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综合题经典例题_第1页
化学综合题经典例题_第2页
化学综合题经典例题_第3页
化学综合题经典例题_第4页
化学综合题经典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综合题经典例题一、中考化学综合题1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 P点的含义是。(2)在tjC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3)将13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4)若A中混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 A【答案】12c 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60g B>A>C降温结晶【解析】【分析】【详解】(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代表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样。(2)依据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iC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10g,

2、故溶液的质量为 50g+10g=60g。(3) A、B的物质此时依然为饱和溶液,12c时B的溶解度大于A,则B的质量分数大于A, C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则应该使用13c时C的溶解度进行计算,C的溶解度明显小于A Bo则其大小关系为:B>A>C(4) 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较大,故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2 .过氧化钙晶体(CaQ?xH2O)是优良的供氧剂,受热会逐渐失水,120c时完全分解为CaQ, 350 c时CaO2迅速分解为 CaO和。2。(一)(性质探究)取少量 CaQ于试管中加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再加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静置、取上层清液,逐渐加入碳酸钠溶液,

3、先产生大量气泡,再出现 白色沉淀。CaC2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的气体是;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上层清液中含。(二)(制备流程)方法1:由Ca(OH2为原料制备CaQ?8H20流程如下:HOCa(OH>2母液循环陈化:让初生晶体和母液放置一段时间,使晶体由小长大。将反应2及陈化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CaC2+H2O2+2NH3?H2O+6=CaQ?8H2OJ +2NH4C1检验固体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制备过程中除水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方法2:由鸡蛋壳(含较多CaCQ)为原料制备CaQ?8H2O流程如下:气体X水双氧水SSis T二烧炉I一H反应

4、器L ,一一产品反应器中由化合反应生成 CaQ?8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在反应器中,应。先加水冷却后再加双氧水先加双氧水冷却后再加水若煨烧充分,则获得的 CaQ?8H2O中还含有的固体杂质是 (填化学式)。绿色化学”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则上述两种方法中生成CaQ?8H2O的反应符合 绿色化学”的是(填 方法1"或 方法2")(三)(组成测定)若所得产品为 CaC2?xH2O,下列装置可测定该产品的组成(样品中的杂质受热不反应)。ABCD实验前先缓慢通 N2 一段时间,控温将样品加热到350c至CaQ分解完全;继续缓慢通N2,其目的是(答一点即可

5、)。装置B作用是(填序号)测定产生的H2O质量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若2.7g样品,力口热到350c至CaQ分解完全,测得B装置重1.44g、C中铜网增重0.16g。贝U x=。(反思)若先加热 A,后加热C装置,测得x值(填偏大”、偏小“或 不变”。)【答案】CaO+2HCl=CaCl2+H2Q CO CaCL H2O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入 AgNO溶液,无现象NHCl CaO+HQ+7H2O=Ca(2?8H2O Ca(OH%方法2使生成的气体被完全吸收或防止倒吸(合理的答案均给分)8偏大【解析】(一)【性质探究】(1)取少量Ca6于试管中加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再加少量MnO2粉末

6、,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反应中生成了H2O2,则CaQ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2+2HCl=CaQ+H2O2;(2)盐酸过量,加入碳酸钠溶液与之反应生成CQ气体;混合液中有CaC2,滴加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CaCO;(二)【制备流程】(1)化学反应过程遵守原子守恒,则反应CaC2+H2O2+2NH3?H2O+6=CaO2?8H2OJ +2NH4C1 中未知反应物为 H2。;(2)固体表面附着液中含有 NH4C1,则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入AgNO3溶液,无现象,可知固体洗净;(3)由图示可知,过滤获得 CaQ?8H20固体后的滤液中含有 NH4C1,可循环利用;方法2:

7、(4)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双氧水反应生成过氧化钙晶体,化学方程式为:CaO+H2O2+7H2O=CaQ?8H20;(5)温度过高过氧化物会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氧气,则在反应器中,应先加水冷却后再加双 氧水,答案为;(6)若煨烧充分,过量的 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获得的CaQ?8H20中还含有的固体杂质是Ca(OHk;(7)绿色化学”一般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方法 2中没有副产 物,方法1中有副产物二氧化碳,所以上述两种方法中生成CaQ?8H20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方法2;(三)【组成测定】(1)实验前先缓慢通 N2一段时间,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8、结束后继续缓慢通N2,其目的是使生成的气体被完全吸收,同时防止倒吸;(2)装置B是利用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同时根据气泡数量,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 度,故答案为和;(3)若2.7g样品,加热到350c至CaO2分解完全,测得 B装置重1.44g、C中铜网增重 0.16g。2CaO2 xH202CaO+2xH2O+O2 T36x 321.44g 0.163加 32讦吼。沟,解彳导:x=8;【反思】若先加热 A,后加热C装置,则有部分氧气不能被灼热的Cu反应,导致氧气质量偏低,测得X值偏大。3 .馍粉常用于各种高光泽装饰漆和塑料生产,也常用作催化剂。I.(馍粉制备):工业用电解馍新液(主要含NiSO

9、、NiCl2)制备碱式碳酸馍晶体xNiCO3?yNi(OH)2?zH2O,并利用其制备馍粉的流程如下:产品油气体涮丫3NiSO4+3Na2CC3+2H2O=NiCC3?2Ni(OH)2 J +3Na2SQ+2X, X 的(1)反应器中一个重要反应为: 化学式为。(2)操彳1名称是步骤、现象)(3)操彳2含过滤、水洗、,洗涤操作1所得固体时,需用纯水洗涤,检验其洗净的方法(写出95%酒精浸泡、晾干等操作,其中95%酒精浸泡的目的Ifrl i -X«"pH再购热慧机ApH分别(4)物料在反应器中反应时需控制反应条件。分析下图,反应器中最适合的温度及(5)生产中,pH逐渐增加,生

10、成 Ni(OH)2量也相对增加,则生成的碱式碳酸馍晶体中,馍的含量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n .(测定碱式碳酸馍晶体的组成)为测定碱式碳酸馍晶体(xNiCO3?yNi(OH)2?zH2O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及装置:(资料卡片)(1)碱式碳酸馍晶体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NiO、CQ及H2O(2)400 c左右,NiO会氧化生成 Ni2O3.(实验步骤):连接装置,;准确称取3.77g xNiCO3?yNi(OH)2?z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打开弹簧夹a,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装置 C D的质量;关闭弹簧夹 a,加热 装置B至装置C中导管末端无气泡冒出

11、;打开弹簧夹 a,;准确称量装置 C、D的 质量;根据数据进行计算(相关数据如下表)装置C/g装置D/g装置E/g加热前200.00180.00180.00加热后201.08180.44180.00(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1)完善实验步骤中的填空:连接装置,;。(2)装置A的作用:实验开始前、实验完毕时分别是 计算xNiCO3?yNi(OH)2?zH2O中x: y: z的值是。(写出计算过程)【答案】CO2过滤 向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溶液中加入BaCb溶液或Ba(NO3)2溶液或Ba(OH)2溶液,观察到:没有沉淀生成。使固体表面的水分分散到酒精中,便于固体快速晾干;55; 8.3升高 检查装置

12、气密性缓缓通空气一段时间除去通入的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实验开始前通入除去水分和二氧化碳的空气目的是排尽装置中原有的CO2和水蒸气;实验完毕时通入除去水分和二氧化碳的空气目的是将装置B中的CO和水蒸气完全排出 x: y: z=1:2:4【解析】【分析】【详解】I、(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总类和数目不变,3NiSC4 + 3Na2CO + 2H2O = NiC。2Ni(OH)2 +3Na2SO4 + 2X,反应前:Ni: 3反应后:Ni: 3S 3: S3O 23O19H 4:H4C 3:C1所以X为:CO2(2)操彳1将固体和液体分开,所以操作 1为过滤;洗涤的目的是将碱式碳酸

13、馍晶体表面的 硫酸钠溶液等除去,检验其洗涤是否干净,即检查是否有硫酸根离子,可向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溶液中加入 BaC2溶液或Ba(NO3)2溶液或Ba(OH)2溶液,观察到不生成沉淀,说明已经 洗干净;(3)用95%酒精浸泡的目的是使固体表面的水分分散到酒精中,便于固体快速晾干;(4)反应器中杂质的含量越低越好,所以最适合的温度为55,最适合的pH为8.3;在NiCO中馍的含量小于 Ni(OH) 2中馍的含量,生产中 pH逐渐增加,生成 Ni(OH) 2含量 也相对增加,NiCQ的含量相对减小,则生成的碱式碳酸馍晶体中,馍的含量将升高;n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1)做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前

14、,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反应后为了使碱式碳酸馍晶体受热分解生成的 CO及H2O完全被装置 C D吸收,缓缓通一段时间除去水分和二氧化碳的空气;(2)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通入的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实验开始前左侧通除去水分和二氧化碳的空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原有的CO2和水蒸气;实验完毕时左侧通除去水分和二氧化碳的空气的目的是将装置B中的CO2和水蒸气完全排出;装置C增加的质量(1.08g)为生成水的质量,装置 D增加的质量(0.44g)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 NiO的质量为3.77g-1.08g-0.44g=2.25gxNiCO3yNi(OH)2zH2O = (x+y) NiO + xCQ

15、 T + (y+z) H2O2.25g0.44g7 5 x+y)1.08g44x18 (y+z)75 (x+y) / 2.25g = 44x/ 0.44g =18 (y+z) /1.08g 解得:x: y: z=1:2:4。4 .聚合硫酸铁(PFS)是一种新型的饮用水处理剂和城市污水净化剂,其化学组成可表示 为Fex (OH y (S。)z松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以聚合硫酸铁的生产流程和相关性质进行了 一系列的探究。I .聚合硫酸铁的工业生产。如图是以回收废铁屑为原料制备PFS的一种工艺流程。剂化K酸粉碎机酸浸槽反应M聚合金牖压蒸发回答下列问题(1)废铁屑主要为表面附有大量铁锈的铁,铁锈的主要成分

16、为 。 “过筛”与化学实 验中的 原理相似(填操作名称)。(2)酸浸时最合适的酸是 ,写出铁锈与该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反应釜中加入氧化剂的作用是将Fe2+转化为Fe3+O你认为下列氧化剂中最合适的是 (填标号),原因是。A. KMnO B . CI2 C . H2Q D . HNO(4)相对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的优点是 。A.有利于水分蒸发B .降低沸点,防止晶体分解C .降低生产成本n .聚合硫酸铁的成分探究。该研究小组为确定聚合硫酸铁的化学式,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5.52 g聚合硫酸铁样品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并充分混合;向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过滤

17、、洗涤、干燥、称重,得沉淀4.66 g 。若向步骤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液,充分反应后,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称重,得固体3.20 g 。则聚合硫酸铁Fex (OH y (SO) zm样品中的x: y: z的值为试写出该聚合硫酸铁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 。m.聚合硫酸铁的热分解气体产物成分探究。该小组将5.52 g聚合硫酸铁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完全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进行实验探究。(已知SO的熔点为16.8 C)。(提出假设)假设1:所得气体的成分是 SO;假设2:所得气体的成分是 SO、Q;假设3:所得气体的成分是。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C中U

18、形管内有无色晶体析出,(设计实验)D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E的作用是。(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现象判断,假设 成立。如果最终试管中固体为一种红棕色纯净物,则质量为 。【答案】三氧化二铁过滤 稀硫酸 Fe2O3 + 3H 2SQ = Fe 2 (SO) 3 + 3H 2O C不引入其他杂质 AB 2: 4: 1 3Fe2 (OH 4SO m + 12m HCl = m Fe 2 (SO) 3 + 4m FeCl 3 + 12mH2O SO、SQ、Q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 3.2 g【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I .聚合硫酸铁的工业生产。(1)废铁屑主要为表面附有大量铁锈的铁,铁锈

19、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过筛”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原理相似。(2)酸浸时最合适的酸是稀硫酸,铁锈与该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e2O3 + 3H 2SO =Fe2 (SO) 3 +3H2O。(3)反应釜中加入氧化剂的作用是将Fe2+转化为Fe3+。下列氧化剂中最合适的是C. H2O2 ,原因是不引入其他杂质。(4)相对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的优点是A.有利于水分蒸发。 B.降低沸点,防止晶体分解。n.聚合硫酸铁的成分探究。聚合硫酸铁Fex (OH y (SO) zm样品中的x: y: z的值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3x = y+2z, x : y: z的值为2: 4: 1。该聚

20、合硫酸铁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是.3Fe 2(OH 4SOm + 12m HCl = m Fe 2 ( SO) 3 + 4m FeCl 3 + 12m H 2O。m .聚合硫酸铁的热分解气体产物成分探究。【提出假设】假设 1:所得气体的成分是 SQ;假设2:所得气体的成分是SO、Q;假设3:所得气体的成分是 SQ、SO、O。实验过程中发现:B中无水硫酸 铜变蓝,C中U形管内有无色晶体析出, D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 E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现象判断,假设3成立。如果最终试管中固体为一种红棕色纯净物,则质量为3.2 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聚合硫酸铁的工业生产,

21、聚合硫酸铁的成分探究,聚合硫酸铁的热分解气体产物成分探究。5.碳酸钠广泛用于造纸、纺织、玻璃、洗涤剂、肥皂、制革等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I、吕布兰法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 , 1742 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下:(1)碳酸钠俗称O(2)在高温条件下,中发生两步反应,其中一步是NaSO和木炭生成 N&S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的是(4)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进,是因为此法有明显不足,请写出一

22、条不足之处 n、索尔维法1892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发明氨碱法制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原理如下:NaCl+CO+NH+HO=NaHC0 +NHC1, 2NaHC心 NaCO+COT +H2Q 某兴趣/、组采用下歹U装置 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实验操作如下:关闭Ki,打开“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打开 K通入CG;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NH, 一段时间后,关闭 K停止通CO;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 热,记录剩余固体质量。加热时间/mint 0tlt 2t 3t415剩余固体质量/g未t己录

23、15.313.711.910.610.6请回答下列问题:饱和NaHO液的作用是除去 CQ中混有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 ,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 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 ;关闭K2停止通NH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 CG,其目的是。(7)根据实验记录,计算 t2时NaHCOtl体的分解率 (已分解的NaHC顷量与加热前 原NaHC嬴量的比值),请写出计算过程。若加热前NaHCOK体中还存在少量 NaCl,上述计算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8)制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持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手中,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

24、榜先 生独立摸索出索尔维法并公布于众,又于1943年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出碳酸钠和氯化钱两种产品,这就是著名的候氏制 碱法。下列认识或理解正确的是 。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作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答案】纯碱Na2SO+C'W NaS+4co加快溶解速率,使 N&CO充分溶解在水中会有 CO 气体产生,污染空气 NaHCO+HCl=NaCl+ CO2 T +H2O控制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吸收 氨气、防止污染

25、空气使氨气充分反应24.2% (过程略)偏小【解析】【详解】(1)碳酸钠俗称纯碱。(2)根据题意,反应物是 NaSO和木炭,生成物是 N&S和CO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SQ+C通温N&S+4CO ( 3)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 的是加快溶解速率,使 N&CO充分溶解在水中。(4)吕布兰法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会污 染空气。(5)HCl易溶于水形成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3+HCl=NaCl+COT +H2O(6)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N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

26、有酸液的棉花,以吸收氨气, 防止污染空气。关闭 K2停止通NH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CO,其目的是使氨气充分反应。(7)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10.6g是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设反应前碳酸氢钠的质量是 x,贝U»用降处 + H?0 + C氏3168106.x10.6耳.168 x ,上 上_-1,解得工二16. 8g,所以未记录的值是16. 8g0106 10 6gy,NaHCO勺分解率会12时固体剩余物的质量是 15.3g,设此时发生分解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是2NaHCO3 Xa£C03 + H出+ CO, f反应前后固体的差量,168106168-106-y16* 8g-1

27、54 3g4168v,-= 77-t-r -,解得 y=4. 1g.168 - L06 16.8g-15.3gAlii t2 时 NaHCO勺分解率:探X100%24.2%若加热前NaHCOK体中还存在少量 NaCl,则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偏小, 偏小。(8)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此说法正确;“科技兴邦、 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此说法正确;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 料的作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此说法正确。故选。【点睛】该题中的难点是计算t2时NaHCOfl体的分解率,首先分析表中数据,当剩余固体质量不再 变化时,说明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此时

28、剩余固体的质量是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据此求出 未记录的碳酸氢钠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差量计算出12时发生分解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6. 2018年2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加工木材的方法(如图),把天然木材放在 NaO即口 N32SQ的混合液中煮沸以除去部分木质素,接着在100c以上的高温中进行机械压缩制成致密木材。A a4与3倍。(1)致密木材是由天然木材加工而成的,其密度为天然木材的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 (填植物器官名称)。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主要是 变化。若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则说明处理

29、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 (用百分数表示)。(2)致密木材的硬度、拉伸强度都很大,为天然木材的10倍左右,甚至超过了部分金属。致密木材的拉伸强度和纤维素有关。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l0。)n,则其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 H: 0=。拉伸强度=最大负荷力材料宽度乂材料厚度,它用来表示材料的坚韧程度。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量 的单位是相同的。(3)与其他材料相比,致密木材的优点是 。A.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B.可代替部分金属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原料来源丰富,能通过无限制砍伐树木加工制成【答案】茎 物理 40% 72: 5: 40 。 压强 B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

30、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 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详解】(1)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茎;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主要是物理变化。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设原来的密度为p ,体积为v,则压缩后的密度_ _ 1_ 132为3p ,体积为5V ,故此时的质量为3 5V ,故减少的质量为:P-看p v=5 P ¥则说明处 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40%;(2)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05)n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 H: 0= ( 12X 12 : ( 1 X 10 : ( 16X3 = 72

31、: 5: 40;如一心最大负荷力-曰+八L拉伸强度=材科音度后才料厚度,则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量压强的单位是相同的;(3)致密木材可代替部分金属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故填Bo【点睛】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 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解答的 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 考查基本知识。7.过氧化钙(CaQ)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可用于鱼 类养殖、农作物载培、污水处理等多方面。工业上可用大理石作原料制备过氧化钙

32、,某校 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模拟工业过程制备过氧化钙样品并测量其纯度。查阅资料过氧化钙固体难溶于水,加热至315c时开始分解,完全分解的温度为400425 C。常温下过氧化钙干燥且很稳定。过氧化钙能溶于稀酸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钙在湿空气或水中会逐渐缓慢地分解,长时间放出氧气。实验一提纯碳酸钙盐酸CO1. NibJ碧之上? ,T2啸口周巨H转化I操作高纯1K0;(n 手里 SiCh ) -j jCO; $固体NH4cl溶液已知: 转化”步骤中的反应方程式为:CaC2+NH3+CO2+H2O=CaCQ J +2NH4C1(1)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

33、 。实验二过氧化钙的制备:已知: CaC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1;CaQ。CaO2?8H2O不溶于水,在0 c时稳定,加热至130 c时逐渐变为无水20翕纯CaC5 30%氏5操作+叫哽T1f副厂口口)溶解一*沉淀。七)一*过滤CaO:14g12°曲酸 浓氯水洗;条卜烘干(3)为控制沉淀的温度为 0c左右,在实验室宜采取的方法为 。(4)操作A在实验室常用的步骤有 、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此操作中洗涤 晶体时不可选用的洗涤剂为 (用序号填空)。a冰水 b 40c热水c饱和NH4C1溶液(5)最后烘干得到过氧化钙时,适宜的温度范围

34、为 (6)已知产品的产率=产品实际质量产品理论质量x 100%则此制备流程中CaQ的产率为(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7)实验室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是1.18g?mL-1的浓盐酸,则配制12%的稀盐酸100g,需要水 mL (水的密度是1g?mL-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实验三过氧化钙含量的测定该活动小组设计下列装置,通过测定生成。2的体积,计算样品中 CaQ的质量分数。已知:a. Ca6+2HCl=CaC2+H2O2 b.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8)实验中MnO2的作用是。(9)相同条件下, 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填 装置A”或装置B”),检查该装置气密 性的操作是。

35、另一套装置测定结果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是 。观察生活(10)为防止过氧化钙在空气中变质,应 保存。【答案】CaCO3 2HClCaCl2 H2O CO2 CQ将反应容器置于冰水中(或冰水浴)加热浓缩(或蒸发浓缩)b 130c315 c 97.2% 67.6催化作用 装置A向水 准管中加水,一段时间后与量气管有稳定的高度差,则说明气密性良好。加入的稀盐酸也占了一定的体积,使结果偏大密封【解析】(1)(2)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3)要控制在0 c左右,可以在冰水混合物中控制;(4)根据由溶液得到晶体的方法分析解答;根据尽可能多的增加产品质量分析解答;(5)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6) (7)根据计算

36、解答;(8)根据二氧化镒不与稀盐酸反应 ,但能改变过氧化氢 的分解速率解答;(9)根据装置特点分析解答;(10)根据为防止过氧化钙在空气中变质,应隔绝空气解答。(1)由题中信息可知,酸溶过程是稀盐酸与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Q+2HCl=CaC2+H2O+CC2 T ; (2)由题中信息可知,CO2和NH3用于转化步骤。而CQ是酸溶步骤的产物,故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CQ; (3)为控制沉淀的温度为 0c左右,在实验室宜采取的方法为将反应容器置于冰水中 (或冰水浴);(4)操彳A在实验室常用的步骤有加热浓缩(或蒸发浓缩卜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要尽

37、可能多的增加产品质量,不能用热水洗涤,故选b; (5) CaQ 8H2O加热至130 c时逐渐变为无水 CaO2,加热至315 c时开始分解。故最后烘干得到过氧化钙时, 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130c315 C;(6)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AoCaCQ+2HCl=CaC2+H2O+CQ T10011120gA100 11120g - AA=22.2g设生成CaQ 8H2O的质量为BoCaC2+H2O2+2NH3 H2O+6H2O= CaQ 8H2O + 2NH4Cl11121622.2gB11121622.2g BB=43.2g43.2g CaQ 8H2O中CaQ的质量为43.2g x上2 x 1

38、00% =14.4g。此制备流程中CaO2的产率21614g为 X 100 % =97.2 % ; 设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 x。37%x=100g< 12%, x=32.4g;需要14.4g水的质量=100g-32.4g =67.6g,水的体积=67.6g + 1gnL-1=67.6g mL-1; (8)实验中 MnO2 的作用 是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起催化作用;(9)相同条件下,装置 A能够保证体系压强不 受加入盐酸体积的影响,所以加入盐酸时不会影响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测定,而装置B盐酸的加入会导致量气筒液面明显下降,会影响结果,故装置A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检查 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

39、向水准管中加水,一段时间后与量气管有稳定的高度差,则说明 气密性良好;(10)为防止过氧化钙在空气中变质,应密封保存。8 .康康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物质充分反应,在反应中用托盘 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 m、mi、m)、m4和V (实验操作正确,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 g/cm3)实验序言12 xcrcMI MnChnt <KC10a) /eM (试道) h肌(试蕾+加热M系侏圄本)kB里筒内收集气体胡体枳Y/m:(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m、m2、m3、m4、V、p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是 【答案】

40、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2KClO= 2KCl+3Q T m+m+m-m4= p V匕【解析】(1)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 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2)氯酸钾在二氧化镒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亨 2KCl+3O 2 T;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 变,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镒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氯 化钾和氧气,则 m1+m2+m3=m4+pV, 即: m1+m2+m3-m4 = pV。9 .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右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41、(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g.(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 条)。(5)反思:白磷燃烧 (填 遵守"或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答案】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爆裂2.6产生白色烟,气球胀大,后又缩小装置漏气(或锥形瓶未冷却等)遵守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解析】【详解】(1)锥形瓶应预先装少量的细砂的原因是防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溅落炸裂锥形瓶, 故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爆裂。(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27.6(20+5) =2.6g。(3)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