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教学计划汇总六篇时间一晃而过,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数学教学计划 篇1一、基本情况二年级(1)共有学生40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来自街道及六十铺村的各个自然庄,一般都在78周岁,也有少数不足7周岁。这些小朋友经过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
2、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这样以来,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以优带差、共同进步。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
3、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
4、,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本单元是继前面第二单元后将剩余的69的乘法口诀学完,最后一课“整理与复习”是对19的乘法口诀的一个汇总与梳理。第八单元“除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29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扩展。进面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价值和乐趣。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
5、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十单元“总复习”本单元是对本册教材所学知识的全面复习,既重视了知识点的复习,又注重理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2、知道简单的含有两极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3、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4、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5、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
6、思考问题的意识。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书写、读法和运用,运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休的三个面。、了解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了解“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确立“东的方位,结合具体情境在给定一个方位的情况下辨认出其余三个方位,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体会一分钟的长短,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不确定现象。难点:、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
7、确含义,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从图纸上辨认方向转移到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理解时、分的关系,如何制作一份自己的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培养估算意识,学会估算策略,体会估算价值。、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统计的意义。五、具体措施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本学期主要采用以下措施:1、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增强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2、加强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认真计算的习惯。同时注意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4、加强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的资源进行教学,
8、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教学计划 篇2一、学情分析:班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
9、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观察物体(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系统学习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等;运算定律则主要是
10、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及图形的运动(二),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也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几个几何体的组合体,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探索平面图形运动的特性和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运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空间与几何学习的实践经验和思维经验。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
11、。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球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关于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制作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鸡兔同笼”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尝试、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使用尝试调整、列表、假设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及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
12、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三、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
13、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的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措施
14、: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针对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的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
15、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周将进行一次笔算小测。3、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本册教材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问题都是由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5、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且及时的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
16、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一)优秀学生培养措施: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二)后进生辅导措施: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2、不仅是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3、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上设计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4、后进生的作
17、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5、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共同的促进后进生进步。数学教学计划 篇3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二、学情分析我现任六年级一班的数学。学生整体学习习惯比较好,个别同学基础差,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大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且效果较好。新的学期里,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
18、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我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三、全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关键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1)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2)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3)关键: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
19、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四、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认真制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照顾到后进生。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3、加强操作、直观的
20、教学,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6、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并设计有效的预习作业。7、做好后进生辅差工作,采用兵教兵的方法。8、制定好总复习计划,把复习工作做细,做实,争取提高六年级毕业成绩。数学教学计划 篇4一、基本情况: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
21、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二、指导思想: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
22、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三、教学内容: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 证明(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证明(三),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 则是与统计有关。四、教学目的: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
23、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
24、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二),证明(三)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
25、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六、教学措施: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
26、措施: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七、教学进度: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数学教学计划 篇5一、教材分析
27、:1、"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包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1)"简易方程":本单元内容是由原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的方程内容整合而成。修订后的教材有几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变化。一是以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为主,同时适当启发学生依据方程特点灵活进行思考。二是增设列方程解稍复杂相遇问题的例题。三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
28、探求不同方程的解法,逐步提高解方程的能力。(2)"因数与倍数":这部分内容不仅知识点较多,而且存在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历来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教材注意以学生熟悉的整数乘除法为基础,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突出相关知识和方法的逻辑关联,有序地展开教学内容。(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含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真分数与假分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第二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
29、索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4)"分数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考虑到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亦已学习过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所以本单元教材十分注意为学生留出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5)"解决问题的策略":删除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转化是一种重要而又最为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在此前的各类数学活动中曾经多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
30、,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考虑到上述具体学情,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转化策略的意义和价值,尝试从策略角度重建相应的认知结构,体会转化的策略能够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生疏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从而使原有的相对模糊的认识趋于清晰和明朗,使原本相对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更具一般意义。2、"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六单元"圆".本单元教学圆的知识,主要有圆的形状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作为一种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曲线图形,圆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不能仅仅
31、局限于圆的半径、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较为直观的层面,还应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形成更多、更有价值的感悟。3、"统计与概率"领域,"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呈现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之一,而呈现和描述数据仅是统计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而更多地在于学会根据问题背景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以及通过不同角度的数据分析获得更多有意义的结论,从而不断加深对统计活动过程的理解,逐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4、"综合与实践"领域,"
32、;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蒜叶的生长"和"球的反弹高度".蒜叶的生长是结合"折线统计图"的认识重新设计的,其侧重引导学生围绕蒜叶及其根须的生长情况,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进一步感受数据对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球的反弹高度由原实验教材中同名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改造而成,其一方面强化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获得结论的活动线索,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主动开展实验探究;另一方面则突出了"回顾反思"的活动环节,着力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总结活动过程
33、中的收获和体会,帮助他们积累活动经验、提升认识水平。5、第八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此外,修订后的教材删除了找规律单元内容,增设探索"积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的专题活动。教材侧重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反思等活动,探素并发现几个数相加的和或几个数相乘的积的奇偶性规律,帮助他们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感受基本数学思想,培养探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这样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丰富对奇数和偶数的认识,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也有利于他们感受数学规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二、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对数
34、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方面(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会解一些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答相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
35、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深对自然数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理解;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数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丰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一步积累图形和几何的学习经验,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联系统计活动过程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能对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2、数学思考方面(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
36、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培养符号意识,感受方程思想的意义和价值。(2)在认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等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本特征,加深对自然数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数感。(3)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序思考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4)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学会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5)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
37、、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等活动中,经理有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6)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中的内容,参与实际调查,探索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等关系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逐步养成乐于动手、勤于思考的习惯以及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品质。四、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吃透新教材,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精心备课。2.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1)
38、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1)数学教学应体现"创设情境经历探索交流体验、感悟评价反思应用拓展"的基本过程。(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3)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探究、交流、指导、反馈、总结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6.改进教学评估方法。(1)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2)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3)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数学教学计划 篇6一、指导思想:在学校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Revision of Module 7(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上册
- 泉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中的哲学智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6 Growing Up(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 4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 中国传媒大学《工作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PCB精密定位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3 表内乘法(一)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前体药物载体材料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长安大学兴华学院《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隧道运营养护管理手册-下册
- 2023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审定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课件
-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2021新版)
- 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
- 企业员工培训PPT课件:职务犯罪培训
- 蛋白质分离技术全PPT课件
- 汪小兰有机化学课件(第四版)9醛酮醌
- 磷酸铁锂电池工商业储能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震旦ad188维修手册
- 五金英语词汇盘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