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申请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评价方法_第1页
命名申请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评价方法_第2页
命名申请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评价方法_第3页
命名申请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评价方法_第4页
命名申请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评价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评价方法(修订稿)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1试验项目动物实验分为方案一(刀豆蛋白A急性肝损伤模型)、方案二(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和方案三(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三种1.1 方案一(刀豆蛋白A急性肝损伤模型)1.1.1体重1.1.2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1.1.3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1.1.4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1.1.5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1.2 方案二(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2.1体重1.2.2血清甘油三酯(TG)1.2.3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V

2、LDL)1.2.4肝组织病理学检查1.3 方案三(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3.1体重1.3.2血清中胆固醇(CHOL)1.3.3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1.3.4血清中胆红素(TBIL)1.3.5肝组织病理学检查2 试验原则2.1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2.2根据受试样品作用原理的不同,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任选其一进行动物实验。3 结果判定方案一(刀豆蛋白A急性肝损伤模型)在模型成立的前提下,ALT、AST和LDH中任两项血液生化指标阳性和病理结果阳性,可判定受试样品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方案二(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血清中TG、VLDL指标阳性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阳性

3、,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功能。方案三(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血清中CHOL、LDL和TBIL三项检测指标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作用; 血清中CHOL、LDL和TBIL三项指标中任两项结果阳性,且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功能。在急性或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结果判定中,任何一项方案为阳性时,可认为该受试物具有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危害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检验方法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Assisting the Protect

4、ion Against Chemical Injury of Liver Function1 方案一(刀豆蛋白A急性肝损伤模型)1.1 原理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是一种在人体内对肝细胞有特异性毒性作用的植物凝集素,它能在体外激活T细胞的丝裂原,进入循环后首先活化T淋巴细胞,继而激活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2等细胞因子,引发炎症反应,可诱导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通过肝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损伤肝细胞。1.2实验动物成年大鼠或小鼠,单一性别,大鼠(180-220克),每组8-12只;小鼠(1822克),每组10-15只。1.3 实验方法1.3.1 剂量和分

5、组至少设三个剂量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必要时设溶剂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小鼠)或5倍(大鼠)一个剂量(等效应剂量),另设二个剂量组,最高剂量不得超过人体推荐量(以公斤计算)的30倍。1.3.2受试样品的给予经口灌胃给予受试样品,无法灌胃时将受试样品掺入饲料或饮水亦可,并记录每只动物的饲料摄入量或饮水量。原则上连续给予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1.3.3实验步骤1.3.3.1造模方法每日经口灌胃给予受试样品,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纯净水。将动物每周称重两次,以调整受试样品剂量。模型组及各样品组于实验结束时一次尾静脉给予剂量为1520mg/kg的刀豆蛋白A,小鼠10ml

6、/kg BW,禁食8h后经腹腔注射60mg/kg BW的戊巴比妥钠溶液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并取肝组织,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1.3.3.2检测指标体重、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1.4 血清ALT、AST和LDH的测定1.4.1检测方法血清中ALT、 AST 推荐采用速率法,LDH推荐采用乳酸为底物的速率法(LD-L法)。血样离心(2500rpm)后取上清,血清中的ALT、AST和LDH的检测采用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1.4.2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7、。方差齐,计算F值,F值F0.05,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1.4.3 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血清ALT、AST和LDH含量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模型成立。在模型成立的前提下,受试样品组血清ALT、AST和LDH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分别判定ALT、AST和LDH指标结果阳性。1.5 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1.5.

8、1 实验材料取小鼠肝脏左叶用10%福尔马林固定,从肝左叶中部做横切面取材,常规病理制片(石蜡包埋,HE染色)。1.5.2镜检从肝脏的一端视野开始记录细胞的病理变化,用5倍物镜连续观察整张组织切片,可见肝脏多发的灶状、片状坏死。1.5.3 评分标准肝细胞坏死:大致正常偶见坏死细胞坏死细胞小于整个视野的1/4坏死细胞占整个视野的1/41/2坏死细胞占整个视野的1/23/40分1分2分3分4分坏死细胞弥漫整个视野5分1.5.4 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但方差分析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F0.05,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

9、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1.5.5 病理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肝细胞坏死程度加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模型成立。在模型成立的前提下,受试样品任何一个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肝细胞坏死程度减轻,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判断为阳性结果。1.6 结果判断在模型成立的前提下,ALT、AST和LDH中任两项血液生化指标阳性和病理结果阳性,可判定受试样品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2.方案二: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10、2.1 原理机体大量摄入乙醇后,在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大量脱氢氧化,使三羧酸循环和脂肪酸氧化减弱而影响脂肪代谢。乙醇通过增加甘油三酯合成,减少脂肪氧化,降低肝脏运出脂肪的功能,增加脂肪组织的脂肪动员,引起早期酒精性脂肪肝和高脂血症。2.2 实验动物成年大鼠或小鼠,单一性别,大鼠(180-220克),每组8-12只;小鼠(1822克),每组10-15只。2.3 实验方法2.3.1 剂量和分组至少设三个剂量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必要时设溶剂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小鼠)或5倍(大鼠)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两个剂量组,最高剂量不得超过人体推荐量(以公斤计算)的30倍。用无水乙醇(分

11、析纯)造成肝损伤模型,无水乙醇浓度为50(以纯净水稀释),灌胃量12ml14ml/kgBW(乙醇密度0.8g/ml,折合乙醇的剂量为48005600mg/kgBW)。2.3.2 给予受试样品的途径和时间经口灌胃给予受试样品,无法灌胃时将受试样品掺入饲料或饮水亦可,并记录每只动物的饲料摄入量或饮水量。原则上连续给予30天.2.3.3 实验步骤和造模方法每日经口灌胃给予受试样品,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纯净水。将动物每周称重两次,按体重调整受试样品量。模型对照组和各样品组于实验结束时一次灌胃给予50%的乙醇,小鼠灌胃量12ml/kg BW,阴性对照组给予纯净水,禁食16h。动物腹腔注射60mg/

12、kg BW的戊巴比妥钠溶液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并取肝组织,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2.3.4 检测指标体重 、血清中甘油三酯(TG)、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细胞脂肪变性)。2.4 血清中甘油三酯(TG)测定2.4.1测定方法推荐采用酶法(GPO-PAP法)。采用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TG的含量。2.4.2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

13、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2.4.3 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G含量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模型成立。在模型成立的前提下,受试样品组TG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判定该指标结果阳性。2.5 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测定2.5.1 测定方法推荐采用ELISA法。采用极低密度脂蛋白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的VLDL的含量。2.5.2 数据处理2.5.3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F0.

14、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2.5.4 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血清VLDL含量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模型成立。在模型成立的前提下,受试样品组血清VLDL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判定该指标结果阳性。2.6 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诊断标准和结果判定2.6.1 实验材料从小鼠肝左叶中部做横切面取材,冰冻切片,苏丹染

15、色。2.6.2镜检从肝脏的一端视野开始记录细胞的病理变化,用5倍物镜连续观察整张组织切片。主要观察脂滴在肝脏的分布范围和面积。2.6.3评分标准肝细胞内脂滴无或稀少。含脂滴的肝细胞不超过1/4含脂滴的肝细胞不超过1/2含脂滴的肝细胞不超过3/4肝组织几乎被脂滴代替0分1分2分3分4分2.6.4 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方差分析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

16、;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2.6.5 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脂肪变性程度加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模型成立。在模型成立的前提下,受试样品任何一个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脂肪变性程度减轻,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判断为阳性结果。2.7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结果判断在模型成立的前提下,血清中TG、VLDL两项指标阳性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阳性,可判定受试样品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3 方案三: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3.1 原理机体反复多次过量摄入乙醇后,乙醇可通过诱导CYP4502E1,引起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代谢/营养的紊

17、乱以及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一系列反应,导致肝细胞的功能损伤,进而引起肝组织中甘油三酯含量聚积,胆固醇合成加强,并引起相应载脂蛋白含量的改变。3.2 实验动物成年大鼠或小鼠,单一性别,大鼠(180-220克),每组8-12只;小鼠(1822克),每组10-15只。3.3 实验方法3.3.1 剂量和分组至少设三个剂量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必要时设溶剂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小鼠)或5倍(大鼠)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二个剂量组,最高剂量不得超过人体推荐量(以公斤计算)的30倍。3.3.2受试样品的给予经口灌胃给予受试样品,无法灌胃时将受试样品掺入饲料或饮水亦可,并记录每只动物

18、的饲料摄入量或饮水量。原则上连续给予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3.3.3 实验步骤3.3.3.1造模方法每日经口灌胃给予受试样品,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纯净水。将动物每周称重两次,以调整受试样品剂量。模型组和样品组于实验结束前14天每天经口灌胃给予30%的乙醇,小鼠灌胃量10ml/kg BW(乙醇密度0.8g/ml,折合乙醇的剂量为2400mg/kgBW)。样品灌胃后间隔4小时以上再给予乙醇。实验结束前禁食4h,经腹腔注射60mg/kg BW的戊巴比妥钠溶液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并取肝组织,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3.3.3.2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体重、血清中胆固醇(CHOL

19、)、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清中胆红素(TBIL)、肝组织病理学检查。3.4 CHOL、LDL和TBIL测定3.4.1测定方法血清胆固醇(CHOL)推荐采用酶法(COD-PAP法),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推荐采用匀相测定法,血清胆红素(TBIL)推荐采用改良J-G法。血样离心(2500rpm)后取上清,上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CHOL、LDL和TBIL的含量。3.4.2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F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

20、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3.4.3 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血清CHOL、LDL和TBIL含量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模型成立。在模型成立的前提下,受试样品组血清CHOL、LDL和TBIL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判定该指标结果阳性。3.5 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诊断标准和结果判定3.5.1 实验材料取小鼠肝脏左叶用10%福尔马林固定,从肝左叶中部做横切面取材,常规制片,HE染色。3.5.2 镜检用5倍物镜连续观察整张组织切片,主要观察肝细胞变性(脂肪变

21、性、水样变性、胞浆凝聚、气球样变)、肝细胞坏死和炎症改变等,并同时给予记录。2.5.3 评分标准肝细胞气球样变: 无肝细胞气球样变偶见肝细胞气球样变气球样变的肝细胞占整个视野的1/3以内气球样变的肝细胞占整个视野的1/3以上肝细胞广泛的气球样变0级 0分I级 1分II级 2分III级 3分IV级 4分肝细胞脂肪变性: 无肝细胞脂肪变性偶见肝细胞脂肪变性灶状肝细胞脂肪变性,占肝细胞总数1/3以内脂肪变性肝细胞占1/3以上肝细胞弥漫脂变0级 0分I级 1分II级 2分III级 3分IV级 4分胞浆凝聚: 未见肝细胞胞浆凝聚偶见肝细胞胞浆凝聚胞浆凝聚的肝细胞占整个视野的1/3以内胞浆凝聚的肝细胞占整

22、个视野的1/3以上肝细胞广泛的胞浆凝聚0级 0分I级 1分II级 2分III级 3分IV级 4分水样变性:未见水样变性的肝细胞偶见肝细胞水样变性水样变性的肝细胞占整个视野的1/3以内水样变性的肝细胞占整个视野的1/3以上水样变性的肝细胞弥漫性存在占整个视野0级 0分I级 1分II级 2分III级 3分IV级 4分炎症改变:未见炎症改变偶见小炎症灶少数小炎症灶多数小炎症灶炎症灶广泛存在0级 0分I级 1分II级 2分III级 3分IV级 4分肝细胞坏死: 无肝细胞坏死单个肝细胞嗜酸性坏死或偶见小坏死灶散在分布的小坏死灶多数小坏死灶,无碎屑状坏死或桥接坏死小坏死灶广泛存在伴碎屑状坏死或桥接坏死0级

23、 0分I级 1分II级 2分III级 3分IV级 4分 3.5.4肝脏病变计分方法将每只动物肝细胞各种病理变化得分相加,肝细胞坏死评分2倍计入,以总分进行统计分析。每只动物肝脏病变得分=肝细胞变性得分(气球样变得分+脂肪变性得分+胞浆凝聚得分+水样变性得分)1+ 肝细胞炎症改变得分1 + 肝细胞坏死得分23.5.5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方差分析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F0.05,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

24、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3.5.6病理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肝细胞病变程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加重,病变总分值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判断模型成立。在模型成立的前提下,受试样品任何一个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之间,肝细胞病变程度明显减轻,病变总分值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判断动物实验病理结果阳性。3.6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结果判定在模型成立的前提下,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可判定受试样品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3.6.1 血清中CHOL、LDL和TBIL三项检测指标结果阳性。3.6.2 血清中CHOL、L

25、DL和TBIL三项指标中任两项结果阳性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阳性。对化学性感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评价方法修改说明一、承担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主要工作过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司(下称保化司)于2009年4月召开“保健食品功能评方法及有关程序修订”课题协作组工作会议,参会的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东直门医院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的专家近15人,会上对“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及有关程序修订”修订的原则和框架作了充分的讨论,又分

26、别征求了相关专家对修订内容的意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了“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修订的起草工作小组,经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参考保化司召开的工作会议的精神,咨询有关专家和实验室同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工作方案。经过起草工作小组开展的大量条件探索和实验方法研究,形成了修订初稿,起草工作小组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征求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形成送审稿。方法验证工作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进行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意见和建议形成送审稿。保化司于2010年8月再次召开课题协作组工作会议,

27、参会的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的专家近10人,会上针对验证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可操作性作了充分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起草工作小组根据会议精神对修订方案做了进一步完善,并邀请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部分项目的验证,综合了方法验证单位的意见后最终形成了送审稿。2011年7月,保化司在北京召开“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及有关程序修订”定稿专家研讨会,参会的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大学、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

28、控制中心、中国中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医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的专家14人,会上对修订后的“有助于降低化学性肝损伤危害”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给予肯定,并提出修改意见,后经多次司务会研究做了进一步完善,形成本修订稿。三、编制原则1、总原则,提高保健食品“对化学性感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适应当前法规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的要求。2、要符合当前化学性肝损伤研究的基础理论,既考虑原规范合理的方法,又要提高保健食品功能检验的技术标准,选择保留、改良或新增加的指标要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并得到普遍的认可,可以反映保健食品的对化学性肝损

29、伤的辅助保护功能。3、在撰写过程中,注意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四、确定相关技术内容及新旧技术规范的对比本修订稿与原规范比较,具体修改部分见下表编号原方法现方法修订理由序号内容序号内容11方案一: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方案一:删除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增加刀豆蛋白A急性肝损伤模型,并增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指标新增方法适用性强,并提高判定标准2 2.1 原理2.1 原理修改内容包括,增加“乙醇能增加甘油三酯的合成,减少脂肪的氧化,降低肝脏肝脏运出脂肪的功能,同时增加脂肪组织的脂肪动员,引起早期酒精性脂肪肝和高脂血症”, 删除氧化还原的内容。从脂质代谢紊乱的途径考虑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机理32.3.1剂量分

30、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2.3.1增加“乙醇密度0.8g/ml,折合乙醇的剂量为4800-5600mg/kgBW”使得乙醇的摄入量更明确。吸收的酒精量=饮酒量酒精度数0.842.3.3实验步骤2.3.3实验步骤和造模方法中增加“动物腹腔注射60mg/kg BW的戊巴比妥钠溶液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推荐采血方法,减少溶血52.3.4检测指标2.3.4检测指标中增加体重、血清中甘油三酯(TG)、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删去“肝匀浆中TG、MDA、GSH含量的测定”通过文献和实验研究,确定敏感指标。62.4、2.5、2.6肝匀浆中MDA测定方法、肝匀浆中GSH测定方法、肝匀浆中TG测定方法2

31、.4、2.5删除肝匀浆中MDA测定方法、肝匀浆中GSH测定方法,增加血清中TG的测定方法、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测定方法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增加血清中TG的测定和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测定,因该两种方法敏感性较高,特异度较好72.7.4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2.6.4 结果判定结果判定中增加乙醇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脂肪变性程度加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模型成立。在模型成立的前提下,受试样品任何一个剂量组与乙醇模型对照组比较,脂肪变性程度减轻,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判断为阳性结果。对结果判定内容进行细化,明确阳性判定的依据。82.8结果判定2.7 急

32、性酒精性肝损伤的结果判断结果判断修改为血清中TG、VLDL-C指标阳性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阳性,删除原来的结果判断。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原理部分是从大剂量的酒精短时间可引起急性酒精性脂肪肝和高脂血症进行阐述。93增加方案三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针对部分人群小剂量,长期饮酒的模式增加该方案,建立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0增加“有助于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危害结果判定“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结果判定、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结果判定中,任何一项为阳性时,可判定该受试物具有有助于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危害功能”。增加该项目,明确判定受试物阳性的依据。保健食品命名规定 (修订稿)第一条为保证保健食品命名科学、规范,保护消费

33、者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第三条保健食品命名基本原则:(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二)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简明、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三)不得误导、欺骗消费者。第四条保健食品命名禁止使用下列内容:(一)虚假、夸大或绝对化的词语;(二)明示或暗示治疗作用的词语;(三)人名、地名、外文字母(维生素除外)、汉语拼音、数字、符号等(注册商标除外);(四)消费者不易理解的词语及地方方言;(五)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六)

34、人体组织器官等词语(批准的功能名称除外);(七)其他误导消费者的词语(含注册商标)。第五条每个产品只能有一个名称,由品牌名、通用名、属性名组成。品牌名只能有一个。第六条品牌名一般采用文字型商标,后面应注明“”或“牌”,字数不超过6个。品牌名采用注册商标的,在注册商标名后右上角标示“”,非注册商标名后加“牌”。第七条保健食品的通用名应当客观、准确、科学、规范,可以是表明主要原料或本产品功能的文字,字数不得超过10个。具体要求如下:(一)不得使用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配方为单一原料并以原料名称命名的除外。(二)不得使用特定人群名称。(三)不得使用注册商标。(四)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其

35、通用名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应严格按照规范的功能名称进行描述。声称两个及以上功能的产品,不得使用功能名称作为通用名。(五)以产品原料命名的,应使用科学、规范的原料名称;单一原料的产品,可采用该原料的名称命名;两个以上原料组成的产品,不得以单一原料命名,可用配方中主要原料名称或缩写,其缩写应为约定俗成的缩略语,但不得违反命名要求。营养素补充剂类产品应以维生素或矿物质命名。配方由三种以上维生素或矿物质组成的产品方可以“多种维生素或矿物质”命名,不得以部分维生素或矿物质命名。第八条保健食品的属性名应当表明产品的类别或剂型。以食品类别表述属性名的,按食品属性分类;以剂型表述属性名的,可参照中华

36、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制剂通则的有关规定命名。第九条同一申请人原则上不得申请同名的另一产品。品牌名、通用名、属性名相同的产品,需要标注特定人群的,可在属性名后加括号标注。第十条在本规定发布前已批准使用的产品名称或品牌名,原则上可继续使用,存在严重误导、欺骗消费者情况的除外。第十一条本规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以本规定为准。保健食品命名指南 (征求意见稿)为指导保健食品命名,根据保健食品命名规定,制定本指南。一、禁用语在保健食品名称中禁止表达的词意或使用的词语包括:(一)虚假性词意。如产品中使用化学合成的原料或只使用部分天然产

37、物成分的,表述为“天然”等字样,或名称中含有祖传、御制、秘制、宫廷、精制等溢美之词的。(二)夸大性词意。如:宝、灵、精、强力、特效、全效、强效、奇效、高效、速效、神效等不切实际的用语。(三)绝对化词意。如:最、第一、全面、全方位、特级、顶级、冠级、极致、超凡等。(四)明示或暗示治疗作用的词语,如:处方、复方、药、医、治疗、消炎、抗炎、活血、祛瘀、止咳、解毒、各种疾病名称等。(五)人名,包括医学名人,如:华佗、扁鹊、张仲景、李时珍等。(六)地名,包括中华、中国、华夏等。(七)与产品特性没有关联,消费者不易理解的词语,如:纳米、基因、太空等;(八)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如:性、神、仙、神丹

38、等。(九)人体组织、器官、细胞等词语,如:脑、眼、心等;(十)超范围声称产品功能,如补铁类营养素补充剂不能命名为补血或改善营养性贫血。(十一)其他误导消费者的词语,如使用谐音字或形似字足以造成消费者误解的。二、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其通用名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应严格按照规范的功能名称进行描述。三、以产品原料命名的,应使用科学、规范的原料名称,如用西洋参单一原料配方的产品,可命名为某某牌西洋参含片,不得命名为某某牌花旗参含片。四、两个以上原料组成的产品,不得以单一原料命名,可用配方量大或起功效作用的原料名称的缩写,但其缩写不得违反命名要求。如用人参、枸杞为主要原料配方的产品,

39、不得命名为某某牌人参口服液或某某牌枸杞口服液,可命名为某某牌参杞口服液;用荷叶、丹参为主要原料配方的产品,不得命名为与药品通用名同名的某某牌荷丹片,可命名为某某牌荷丹保健片。五、已获批准的产品,具有明确功效成分的,可以功效成分命名。原料名与功效成分相同的除外。六、配方由三种以上维生素或矿物质组成的产品,如以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D为原料的产品,可命名为某某牌多种维生素片。七、同一申请人原则上不得申请同名的另一产品。品牌名、通用名、属性名相同的产品,需要标注特定人群的,可在属性名后加括号标注。如适宜人群为儿童的某某牌钙片,可在属性名后加括号标注适宜人群范围,即:某某牌钙片(儿童型

40、)。八、本指南是对保健食品名称的原则性要求,具体词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词语。附件2: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申报与审评指南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为指导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申报,规范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注册审评,制定本指南。第二条保健食品新功能是指拟申请的保健功能不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范围内的保健功能。第三条保健食品新功能应当符合以下基本原则:(一)以调节机体功能、改善机体健康状态或降低疾病发生风险为目的,不得代替药物治疗作用或与药物治疗作用混淆。(二)应与公布的现行保健功能名称及其功能学评价方法有本质区别。(三)有充分的科学文献支持和试验验证,并被公认或

41、普遍接受。(四)具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判定标准。(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第四条鼓励以传统养生保健理论为指导的新功能产品的研发和申报。第五条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所使用的原料和辅料应当为国家规定的可以作为保健食品原料和辅料的物品。第六条保健食品新功能不得作为已批准保健食品的增补功能。申请人在申报新功能时,不得同时申报现行功能范围内的功能。第二章研发第七条申请人在申请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注册之前,应当自行进行相关研发工作。第八条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的研发属申请人自主行为,申请人应对其研发行为负责。第九条保健食品新功能的研发应当以产品为依托,符合保健食品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新产品研发的有关要求。第十

42、条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研发报告有关功能研发部分,应当包括新功能名称、申请理由和依据、功能学评价方法和检验方法以及研究过程和相关数据、建立功能学评价方法和检验方法的依据和科学文献资料等内容。第十一条申请人应当自行组织开展新功能产品相关动物功能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开展人体试食试验前,受试的研发产品应当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检验机构的安全性评价,并符合食品安全、医学伦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第十二条申请人完成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研发工作后,应当将产品样品、产品研发报告以及与试验有关的资料一并提供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由该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第十三条参与保健食品

43、新功能产品研发工作的检验机构不得承担该产品的检验工作。 第三章申请与受理第十四条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注册申请应当符合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新产品注册的有关规定。第十五条申请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注册,申请人应当填写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注册申请表(国产)或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注册申请表(进口),随同申报资料一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以下称国家局受理中心)提出申请。所提交的资料应符合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注册申请申报资料项目及要求的规定。第十六条对于符合保健食品新功能要求的,国家局受理中心应当予以受理,并及时将申报资料送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下称国家局审评中心),

44、同时将产品信息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司(下称国家局保化司)。国家局保化司应当在首个产品受理后及时对外公告已受理的保健食品新功能的名称。与该保健功能相同或雷同的其他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应当在公告发布之日起五个月内进行申报,逾期不予受理。第十七条申请人应当在新功能产品申报受理之前,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报产品的封样申请,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封样。新功能产品申报受理后,国家局保化司应当及时函告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现场核查,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规定时间向国家局保化司提交现场核查报告。第十八条同期受理的新功能产品未获得批准的,国家

45、局保化司应当对外公告,取消原对其受理的限定。 第四章审评与判定第十九条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审评应当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按照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第二十条国家局审评中心组织专门的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审评专家委员会,对申报资料进行审评,并对新功能名称进行规范。第二十一条国家局保化司应当在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通过技术审评后的20日内,将该新功能名称及评价方法对外公开征求意见。第二十二条国家局审评中心应当在征求意见后,根据新功能产品审评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对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作出技术审评审核结论。第二十三条审评结论判定应当符合保健食品技术审评要点有关技术审评结论及判定依据,同时应当

46、遵循以下原则:(一)保健功能应当符合保健食品新功能的定义和基本原则。(二)功能名称的设定和表述应当科学、准确、简明、易懂,与功能学评价程序、检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相吻合,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保健食品所具有的实际保健功能。(三)功能学评价方法及检验方法应当科学、合理、可操作,评价指标应当稳定、可靠,具有针对性以及充足的科学理论依据。(四)功能学评价试验自检报告应当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功能学验证报告的评价程序、检验方法及评价指标相一致,结果应当相符。(五)新功能评价方法的技术审评意见不得涉及增补试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六章附则第二十四条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申报与审评其他相关工作

47、应当符合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第二十五条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技术审评要点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另行制定。第二十六条本指南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附件: 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注册申请 申报资料项目及要求一、国产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注册申请申报资料项目:(一)保健食品新功能产品注册申请表(国产)。(二)申请人身份证、营业执照或者其它机构合法登记证明文件的复印件。(三)提供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通用名称与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不重名的检索材料(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网站数据库中检索)。(四)申请人对他人已取得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五)提供商标注册证明文件(未注册商标的不需提供)。(六)产品研发报告(包括研发思路,功能筛选过程,功能研发报告、功能学评价试验的自检报告、预期效果等)。(七)产品配方(原料和辅料)及配方依据;原料和辅料的来源及使用的依据。(八)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含量及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的检验方法。(九)生产工艺简图及其详细说明和相关的研究资料。(十)产品质量标准及其编制说明(包括原料、辅料的质量标准)。(十一)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的种类、名称、质量标准及选择依据。(十二)检验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及其相关资料,包括:1、试验申请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