( 电流和时间值) 进行选择。综合日前国内低压电器的发展现状,并在国外新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硬件部分采用Microchip公司的PIC16C73I片机作为核心部件控制脱扣器的工作,实现保护功能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系统软件的设计。1.4.1 硬件电路设计(1) 检测单元:其功能是将线路的电信号( 电压、电流) 线性的转换成模拟电路能处理的低电压信号,其转换的准确性和精度直接影响脱扣器的性能。(2) 真有效值转换单元:其功能是将在一个采样周期内采集

18、到的交流低电压信号真有效值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以供单片机处理。(3) 中央处理单元:通过A/D转换模块,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成对应的8位二进制数,与基准电压对应 的 8位二进制数进行比较。若出现过流情况,则找到对应的过流倍数并要考虑到热积累效应,进行折算,如此时仍过流,则脱扣器动作。(4) 短路电流处理单元:本系统充分考虑到短路电流发生时,数字电路在反应时间上的滞后性,为此专门设计了相应的模拟电路。1.4.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以实现预期的功能。它主要包括软件结构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软件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分清任务的执行顺序,明确任务执行条件和分支,重复执行某项任务

19、直到定义的条件满足为止。软件程序设计的目的则是将各任务进一步细化,直到分解为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本设计系统软件主要由初始化程序、数据采集程序、计算程序、查表程序、主程序等部分组成。第二章智能脱扣器结构设计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在了解智能脱扣器结构的基础上,根据预期要实现的 功能,进行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实现设计要求。智能脱扣器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智能脱扣器的设计在设计和工作原理上有进一步的了解。2.1 智能脱扣器的设计原理低压断路器在供配电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对线路中的过载、短路、接地等故障进行 保护,它通过检测单元获取主线路中的电流、电压信号,经脱扣器的逻辑控制单元分析 判断后发出信号

20、控制断路器的动作。 断路器的动作与否和断路器的动作时间取决于脱扣 器的控制线号。智能脱扣器的设计也是基于这个原理,但逻辑控制单元由高性能的单片机及其外围 电子电路组成、检测单元由空心互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其原理框图如下:图2.1智能脱扣器原理框图脱和 输出 接口执行辕出操作机构二二空心互感器信号处理瞬时松测模以脱扣路开关D转换MCU逻辑运算自珍断环境 用度检痛2.2 智能脱扣器的工作原理空心电流互感器检测供电线路中的电流并将其转换成数字电路和单片机可处 理的电平信号,经隔离后进入采样和保持电路,经滤波、放大等处理后送入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内带A/D转换单元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供 CP

21、Uft行逻辑运算与处理;各 种故障保护的动作电流和时间的整定值通过键盘设定并存于EEPROM; CPU检测至IJ的电流信号与整定值比较,判断是否脱口。若脱口,则确定动作时并发控制信号和警报信 号,显示故障电流和故障类型,否则,脱扣器刷新显示,并进行自我诊断和检测。第3章 智能脱扣器的硬件设计硬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综合考虑系统所要实现的各种功能和各部分硬件之间的关 系,来选择所需芯片,设计出系统电路原理图以及印制电路板。3.1 硬件总体设计及工作原理本设计研究的智能脱扣器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单元,使其控制其它外围电路来实现各种功能。硬件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智能脱扣器通过互感器将主电路的电压、电流信号

22、转换成模拟电路可以处理的电平信号:经过真有效值转直流单元,将交流电压信号转换 成单片机可处理的直流电压信号;中央处理单元则对这些信号进行采样、模数转换、运 算和处理,运算结果和整定值比较后输出符合预设保护特性的电平信号,这些信号经放 大后可直接驱动脱扣器的执行机构动作。止匕外,还应设计模拟电路以使电路出现短路电 流时,脱扣器能瞬时动作。硬件电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如图3.1所示:图3.1 硬件设计原理图智能脱扣器的原理框图如图3-1。主要由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模数转换单元、 中央处模块组成。检测单元由空心电流互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逻辑控制单元由高 性能的单片机及其外围电子电路组成。在

23、工作时,智能化脱扣器通过空心电流互感器将主线路的电压、电流信号转换成模 拟电路可处理的电平信号,信号处理单元则对这些信号滤波和采样;采样信号经多路开 关送人模数转换模块(A/ D)转换成数宁信号;CPU艮据这些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和处理, 运算结果与整定值比较后输出符合预设保护特性的逻辑电平信号,这些信号经放大后可直接驱动断路器的执行机构使断路器动作。 各种故障保护的动作电流和时间整定值通过键盘设定.预先存储在EEPRCrM,并可以在应用中随时进行修改3.2 信号采集与处理脱扣器所需的信号由套在母线上的空芯互感器提供。采样信号的准确度直接影响脱扣器的保护和显示精度。传统铁芯互感器线性度小,当出现大

24、电流时,其二次输出与一次电流不成线性关系,造成欠保护及显示与实际电流值不符。本设计采用空芯互感器,具有宽范围的线性度,可保证脱扣器实时处理、显示线路中的各种情况。信号处理电路首先对互感器采集的多路信号分别进行积分处理,使之与母线IU 流成正比,经过跟随隔离、隔直滤波处理后送入多路模拟开关, CPU 通过控制模。3.3 空心电流互感器的计算迄今为止,铁心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一直是电力系统主要的电流检测工具,在继电保护应用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它本身有着难以克服的缺点。首先,这类互感器的体积、重量随着电流等级的升高而增加,价格上升也很快。其次,高压输电线路中使用的铁心式互感器中必须充油,防爆困难,安全系数

25、下降。第三,在传统的电器设备二次测量和保护电路中,采用了各种电磁式或电动式仪表及电磁式继电器,它们的线圈都需要从互感器中汲取能量,所以铁心电磁式互感器都必须有相应的负载能力。但对智能电器而言,其二次电路已全部由智能监控单元取代,监控单元本身所需的功率比传统设备大大降低,不再需要互感器输出较高的功率。此外,互感器铁心的磁化曲线(B-H 曲线)线性范围有限,在智能电器应用环境下,被监控的电流变化范围往往很大,当原边电流很大时, 铁心会饱和,这将使副边电流波形发生畸变,影响测量和保护精度。在有些场合下,如低压框架式断路器中,流过主触点的电流变化范围可以从几安培到短路时的几千安培, 要在这样大的范围内

26、进行测量检测,用传统的铁心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根本无法实现,必须采用新的电流互感器(Rogowski 线圈) 。Rogowski 线圈组成的空心电流互感器具有结构简单、输入电流变化范围宽、线性度好、性能价格比好等特点,是目前在智能电器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电流传感器。Rogowski 线圈其本身结构不设一次绕组,载流(负荷电流)导线由L1 至 L2 穿过硅钢片擀卷成的圆形(或其他形状)铁芯起一次绕组的作用。二次绕组直接均匀地缠绕在圆形铁芯上,与仪表、继电器、变电器等电流线圈的二次负载串联形成闭合电路,如下图所示 :帙心一次绕纽二次跣组负背La由于穿心式电流互感器不设一次绕组, 其变比根据一次绕组穿过互

27、感器铁芯中的匝 数确定,穿心匝数越多变比越小;反之,穿心匝数越少变比越大,额定电流比:I1nRogowski线圈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流的测量,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线圈原理图图 3.2 Rogowski设线圈的匝数为N,绕制在横截面积为 AB,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两端的感应电动势的非磁性材料骨架FR上,磁通密度为e(t)=L-NA/dt(3-1)因此,在绕组两端接上合适的电阻 R0就可以测量电流。由于绕组本身与主电流回 路完全通过磁场耦合,没有直接的电联系,所以与主回路间有良好的电气隔离。上式中,B由被测电流i产生。若设线圈的平均半径为r,则有B(t)=i(t)(3-2)式中,N0 =4n

28、M10(H/m),为真空磁导率。合并式(3-1)与式(3-2)可得e(t) -NA磔二-3皿dt2二 r dt(3-3)图3-3给出了图3-1所示测量回路的等效电路。在线圈骨架的横截面均匀时,由等效电路可得e(t)=Ldi2(t)dtRhi2(t)(3-4)式中,i2为流过线圈的电流,& = &十。由于Rogowski线圈的饶线框架为非磁性材料,自感量L很少。L-线圈电感R-线圈电阻Rl L图3.4 加入RC等效电路后的等效电路图Ro-取样电阻图3.3测量回路等效电路图当 Ldi2/dt RJ2。)或 i2(t) = - NA di(t)时,可得2 二 rRh dtiz(t)= e(tR从而有

29、i _.NA di(t)12 一 2 二 rRh dt(3-5)一般地,采样电阻都远大于绕线的电阻,可以认为U0 = R0i(t) = -KdS 。令dtK=N0NA/2nr,由式(3-5)可得从采样电阻R0上输出的电压为u0 = Ri(t) - -K d(-t)(3-6)dt可见,输出电压正比于被测交流电流的有效值。由式(3-6)还可以看出,在工频正弦交流电路中采用Rogowski线圈检测电流,取样电阻上的电压.与被测电流i之间会存在n/2的相位差。若直接用山作为被测电流信 号,智能监控单元中的 CPU将无法根据测得的电网电压和电流正确计算其他点参量。 为此,在实际使用中,通常需在Rogow

30、ski线圈回路中加入积分环节,是u0与i(t)的相位 达到一致。积分环节的实现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两个:一是通过RC积分电路实现,另一个是通过电压频率变换实现,本次设计采用前者。采用RC积分电路,整个采样绕组回路由绕组回路、测量回路和积分回路三部分组 成,等效电路如2-4所示。式(3-6)改写为复数形式为.U 0 = jco K I(3-7)由图3-3可知,RC积分电路中,电容C上的电压为K .Uc = I(3-8)RC将式(3-7)代入式(3-8)即得(3-9)(3-10)j k1 j RC适当选择R和C的值,使jcRC1 ,上式可近似等效为KIRC式(3-10)表明,经过RC积分环节后,测

31、量回路输出电压Uc (t)与被测电流i(t) 在相位上基本一致,且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图3-5给出了某型号空心电流互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由图可以看出,具线性区很长,因此空心互感器具有很宽的线性测量 范围。空心互感器-大电流图3.5空心电流互感器在大电流时的输入输出特性3.4单片机的选用Microchip 技术公司具有先进的类-RISC(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结构的 PIC系列微控制器的简洁性,为8位微计算机市场设立了一种事实上的新的性能标准。为 了达到独一无二的高速性能,PIC微控制器采用了小型机设计结构。先进的类-RISC结构体现在每一条高效

32、率和强大的指令上。其三个系列微控制器的指令都是单字的宽字位 指令:低档、中档和高档系列的指令位数分别为12, 14和16位,且分别J只有33, 3刖58条指 令,它们向上兼容:而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结构的微处理器通常有50 到110条多字节多周期的指令。单宽享指令提高了软件编码的效率和减少了所需的程序 存储器单元,使系统具有最高处理效率和突出性能。在相同情况卜,PIC微控制器所需要的编码比一般微控制器要少一半,其指令的高效率又可使编码开发时间节约30%。令流水线结构可以在一个周期内同时完成一条指令的执行和下一条指令的取指。最大限度的提高了

33、每一个内部时钟周期的效率。高速的指令执行时间,在20MHz时钟情况下达到200ns,在25MHz时可快达160nso在单周期内可 以 对I/O口的任一位直接进行位操作。美国Microchip技术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嵌入式控制技术领域己经成为先进技 术的先锋,推出的Plcs位微控制器系列是业内率先采用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lsc)结构的高性能价格比的嵌入式控制器。其指令系统除了程序分支指令是单字双周期指令外,其它指令都是单周期、单字节指令。在这些指令中,由于没有功能相交叉的指令,使所有的 指令具有简洁性。其高速度、低工作电压、低功耗、较大的输入输出直接驱动能力、一 次性编程芯片的低价位、小体积等

34、。都体现了微控制器工业发展的新趋势。本设计在综合考虑设计要求、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性能价格比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微处理器的比较,决定选用 Microchip公司的PICI6c73芯片作为本设计的微处理器。PIC16C73芯片不仅能够实现所需的全部功能,而且工作速度快、价格比较便宜(只有三十元人民币左右),这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有利于增强产品的市场竟争力。其主要硬件资源包括:(1)4096x14位EPRK程序存储器(2)192字 Y 通用 RAM(3)22根双向I/0线(4)3个 8位的定时器/计数器(5)n个内部和外部中断源(6)有 5个通道8位 A/D 转换器(7)T2c和3线SPI

35、兼容的同步串行接口 SSP(8)串行通信接口 SCI提供异步串行通信接受器和发送器USART功能(9)时钟频率可从直流到20MHz由于PICI6c73自带有5个通道的8位A/D转换器,所以省去了 A/D转换器件,同时通过软件编程可以选择采样通道,这就省去了多路开关等器件。因此使外围电路大大简化,有效的减小了电路板的面积。PIC16C73还带有一个串行通信接口 SCI,这个SCI可被设 置成可以与诸如CRT终端和PC机等外围设备进行通信的全双工异步系统。 因此,利用SCI 可以方便的实现智能脱扣器与PC机之间的通信。止匕外,PIC16C73还具有监视定时器(看 门狗 )、上电牌电复位、程序代码加

36、密保护等功能。微处理器PICl6C73的引脚排列如图2-6所示,其内部结构和功能表分别如2-7所示。本设计所用到的引脚及其功能如下:引脚9, 10是振荡器晶体输入/输出引脚;引脚1是芯片复位编程电压输入引脚;引脚2、3、4是A心通道模拟输入,可分别连结三相线路中的 一相;引脚5是A/D通道模拟输入/基准电压V比f输入,通9_ 1-0 23-4-5- 6$ OSC1/CLKIN OSC2/CLKOUTMCLR/VPP RA0/AN0 RA1/AN1 RA2/AN2RC0/T1OSO/T1CK!22232425RA3/AN3/VREF3 RA4/T0CKI RA5/AN取SSSRB0/INTRB1

37、RB2RB3RB4RC1/T1OSJ-RC2/CCP1-RC3/SCK/SCLRC4/SDI/SDARC5/SDORC6JRC7-RB5-RB6RB7-10而12131415161718262728PIC16C73图3-6 PIC16C73 (双列直插式)引脚排列图过改变其输入电压的大小,可调整动作电流的基准值,从而改变动作时间;引脚17, 18是异步发送/SCI同步时钟线和异步接线SCI同步数据线;引脚8, 19接地引脚1、20接电源正极图3.7 PIC16C73的内部结构3.4各分电路及相关计算3.4.1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1) AD536陶介AD536A是美国AD公司推出的执行从真有效值

38、到直流值转换的单块集成电路,它 的性能与混合电路和模块化电路相类似,甚至超过了他们。ADS36A可直接计算输入的任何复杂波形(包括交、直流成分)的真有效值,它的峰值因数补偿电路使在峰值因数达 到7时只有1%的测量误差。AD536A宽扩的带宽扩展了其测量性能,使它可以测量电压 值在100m v以上频率为300KHz并带有3dB误差的信号电平。AD536A有效值转换器的非预先可用状态的重要特性是有一个辅助的 dB输出功能。 有效值输出信号的对数值被发送到一个单独的引脚上, 使其可以在60dB的动态范围内进 行dB转换。利用外部提供的参考电流,用户能方便的设置0dB电平,使其可以对应从0.1v 到2

39、 V之间的任何有效值。AD536A的输入输出补偿晶片的电平、正负极波形的对称性以及在7V时的有效值满量程精度都经过激光微调,所以不加外部微调电路也能保证其单位比例精度。AD536A的输入输出都进行了完善的保护,其输入电压能大大高于电源电压,而其 输出电路则有短路保护功能。AD536A由输入连接引起的电源电压损耗不会影响测量精 度。AD536A勺工作原理AD536A嵌入了有效值隐含解方程式电路,从而克服了动态范围小以及其它直接计 算有效值时固有的限制。AD536A勺实际执行原理如下所示:? V;由均方根定义有:Vrms = V卫n、Vi2经变换得:Vrms2=J一nVrms = Avg M2Vr

40、msAD536A勺标准连接AD536A勺连接非常简单,所需的唯一外部元件是用来建立平均时间常数的电容(如图2.4所示)。在这种配置中,AD536解测量输入的交、直流电压的有效值,由于滤波电 容的作用,在低频输入时将出现误差。例如在使用 4uF电容时,如输入信号频率为10Hz, 则其输出的有效值附加平均误差为0.1%。为此有必要测定AD536而用在本设计时的转换 精度。(4) AD536A勺转换精度测定由AD536腋术资料手册知,当AD536米用5V供电时,其所允许输入的交流信号的 典型有效值为0-2V。由于采用士 5Vtt电,所以输入交流信号的最大有效值为 2V。测量AD536A专换精度时,接

41、入电容Cav=4.71F ,所用电表为DT997狎多功能高精 度万用表,其转换精度等级为0.005。实验中采用同一块万用表分别测量交流输入端和 有效值输出端,实验电路如图2-8所示:心感的出空互器输图3.8 AD536A转换精度试验电路实验结果如表3-1所示。由实验2果可以看出:采用士 5Vtt电时,随着交流输入电压 有效值的增加,与其相对应的输出有效值的误差逐渐增加,但相对误差却逐渐降低,均 小于5%所以AD536A勺转换精度完全可满足设计要求。表3-1 AD536A实验结果组号12345678单位输入交流 后效值1.8031.6231.3031.1170.8560.6790.4330.24

42、3V输出直流 后效值1.7981.6191.3001.1150.8560.6750.4310.242V(5)AD536Af PIC16C73勺接 口电路在大多数有效值的精确测量中,AD536A.要外接一个滤波电容就可工作(如图3.5所示)。在这种连接中,由于滤波电容的作用,可获得图精度的直流输出。B、C相电路的接法与月目完全相同,为简单起见,图中未画出。 AD536AlPIC16C73勺接口电路如图3-9 所示:-5Vc+5VAD536AVIN +VS NC NCVS NC CAV NC dB COM BUFOURL BUFINOUT_II亍_ IInrII(口1.廿9O OSC1/CLKINOSC2/CLKOUTMCLR/VPP RC0/T1OSO/T1CKIRA0/AN0RC1/T1OSI,RA1/AN1RC2/CCP1RA2/AN2RC3/SCK/SCL,RA3/AN3/VREFRC4/SDI/SDAR RA4/T0CKIRC5/SDO,RA5/AN4/SSRC6.*RB0/INTR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