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作业指导书3页_第1页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作业指导书3页_第2页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作业指导书3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作业指导书1 参考标准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2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试料体积为1000ml,萃取液体积为25ml,使用光程为4c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测定下限为0.04mg/L;试料体积为500ml,萃取液体积为50ml,使用光程为4c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4mg/L,测定下限为0.16mg/L。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检出限为0.04mg/L。地表水、

2、地下水的检出限为0.01mg/L。3、定义 本方法采用下列定义。 3.1 总油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cm-1和3030cm-1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主要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 3.2 石油类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cm-1和3030cm-1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3.3 动植物油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并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当萃取物中含有非动植物油的极性物质时,应在测

3、试报告中加以说明。 4原理 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油,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 总油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cm-1(CH3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进行计算。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油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5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5.1 四氯化碳(CCl4):在280

4、0 cm-13100 cm-1之间扫描,不应出现锐锋,其吸光度应不超过0.12(4cm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 注:四氯化碳有毒,操作时要谨慎小心,并在通风橱内进行。 5.2 硅酸镁:60100目。取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高温炉内550加热4h,在炉内冷至约200后,移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于磨口玻璃瓶内保存。使用时,称取适量的干燥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中,根据干燥硅酸镁的重量,按6(m/m)的比例加适量的蒸馏水,密塞并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12h后使用。 5.3 吸附柱:内径10mm、长约200mm的玻璃层析柱。出口处填塞少量用

5、萃取剂溶剂浸泡并凉干后的玻璃棉,将已处理好的硅酸镁(4.2)缓缓倒入玻璃层析柱中,边倒边轻轻敲打,填充高度为80mm。 5.4 无水硫酸钠(Na2SO4):在高温炉内550加热4h,冷却后装入磨口玻璃瓶中,干燥器内保存。 5.5 盐酸(HCl):1.18g/ml。 6仪器和设备 6.1 仪器:自动油分仪,OL-1010B型6.2 玻璃砂芯漏斗:G1型40ml。7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再次分样。采样时,应连同表层水一并采集,并在样品瓶上做一标记,或者将每次采样后将样品瓶装满,

6、取出水样后测出样品瓶的溶剂,根据体积数给出合适的萃取比。样品如不能在24h内测定,应采样后加盐酸酸化至pH<2,并于2-5冷藏保存。 8测定步骤 8.1 测定 上机操作测定石油类或动植物油类,根据水样的种类来取水样体积和四氯化碳体积。当水样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时,水样体积为250ml,四氯化碳体积为25ml;当水样为地表水、地下水时,水样体积为500ml,四氯化碳体积为25ml。9精密度和准确度 9.1 精密度 两个实验室测定石油类含量为1.4492.6mg/L的炼油及石油化工废水,相对标准偏差为1.369.04。单个

7、实验室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含量分别为0.43mg/L和2.17mg/L的城市生活污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6和7.80%;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含量分别为4.35mg/L和19.3mg/L的食品工业废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50和1.07。 9.2 准确度 单个实验室测定100300mg/L的炼油厂污油,回收率为7288;测定100300mg/L的成品油,回收率为7590;测定 80320mg/L的混合烃,回收率为95101;测定石油类含量为50.0mg/L的人工水样,当动植物油(猪油、牛油、豆油和芝麻油)的加标量为30.243.0mg/L时,回收率为94107。 10实验记录 10.1分析实验记录要求做到清晰、详尽和完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