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简答题讲述_第1页
物理简答题讲述_第2页
物理简答题讲述_第3页
物理简答题讲述_第4页
物理简答题讲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简答题汇编声现象: 1、雪崩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指大量的积雪从高处突然崩塌下落,这种现象常发生在山地。雪崩现象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可能是积雪堆积过厚,超过了坡面提供的摩擦力,可能是温暖干燥的风的吹拂,也可能是由于声音的震响等。试解释声音为什么能引起雪崩的发生  答:高山上常年积雪,随着重力的增大,积雪沿山坡下滑的趋势也随之增大。这时只要一点点轻微的震动就可能引起其结构的变化。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强大的声波撞击到积雪,会引起积雪的振动,导致积雪脱落引起雪崩.   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蜜蜂是飞

2、出采蜜还是采蜜归来,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蜜蜂在飞行时,它的翅膀因不停地振动而发出声音嗡嗡声,振翅的振动频率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不同,振翅频率大音调就高些;振翅频率小音调就低些。蜜蜂带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分钟振动约为300次,而不带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分钟振动约为440次。即蜜蜂带着花蜜飞行时的振翅频率较小,而不带花蜜飞行时的振翅频率大。因此,蜜蜂带蜜飞行时声音的音调较低,不带花蜜飞行时声音的音调较高。所以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就能判断蜜蜂是飞出采蜜还是采蜜归来。   3.小英用水壶向暖水

3、瓶中注开水,小明在一旁提醒她:“快满了”!说话间水真的满了。小英奇怪的问: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小明说:听出来的。小英很迷惑。你能帮小英弄清其中的奥秘吗?  答:向暖水瓶中注水时,水面上方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水位升高,空气柱的长度变短,振动频率变大,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小明就是根据音调的高低判断水快满了的。   4.战国初期,中华大地战火纷飞。战争中的攻城技术花样不少,地道战术,是很厉害的一着。为了识破敌人挖洞攻城的阴谋,墨家利用声学知识,想出了一个办法。墨子.备学篇中讲到:守军在城内沿城墙根约每隔6m挖一井口,深约3m左右。让陶工烧制坛子,每

4、个容积在七十八升以上,坛口紧绷薄牛皮,埋入井中,派耳朵灵敏的人日夜值班,将耳朵贴在坛口上侦听。如果敌人正在挖地道进来,通过坛口的声音就能觉察。这种方法不仅能判断敌方是否在挖洞,还能从不同坛口的声音确定声源的方向,即地道的大致方位。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答:因为敌人挖地道的声波经大地下传到坛子,坛子内空气柱发生共鸣,再引起坛口蒙皮的振动,因此声音就大了。并且根据三、四个相邻的坛子的声音响度差别,还可以断定声源的大致方向。   5.工人师傅检查机器运转情况时,常把一根金属棒的一端放在机器的各个部件上,把另一端靠近耳朵,用耳朵听。这是为什么

5、60; 答:机器运转过程中,机器的不同部分均要产生振动而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通过空气传到耳朵时,混杂在一起无法分辨发声的具体部位及声音的细节。而声音在金属棒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小,故传声效果比空气好,机器的振动引起金属棒相同的振动,从而听到机器运转过程中所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工人就是根据机器工作时各部位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否正常,判断机器的运转是否正常热学部分:1.夏天,小明放学回家的路上又热又渴,回到家中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杯里准备喝。不一会儿,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再举出一个生活中与之相似的例子。答:纸杯壁

6、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液化现象。 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温度很低,倒入纸杯后,使纸杯壁的温度很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外壁上就使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2.在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冬天温度很低,戴眼镜从室外走进室内时,眼镜的温度很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便会眼镜变得模糊。  3.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请解释这个现象。&

7、#160;答: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0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 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0时,冰的温度还低于0; 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0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 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  4.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答: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的时候,开水蒸发产生水蒸气(说明水蒸气来源); 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说明液化条件); 水蒸气在玻璃内壁液化成小水珠,所以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说明液化位置并陈述结论)。 

8、5.不同季节的清晨,有时会看到卧室窗玻璃内侧表面有一层小水珠,有时是小冰花。请分别解释这两个现象,并说明发生这两种物态变化的条件有什么不同?答:小水珠是由液化现象形成的,而小冰花是由凝华现象形成的; 小水珠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内侧表面,但室外的温度不需要过低; 而小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内表面,凝华现象需要室外的温度必须低于0,否则便是液化现象。   .人们常将新鲜蔬菜装在塑料袋内并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在 夏 天,当 把 装 有 菜的塑料袋从冰箱中取出后,看到塑料袋内、外都有水珠。请解释这个

9、现象。 答:塑料袋内的水珠是由于蔬菜的蒸发而产生的水蒸气液化在塑料袋内形成的; 当把塑料袋从冰箱中取出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塑料袋的外面; 因此,会看到塑料袋的内、外都有水珠。   7.粘木料用的胶是在100左右的温度熬化的,温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粘性,所以熬胶要用两层锅,两层锅之间装着水,这样就不会把胶熬焦了。为什么?  答:因为水的沸点是100,当水沸腾水会继续吸热,但温度不会升高,夹层锅的内层锅是从水中吸收热量,因此温度不会高于100,也就不会把胶熬焦了。   8.铝

10、的熔点是660左右,火炉的温度可达800,能不能用铝壶在火炉上烧开水?为什么?  答:能。 因为水的沸点是100,当水沸腾时会继续从铝壶继续吸热而温度不变,因此铝壶的温度是不可能达到它的熔点,也就不会熔化了,所以能用铝壶在火炉上烧开水。 9.寒冷的冬天,一铁块已经放在室外很长时间了,这时如果你把沾了水的手放上去,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 光学部分: 1.有 时 黑 板 反 射 的 光 能“晃”着 一 些 同 学 的 眼 睛,为 了 保 护 同 学 的 眼 睛,请 根据 所 学 的 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两种方法,并说明每种方法对应的物理道理。&

11、#160;如“挂窗帘”,切断“晃”眼光线的入射光线。  答: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镜面反射的原因。 第一, 将黑板发光处打磨的粗糙些,变镜面反射为漫反射; 第二, 将黑板做成一定的弧度,使镜面反射的光线角度发生改变,反射到没有人的方向。  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可变焦距的凸透镜。人眼既能观察到遥远的星球,也能观察到书本上的字,请你解释这两种情况下焦距是怎样改变的?  答:人眼的晶状体离视网膜的距离一定,即像距一定; 当观察遥远的星球时,晶状体变薄,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使远处

12、物体的光线能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 当看近处书本上的字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强,使近处物体的光线能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因此就看清近处的物体。 3.“井底之蛙” 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吧。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这句话中包含的物理学道理是什么?请画图并说明。  答:这句话中包含的物理学道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井底之蛙所看到的天只是两眼与井口连线的延长线的范围,远小于天空真正的大小,它所看到只是天空很小的一部分。  4.雨过天晴的夜晚,月亮高高地挂在天际,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小明总结了以下经验:“迎着

13、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处是水。”请说明其中包含的物理学道理。  答:迎着月光走时,月光经水面反射后射入人眼,形成的是镜面反射,反射的光线强于地面漫反射的光,因此,迎着月光走发亮处是水; 而背着月光走时,月光经水面所形成的镜面反射的光不能射入人眼,而是射向了人的前方,而地面漫反射的光线可以射入人眼,地面更亮些,因此,背着月光走,亮处是地面。 5.照毕业像时,小明同学发现摄影师在学生前面某位置“取景” ,又带着照相机向同学移近一些,并适当伸缩镜头后才拍照,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照相机向学生移近的目的是什么?  答:将照相机向学生移近的目的是增大人所成的像。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减小时,像距会增大,像也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