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_第1页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_第2页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内角和。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 :三角形内角和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特点、分类之后进行的。 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 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探究活动。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 :1、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通过学生测量、撕拼、折叠、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观

2、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难点: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等于 180,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

3、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因此,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直观教学法和动手操作实验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整节课我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教学”贯穿全过程。设计有独立活动、同桌活动及分小组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说,从学生说中导入故事,“三角形三兄弟的争吵”,引出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 然后设疑: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大胆猜想,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再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式让学生确定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三、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一)创设

4、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证实规律;(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四) 课堂总结;(五)作业布置。下面就具体的教学环节说说我的设想。(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开始上课,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说 三角形的特性、 分类等有关知识 , 从学生说中导入故事,“三角形三兄弟的争吵” , 引出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然后设疑: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二)自主探究,证实规律:、理解目标: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 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索,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所以一开始我先不急于动手探索,先让学生明白什么

5、是三角形的内角和。2、测量活动:目标明确后,我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进行测量锐角三角形3 个内角、直角三角形3 个内角和钝角三角形3个内角,并将小组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填入我设计的表格里。然后抽部分小组展示测量、 计算的结果。 全班讨论得出: 三角形 3 个内角的和在 180左右,最后达成一致猜想: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3、验证猜想: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后,我就让他们开展“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撕拼法和折叠法进行验证。在活动中,我既不像过去那样告诉学生怎么动手去验证,也不是随意放开让学生盲目的操作,而是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

6、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 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4、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后提出反思:为什么我们测量活动中有的结果不是180?要向学生解释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的原因。(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课后“试一试”、“练一练”。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这些练习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四)课堂总结:采用先让学生归纳补充, 然后教师再补充的方式进行: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看书设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通过总结与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最后将总结回归到“三角形三兄弟的争吵”,让学生应用所学去“化解”它们的矛盾。这样以来既首尾呼应, 又能在一定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