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中心_第1页
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中心_第2页
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中心_第3页
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中心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产品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1(一)、通用名称:通用名称: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英文名称: Vegetable activated carbon( Rice husk activated carbon)(二)、功能分类:食品加工助剂(三)、用量和适用范围 :用量:按生产所需适量使用拟使用范围: 油脂加工工艺2三 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3(一)、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用作油脂加工助剂的必要性1、油脂脱色的必要性脱色是油脂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工艺应用初期,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降低油脂中的色素,使油脂更为澄清、美观。主要的脱色方法是利用具有吸附能力的加工助

2、剂,如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和活性炭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这些吸附剂在吸附油脂色素的同时,也可以吸附油脂中可能存在的苯并芘、黄曲霉素和过氧化物等食品安全危害因素。而不同的吸附剂,在吸附各类色素和危害物质的效能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2、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脱色作用机理2.1 稻壳作为一种天然粮食作物的组成部分,含有 80%的碳及 20%的硅,其本身具有多孔结构。在适当的温度及时间控制下燃烧可以消耗掉稻壳中90%的碳成分,保留其本身的多孔结构,使得燃烧产物稻壳灰具有多孔、非晶态的结构,具有很好的吸附、渗透及过滤效果。以稻壳灰为原料生产加工出来的活性炭具有更优良的吸附性能。稻壳灰及植物活性炭(稻

3、壳活性炭)的显微镜下的形态比较见图 1。稻壳灰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图 1 稻壳灰与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显微形态比较2.2 稻壳灰与氢氧化钠反应, 大部分硅转化为可溶性硅酸盐,剩余的炭和与炭结合紧密的硅形成多孔的炭硅骨架,且骨架表面被碱性基团侵蚀而产生活性的羟基,从而赋予该炭硅骨架颗粒以较强的吸附活性,特别是对于亲羟基的物质,4如类胡萝卜素、重金属等。后续的酸化操作,将附着在炭硅骨架上的游离硅酸根进行缩合反应,形成多孔的水合二氧化硅;该部分硅与硅系列油脂脱色助剂(活性白土、特种硅酸盐等)相似, 同样具备较强的吸附活性;同时,酸化操作将附着在活化的炭硅骨架上的杂质粒子除去,使得羟基活性基团

4、游离出来。2.3 植物活性炭 (稻壳活性炭)的吸附活性来源于两个成分:强碱活化的炭及酸化处理的活性硅。两者的活性吸附基团以羟基为主,吸附容量取决于碱溶操作及酸化处理时产生的颗粒孔隙率及表面活性。所以,稻壳活性炭实际是一种碳硅多效吸附剂,吸附效果优于单一吸附剂。(二)、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及优越性1. 稻壳活性炭吸附色素能力优于木质活性炭目前国内活性炭行业大体有两个分类:一是煤质活性炭,是以无烟煤、烟煤、褐煤、泥煤为原料生产的,二是植物活性炭,是以木屑、椰壳或果壳等木质材料为原料生产的, 食品加工使用的主要为木质活性炭。与木质活性炭相比,稻壳活性炭主要是二氧化硅含量较高,通过不同二

5、氧化硅含量的稻壳活性炭与市售木质活性炭对菜籽油的脱色实验表明,各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稻壳活性炭的脱色效果要优于市售木质活性炭。本实验选取了二氧化硅含量分别为20%、30%、 40%的稻壳活性炭与市售木质活性炭进行脱色率检测,考察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稻壳活性炭与市售木质活性炭的脱色性能。实验条件是:60时加入活性炭样品,105 110之间保持30min。脱色结束后趁热过滤油样,于52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同时测定未脱色前的油品的吸光度。实验结果见下表1:表 1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稻壳活性炭与市售木质活性炭脱色性能比较加工助剂20%二氧化硅含30%二氧化硅含40%二氧化硅含市售木质活性炭量稻壳活性炭量

6、稻壳活性炭量稻壳活性炭脱色率,%90.089.186.985.72. 稻壳活性炭吸附黄曲霉毒素能力优于木质活性炭随着油脂加工研究的深入,发现吸附剂在吸附油脂色素的同时也可以降低油脂中食品安全风险物质的含量,如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等。5选取稻壳活性炭和市售活性炭进行吸附黄曲霉毒素的实验。实验用油为花生油,主要实验方法是:油品加热至 60时加入吸附剂样品,105110之间搅拌保持 30min。脱色结束后趁热过滤油样,收集油样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GB/T 5009.23-200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 的测定 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见下表2:表 2 稻壳活性炭与市售木

7、质活性炭吸附黄曲霉毒素的效果,单位(g/kg)检测项目初始值稻壳活性炭处理后市售木质活性炭处理后黄曲霉毒素 B 残留量8.812.034.201黄曲霉毒素总量残留量10.362.334.94从上表可以看出,稻壳活性炭与木质活性炭均有很好的吸附黄曲霉毒素的能力,且稻壳活性炭与木质活性炭相比,具有更好的吸附黄曲霉毒素的效果。3. 活性炭吸附苯并芘能力优于活性白土和凹凸棒粘土通过在油脂中外源添加苯并芘,对比活性炭、 活性白土和凹凸棒粘土等不同吸附剂吸附苯并芘的能力。实验表明,稻壳活性炭和市售木质活性炭与活性白土和凹凸棒粘土相比,有更好的吸附苯并芘能力,且稻壳活性炭最好。如表3:表 3 各吸附剂对苯并

8、芘吸附效果的比较,单位(g/kg)加工助剂稻壳活性炭市售木质活性炭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苯并芘残留量(初始含量18.20)1.071.636.6916.104. 稻壳活性炭与活性白土 /凹凸棒粘土混合使用有效脱除色素及苯并芘结合上述实验的结果及生产中的经验,我们将稻壳活性炭与市售木质活性炭分别与活性白土 /凹凸棒粘土按照相同比例混合进行脱色率和吸附苯并芘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4:表 4 稻壳活性炭与市售木质活性炭与活性白土 /凹凸棒粘土混合进行脱色率和吸附苯并芘的比较实验活性活性白土活性白土凹凸棒凹凸粘棒凹凸粘棒土检测项目+稻壳活+市售木质土 +稻壳+市售木质白土粘土性炭活性炭活性炭活性炭脱色率

9、, %94.493.590.886.088.383.66苯并芘残留量(初始6.690.921.0916.101.452.28含量 18.20 ),g/kg由上表可以看出,活性白土和凹凸棒粘土在添加稻壳活性炭和市售木质活性炭后,吸附苯并芘的效果增强;活性白土添加稻壳活性炭后,脱色效果与单独使用活性白土相当,添加市售木质活性炭后脱色率降低;凹凸棒粘土添加稻壳活性炭后脱色效果增强,添加市售木质活性炭后脱色率降低。5、国内文献资料中对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脱色性能的研究5.1 论文由稻壳灰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及应用研究中对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制备及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

10、炭)不仅比木质活性炭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而且对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也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附件 1 由稻壳灰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及应用研究)论文主要试验结果节选75.2、论文稻壳灰制取大豆油精炼中脱色剂的研究中探讨了不同的碱液浓度、硫酸浓度、活化时间等因素对脱色剂稻壳活性炭的脱色能力的影响,并对其脱色性能做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较活性白土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附件 2 稻壳灰制取大豆油精炼中脱色剂的研究)论文主要试验结果节选6、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充分利用资源、低碳环保经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活性炭在净化、吸附等工业技术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传统的活性炭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煤

11、、木材和椰壳等原料资源,随着资源的不断减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活性炭不论生产原料还是生产工艺都将面临严重的挑战。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是利用可再生的资源,将原本难以处置的天然作物充分利用,既缓解了活性炭原料不足的矛盾,同时解决了多年以来稻壳处理的难题,是发展水稻循环经济,实现低碳环保新产品,是8我司按照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所做的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成果,获得了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结论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可弥补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在吸附苯并芘上的缺陷,脱色效果基本相当;且有其他文献显示,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在不同的油脂中应用时,脱色效果更好。稻壳活性炭与木质活性

12、炭相比脱色和脱除黄曲霉毒素效果更佳。 稻壳活性炭与活性白土 /凹凸棒粘土混合使用可达到良好的脱色、脱苯并芘效果,并有环境及成本优势。有作为油脂加工工艺加工助剂的使用必要性。9四质量规格要求、生产使用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等相关情况说明10(一)、拟定食品添加剂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稻壳为原料,经炭化后碱溶酸化加工而成的食品添加剂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 。2 技术要求2.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表 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色泽黑色取适量试样置于 50mL 烧杯中,在状态粉末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2.2 理化指标:应

13、符合表2 的规定。表 2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pH 值5-9GB/T 12496.7油脱色率, %60附录A 中A.4氰化物试验(以干基计)通过试验GB/T 12496.14高级芳香烃(以干基计)通过试验附录A 中A.5砷( As)(以干基计) /(mg/kg)3GB/T5009.11 或GB/T5009.76铅( Pb)(以干基计) /(mg/kg)10GB 5009.12 或GB/T5009.7511附录 A检验方法A.1警示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操作者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A.2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

14、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按 GB/T 601、GB/T 602、GB/T 603之规定制备。A.3鉴别试剂和材料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 5。碘溶液;在100 mL水中溶解 14 g碘和 36 g碘化钾,加 3滴盐酸,用水稀释至 1000 mL,摇匀。鉴别步骤称取 3.00 g试样,精确至 0.01 g,置于盛有 10 mL 盐酸溶液的碘量瓶中,煮沸并保持 30 s,冷却到室温,加 100 mL碘溶液,塞上瓶塞,强烈振摇 30 s。用中速定性滤纸过滤,弃去初滤

15、液 20 mL,滤液转移到 50 mL比色管中至刻度,与参比溶液比对,其颜色不得深于参比溶液。参比溶液:用移液管移取10 mL 碘溶液置于 50 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12A.4油脱色率的测定方法提要取一定质量的中和大豆油,加入一定质量的试样进行脱色,测得脱色后油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减少值计算,以百分数表示脱色率。仪器和设备分光光度计,配有 1 cm比色皿。恒温磁力搅拌器。分析天平,感量 0.0001 g。固定好的温度计套管,温度计0 150 。烧杯, 500 mL。试剂和材料油样,由精炼油厂中和工段得到的新鲜中和大豆油。中速定性滤纸。测定步骤称取 150±0.01g

16、 中和油于 500ml 烧杯中,将已用乳胶管密封固定好的温度计套管套上,将其置于已预热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上,边加热边搅拌。当温度升至60时缓慢加入 2%的试样,搅拌强度以整个油样呈旋涡状运动为宜,保持温度计始终浸没在油样中, 当温度升至 105110之间保持 30min。脱色结束后, 取下烧杯,立即趁热过滤油样,弃去最初的60ml 滤液后收集脱色油。将上述滤得的澄清油样在分光光度计上,于520 nm 波长处,测定油样的吸光度(用1 cm 比色皿,以蒸馏水作参比,校正零位) 。同时测定未脱色前的大豆中和油在52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A.4.5结果计算油脱色率 X1 数值以 %表示,按公式( A.

17、2)计算:X 1A0 A1100%···························A1···(A.2)式中:A0 未脱色的油样在520 nm 波长处的吸光度。13A1 脱色后的油样在 520 nm 波长处的吸光度。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绝对误差不大于2%,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18、计算至一位小数。A.5高级芳香烃试验试剂和材料环已烷。硫酸奎宁标准储备溶液: 1 mL 溶液含硫酸奎宁 (C 20H24N2O2)2·H2SO41mg;称取 1.048g硫酸奎宁 (C 20H24N2O2)2·H2SO4·2H2O,置于 1000mL容量瓶中,溶解于硫酸溶液( 3 1000)中,用硫酸溶液( 3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硫 酸 奎 宁 标 准 储 备 溶 液 : 1 mL 溶 液 含 硫 酸 奎 宁(C 20H24N2O2 )2·H2SO40.01 mg;用移液管移取 1mL硫酸奎宁标准储备溶液,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硫酸溶液

19、( 3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硫酸奎宁标准使用溶液:1 mL 溶液含硫酸奎宁 (C 20H24N2O2)2·H2SO41g;用移液管移取 1 mL 硫酸奎宁标准储备溶液,置于 100 mL容量瓶中,用硫酸溶液( 3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仪器和设备索式提取器。比色管: 10 mL。分析步骤称取经粉碎至 71 m的干燥试样 1.00 g±0.01 g,用干净的滤纸包裹严密, 置于索式提取器中,用 12.0 mL 环已烷连续提取 2 h。将提取液冷却后置于比色管中。标准溶液是将 10 mL硫酸奎宁标准使用溶液置于比色管中。在紫外灯下观察,样品溶液显示的颜

20、色或荧光不超过标准溶液为通过试验。编制说明141、 国内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目前国内相关的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为GB 29215-2012食品添加剂植物活性炭 (木质活性炭 ),其中明确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为以木屑、竹子、椰壳或果壳等植物材料经物理法或化学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植物活性炭(木质活性炭),并没有将以稻壳为原料的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囊括其中。LY/T 12811998味精用粉状活性炭、LY/T 16232004木糖液脱色用活性炭和GB/T13803.31999糖液脱色用活性炭为国内目前可见活性炭相关标准,予以参考。2、 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查阅到的与植物活性炭(

21、稻壳活性炭)有关的国外标准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标准,美国食品化学法典第七版(以下简称FCC7),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以下简称日本公定书)。CAC 规定活性炭在食品中的用途是吸附剂和去色漂白剂,设置了吸附能力等13 项指标。 FCC7 中规定活性炭在食品中的用途是脱色剂、除味剂和纯化剂,设置了碘值等8 项指标。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设置了氯化物等5 项指标。与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有关的国内外标准技术指标一览表见表4 和表 5。3、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产品标准的制、修订与起草原则3.1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3.2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3.3有利于合理利

22、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3.4符合用户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对外贸易。4、确定各项技术内容的依据考虑到产品的原料来源和应用领域,食品添加剂稻壳活性炭中主要的指标、参数、公式、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的设置,在起草过程中参照了FCC7 和 GB29215-2012食品添加剂植物活性炭 (木质活性炭 )标准。但因为稻壳活性炭与木质活性炭的原料与产品成分、特性不同导致其主要应用于食用植物油脱色行业,所以本标准中保留包括了感官要求、氰化物试验、高级芳香烃试验、铅、15砷,而剔除了FCC7 标准中的碘吸附值、水溶物和硫酸盐灰分指标,同时增加了 pH 值、油脱色率两项。其理由和依据如下:因本产品是应用于食用油

23、脂加工中的脱色工段,产品的脱色率是其主要的质量指标,碘吸附值并不能直观的表现出稻壳活性炭在油脂脱色方面的能力。因此,用油脱色率取代了碘吸附值指标,其指标和检验方法则采用了行业内及各大油脂集团认可的指标和方法。由于在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活化(即酸化),调整其 pH 值,使产品在一定的 pH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脱色能力。因此,增加pH值指标。由于植物活性炭 (稻壳活性炭)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在食用植物油脱色,并不涉及到应用于水处理等行业,水溶物指标对稻壳活性炭产品及其应用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删除水溶物指标。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中的硫酸盐灰分主要是活性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稳定的化

24、合物,熔点在 1700 度左右,并且和硫酸、硝酸等强酸不反应,在活性炭的国标常规检测中将其测定为灰分,把活性二氧化硅判定为活性炭中的无效成分。但从本法制备出的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在油脂中的脱色效果和原理分析看,碳硅复效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选取不同灰分含量的植物活性炭 (稻壳活性炭),同条件下进行油脱色实验,对比不同灰分含量的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的脱色率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3和图 1:表 3 不同灰分含量稻壳活性炭脱色率试验,%稻壳活性炭灰分 %脱色率(吸光度),%稻壳活性炭( 20110624)45.289.0稻壳活性炭( 20110806)46.184.8稻壳活性炭

25、( 20110708)48.284.8稻壳活性炭( 20130620)51.788.9稻壳活性炭( 20130314)37.191.1稻壳活性炭( 20110729)36.590.1稻壳活性炭( 20120523)34.586.216稻壳活性炭( 20101111)25.291.6稻壳活性炭( 20120224)23.688.4图 1 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的灰分含量与脱色率关系图可明显看出,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的灰分含量与脱色率并无直接的相关性。这进一步说明了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中含有的活性二氧化硅对吸附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的。理论上该部分二氧化硅可以去除,但从应用性方面考虑不应去

26、除这部分活性二氧化硅, 因二氧化硅的提取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稻壳灰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稻壳活性炭的脱色效果。同时,硫酸盐灰分并不影响添加剂的安全性。故删除硫酸盐灰分此项指标。4.3指标要求的确定值本标准根据目前国内实际生产和使用情况拟定该项指标为5-9。油脱色率本标准根据目前国内实际生产和使用情况拟定该项指标为不低于60%。氰化物试验FCC7 规定试验溶液不产生蓝色为检验合格,本标准等同FCC 7 规定。高级芳香烃试验FCC7 规定试验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 显示的颜色或荧光不应超过硫酸奎宁17标准溶液为定性检验合格,本标准确定等同于FCC 7 的规定。砷含量砷是有毒有害的杂质离

27、子,应该严格控制,FCC7 规定为不大于 3mg/kg,本标准设置为不大于3mg/kg。铅含量铅含量与砷含量一样都是应该严格控制的指标,FCC7 规定为不大于10mg/kg,本标准设置为不大于 10mg/kg。4.4试验方法的确定本标准确定的试验方法见表6。4.5样品检测结果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产品抽样检查结果见表7。表 4国外标准指标对比表项目CAC 指标FCC7日本公定书碘吸附值 /(mg/g)吸附能力 90 110400干燥减量 w/ 15协商硫化物定性酸溶物 w/3硫酸盐灰分 w/5协商水溶物 w/%44.0乙醇可溶物 w/%0.5碱可溶有色物 w/%定性氰化物试验定性定性高级芳香

28、烃试验定性合格砷( As)mg/kg334(As23)O铅( Pb)mg/kg51010锌( Zn)mg/kg250.10氯化物(以 Cl 计) w/%0.53硫酸盐(以 SO4 计) w/%0.4818表 5: 国内标准指标对比表LY/T 1281LY/T 1623GB/T13803.3199820041999GB 29215味精用粉状活木糖液脱色糖液脱色用活性食品添加剂性炭用活性炭炭项目植物活性炭(木一级二级一级二级优一二质活性炭)品品品品级级级品品品A 法焦糖脱色率 w/ B 法焦糖脱色率 w/ 碘吸附值/ (mg/g)强度 /亚 甲基蓝吸 附率mL/0.1gmg/g干燥减量 w/酸溶物

29、 w/ 硫酸盐灰分 w/氯化物(以 Cl 计)w/% pH 值铁( Fe)w/%钙镁含量(以 MgO 计), %氰化物高级芳香烃水溶物(以干基计),%砷( As) mg/kg铅( Pb)mg/kg项目CAC 指标吸附能力安替比林吸附后10090801009010090804001210151310.010.0101010101033.51.51.51.001.502.007.04.05.04.05.03.04.05.00.20.250.20 0.250.200.250.305.0 7.03.0 5.00.050.10.05 0.080.050.100.150.250.25通过通过4.03.05

30、.0表 6:试验方法对比表FCC7木质活性炭测定方法本次确定指标碘吸附法GB/T 12496.81999油脱色率19溴酸钾滴定法碘吸附法干燥减量重量法(120 ,4h)重量法GB/T12496.4 1999(120 ,4h)至恒重( )1503h硫化物醋酸铅试纸检验GB/T12496.151999法醋酸铅试纸检验法酸溶物重量法GB/T 12496.18 1999重量法硫酸盐灰分重量法( 600)重量法( 600) GB/T12496.3 1999重量法( 650±20)水溶物重量法(100 ,1h)重量法重量法(100(100 ,1h)± 2)乙醇可溶物定性检定法碱可溶有色

31、物限量比色法pH 值GB/T 12496.7GB/T 12496.7氰化物蒸馏后加硫酸亚蒸馏后加硫酸亚GB/T12496.141999GB/T铁不显色铁不显色蒸馏后加硫酸亚铁不12496.14显色1999高芳香烃环已烷提取后目环已烷提取后目环已烷提取后视无色或紫外荧视无色或紫外荧紫外荧光比色光限量比色光限量比色砷( As)砷斑法砷限量试验(砷二乙基二硫代斑法或二乙基二氨基甲酸银法硫代氨基甲酸银或砷斑法分光光度法)铅( Pb)原子吸收分光光原子吸收分光光原子吸收分光度法度法光度法表 71:pH 值按照 GB/T 12496.规定的方法测定数据样品编号方法分析人一 分析人二 分析人三2011062

32、5GB/T 12496.75.775.785.7820110712GB/T 12496.76.876.856.8520110729GB/T 12496.75.815.855.8220110806GB/T 12496.75.405.405.4220110809GB/T 12496.77.267.237.2220111023GB/T 12496.76.866.866.812020111031GB/T 12496.76.106.156.0920111229GB/T 12496.76.396.396.3520120224GB/T 12496.77.127.097.1220120403GB/T 1249

33、6.77.187.117.1620120412GB/T 12496.77.007.027.0620120523GB/T 12496.75.215.215.19表 7 2:油脱色率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数据(%)样品编号201106252011071220110729201108062011080920111023检测结果68.160.475.766.760.965.7样品编号201110312011122920120224201204032012041220120523检测结果65.761.867.261.860.569.1表 7-3 氰化物按 GB/T 12496 规定的方法测定数据样品编号分析人一分析人二分析人三20110625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20110712通过试验通过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