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焊接及基本技术_第1页
电路焊接及基本技术_第2页
电路焊接及基本技术_第3页
电路焊接及基本技术_第4页
电路焊接及基本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电路焊接的基本技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烙铁焊接的方法。2、认识焊剂、焊点的质量。二、实验器材1、电烙铁(25W) 一套2、练习板3、夹钳、 (或剪刀)镊子4、连接线5、电阻、电容、三极管。三、实验原理在组装电子仪器过程中, 焊接技术是很重要的。 往往由于焊接质量不好,给调试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到仪器工作时的稳定性,给工作及检修带来困难。因此,了解焊接技术的基本知识练好焊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1、焊锡与焊剂的选择焊接电子电路时常用“焊锡”作为焊料,因为它有较好的流动性和附着性,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及振动冲击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而且有耐腐蚀、使用方便等优点。一般常用的焊

2、锡的成分大致为:锡63,铅36.5%,其它金属 0.5,其熔点温度约为190。“焊剂”的作用是除去油污,防止被焊接的金属受热氧化,增加焊锡的流动性。常用的焊剂是松香,它有黄色和褐色两种,以淡黄色的较好,当烙铁头蘸松香时,挥发的烟量少,附着性好。用烙铁头吸附固体松香的方法有两个缺点:松香在烙铁头上容易挥发,沾到焊点上的数量少,不能充分发挥焊剂的作用;烙铁头经常接触松香,容易使松香氧化变质。所以最好是将松香溶于酒精中,把松香酒精的溶液点在焊接处。再用烙铁焊效果较好,而且焊点干净。松香酒精剂的配制方法是:松香(碎末)20%,酒精78%,三乙醇胺2% 一般情况下不要用酸性焊油,因为它对焊点有腐蚀作用,

3、在焊接较粗的导线时则可少量使用,焊完后用酒精将焊油洗掉。2、焊点质量焊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子设备能否稳定可靠地工作,因此焊接技 能是在安装电子设备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功。制希姆瑞与弓I线,解帘交界面质量好的焊点如图(a)所示,在交界处焊锡、焊孔(铜箔或焊片)和元件引 线三者应良好地火§合在一起。图(b),从表面上看,焊锡也把导线包住,但焊 点内部并没有完全熔合,这种焊点一般称为虚焊点或假焊点。虚焊点内部存 在着不稳定的电阻,随着温度、湿度或振动等因素,焊点处的电阻亦跟着变 化,或形成断路,这样就使电子设备不能稳定可靠地工作。由于虚焊点从外 表上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将给调试和检查工作带来

4、一定困难。据统计,由于 虚焊点而产生电路工作故障的情况约占全部故障原因的20%左右。因此,良好的焊接必须重视。产生虚焊点的主要原因是元件引线、导线和焊片的表面清洁处理得不彻 底,或由于焊锡、焊剂的质量不好,以及烙铁头温度过低等引起的,因此要 避免虚焊点,就要重视焊接处(元件引线、焊片等)的清洁处理。在焊接时应 使烙铁头和焊接物接触面面积应尽量大一些,并保证有足够的焊接时间。焊 接过程中手不要颤动,焊点上的锡量要合适,避免过少或过分堆积。3、焊接方法(1)烙铁的使用常用的电烙铁有20W、25W、75W、100W等种类,根据焊接原件的大 小和导线的粗细来选择。一般焊接小功率晶体管和小型原件时可选用

5、 20W或 25W烙铁,这样不易在焊接过程中使晶体管损坏;在焊接粗导线或大型元件 2时用75W或100W的电烙铁。烙铁头的形状和温度对焊接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烙铁头以直形头使用时 较为方便,但在焊接点不易达到的地方可用弯形烙铁头。烙铁头的温度以 250c左右为合适,这种温度易使焊锡熔化,焊锡在烙铁头上也易附着。调节 烙铁头在加热筒内的长度,则可改变烙铁头的温度。新的烙铁头在使用前,应先用砂纸将其磨光,然后上一层焊锡。这样处 理过的烙铁则可使用了。当烙铁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烙铁头上会出现黑色 氧化物,使烙铁头很不易挂锡,焊不牢,也费时。此时应用砂纸或锤刀除去 氧化物,重新挂上一层锡。(2)元件的清

6、洁处理要得到良好的焊接,对元件的焊接点及焊接部位的清洁处理是非常重要 的,否则将发生假焊或虚焊。焊接前,先将元件的引线和导线的焊接部位用小刀刮或用砂纸擦去表面 的漆层和氧化物。清洁处理后,涂上一层松香焊接油则可进行镀锡,镀锡之 后就可进行焊接了。四、焊接内容1、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单管放大电路2、电路图如图1.1所示。五、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和练习板的焊点设计元件的分布。 2、加热电烙铁,由电路的中心部件进行延展焊接。 3、焊接完毕,检查各个焊点是否牢固,断开电烙铁电源。 六、思考题1、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如何防止虚焊?43实验二电路元器件伏安特性的测绘一、实验目的1、认识常用电路

7、元件。2、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3、掌握实验装置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器材图A1、RXDI-1A电路原理实验箱一台2、万用表一只三、实验原理任何一个二端元件的特性可以用该元 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问的函数关系I=f (U)来表示,即用I-U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示,这条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1、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 A中曲线a 所示,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器的电导(电阻的倒数)。2、一般的半导体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电阻元件,其特性如图 A中曲线b所 示,正向压降很小时,电流几乎为零(一般错管约为0.20.3V

8、,硅管约为0.50.7V),之后,正向电流随正向电压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 零一直增加到十几伏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视为零。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如果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 则会导致管子击穿损坏。3、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类似, 但其反向特性特别,如图A中曲线c。在反向电压开始增加时,其反向电流 几乎为零,但其反向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称为管子的稳压值,有各种不 同稳压值的稳压管)电流将突然增加,以后它的端电压将维持恒定,不再随 外加的反向电压升高而增大。四、实验步骤1、测定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按图B接线,调节直

9、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 U,从0V开始缓慢地增加 到10V,记下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U (V)0246810I (mA)图B图C2、测定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按图C接线,R为限流电阻,测二极管D的正向特性时,其正向电流不 得超过0.5mA,正向压降可在00.75V之间取值。特别是在 0.50.75之间 更应多取几个测量点。作反向特性实验时,只需要将图中的二极管D反接,且反向电压可加至24V。正向特性实验数据U (V)00.20.40.50.550.75I (mA)反向特性实验数据U (V)0-5-10-15-20I ( N A)3、测定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只需将图C中的二极管换成稳压管2

10、CW55,重复实验内容2的测量U (V)00.20.40.50.550.75I (mA)反向特性实验数据I (mA)0-0.1-1-2-5-10U (V)五、实验注意事项测二极管正向特性时,稳压电源输出应从小到大逐渐增加,需时刻注意 电流表读数不得超过0.5A (最大整流电流)。六、实验报告1、根据各实验数据,分别在坐标纸上绘制出光滑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二极管和稳压管的正、反向特性均要求画在同一张图中,正、反向电压可取不 同的比例尺)2、根据实验结果,归纳被测各元件的特性。3、实验总结。实验三、万用电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万用电表的结构原理。2、掌握正确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学量。3、掌握

11、用指针式万用电表判断三极管管脚的方法二、实验器材1、指针式万用电表。2、数字式万用电表。3、RXDI1A电路原理实验箱。3-1指针式万用电表【仪器描述】指针式万用电表种类很多,板面布置不尽相同,但其板面上都有刻 度盘、机械调零螺钉,转换开关、欧姆表“调零”旋钮和表笔插孔。图3-1、图3-2分别是MF30型和500型万用电表的板面图图3-1图3-2转换开关周围均标有“R'(或"Q" ),“V”,“mA(和国,“V'等符号, 分别表示电阻档、直流电 压档、直流 电流档和 交流电压档。“ V”,“mA(和比A",“v”范围内的数值为量程,“r”(或)范围

12、内的数值为倍率。测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交流电压时, 应在标有相应符号的标度尺上读数。【原理】万用电表是最常见的仪表之一,它可以测量交流电压、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电阻等电学量。虽然万用电表的准确度低,但使用方便, 因此,在电学实验、电工测量、电子测量等方面得到广泛使用。万用 电表类型很多, 但结构上都由表头,转换开关、测量电路三部分组成。表头一般为磁电式。它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偏电流)一般为几微安到几百微安。在它的表盘上,有多种标度尺。转换开关是由一些固定触点和活动触点组成,其作用是使被测对象与表内不同测量线路相接。测量电路是由电阻、整流元件,干电池等组成的,具作用是使表 头实用于不同的测量项

13、目和不同的测量范围,对于不同的测量项目, 测量线路的结构是不同的。1、直流电流档表头本身是一个测量范围小的直流电流表,根据分流原理,表头与 电阻并联就可增大测量范围。若表头与不同阻值的电阻并联,就可得 到不同的量程(即最大测量范围,也称“档”)。并联电阻越小,量程也就越大,图3-3是多量程直流电流档原理简图。图3-3图3-42、直流电压档很显然,表头本身也是一个量程很小的直流电压表,其量程为 V=IgRg(Ig为表头满偏电流,Rg为表头内阻)。根据分压原理,表头与不同的电阻串 联就能得到不同的量 程,图3-4是多量 程电压 表原 理简 图。3、交流电压档磁电式表头内永久磁体的磁场方向恒定。当通

14、过交流电时,作用在可动 部件上的力矩将随电流方向而变化。由于表头可动部分惯性较大,它在某一 方向力矩作用下,还来不及转动,力矩的方向就发生了变化,这样表头的指 针实际上不可能转动,所以必须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才能测量。图3-5是多量程交流电压表的原理图,图中 Di, D2为整流元件。图3-5图3-64、电阻档图3-6是欧姆表的原理简图。图中G为表头(内阻为Rg) , E为电源(通常为干电池,内阻为r) , R为可变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知回路中的电流Ix为R'为限流电阻,Rx为待测电阻。葭 R R 1 Rx rgx(3-1 )由式(3-1 )可知,对于确定的电阻挡Rg,R' ,

15、 R, r及E为定值,则Ix仅决定于Rx,两者之一有一一对应关系。由于故欧姆档的分度是非均匀的。而且当Rx=0Ix与Rx成正比例关系,(表笔短路)时,Ix最大;当Rx-oo (表笔断开)时,Ix=0 ,故欧姆标度尺与电流、电压标度尺刚好相反。由式(3-1 )知,Rx=0时,Ix最大为 E,Ra R R Rx rgx欧姆表中设法改变表头的满偏电流 Ig ,使等于最大电流,即IxRgRER r(3-2)习惯上用R中表示Rg+ R' +R+r,称之为中值电阻,即R中=R+ R +R+r由此,式(3-1 )式(3-2 )可改写为Rx(3-3 )Ig=E/R由式(3-3 )(3-4)姆表标度尺正

16、中那个值即3-4 )可知,当Rx= R中时,Ix= Ig/2(万用表的说明书上一般要标明R中),当Rx<<R中时,反=£总中=Ig ,此时,Ix随Rx之变化已不明显,故测量误差较大,当Rx>>R中时,Ix -0,测量误差也较大。所以,测量时只用欧姆表中间的一段标度尺,一般取R中/55R中范围。由于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动势E和内阻r会发生变化,为确保 由式(3-1)确定的刻度正确,欧姆表上都装有 调零”旋钮,即图3-6 中可变电阻制节方法是,将表笔短路,调节 调零”旋钮,指针满 偏即指0 Q。【指针式万用电表的操作规程】1、准备(1) 认清万用表的表面和分度尺。

17、(2) 注意指针是否指0”。若不指 0”,调节 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0”。(3) 接好表笔(红表笔应插入标有+”号的孔)。(4) 根据待测量的种类 (交流或直流,电压、电流或电阻等)及大小,将 选择开关”拨到合适的位置。若不知待测量的大小,应选择最大量程(或倍率)先行试测。若指针偏转程度太小,可逐次选择较小量程(或倍率)。2、测量(1) 测 直 流 电 流 或 直 流 电 压 时 , 红 表 笔 应 接 入 电 路 中 高 电 位 一 端( 或电流总是从红表笔流入电表) 。(2) 测量电流时,万用电表必须与待测对象串联;测电压时,它必须与侍测对象并联。(3) 测电流或电压时,手不要接触表笔

18、金属部分,以免触电。(4) 绝对不允许用电流档或欧姆档去测量电压!(5) 试测时应用跃接法,即在表笔接触测试点的同时,注视指针偏转情况,并随时准备在出现意外( 指针超过满刻度,指针反偏等) 时,迅速将电笔脱离测试点。(6) 测电阻时,每次换档后都要调节零点 ( 若不能调零,则必须更换新 电池 。 切勿 用力 再旋 “调 零 ”旋 钮, 以 免损 坏) 。此 外, 不要双 手 同时接触两支表笔的金属部分,测量高阻值电阻更要注意。(7) 待测电阻不能带电,更不能用万用电表测电源内阻。若电路中有电容,应 先放电。 也不能测额定电流很 小的电阻 ( 如灵 敏电 流计的内阻等 ) 。3、结束测量 完毕,

19、务必将”选 择开关 ”拨离欧姆档,应拨到空档或最大交流电压档,以保安全。【 步骤 】1 、观察万用表仔细观察万用表板面,认清各标度尺的意义,并弄清 “转 换开关 ”和欧 姆 “调 零 ”旋 钮 的 使 用 。2 、 测 量 电 阻(1)选择适当的倍率档,测出标称值为10Q, 200 Q, l5k Q 电阻 的阻值。(2) 测 出这 三个 电阻 的并 联电 阻。3 、测 量交 流电 压选 择适 当的 量程 测 出交 流电 压。4、检查电路故障万用电表常常用来检查电路,排除故障。在实验中往往会遇到连 好的电路合上开关后,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而仔细检查电路联线 并没有错误,说明电路出了故障。产生的故

20、障大概有下列几种: (a)导线内部断线;(b)接线柱或开关接触不良;(c)电源没有供电;(d)元件或电表内部损坏。不同的原因产生在不同的部位,故障也有不同的表现,若对电路 熟悉的话,可以根据故障的表现初步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和故障的部 位,再用万用电表检查确定。但也可以用万用表对电路作系统检查, 方法有下列两种。(1)电压法接通电源后,从电源两端开始检查,按对接点依次向表现出故障 的元件用万用电表的电压档检查电压分布;也可反过来,从表现出故 障的元件的两端开始,按对接点依次向电源检查电压分布,出现电压 分布反常的点就是产生故障之处,如图3-7的电路中,合上开关K后,电流表A示0”。用电压档测得

21、Ueb =UD e =0,而UdeW 0,由此可断定故障 发生在D?口 D'之间(为什么?)既可能是D或D'处接触不良,也可能是 ' . . . 一 DD导线断线。也可以从电源两端开始检测情况又怎样呢,试分析 之。电压法不必拆开电路,检测方便。但不适用于检查电压太低的 部位图3-7图3-8(2)电阻法检测前,将电源和电表断开,并使 被测部分无其他分路,再用万 用电表电阻档检查导线和接触通否。如图3-7电路中,断开开关K, 用万用电表电阻档测得导线 B' B,EE'及电阻R均是通的,而 DD'不通(电阻无穷大),则故障必在DD'之间,若断开

22、D'测得DD' 不通,应更换好的导线:若检查DD'是通的,则D或D'点接触不良。本实验检查故障的具体步骤如下:(1)按图3-7连好电路,并设置故障。(2)相邻两组互相交换实验桌,分别用电压法和电阻法检查电路 故障,确定故障部位。5、利用万用表检查晶体管(1)集电极-发射极反向电流(穿透电流)/I CEO按图3-8连接,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三极管ce之间的电阻,一 股电阻值应在几十千欧以上。如果电阻值太小,表明Ice掖大,如果 测得的阻值接近于零,则表明管子已穿通。(2)电流放大系数B检查时,按图3-9的接法,用万用表的欧姆档量测ce之间的电阻。 对NPW管,黑表

23、笔接集电极,红表笔接发射极。将开关K断开前和 合上后万用表的读数加以比较,前后两个读数相差愈大,表示B值 愈高。图 3-9图 3-10用这种方法检查的原理如图3-10所示。当开关K断开时,lb=0,微安表读出的实际上是ICEO,开关K合上后,电源给基极注入了一定的电流Ib,使集电极有一个较大的电流IC,如果I C比I CEO大得多,就表示晶体管的B比较大。(3) 管脚的辨别如果手头没有晶体管手册,又不知道管子的管脚对应的是哪一个极,这时也可以用万用表来识别管脚。识别的方法是:先判定基极由于b到c, b到e分别是两个PNg,它们的反向电阻都很大,正向电阻都很小,所以在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试时,若将

24、任何一支表笔接在基极, 另一支表笔分别接到其余两个管脚上, 电阻应当是都很大( 或都很 小 ) ;然后 将表 笔 换过来, 把另外一 支表笔接到 基极上, 用原先接在基极上的那支表笔去分别量测其余两个管脚,电阻应当都是很小( 或都很大 ) 。三个管脚中凡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必定是基极。判定集电极对于硅管(NPN型),集电极接正电压,发射极接负电压,这时的电流放大系数B才比较大,如果电压极性加反了,B 就比较小。所以在判定基极之后,仍用图 3-10所介绍的方法去测量B ,如果用万用表的黑表笔接到某一管脚,而红表笔接到另一个管脚时,量出采的B比电压反过 来时更大,则黑表笔所接的管脚应当是集电极c,另

25、一管脚则为发射极e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介绍的方法,一般都只能用万用表欧姆档的中间档,若用更高的欧姆档,则因表内通常接有较高的电压,可能将PN吉击穿;若用最低的欧姆档,则因电流过大,也可能烧坏管子。有些高频管be之间允许承受的反向电压很低 (有的只有0.5V),不宜用里面装 有 1.5V 以上的电池的欧姆档去测量。【 数据记录与处理】1 、 列出步骤 2 的 数据, 注 明使用 哪 一倍率 。利用测出 的三个 电阻阻值,计算它们的并联电阻,并与测出的并联电阻比较,必要时加以分析。2、列出步骤3的数据,注明所使 用的量程 和倍率。并 验证基 尔霍夫 定律。(电路图如下)(1)利用测出的电流求代数

26、和,验证节点定律汇1=0。(2)利用测出的电压求回路ABCDEFA回路ABCD廉口回路ADEFA!势增量的代数和,验证回路定律三U=0。(3)运用基尔霍夫定律, 利用测出的电阻值及电源电动势Ui和U2和列出方程,求解I 1, l 2, l 3之大小和方向,求出各电阻上的电压降,并 与测量值对比。(4)试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3、列出步骤4中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发现故障的经过。【思考题】1、事先不知道被测量为多大时,应选择万用电表的哪一量程(或倍率)试测?是否量程越大越好(或倍率越大越好)?2、为什么不能用万用电表测电源内阻?3、测量电压时,万用电表转换开关”绝对不能置于电流档或电阻档,为什么?3-2

27、 数字式万用电表【仪器描述】数字式万用电表的种类也很多,其板 面设置大致相同,都有显示 窗、电源 开关、转换 开关和表笔插孔(型号不同,插孔 的作用有可能 不同)。图3-11是DT-830型数字万用电表板面图。转换开关周围的8”、 DCV、 ACV"、 ACA"、 DCA'符号分别表 示电阻挡、直流电压档、交流电压档、交流电流档和直流电流档。 其周围的数值均为量程。各档测 量数据均由显示窗以数字显出。 测量时应将电源开关置于 ON"。COM是黑表笔插孔。8 ”,V'和mA(或10A) ”插孔分别是测 电阻、电压和电流时红表插孔。 标有!'”

28、提示处指明了最大(MAX) 测量范围,测量时应特别小心!图 3-11【原理】数字式万用表是根据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的转换来完成测量的,它能用数字把测量结果显示出来。具原理方框图如图3-12所示,主要包括直流电压变换器、模/数转换器、计数器、显示器和逻辑控制电路 等部件。直流电压变换器的作用是把被测量(如电流、电阻等)变换为电压;模/数转换器则把电压转换为数字量;计数器可对数字量进行 运算,再把结果经过译码系统送往显示器进行数字显示;逻辑控制电 路主要对整机进行控制及协调各部件的工作,并能使其自动重复进行 测量。【步骤】同指针式万用电表实验步骤。测量时除遵循指针式万用电表使用规程外,还应注意:1、

29、红表笔一定要插入被测量对应的插孔,并注意待测量是否大于“1 处提示范围。2、测量前电源开关置 ON,测量完毕应置0FF”。输入直流电压转换器 -计数器 显示器I 逻辑控制电路图 3-12【数据记录与处理同针式万用电表的要求。实验四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设置。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二、实验仪器1、模拟电路实验装置一台2、万用表一只3、毫伏表一只4、双踪示波器一台三、实验原理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使用较多的放大电路之一,如图 4.1 所示。要使输入信号不失真地放大,就必须给放大器设置一个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可以通过调节

30、Rpi实现。电路中Rb (R pi +Rbii)、RB12以及射极电阻Re、Rei起着稳 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而接入旁路电容C3使交流分量被短路,消除电流负反 馈作用,增大输出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是放大器的三个重要性能指标。电压放大倍数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输入电阻是指从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输出电阻是指从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若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越大,则它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就越小,对信号源的影响就越小;放大器的输出电阻越小,则它的负载能力就越强。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原理图4.1 ,按图连接好电路图4.12、设置静态工作点将输入端短路,

31、接通Vcc=12V直流电源,调节偏置电位器Rpi为合适的 值,使Ic=2mA,用万用表测出Vbe、Vce,再测Ib填如下表中。测量数据计算数据Vbe (V)VCE (V)Ic (mA)Ib (mA)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v。在确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后,由实验装置的信号源给出一个正弦波信号f =1KHz, Vi =10mV,用毫伏表测量输出电压,用双踪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 的波形,如输出波形不失真把数据记下,根据公式计算出电压放大倍数Av影=Vo/Vio填入下表:Vi (mV)Vo (mV)放大倍数Av4、不接射极旁路电容C3,观察负反馈电路对参数的影响。给电路输入一个正弦信号(f =1KHz, V

32、i=10mV),用毫伏表测量其输出 电压V%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计算出 Av = Vo/Vi,然后通过理论计算出共发射极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v =旦Re比较不接C3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入、输出波形,并记录结果填如下表。Vi (mV)Vo (mV)Av5、测量输入、输出电阻。(1)输入电阻是指从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它的大小反映了放大器从信号源或前一级放大器获取电流的大小。为了测量输入电阻%,,可在信号源与放大器输入端用接一个已知电阻 R,如图4.2所示。由图可见,流过 输入电阻的电流为:usr isrrsrUrR(4-1)因为Ur UsrUsr,故上式可得: Lusr1U sr(42)

33、可见只要测量usr、usr的值,就可以求出rsr。由式(41)也可以看出,当UR = Usr时,rsr = R信挛/1 FT发生林图4.2(2)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公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它的大小反映了放大器带负载的能力,输出电阻越小,说明放大器带负载的能力越强。由图(4.2)可见,&可看作是从放大器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源的等效 内阻。设带负载Rl时的输出电压为:Usc有因为Use iRLUscRlRlrSCUsc UscRTRlrsc(43)即rsc sc4Rl由此可知,只要测出空载时的输出电压 Usc和带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se计算出输出电阻rsc五、实验报告的要求1、画

34、出电路原理图,填写实验数据,并绘出观察波形图2、回答思考题,总结实验收获。六、思考题1、如何设置静态工作点。2、设置静态工作点的方法有几种?3、有哪几种失真波形?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实验五整流滤波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电路搭接,加深对整流、滤波电路各种连接方法的理解3、学习测量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及纹波电压。二、实验仪器1、模拟电路实验装置一台2、示波器一台3、数字毫伏表一台三、实验原理1.半波全波整流电路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过程称为整流。 如图5.1所示,当Ki断开时,此时只有Di和D3被接入电路,而D2和D4不 起

35、作用。当A端电势高于B端时,二极管D1和D3导通,这时有电流自上而 下流过负载电阻Rl。当B端电势高于A端时,二极管D1和D3截止,这时 无电流通过负载电阻Rl,故叫半波整流。其电压波形如图 5.2(a)。图5.12、全波整流电路如图5.1所示,合上K1,就构成了桥式整流电路。当A端电势高于B端 时,二极管D1和D3导通,D2和D4截止,负载电阻只Rl上有电流自上而下 流过。当B端电势高于A端时,二极管D2和D4导通,Di和D3截止,负载 电阻仍有电流自上而下流过。因此,无论交流电的正半周还是负半周,总有 电流自上而下流过负载电阻 Rl,故叫全波整流。其电压波形如图 5.2 (b)所 示。单相

36、全波整流原理图如图 5.5 ,它与桥式整流电压的平均值和流过每管 的平均电流均相同,只是对每管要求的承受电压不相同而已。5.2(a)5.2(b)3、滤波电路经过整流得到的电压是脉动直流电压,包括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不能 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欲获得较平稳的直流电,就需对其进行滤波。所谓滤波, 就是把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滤掉,保留其直流成分,将脉动直流电变为较 平稳的直流电的过程。电容滤波是一种最简单的滤波方法,如图 5.1所示,将E, F两点接通, 就构成了带有电容滤波的整流电路(此时R, C2不起作用,如图5.7)。半波整 流时(Ki断开),在uab的0T区间,Di和D3导通,两二极管正向电阻很

37、小, 故充电时间常数很小,UC1(UC1 = UL)跟随UAB上升到最大值。之后,UAB按正 弦规律下降,但UC1变化慢,因而UAB< UC1 , Di和D3截止,UC1经过Rl放电。 由于Rl>>Rd(Rd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放电速度相对充电慢,致使第二 个周期到来时,C1上仍有电压,负载上仍有电流流过。如此周而复始,如图5.3(a)所示。1fAe 1tCjfJk IIt!I|I I I t j I 叫&ti* i i i 1口一图 5.3 (a)图 5.3 (b)若是全波整流按电容滤波,则 Rl上的电压波形如图5.3 (b)所示。在原有电容C1滤波的基础上(

38、如图5. 1),断开E, G之间的短路线,接通G, H两点,就构成丁 RC-型滤波电路。RC-冗型滤波电路中的R可以使Ci放电速度减慢,C2的滤波作用同样可以减少输出电压的脉动成分,所以, 加入R, C2后,使Rl上的电压更加平稳。对于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的平稳程度, 常常用纹波因数丫来判断,其值越 小,表明愈平稳。脉动直流电压交流分量的有效值脉动直流电压直流分量桥式整流电路经C滤波和经RC-冗型滤波器滤波后的纹波因数理论计算公式分别为0.144式中,f为电源频率;rlrc1c2 fRl为负载电阻;Ci, C2为滤波电容;R为滤波电阻。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单向半波整流接线图5.42、如图接线,

39、给输入端加8V交流电压,在负载上用示波器观测输出波形, 用数字毫伏表交流档测量负载上的纹波电压,并记录测量结果。图5.4单相全波整流1、原理接线图5.52、输入端加15V交流电压,用示波器观测输出波形,用数字毫伏表交流档 测量负载上的纹波电压,并记录测量结果。图5.5单相桥式整流电路1、接线图如图5.62、如图,给输入端加 正向偏置而导通时,8V交流电压,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当 Di、D3D2、D4因反偏而截止,反之亦然,用示波器观测负载输出波形,用数字毫伏表交流档测量负载上的纹波电压 Vr,并记录测量结果3、将以上三个实验测量数据填如下表:半波整流全波整流桥式整流Vii (v)V (v)

40、Vrr (mv)电容滤波电路图5.71、接线图5.7整流电路采用桥式整流,给输入端加上 8V交流电压,在负载上用示波 器观测输出波形,用数字毫伏表交流档测量负载上的纹波电压 Vr,并记录测量 结果。九型滤波电路1、原理接线图5.82、输入端加8V交流电压,用示波器观测输出波形,用数字毫伏表测量输出 端负载上的纹波电压,并记录测量结果。LC滤波电路 1、原理接线图5.9图5.92、输入端加15V交流电压,用示波器观测输出波形,用数字毫伏表测量输 出端负载上的纹波电压,并记录测量结果。四、数据填如下表表5.2电容滤波冗型滤波LC滤波Vii (v)V© (v)V (mv)五、实验报告1、整

41、理数据,画出实验原理图2、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3、回答思考题。六、思考题1、整流电路的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2、滤波电路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实验六调谐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选择性。2、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3、了解谐振放大器的应用及其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信号源3、万用表4、模拟电路实验装置三、预习要求1、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谐振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特性, 动态范围、通频带与选择性相互之间 的关系。3、谐振回路中心频率f的测试方法,计算方法。四、实验内容1、实验电路如图6.1,按图连接电路,检

42、查无误后,调电源电压为+12V,接通电源。图6.12、静态测量测量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并填如表 6.1中表6.1实测实测计算判断是否工作在放大区原因VBVEICVCE是否3、动态研究(1)测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在谐振点)把信号源接到电路的输入端,电路的输出端接示波器(或毫伏表),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 Ui,调节频率f=465KHz,此时输出电压幅度最大。 调节Ui由小到大变化,逐点记录 U0电压拟定表格记录。(2)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Ui,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到电路的输入端,调节频率f=465KHz,调节可调电容C使回路谐振,电路输出的电压幅 度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

43、率 f0=465KHz为中心频率,测得在不同频率 f 时对应的输出电压Uo,拟定表格记录。计算在中心频率f0=465KHz处的电压放大倍数。五、实验报告要求1、画出实验电路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路, 计算直流工作点与实验测得的结果 比较。2、整理实验数据,并画出相应的幅频特性曲线。实验七晶体三极管输入输由特性测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三极管的直流参数Icbo, Iceo, hfe的测试。2、掌握测试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方法。3、了解本模拟电路实验装置自带的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二、实验仪器3AX317.1测量三极管的ICBO1、模拟电路实验装置一台2、万用表一块3、双踪示波器一台三、实验内容及步

44、骤1、直接测量(1)测量 ICBO,连痢!雕bU勺实验电路图7.1, 连接电路(注意电表和三极管的极性) 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2)测量 ICEO测量Iceo的实验电路图7.2,连接电路(注意电表和三极管的极性),检 查无误后,接通电源。(注意:Iceo比Icbo要大得多,测量时应注意选择电流 表的量程)常温测量后,可以将被测三极管加热,观察Iceo随温度的变化情况。7.2 测量 Iceo(3)测量hfe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hfe,可以从共射接法的输出特性曲线上直接求得,在选择适当Vce条件下,任何一点的Ib都有一个Ic与之对应,它们的比 值Ic/Ib,则称为该点的hfe。实验电路如图7.3

45、,按图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调节 Rw, 使 Ib=100nA,读出相应的 Ic值,测出 hfe (hfe=lc/0.1)。7.3测量hfe2、绘晶体管共射极接法条件下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测试实验电路如图7.4,100KQU'10KQ7.4测量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调节Rwi则可改变Vbe和Ib,因此每改变一次 Rwi就可以得到一组 Vbe 一Ib值。同样,每改变一次 Rw2则可得到一组VceIb值,在测量的四个量 Ib, Vbe, Ic, Vce为参量,画出Ib与Vbe的关系曲线,便得到晶体管的输入 特性曲线;取Ib为参量,画出Ic与Vce的关系曲线,便得到晶体管的输

46、出特 性曲线。3、利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试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其使用方法。测试三极管9012、9013的特性曲线,并与测绘的特性曲线作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四、实验报告的要求1、测出Vce=0V、2V、10V这三条输入特性曲线和Ib=25A, 50仙A、75仙A、100仙A的四条输出特性曲线。2自拟数据表格,认真整理实验数据,计算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3画出NPN 型或 PNP 型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实验八集成运放微分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习集成运放微分电路的原理和电路特征。2、掌握电路的充放电过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二、实验仪器1、模拟电路实验装置一台2、示波器一台

47、3、万用表一只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按图8.1连接电路,正确无误,接通电源图8.11、从输入端输入一直流电压,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与输入端的状态。2、从输入端输入一交流信号,(方波)1KHz,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与输 入波形的区别。3、从输入端输入一交流信号(方波) 50KHz,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与输 入波形的区别。四、实验报告1、绘制出实验原理图。2、绘出实验中所观测到的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加以比较3、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心得。五、思考题1、如何提高微分时间控制?实验九并联稳压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单相半波、全波、桥式整流电路。2、观察了解电容滤波的作用。3、了解并联稳压电路。二、实验仪器1、示波

48、器2、数字万用表三、实验内容1、半波整流、桥式整流实验电路分别如图 9.1、图9.2所示图9.1图9.2二I工CM-Iff 本一 主图9.3图9.4分别接两种电路,用示波器观察 V2及VL的波形,并测量V2和VL。2、电容滤波电路实验电路如图9.3(1)分别用不同电容接入电路,Rl先不接,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用电压表 测Vl并t己录。(2)接上RL,先用Rl=1KQ,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3) 将RL改为150Q ,重复上述实验。3、并联稳压电路实验电路如图9.4(1)电源输出电压不变,负载变化时电路的稳压性能。改变负载电阻Rl使负载电流k=1mA, 5 mA、10 mA分别测量Vl, Vr,11, Lr,计算电源输出电阻。(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