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分类_第1页
1.物质的分类_第2页
1.物质的分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学习目标】1. 了解分类的方法和依据,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 的重要作用。2. 认识化学物质的常用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反应进行分类。3. 了解分散系的槪念及分散系的种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4. 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学习重点】1.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2.胶体的制备和性质。【学习难点】1.树状分类法认识化学物质。2.胶体的制备和性质。【知识梳理】1.常见的分类方法(1)单一分类法:对被分类的对象只用一种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2)交叉分类法:对被分类的对象采用多种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例如对Na

2、63;O,的分类,根据组成的阳离子分类,属于盐:根据组成的阴离子分类,属于盐:根据溶解性分类,属于盐。(3)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例如对物质进行分类物质混合物(多种成分)z- 单质.纯净物YI化合物固固:粗盐液液:水与酒精、矿泉水、盐酸气气:空气金属单质:Fe非金属单质:P电离(H数-一元酸Y二元酸I三元酸是否有氧化性f氧化性酸 酸Y匚非氧化性酸_阴离子是否含有氧j含氧酸_ i无氧酸_易挥发性酸. 难挥发性酸.是否有挥发性HC1HcSOtHcPOi强碱NaOH 碱彳弱Fe(OH),r疋盐 NaCl盐 < 酸式盐NaHCOo碱式盐 Cu2(OH)2CO3碱性氧化物氧化物r酸性氧

3、化物|两性氧化物A1©1-不成盐氧化物【知识回顾】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1) 金属:活泼金属+酸-> 盐+氢气金属+氧气T碱性氧化物金属+非金属-> 盐活泼金属+盐T新盐+较不活泼的金属(2) 非金属:非金属+氧气T酸性氧化物(3)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一> 酸酸性氧化物+碱T盐+水(槪念)碱性氧化物+水T碱碱性氧化物+酸T盐+水(概念)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T盐(4) 酸、碱、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盐+水酸+盐T新盐+新酸碱+盐新盐+新碱盐+盐T新盐+新盐【典例分析】卜一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无机化介物、钙盐的是A.石灰石 B. Ca(

4、OH)2 C. 【变式练习】1. 对下列物质物质进行分类正确的是(A. 纯碱、烧碱属于盐C.凡能电藹出屮的化合物均均属于酸CaC()3 D CH4)B.CuSO4 5H2O属于纯净物D 盐类物质一立含有金属阳离子2NaCl、CI2、NaClO、CI2O5. HCIO4是按某一规律排列的.下列物质系列中也完全按照此规律排列的是()A. Na2CO3. C、CO2、CO、NaHCO3B. NsS、S、Na2S2()3、SO2、H2SO4D. P2O5、H3PO4、Na3PO4. Na2HPO4. NaH2PO4C NH3、NO、际 NO?、NaNO32分散系概念.组成及分类(1)概念:一种(或多种

5、)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2)组成: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叫做,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叫做。(3)分类: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组成9中组合。 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其粒子直径的大小分别为、o3. 胶体的制取及性质(1)Fc(OHh胶体的制备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餾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慢慢滴入56滴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c(0H)3胶体。化学方程式:FcCl+3H2OFc(OHH(胶体)+3HCl。(注意)滴加氯化铁溶液要饱和,且滴加时要不断振荡,但不宜用玻璃棒搅拌,也不宜使液体 沸腾时间过长

6、,以免产生沉淀。(2)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会产生的现象。这是由于胶粒对光线的散射作用。比如光束通过盛有Fe (OH) 3胶体烧杯、淸晨阳光下的树林等(区别胶体和溶液) 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 (只有小分子、离子能通过半透膜)。净化胶体的方法-一-。操作:将带有小分子杂质和离子的胶体放入半透膜,系紧,将半透膜袋放入热水中,使得杂质离子或分子进入水中。为保证全部的杂质分子和离子完全除 去,实验中必须o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做泄向移动的现象。(以Fe (OH) 3胶体为例,阴极区颜色,可以判断Fe (OH) m胶体里分散质粒子带电荷。) 介稳左:胶体在一泄时间内能

7、稳定存在,主要原因为:a同种胶体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 斥:b布朗运动。 胶体的聚沉:a、对胶体加入电解质(如强酸、可溶性强碱、可溶性盐)如: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豆腐,医疗上用对伤口进行止血,江河入海口出现b、加入有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c、加热,胶粒会凝聚成大的颗粒而形成沉淀析岀的现象。4. 胶体的应用(1)农业生产:上壤的保肥作用,上壤中许多物质如黏上、腐殖质等常以胶体形式存在。(2)医疗卫生:血液透析、I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3)日常生活:制豆腐和豆浆、牛奶、粥、明矶净水,都与胶体有关。(4)自然地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5)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冶金工业利

8、用电泳原理选矿。金属、陶瓷、聚合物中加入固体的 胶体粒子,改进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归纳总结】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及胶体的性质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10-9mW9m 10一7口>W7m外观均一、透明、稳左多数均一、透明、介稳泄不均一、不透明、不稳泄分散质微粒组成单个分子或离子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许多分子集合体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实例食盐水、碘洒肥皂水、淀粉溶液泥水思考:三种分散系的分离方法?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直径介于1100n 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B.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2、下列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