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练习简析及译文翻译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练习简析及译文翻译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练习简析及译文翻译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练习简析及译文翻译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练习简析及译文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练习、简析及译文(翻译)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 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 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 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 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 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 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 行路。虽董之以严刑,

2、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 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 车朽索,其可忽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 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 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 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 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 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 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役聪明

3、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底稳固;想要 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 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根底不稳固却 要求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 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 明智的人呢?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 地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 如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 达不到更高的境界,情感不能控制住欲望,这也是砍断树根 而想要树木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啊。所有的帝王,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无不

4、是在深深的 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开头做得 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善终的却很少。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守 住天下就困难了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 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患之中, 一定能竭尽诚意对待臣民;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的感情轻视 别人。竭尽诚心,就能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轻视别人,就会使亲骨肉变成陌生人。虽然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他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他们,(他们)最终苟且以求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在心 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象水一样),水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 的

5、事。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能不加重视吗?统治 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想到应该 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 来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险,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 束;担心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 百条河流;喜爱游乐打猎,就要想到从三面驱赶,留一面; 担心自己意志松懈时,就要想到做事自始至终都要谨慎;害 怕自己受蒙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担心说坏话 的人,就想到要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邪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 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前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 思的

6、事,弘扬这九种品德。选拔贤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 好的建议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由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 恩惠,诚信的就会献由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着做好自己的 事情,君臣就会没有多少烦扰的事,(皇上)就可以尽情享受安逸的生活,享有神仙一样的长寿,或演奏琴瑟或垂衣拱 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得到教化。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 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劳损自己的耳目,毁坏无为而治 的最高境界呢?1 .作者、写作背景作者魏征(580-643 ),字玄成,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 著名政治家。隋末为避乱而由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 义军。李密失败,他投降

7、唐朝。唐太宗时任谏议大夫、左光 禄大夫,封郑国公。其人有胆量,敢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 纳,功成贞观之治。后代一些净臣都以他为楷模,亦泽被后 世。著作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附:魏征病卒,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 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 镜矣。写作背景疏,即奏疏,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此疏是魏 征在太宗贞观H一年(637年)写的。唐初随着天下安定, 太宗有骄奢之意。疏中讲了帝王应采取的统治天下的方法, 含劝戒之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亦属可取事理。后来唐 太宗曾赐于诏,褒奖魏征,并说: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 置之几案以比弦韦。此文中提到的用人

8、纳谏等策略被采纳,为成就贞观之治起到了大作用。2 .课文内容简讲第一段:提由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并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运用比喻推理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第二段: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第三段:提由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十思,十条劝戒,正面论述十思的好处。3 .写作特点正反论述,说理透彻。对同一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如第一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固本疏源,如第三段对十思的正反论述。比喻论述,生动有力。如第一段的比喻及比喻推理。骈散结合,语言华美流畅。多用骈偶句式,但又不受骈体束缚,夹以散句,既整齐华美, 又自然流畅。二.能力

9、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 6题。长安完盛之时,有一道术人,称得丹砂之妙,颜为弱冠,自 言三百余岁。京都人甚慕之。至于输货求丹,横经请益(横 经,横陈经书。请益,指请教)者,门如市肆。时有朝士数 人造其第,饮啜方酣,有阍者报日: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觐, 道士作色叱之。坐客闻之,或曰:贤郎远来,何妨一见?道 士颦蹙移时,乃日:但令入来。俄见一老叟,鬓发如银,昏 耄彳区偻,趋前而拜。拜讫,叱入中门,徐谓坐客曰:小儿愚 联,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都未及百岁,枯槁如斯,常 已斥于村墅间耳。坐客愈更神之。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乃 云:彳区偻者即其父也。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王 仁裕玉堂闲话)1

10、.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称得丹砂之妙 称:声称。B.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 造:至黑C.坐客愈更神之神:以为神。D.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 诘:审问。2 .对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如弱冠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此,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 右的年纪。B .至于输货求丹输货:运送财物。C.欲参觐参觐:拜见。D.道士颦蹙颦蹙:皱眉着急。F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3 .门如市肆作色叱之()A .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变了脸色呵斥他B .门前像市场一样变了脸色呵斥他C.门前像市场一样 做由样子呵斥他D.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做由样子呵斥他4 .但令入来昏耄彳区偻()A.

11、但是命令进来B .只是让他进来C.只是让他进来D.但是命令进来年老糊涂而驼背年老糊涂而驼背头昏年老而驼背头昏年老而驼背5 .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A.喜欢道术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这种小孩子一样了 B.喜欢道术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样了 C.喜欢道术的人受到他欺骗迷惑,像这种小孩子一样子。D.喜欢道术的人受到他欺骗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样了。6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道士面容显得很年轻,自言三百余岁,因而京都很多人 不惜财物来求他那可长生不老的丹砂,并向他请教。B.几个朝士到道土住宅时,道土自己饮酒喝茶正酣,守门 人报说道士之子求见,道士作色叱之。坐客劝说他才答应一 见。C. 一白发老者入前而拜道士,道士叱之入中门。道士后对 坐客说,这是他的小儿,因不服丹药才这般衰老。D.坐客更加把道士当成神了。 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