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费用调查制度说明_第1页
成本费用调查制度说明_第2页
成本费用调查制度说明_第3页
成本费用调查制度说明_第4页
成本费用调查制度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本费用调查制度说明一、调查目的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统计重要的总量指标,也是GDP勺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率是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重要数据之一。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计算统一规范,数据更加准确,国家统计局决定改变由被调查企业直接填 报”工业中间投入”,从而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做法,通过在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建立成本费用调查制度,直接采集计算工业中间投入和增加值所涉及的基础数据,并通过严密的计算方案, 由上级统计部门统一计算生产法和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及其工业增加值率。该项工作是2007年国家统计局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工业统计改革的重要内容,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计算的准确性。二、调查内容

2、本次调查的内容是工业企业制造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 用等的明细项目构成,调查表式详见附件。三、调查范围调查范围为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部分小型工业企业,调查企业名单由各市统计局以 2007年8月份“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B202表)季报名录库为基础确定。 其中小型企业按行业中类进行选取,选取原则是:对中类行业的小型企业按其2007年8月末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由高到低排序,选取规模大的企业,使选取的调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占该行业全部小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 的50妞右。调查企业名单确定后,各地不得随意变更。根据省排定的名单,苏州共有2872户。本

3、月22号,省又下文要求我们于 12月1日前上报 样本企业中停产企业和行业中类发生变化的企业一览表。请各地抓紧时间核 查,并于29号前上报变化企业名单。需变更企业一览表:企业企业企业行业代行业代停产1- 10 月同期累是否省级是否市代码名称规模码(原)码(现)月份累计产值计产值样本级样本注:行业中类发生变更的停产月份免填,停产企业行业代码(现)免填。四、上报要求本次调查将实行网上直报的模式,由市局统一设计网上直报表供企业登录,部分地区有自身的直报系统并有条件自行设计的,本调查可以由这部分地区通过自己的网上直报平台上统一扎口上报。调查企业填报2007年的全年数据,2008年1月23日前各区县统计局

4、将分企业资料报送工交 处(企业网上直报报送时间由区县自行确定)。各地报送的分企业数据还要包括“企业所属行政区划代码”、“企业所属行业小类代码”、“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代码”、“企业控股情况代码”、“企业规模代码”,这些属性指标 由统计部门从基本情况表中关联取得。另外,成本费用调查表的其他有关指标必须和财务年报中的相同指标数据保持一致。五、填报原则填报本表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即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 的产品制造成本。“不重不漏”。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不重复,二是不遗漏。不重复:由于企业的会计明细科目设置不尽相同,被调查企业可按照会 计核算中实际使用的费用划分方

5、法和核算方法进行填报,但要注意指标填报 不要重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如果车间(分厂)将辅助材料、备品配件等作为机物料消耗核算,那 么在本表的“直接材料消耗”部分不填列,而在“制造费用”的“机物料消 耗”中填列,以避免重复填报。有的企业“动力”费在制造费用核算,填表 时可填在“制造费用”下的“水电费”中,而“直接材料消耗”下的“动力” 不填。b.有些小企业会计科目设置较粗,如人员工资没有设置“直接人工”、“生 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等科目, 而是将人员工资都放在一个科目核算,则填表时也填在该指标下,其他指标 免填。类似的指标还有职工福利费、折旧、修

6、理费、社保费、差旅费等等, 都按上述方法处理。c.营业费用部分有些指标是企业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 务网点等)发生的费用科目,如销售部门人员工资、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 的费用、业务费、办公费、差旅费、通信费、招待费、折旧费、修理费等, 如果企业没有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其内部销售部门属于行政管理部门,则上述经费开支不包括在营业费用中,而是列入管 理费用。另一层含义是不遗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本表所列指标不可能将企业的费用明细项目列全,为避免费用遗漏, 在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项下都设置了其他项,其他项是指制造费 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中扣除已列出

7、的费用项目后的余额,因此制造费用、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各项的分项相加应等于该费用总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各个其他费用项下又设置了 “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该指标的目的是为了区分其他费用中属于增加值的部分,在企业会计核算中没有现 成的科目,需要填表人员根据各种费用性质计算填报。b.避免直接材料消耗与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等遗漏填报。即如果企 业产品生产中使用了自产自耗产品,应将自产自耗产品分解还原成直接材料 消耗、直接人工以及其他直接费用等填报。c.对于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小型企业,如果将“原材料”、“包装物”、“自制半成品”等科目合并,只设置“材料”科目,则将“材料” 消耗填在

8、“直接材料消耗”和“原材料”中,其他各分项免填。六、电力企业填报的特殊规定由于电力企业执行完全成本核算方法,其会计科目和指标列示不同于一 般工业企业,为保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表式的统一完整,规定 电力企业也按同一调查表式填报成本费用指标,但对其具体填报方法特做如 下规定:(一)发电企业的填报方法发电企业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作为调查表中“制造成本”填报,“变 动成本+固定成本”以外的各种费用填报在调查表“管理费用”项下的对应 指标中,这些指标的合计数对应填报在“管理费用”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制造成本”明细项目的对应关系列表如下:成本费用调查指标发电企业生厂成本一、制造成本

9、变动成本+固定成本1.直接材料消耗(1)原材料(2)燃料(3)动力2 .直接人工3 .其他直接费用4 .制造费用(3)折旧费(4)修理费(13)水电费其中:水费1+2+31 .材料费2 .燃料费3 .购入电力费4 .工资+工资附加费5 .环境保护费+其他费用6+7+86 .折旧7 .修理费8 .水费及水资源费水费及水资源费(二)供电企业的填报方法供电企业的“生产成本”作为调查表中“制造成本”填报,“生产成本”以外的各种费用填报在调查表“管理费用”项下的对应指标中,这些指标的 合计数对应填报在“管理费用”栏。“生产成本”与“制造成本”明细项目的 对应关系列表如下:成本费用调查指标供电企业生产成本

10、一、制造成本发电成本输电成本购电成本供电成本热力成本1.直接材料消耗(1)原材料(2)燃料(3)动力1+2+31 .材料费2 .燃料费3 .购入电力费11.材料费11.材料费1+21 .材料费2 .燃料费2.直接人工4.工资+福利费2.工资+福利费2.工资+福利费3.工资+福利费3.其他直接费用5.输电费+其他费 用3.委托运行维护 费+其他费用1 .购入电 力费+输电 费3.输电费+委托运 行维护费+其他 费用4.其他费用4.制造费用(3)折旧费(4)修理费(13)水电费其中:水费6+7+86 .折旧费7 .修理费8 .水费水费4+54 .折旧费5 .修理费4+54 .折旧费5 .修理费5+

11、6+75 .折旧费6 .修理费7 .水费水费如果供电企业只有“发电成本”、“输电成本”、“购电成本”、“供电成本”、“热力成本”中的一种,则将该种成本的各项费用对应填报即可;如果企业 有两种以上的成本,则需将这些成本的合计数填报在“制造成本”栏,并将 这些成本中的相关费用按上述对应关系相加后填报在调查表的对应指标栏中,如某企业既有“发电成本”又有“输电成本”,则“发电成本”加上“输 电成本”之和填报在“制造成本”栏,“发电成本”中的“材料费”加上“输电成本”中的“材料费”之和填报在“原材料”栏,其他指标依此类推七、成本费用调查与财务年报数据联审要求(互审)成本费用调查与财务年报法人代码相同的企

12、业进行联审。1.基本情况表联审要求:(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名称=(101-1表)企业名称(成本费用调查)行政区划代码=(101-1表)行政区划代码(成本费用调查)行业小类代码=(101-1表)行业小类代码(成本费用调查)登记注册类型代码 =(101-1表)登记注册类型代码(成本费用调查)控股情况代码=(101-1表)控股情况代码2.B702表与B201表联审要求:(B702表)工业总产值=(B201表)工业总产值3.B702表与B202表联审要求:(B702表)主营业务收入=(B202表)主营业务收入(B702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B202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B702表)其他业务收入=(

13、B202表)其他业务收入(B702表)营业利润=(B202表)营业利润(B702表)补贴收入=(B202表)补贴收入(B702表)本年应交增值税=(B202表)本年应交增值税(B702表)财务费用=(B202表)财务费用(B702表)管理费用=(B202表)管理费用(B702表)营业费用=(B202表)营业费用(B702表)职工教育经费=(B202表)职工教育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次成本费用调查没有设置与 b202表年报“中间投入”指标的联审,但我们还是要求成本费用调查表的相关项目与b202表年报中间投入”相关指标保持一致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按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设计的指标,可以同时

14、计算出“生 产法”和“收入法”的工业增加值,各项指标在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 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间的归并详见下表。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步骤为: 首先分别计算出分企业的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 盈余的汇总数;再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企业的“生产法”和“收入法”工业增 加值,“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一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最后以企业 为单位进行“生产法”、“收入法”工业增加值的分组汇总。工业增加值计算表指标名称代码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 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甲乙一、制造成本0011.直接

15、材料消耗002V(1)原材料003(2)燃料004(3)动力005(4)包装物006(5)外购半成品007(6)修理用备件008(7)其他直接材料消耗009指标名称代码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 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直接人工010V3.其他直接费用011*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12V4.制造费用013(1)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014V(2)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015V(3)折旧费016V7(4)修理费017V(5)经营租赁费018V(6)保险费019V(7)取暖费020V(8)运输费021V(9)劳动保护费022*其中:保健补贴、洗理费023V(10)工具摊销024

16、V(11)设计制图费025V(12)研发、试验检验费026V(13)水电费027V其中:水费028(14)机物料消耗029V(15)差旅费0300.936V0.064V(16)办公费031V(17)劳务费032V(18)通信费(包括:固定电话、 移动 电话、微机联网等费用)033V(19)外部加工费034V(20)其他制造费用(是指没有包括在 上述指标中的支出项目)035*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 府部分036V7二、营业费用037指标名称代码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 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运输费038V2.装卸费039V3.包装费040V4.保险费041V5.仓库保管费042

17、V6.委托代销手续费043V7.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044V8.业务费045V9.经营租赁费046V10.销售服务费用047V11.销售部门人员工资048V12.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049V13.差旅费0500.936V0.064V14.办公费051V15.通信费(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微机联网等费用)052V16.招待费053V17.折旧费054V18.修理费055V19.物料消耗056V20.低值易耗品摊销057V21.社保费058V22.其他营业费用(是指没有包括在上述 指标中的支出项目)059*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60V三、管理费用0611.公司经费062其中:(1

18、)行政管理人员工资063V(2)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064V(3)折旧费065V7(4)差旅费0660.9360.064指标名称代码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 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VV(5)办公费067V(6)修理费068V(7)机物料消耗069V(8)低值易耗品摊销070V2.工会经费0710.6 V0.4 V3.无形资产摊销072V4.通信费(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微机联网等费用)073V5.印刷费074V6.会议费075V7.水电费076V其中:水费0778.警卫消防费、人防基金0789.仓库经费07910.劳动保护费080*其中:保健补贴、洗理费081V11.上交管理费082V712.职,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083V13.劳务费084V14.社保费085V15.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086V16.董事会费0870.468V0.532V717.聘请中介机构费(审计费)088V18.咨询费089V19.诉讼费090V20.业务招待费091V21.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