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解析_第1页
2016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解析_第2页
2016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解析_第3页
2016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解析_第4页
2016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212021 年“国培方案一一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工程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 意见?教师202113202113 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212021 年中 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方案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师厅2021220212 号精神, 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 20212021 年“国培方案一一 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 结合中小学学科教学 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研修,了解“互联网+学科教学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模式,

2、提升乡村教 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信息技术培训为载体、以掌握信息技术 能力的过程为依托,学员依托网络研修社区个性化选学课程, 熟练掌握信息技术 教学工具,能够灵活选择和运用来教育教学工作, 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 能,促进学生学习成效与能力开展,示范引领区域教学;通过工程实施,以 “提 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课堂教学改良能力 为培训主题, 推进示范性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建立基于网络的区域与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 制,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生成和积累一批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融合成果。 二具体目标 1 1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综合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能力提

3、开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学科教学能力以及专业自主开展 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2 2)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通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 构建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教学共同体,开展以教师工作坊引领的线上线下实践活 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中,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3 3) 教师个体的专业开展:通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开展, 实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主动改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通 过培训,每个人确立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认识和方法,促进理论、技能在实 践中的转化和运

4、用,提升学员课堂创新能力及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4 4) 校本研修的环境建构:形成一套区域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工作 机制,形成以校为中心,教研组为根底,区域研培为依托的校本常态化研修模式; (5 5) 优质资源的成果汇总: 通过培训,帮助学员们建立跨区域的学习共 同体,共享集体智慧,建立校、县区多级人才库和信息技术资源库 ,将* 省市、县乡村教师的精品课借助奥鹏教育平台推向全国。 二、培训对象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岳阳市湘阴县、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中小学幼 儿园教师 三、培训时间 20212021 年 9 9 月20212021 年 6 6 月 四、培训方式 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利用教师工

5、作坊的组织形式,实现网络研修与校本 研修整合的学习目标。具体表达为五个结合: 1 1 . .在线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采取远程网络培训、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线上与 线下学习的交叉开展,有利于学员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教学, 促进教育理 念与行为的转化。 2 2 . .专家讲座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强化情景体验,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3 3 . .主题研修和自主选学相结合 主题研修规划与大量选学课程融合,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不断强化技能, 提升经验。 4 4 .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相结合 案例解析指导实践工作,切实可行,效果显著。 5 5 .问题解决与

6、成果分享相结合 不断将生成资源收集整理,组建区域资源库。 研修空间 后 常态研修机制i学习研究共同体持续学习方案;校本、区域资源库建设 期 二预设课程结构 本次培训网络学习与训后跟踪紧密结合,采用混合研修方式,线上线下结 合,预设与生成资源相互补充,激发学员的学习。四、培训内容 一内容设计 课程按照教育部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课程标准的要求, 题类“技术素养类 “教师专业开展类 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能力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 本工程培训内容具体见下列图: 分为“综合类“专 四类课程,覆盖所有课程主题,以 “提 为核心,围绕日常教学中“教学设计、

7、 开展研修活动,深刻表达信息技术与学 培训前期 网络研修 校本研修 理解工程方案:建设教师工作坊团队;熟悉不同研修社区: 熟悉网络平台操作 诊断测评;引导选课;确定校本研修主题; 制定网络班修与校本研修方案 动化考 活深思 培 训 中 期 四个套餐连学: 1 -专业理念可怖径像程 ,教抨专业开展谭程 3.琮合/专题课程f封学 科,四个环境?选学 4 .信息技术豪界课程 近出JQ。门技本熏养憎课 :含桧索工具;选学 1.教师工作坊实弱操作; 立技术支持的“实践分享 理主题册悔?技术支持的 载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 评价 教学反思成果提 修; 3,校本研修渚动及成果应用 1,区域授设翁源提供 工区

8、域生成资邺整合 工区域主题活动开展 出区域蝌修成需分享 源效设 资长建 培训内容 培 训 培训测评;成果呈现;总结交流;跟进指导 课程 引领, 如稼修养 专业理念 U 与师器 f 专亚理念 =s 在线答疑 套普1 -偏重优优课堂教学,根底课程 娈卷偏重优化课堂教学f进阶课赛 信息技术J 应用课程套得 1 套警3殖重转变学习方的根底谡理 1 ,远程网络学 勾 费物馆彝变学习方式/进阶课程 、 在埃答疑 技术文持的教学?教有活动O 主题活动一一 技术支持的 J W实践分享课5 技术支持的教学f 毂育活动实录 技术支挣的教学?教育话动评你 I技术支持的教学教笆活动反思 跟进效劳与睥学月 基于M白。:

9、的网绪研修;同学好P 训后册修 r 与咽 的幽肮 定期回访 生成受髯整理慎用 分层设计课程: 课程满足不同起点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 个性化选学需求。 从学时安排上:按照培训学时的两倍以上提供选学内容, 可供教师中不同层 次的学员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学习内容。 从活动设计上:力求激发参训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当前热点话题和教 学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上加大力度,设计多样的研修活动和任务,使教师学有 成效。 从课程内容上:每个研修活动都配备了丰富的资源包。包括不同层次的研修 任务要求、微课视频、教学案例、工具软件、参考文献等,供学员按需选择。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 1) 四个套餐课程包

10、选学: 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课程按设置四个套餐, 支持学员在套餐课程包下自主选 学,支持学员参与校本研修。 本工程按照三个维度区分学习者层次: 其一是学习者本身信息技术的使用程度 其二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信息技术环境 其三是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上的侧重。 将课程按照“偏重优化课堂教学、“偏重转变学习方式两个维度,根据难 易度分别设置“根底课程和“进阶课程两个级别的套餐,使课程能够满足 不 同学科、不同起点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 个性化选学需求。 因此,学员可选的套餐课程包如下四类: 偏重 转变学习方式 进舒课程 偏重 优化课堂找竽 基制课程 课程内容结构如下列图所示: 优化 课堂教学 转变 学习

11、方式 (2 2) 提供学习微课及检索工具 为了满足学员日常教育、教学、学习的常态化需求,奥鹏教育提供了 29942994 个信息技术小技巧、小经验,并制作成微课,方便学习者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快速 找到所需要的帮助。这些微视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a a办公软件小技巧:pptppt 小技巧、wordword 小技巧、excelexcel 小技巧、wpswps 小技巧 等;电脑平安与维护小技巧:电脑操作小技巧; b b音视频软件小技巧; c c思维导图小技巧; d d社交软件小技巧:微博小技巧、微信小技巧、QQQQ 小技巧; e e学科工具软件:例如化学学科的 chemofficechemoffi

12、ce、chemwindowchemwindow 数学学科的 mathcadmathcad、mathlabmathlab、几何画板等。 、南费加一的工 用I*字;电嬲普柞捺巧.库摩.UIE Tit ?015 -13 16:45 17 n- 6 - 58 w A尾币衿号怎幺打出军?此何谭入人民的币书? 2021-9S-13 *与讦C2 口芷蜜104】 由坛a考香总打出琛?将抑甫入廿元的赁书丹穹方法 工JE 声翩字:至侬冷度巧一皆元 符号.6A ,中盅 2: 15乃二;口 。宏至 lO/iO/wJW 关建李:削小力巧,法却.文* 讨园r空Ct ;015 OS-:? lS:53-t7 *青*IQ详喏*

13、 口臭究物 *尚易零媒体吊飕下曲敢学设H: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 教学 *交互电子臼板环境书学科 趣学 Pad环境卜的学科教学及其! 塞例 碗 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蹈及具 蠹例分析 *移幼课堂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课程融合 陆的学习小蛆的担 情的学习过程监控 可言忠技术应用触1盲变革 *信息道德与信息平安 *另媒体教学环境的使用 *资源检案与获取 *彝媒体课件制作 *学科教学工具使用 期教学空间的构建 “阅幽教学平台 *适用于移叨漫翻软件应用 近配。0门软具微视魄 K一宽 *技术交 织与管理 * 技 术 支I 技术支持的学习评税 技术支持的课堂i并授 *技术支寺的教学i检 *中小学收和

14、信息技术应用i 能力标准解读 *信息技术环境卜的刚I专I 业发麻 “敖帅工作坊与教帅专业发I 展 “网螂雁与校本研修整合I 的实践IW导 三测评 D D 前测与课程推送 a a平台提供测评工具 依据工程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 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 ,在培训前 采用教育部提供的诊断测评工具包在奥鹏教育平台进行自测。 b b平台自动推送课程套餐 平台根据学员自测结果自动向学员推送不同类型的课程套餐, 供学员在套餐 下选学。 C C学员根据需求选课 在平台推送的课程套餐中,学员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课程学习。 为满足个性 化需

15、求,学员可打破课程的完整性,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章节学习,完成规定学 时即可。 2 2 培训测评 提供培训过程测评。 学员完成网络培训学时构成 完成总学时 学时构成 5050 学时 信息技术应用套餐选学:5050 学时 7070 学时 网络校本研修课程:7070 学时 四研修活动 本工程主题活动共四次,总题:技术支持的“实践分享课, 下设四个分 题,分四次活动完成。 要求: 1 1坊主组织学员围绕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的研讨交流活动;聚集活动成果。 2 2每个学员需从每次主题活动任务的参考选题中自选一题完成,提交线上 研讨交流。也可自定每次活动中的具体选题,完成后提交。 3 3坊主要做好任务选择的协调

16、工作,到达本坊合力完成每次主题活动的所 有任务,最后形成工作坊研修成果包。 该活动依托“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 一体化的网络研修体系,创 新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将送教、工作坊、网络研修紧密结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形成一体化设计,以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 研修成果:技术支持的“实践分享课 第一次主题研修活动 研修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 第一次 线上研修 线卜研修 主题 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 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 任务 “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案例 评析 信息技术应用岗位实践,完成一个 “教学设计案例 方式 工作坊交流研讨、学员互评、 专家评析 个人撰写“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案 例,同伴

17、交流,岗位实践 时长 4 4 周 4 4 周 师资团队引领 专家团队、坊主进行方向引领 与方法指导 进修学校教研员指导学校校教研组 或校际协作组协助完成 预期成果 “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 案 例集 成果形态 教学设计文本材料 第一次研修活动的参考主题包括: a a技术支持的教学资源准备 b b技术支持的教学系统设计 c c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设计 d d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设计 e e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设计 第二次主题研修活动 研修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 第二次 线上研修 线卜研修 主题 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 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 任务 “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案例 评析 信息技术应用岗位实践,完成

18、一个 “教学实录案例 方式 工作坊交流研讨、学员互评、 专家评析 个人撰写“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案 例,同伴交流,岗位实践, 时长 6 6 周 6 6 周 师资团队引领 专家团队、坊主进行方向引领 与方法指导 进修学校教研员指导学校校教研组 或校际协作组协助完成 预期成果 “技术支持的教学实录案 例集 成果形态 微课、课程片段选 一 第二次研修活动的参考主题包括: a a技术支持的新课导入 b b技术支持的重难点讲授 c c技术支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d d技术支持的现场作业 e e技术支持的课堂小结 第三次主题研修活动 研修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第三次 线上研修 线卜研修 主题 技术支

19、持的“教学评价 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任务 “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案 例评析 信息技术应用岗位实践,完成一个“教 学评价案例 方式 工作坊交流研讨、学员互 评、专家评析 个人撰写“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案例, 同伴交流,岗位实践。 时长 4 4 周 4 4 周 师资团队引领 专家团队、坊主进行方向引 进修学校教研员指导学校校教研组或校 领与方法指导 际协作组协助完成 预期成果 “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案例集 成果形态 微课、课程片段、文本材料 D 第三次研修活动的参考主题包括: a a技术支持的二维目标达成度评价 b b技术支持的课程资源开发整合评价 c c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行为转变评价 d d技术支

20、持的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评价 e e 5.5.技术支持的生成资源呈现与利用评价 第四次主题研修活动 研修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 第四次 线上研修 线卜研修 主题 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 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 任务 “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案 例评析 信息技术应用岗位实践,完成一个“教 学反思案例 方式 工作坊交流研讨、学员互评、 专家评析 个人撰写“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案 例,同伴交流,岗位实践 时长 4 4 周 4 4 周 师资团队引 领 专家团队、坊主进行方向引 领与方法指导 进修学校教研员指导学校校教研组或 校际协作组协助完成 预期成果 “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案 例集 成果形态 教学叙事+反思笔记

21、 除了技术支持的“教学反思,第四次研修活动的参考主题包括: a a技术支持的教材研读反思 b b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反思 c c技术支持的教研组活动反思 d d技术支持的课堂调控反思 e e 5.5.技术支持的家校沟通反思 . 六、阶段安排 本工程的培训阶段和任务安排详见下表: 培训 阶段 学员线下阶段任 务 学员线上阶段 任务 坊主阶段任务 管理员阶段任务 预期成 果 第一阶 段:做好 研修准 备 1 .反思自己在教学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聚焦利用信息技术 最想解决的一个或 者几个问题 2 .确定研修主题,撰 写个人研修方案 1 .熟悉奥鹏网络研 修平台、研修安排、 工程实施方案、考 核要求等

22、 2 .完成诊断测评 3 .进入工作坊和研 修小组 4 .提交个人研修计 划 1 .熟悉坊主及学员 平台操作,了解坊主 职责 2 .完善自己工作坊 信息,组建坊主QQ 群,组织学员进入坊 主QM 3 .组织参训教师线 下线上研讨,讨论工 作坊研修方案 4 .制定工作坊研修 方案 1 .熟悉管理员平台 操作 2 .组织校内/区域 网络研修启动会 3 .催促学员登陆奥 鹏网络研修平台参 加测评 4 .组织区域教研 员、工作坊坊主集 体研讨确定以校为 单位或以区域为单 位的校本研修规划 研修计 划 第二阶 段:信息 技术助 力学科 教与学 1依据研修方案中最 想解决的问题、自身 信息技术水平及学 校

23、多媒体教学条件, 选择本学期即将执 教的某一节课某一 知识点,完成该节 课该知识点的教 学设计或教学课件 2.在培训过程中结 合网络研修课程始 终围绕这一课题进 行打磨 3.参与工作坊坊主 或学校教研组组织 的线下活动 1.完成“学习任务 中第二阶段预设的 必修课及选课任务 2.积极参与坊主及 工程管理员发布的 线上研修活动 3.按规定在相应的 环节提交制定的教 学设计或教学课件 4.按要求完成线上 的其他考核任务 1 .催促工作坊的三 率情况 2 .指导学员在培训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及时反应给奥鹏项 目组 3 .点评批阅学员在 该阶段提交的教学 设计或教学课件,并 将优秀资源进行推 荐 4

24、 .组织学员参加线 上或线卜研修活动, 并制作一期坊内简 报 1 .催促本区域学员 参训I 2 .及时解决本区域 学员在培训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并将 问题及时反应给奥 鹏工程组 3 .确定本区域研修 安排,确定送培送 教主题和时间,以 简报的形式发布区 域校本研修实施方 案 “汴 支持的 教学设 计案 例集 1 .将上一阶段完成 并通过校本研修活 动打磨的教学设计 或教学课件在课堂 上进行实施 2 .有多媒体教学条 件的可请电教室将 本节课录制下来 3 .无条件录制的老 师可将课后的教学 课件进行修改完善 后或制作成微课形 式 4 .以精品课的活动 实录为样板,对照自 己的优课找差距,让 本年

25、级组的教师为 自己的优课提修改 完善建议,个人根据 建议修改完善自己 的精品课 1. 完 成 “ 学 习 任务 中第三阶段预设的 必修课及选课任务 2.浏览坊内其他同 伴的精品课的活动 实录,并对这些活 动实录进行线上点 评 3 .按规定在相应环 节提交自己修改完 善的精品课活动实 录及教学评价必 须与自己提交教学 设计是同一课题 4 .参加线上或者线 下组织的研修活动 5 .按要求完成线上 的其他考核任务 1 .催促指导学员参 加网上学习 2 .点评批阅学员在 该阶段提交的精品 课 3 .组织坊内听评课 活动,帮助坊内学员 修改完善自己的精 品课 4 .打磨坊内的优秀 精品课程,为接下的 送

26、培送教活动提供 优质资源 5 .以简报的形式汇 报工作坊线上线下 活动风采 第四阶 段:信息 技术教 学融入 的成功 经验辐 射 根据上一阶段的教 学实施情况,撰写一 份信息技术应用于 课堂教学实践的反 思,需表达教师运用 信息技术对活动的 改变直接效果; 信息技术融入活动 的研修标准机制功 用效果 1.完成“学习任务 中第四阶段预设的 必修课及选课任务 2.按规定在相应环 节提交自己的课堂 教学实践反思 3.按要求完成线上 的其他考核任务 1 .催促工作坊的三 率情况,重点催促学 习率及合格率 2 .指导坊内学员完 善课例,进一步打磨 坊内优秀的精品课 程 3 .点评批阅坊内成 员该阶段提交

27、的作 业,并将优秀资源进 行推荐 4 .组织坊内成员参 与线上线下活动 5 .对上一阶段提交 的精品课程进行坊 内评选,评出坊内精 品课程,建立坊内优 质课程资源库并公 开展示。 6 .以简报的形式汇 报工作坊线上线下 活动风采 1 .催促本区域学员 学习,重点催促未 合格学员 2 .催促工作坊活动 的开展,为坊主开 展工作提供行政层 面的支持 3 .召开参训教师座 谈会,并做好相关 的会议纪要 4 .区域社区展示各 坊评出优课,建立 区域优质课程资源 库并公开展示,并 做好送培送教相关 线下活动安排 5 .以简报或通知的 形式,汇报本区域 内 的 研 修进 展 情 况,展示本区域的 活动风采

28、 “技术 支持的 教学反 思案 例集 第三阶 段:信息 技术融 入学科 教与学 1 .催促本区域学员 参训I 2 .催促工作坊活动 的开展,为坊主开 展工作提供行政层 面的支持 3 .组织本区域内的 集中培训,让坊主 积极有效开展线上 跟进活动 4 .以简报或通知的 形式,汇报本区域 内的研修进展情 况,展示本区域的 活动风采 “技术 支持的 教学实 录案 例集 “技术 支持的 教学评 价案 例集 第五阶 段:大数 据支持 教师专 业开展 1.学员打磨自己在 整个网络研修阶段 形成的作品集,形成 最终研修成果 1.完成“学习任务 中第五阶段预设的 必修课及选课任务 2.提交自己的研修 总结 3

29、.查漏补缺,整体 回忆网络研修课程 1 .催促工作坊的合 格率 2 .以工作坊为单位 总结工作坊研修和 校本研修机制 3 .梳理本工作坊的 研修成果、推选出坊 内优秀资源提交区 域和奥鹏工程组 4 .推荐优秀学员,总 结反思,撰写并以简 报的形式发布工作 总结 1.催促本区域内的 学员完成线上学 习,争取二率达 100% 2.组织区域内的校 本研修成果展示活 动 3.评选并推荐优秀 坊主、优秀学员上 报工程组4.以简报 或通知的形式,撰 写本区域的工作总 结 网络研 修成果 集 七、考核评价 一考评原那么 实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合格性评价与激 励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

30、方法,要求学员完成对预设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的学习, 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和线上线下活动。 二考评方式分角色考核 1.1.参训学员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 考核要求 封顶分值 任务研修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时间到达每门课程最低学习时间且 解锁全部环节。 注释:课程学习成绩为过程性成绩,需保证每个 环节均解锁通过,且总学习时长不少于 800800 分钟, 才可得到此局部总分值成绩。 6060 分 研修作业 在研修过程中按照要求在学习任务环节完成 以下作业: 考核作业: 1 1技术支持实践分享课成果包; 2 2研修总结 共考核两份研修作业。每份研修作业被坊主批阅为不合格不记 3030 分 分;批阅为

31、合格记 1010 分;批阅为良好记 1212 分;批阅为优秀记 1515 分; 作业批阅得分总计 3030 分。 引领研修 简报阅读 在“简报模块点击阅读工程简报、工作坊 简报、学科简报、区域简报,学习了解工程信息 及动态;查看 1 1期简报 1 1 分 5 5 分 视频答疑 在“视频答疑模块参与专家视频答疑;查 看 1 1 期专家视频答疑 1 1 分 5 5 分 拓展研修 活动参与 在“研修活动模块参加区县组织管理者、校 级管理者、工作坊坊主组织发布的各类主题研修活 动;也可以自主发布研修活动,邀请其他同伴参与 拓展研修局部,不计入学员总分;作为结业评 优参考。 资源分享 在“资源分享模块提

32、交优秀教学资源内容 包括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案例等, 与工作坊学员分享 拓展研修 局部,不 计入学员 总分;作 为结业评 优参考。 日志提交 在“研修日志模块发表与研修主题相关的教 学/教研心得体会 说明 研修结束,根据每位学员完成表中各项考核内容情况,确定考 核分数,本工程总分值 100100 分,6060 分合格。 100100 分 2.2.工程县管理者、教师工作坊坊主考评 类别 考评要求 分数 考评者 过程性 评 价 60%60% 出勤记 1010 分,缺席 1 1 天扣 2 2 分。 2020 分 组长 积极参加交流研讨活动,过程中能发挥骨 干作用,表现突出记 1515 分

33、,一般记 1010 分。 2525 分 组长 每天填写研修手册,手册各栏目填写清楚 记 1515 分,每缺 1 1 项扣 3 3 分。 1515 分 组长 工程组 完成调查问卷和培训现场微调查,力口入项 目组管理 QQ,QQ,创立本区域/本坊/本校工程 QQ QQ 群,并将 QCQC号上报工程组合当地工程办。 1010 分 工程组 成果性 评 价 (40%(40% 培训结束后一周后工程县管理员提交“区 县研修规划,工作坊坊主提交“我的管理与指 导方案。提交记 2020 分,被评为优秀加 1010 分, 良好加 6 6 分,合格加 3 3 分,抄袭记 0 0 分。 3030 分 工程办 工程组

34、本考评总分值 100100 分,到达 6060 分为合格。作业不提交整个考评为 0 0 分 3.3.中小学校长考评 类别 考评要求 分数 考评者 过程性 评 价 (60%(60% 出勤记 1 10 0 分,缺席 1 1 次培训扣 2 2 分。 2020 分 组长 积极参加交流研讨活动,过程中能发挥骨 干作用,表现突出记 1515 分,一般记 1010 分。 2525 分 组长 每天填写研修手册,手册各栏目填写清楚 记 1515 分,每缺 1 1 项扣 3 3 分。 1515 分 组长 完成调查问卷和现场微调查,参加工程组 管理 QCW,QCW,创立本校工程 QCWQCW。 1010 分 工程组

35、 成果性 评 价 (40%(40% 培训结束后一周后校长提交“网络支持吓 的校本研修方案。提交记 2020 分,被评为优秀 加 1010 分,良好加 6 6分,合格加 3 3 分,抄袭记 0 0 分。 3030 分 工程组 本考评总分值 100100 分,到达 6060 分为合格。作业不提交整个考评为 0 0 分。 (三)考评结果的应用方式 1 1 . .骨干培训者评价结果应用 评价结果应用方式表达在三个方面: (1)(1)评价结果反应到骨干培训者所在区域教育行政和师资培训部门,作为 所在区域对骨干培训者工作考评的组成局部; (2)(2)奥鹏建立优秀骨干培训者资源库,在后续培训工程中优先聘用;

36、 (3)(3)建立与骨干培训者的经常性联系,对骨干培训者的专业开展给予力所 能及的支持。 2 2 . .学员评价结果应用 (1)(1)为考评合格学员颁发通过培训测评的结业证书,培训学时纳入当年教 师继续教育学时;优秀等级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重要条件之一; (2)(2)优秀成果加工提升后向实践推广,并进入外乡化资源库; (3)(3)不合格者与当地商量采取一定的措施补考或补学。 八、组织管理与专业指导 (一)组织管理 1 1 .教育主管部门(省级工程管理者、区县管理员) (1)(1)负责本工程的培训组织管理,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研修工作开展。做 好培训者团队的遴选工作。会同培训机构做好对本地“教师工作

37、坊的管理,做 好对工程校的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工作。将各级培训者和教研员学习情况纳入教 师考评,登记培训学分。 (2)(2)协助组织当地专家及教研员,与奥鹏配合,对本区域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提升培训工程的开展进行指导。 (3) (3) 了解关注本区域教研员学习情况、坊主工作情况,反映培训动态,沟 通情况信息,宣传典型事迹,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4)培训结束后,完本钱区域评价数据统计,做好本区域培训总结工作和 评优工作。 2 2 .奥鹏工程组 (1)(1)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程管理者的意见,进行研修规划的设计。 (2)(2)依据工程进展,提供相应网络课程供学员选学。 (3)(3)奥鹏提供“

38、教师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以便学员进 行相应的研讨交流。 (4)(4)组建教师研修工作坊,并指导坊主有效地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根据研修规划组织校本研修活动 在坊内,根据研修规划,结合本坊学员的情况和学科特点, 指导学员线上研 讨和线下实 践,及时批阅学员的研修活动。 第二,发布坊内公告 按照培训方案要求,工作坊坊主须根据本坊学习情况和培训进度发布工作坊 公告。 第三,精品课和优课的深度研讨 选择坊内专家对名师精品课的点睛分析和对 “教师优课的点评,组织学员 研讨。 第四,统计学情催促学习 按照培训方案要求,工作坊坊主须查看本坊学习统计数据, 了解本坊学员个 体学习行为,掌握整个工作坊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鼓励或催促本坊学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