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教案_第1页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教案_第2页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教案_第3页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教案_第4页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陶行知教育名著心得学习教育学,就知道我国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时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这学期,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在书中先生指责现在的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

2、学分离了。”先生提出:“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现在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不断地在搞着仿佛是在打破“传统”的改革。一会儿素质教育,一

3、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今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传统,有优秀与糟粕之分。优秀的传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理,是须我们永远继承的。不但要继承,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将其发扬、拓展、光大。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知新”,比如陶公的“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等等。至于传统中之糟粕,或称之为习惯势力、传统势力,才是改革的目标。我们的改革,不仅是教育

4、改革,乃至于社会改革的很多方面,都喜欢摧毁一切,然后重来。结果糟粕未除,而优秀传统却荡然而失。陶行知先生谈到:“学校里的先生叫做教员,他所做的整体为教书,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书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以外,就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传统中的糟粕,也就是习惯势力。习惯势力虽然恶劣,阻人进步、碍事发展,但它真是强大得很,难以根除。你看陶公所讲之现象,八九十年前是这样,八九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是这样:学校里的一些先生,我们叫他们教书匠,他在学校里所做之事,就是教书。他全然不管学生怎么学,他只管自

5、己怎么教,我怎么教,你学生就怎么学。除了教那本教材上的东西之外,便没有其它可教,学生便没有了其它可学的内容。先生们不准学生看课外书,不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学校不给学生接触自然,走近生活的自由,学生除了一心只读教科书、一切只为考高分外,便没有了其它。老师除了教课本知识,就没有,或很少教给学生做人处事和生活的道理。教师,这本活的教科书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们从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

6、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

7、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

8、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

9、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吧!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新课程理念对地理公开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及对策 地理公开课课堂教学模式是就地理课的教学为同行提供一个教学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或讨论剖析,

10、共同研究、解决某些教学问题的教学行为,它是各级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常用形式。由于举办的目的不同,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也各异。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求真务实的地理课堂教学对提升教育理念,传播先进的教学方法,推进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提高师资水平,无疑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研讨形式,这正是人们所期冀的。但也不难发现不少地理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体会,谈谈对地理公开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挑战及对策    全日制普通高级

11、中学地理教学大纲(2000年2月颁布的,以下简称大纲)对地理课堂教学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7月颁布的,以下简称新课标)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阐述了地理教学目标,所以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当然要十分清楚,学生也应该了解,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目标越明确,学习会越主动,效果也就越好。所以有些地理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就出示教学目标,或者将教学目标印发给学生,这是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的。但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设计、阐述教学目标?下面先看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五年制师范教材地理学“农业

12、的区位选择”一节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掌握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懂得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2)能力目标:将所学的理论转换反馈于实际案例中,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理智客观的地理思维。    当学生看到“使”学生,“培养”学生,时,有几个思维活跃的学生叽叽喳喳,整个课堂出现尴尬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是教学目标设置“非专业性”的典型表现。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对

13、这种“典型表现”已习以为常,因为以前的“旧大纲”关于地理教学目的阐述就是“使”学生,“培养”学生,的字样,况且目前有几家国家级核心期刊在登载典型教案时,也出现上述字样。这也就不怪这位青年教师如此设置本课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进行了如下阐述:“通过,获得,能够,增强,树立。这不仅是阐述方式上的变化,而且也体现了教育理念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我们不仅要从阐述方式上去把握,更重要的是领会其精神实质,使我们的教学行为真正实现“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    笔者认为,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

14、设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是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教学目标陈述的应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包括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实践技能和情感态度等),而不应当是教师打算做什么,判断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凭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这位青年教师的陈述“使”学生,“培养”学生是不恰当的,因为对学生而言像是命令,老师要“培养”我,我不让他培养他也得培养,真

15、是无奈,所以学生的学习是不情愿的,但又没办法,只能出现刚才的尴尬局面,表示不情愿。    2.教学目标的陈述力求有用、准确、具体、可操作,尽量避免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    关于“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设计,应本着“基础的”且“有用的”知识为学习内容,关注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地理课应该以生活地理知识传授、地理能力发展、地理思维训练、生态伦理培养等作为基本的目标。如掌握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原因。就是有用地理的体现

16、。因为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和升华,可使学生对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而有些类似要求“识记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的目标即“无用的地理”。因为一是这样的知识确实对学生的生活影响不大,二是如果将这样的教学内容设置成要求背诵记忆的目标,而不是通过地理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在需要时自主获取,那就偏离地理教育的基本目标。    关于“方法与过程”的目标设计,应尽可能反映具体的活动过程和活动质量,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整理、分析、综合、归纳、解释地理信息,并将地理信息应用地理学习、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如上面青年教师提到的“将所学的理论

17、转换反馈于实际案例中”,就是新课改教育理念的体现。但其中的“懂得”以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陈述就不具体,因为“懂得”是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怎样就算懂得不好把握;再就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好进行具体测量的。从而使教学目标的设计流于空乏,甚至形同虚设。    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应以激发兴趣为主,切记空洞、“上纲上线”,应该是课堂确实可以达到,并努力想方设法达到的目标。如上面青年教师所做的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就是比较具体的。而“培养理智客观的地理思维”难免失之空洞和

18、可操作性。因为如何就算达到理智客观,很难界定。    3.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强调系统性和发展性。    由于上述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很多教师会认为,教学目标过于具体,会使教师易于关心琐细因素,而忽视了相对而言高水平的、无法或不易具体化的目标(如能力、情感的等),这就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和发展性。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靠一二节课能一蹴而就的,具体的知识内容,每一节课的教学只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实现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需要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不是不要考虑高水平教学目

19、标的达成因素。最好在陈述时使用“说出”、“区分”、“解释”、“使用”、“分析”、“归纳”、“计算”、“绘制”等意义比较单一,并且能刻画地理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否则的话,我们的要求就会不切实际。    二、合作学习的挑战及对策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合作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样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学生学的更主动、更生动、更富有创造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然而,有些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是迎

20、合新课标,赶时髦,搞搞花架子,没人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出现了许多弊端。    1.合作小组建立的随意性。    一般教师上公开课,在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时,往往都是指令前后四人一组自然组合,前排两人向后一转,与后排学生组合,合作小组就构成了,随即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结果出现了有的小组如一鸟入林-一名学生唱独角戏,其他的人是观众或看客,原因是该小组中这名学生成绩出众,口如悬河,其他学生学业水平较低,善于启齿;有的小组由于自然的巧合,外向性格的人占多数,交流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其他小组的讨论;有的小组也因自然组合的

21、缘故,学习活动组织不起来,因为没有人充当组织者,出现了各自为政、埋头自己作业的现象。    2.过分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和结果,轻视合作学习的过程。    地理公开课课堂教学似乎离不开讨论,动辄讨论,似乎只有讨论就是最好的。结果课堂上出现“跑龙套”的现象,一堂课合作学习多达三四次,问题零碎、肤浅,探讨的价值不高。一个问题一讨论,问的频,讨论的勤,课堂气氛似乎十分活跃,出现了假繁荣的现象。当你细心考察一下学生学的怎样,你就会发现学生没有真正地“沉下去”系统地进行讨论、交流,展开真正的合作学习,因此学生的思维质量不高;有

22、些课对问题的深处、难处还未来得及探究,就草草收兵;还有些课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没完全进入状态,或者刚刚进入状态,且只有一两个人在小组里发表见解,老师就示意停下来赶忙进行小组反馈,让一些尖子生汇报结果,老师只满足于一两个人能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小组就算过关。这样,对于小组其他成员来说,根本没有得到学习的思维训练,许多知识稀里糊涂。这些现象说明,关注的小组活动的形式和结果,而不是探究知识的过程,更没有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3.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对策    针对以上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建议注意

23、以下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应该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教学中提出讨论探究的问题要有力度,要值得商榷讨论;合作学习的次数要适当;合作之前要给学生留有单独思考的时间,讨论时要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时间;注重讨论的的过程和效果。    三、多媒体整合的挑战及对策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因而多媒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也就成了评价地理公开课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依据之一。因为多媒体可以模拟宏观或微观地理现象,可以打破时空界线,把广泛的生活和生产中的地理现象引入地理课堂,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

24、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又可以在瞬间展示大量的资料。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强调讨论的是它的如何应用而不是讨论其有无运用的必要。无论是多媒体还是网络,都必须结合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特点,恰当地运用才能相得益彰,而且改变不了他们都只是辅助手段的本质属性。倘若舍本逐末,喧宾夺主,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教师使用各种教育手段的熟练程度,由以前的“人灌”变成“机灌”那就事与愿违了。诸如此类的还有:原本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却要兴师动众地摄成像,再用电脑放出来;原本可以激发学生想象的情境,却要画蛇添足地用瘪脚的画面或几个活动场景展示一下;原本用语言可以描述的,却要排成一段小品等

25、等。如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工业布局合理化及其影响因素一课,在学习市场指向性时,画面上竟然出现“盛满啤酒的杯子”引入啤酒厂,为什么连小学生都知道的这么肤浅的知识也要制成课件?回答是,如果不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觉得与新课程脱轨。    四、学生学习评价的挑战及对策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提出“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关注他们在地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上公开课的老师都很注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26、用语,像“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造性”、“你回答的很棒”等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激励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作用。但表扬、鼓励不等于说一味地迁就学生,表扬、鼓励仍要建立在事实求实的基础上。有些教师在没有听清学生的回答,甚至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下,也说:“很好,不错”,这就有失妥当了。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的混合农业,有个学生回答:“玉米地里种西瓜”。学生的回答显然是错了,执教老师还是谦和地说“说的不对-很好。”如果学生连面对一句“你错了”的评价都没有勇气接受,将来又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这种一味迁就、信马由僵、放任自流的做法看上去是尊重了个性,实际上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27、。    五、地理公开课课堂教学真实性的挑战及对策    上面已经挑了有些地理公开课课堂教学不少刺,但笔者对这些带刺的地理课堂教学却是喜欢的,因为课让人感到“真实、朴实”,因为这样的地理课堂教学起码是真实的地理课堂教学,因为有些课堂变成了“表演课”。这些表演课,教师在精心包装的基础上表演其“娴熟”的教学艺术,学生在反复操练的前提下表演其“过人”的发展水平,各种现代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作为观众的听课教师们在眼花缭乱之余往往会感到无可挑剔。记得一位学者在评课时指出:“这样的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

28、问题”。地理公开课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表演课”形式上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但教师不是真正教,是“教”给听课老师们看的;学生也不是真学,因为教师对课堂上所要回答的问题已经进行了精心的辅导,学生当然会领会教师的良苦用心,不负师望,在课堂上表现的完美无缺。如一位年轻教师在执教“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在试做天气预报员时,学生回答的语言流畅、地理术语规范、指图过程准确,好比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员。听课教师们在发出自叹不如的感慨后,大呼上当受骗之感觉。如果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也能学到某些东西,那只能是如何造假,如何搞形式主义。可见“表演课”不是教学,而是

29、异化,其危害不可低估。    对此,一位专家谈了他的看法,他说,这种表演课的做法已存在多年,今天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显得尤为深刻。把新课程奉献给每一个孩子,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愿,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书育人,诚信是最基本的要求。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离开真实的课堂,教育研究将没有任何价值。    当然,有的教师上公开课,需要借班上课,教师和学生不熟悉,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做些课前准备也无可厚非,但这些准备最好是情感上的准备,而不应过多地进行知识上的

30、准备。知识的准备应有一个度,过了度,就变成“表演课”。    六、师生配合的挑战及对策    教师上公开课,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开场白:“希望你们好好的配合老师。”下课时则说:“谢谢同学们的配合。”感到课上的成功的教师会说:“这节课学生配合得不错”,而课上得不太满意的教师则会说:“坏了,这节课学生没有配合好。”这些话语里无不透露出教师在教学中的“霸主”地位。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有什么权利要求学生配合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应时刻跟着学生的感觉走,摸透学生的思维“流向”,做好组织

31、和引导工作。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把“希望你们好好地配合”改为“让我们好好合作”,把“学生没有配合好”改成“师生没有合作好”,或者“教师没有服务好”,就更能体现“教育是服务”、“学生是主体”的课改新理念。    总之,地理公开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应淡化形式,注重实效。对于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要把握其实质,要神似而不能仅仅是形似。期盼地理公开课教学模式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挑战下,在教学的舞台上重焕异彩。中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时常感到比较困难。本文分析了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主要原因以及从教学的角度寻求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对策。关键

32、词学生 学习地理 困难 对策 学生普遍感到地理难学,学不懂。那么,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作为地理教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一、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1 对地理学科的特点不了解,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从地理学科的内容来看,地理主要是阐述地面各种地理事象的分布,并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象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区的差异;探寻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因此,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并非许多学生所认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正是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

33、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简单搬用初中社会课的学习方式,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强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今年使用的新教材,地理学科的特点更趋明显,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更加难以适应,难怪学生经常说:地理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最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2 存在不良学习心理,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地理学习中学生思维品质缺陷的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思维的广度不够,综合能力差。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品质要

34、有一定的广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但不少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地理成因的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关于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大部分同学只会从太阳辐射强度这一原因去考虑,只有少数学生能同时想到日照时间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2) 思维的深度不够,分析、鉴别能力差。有些学生常把一些词语形式相似的概念混为一谈。(3) 思维变通性差,常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例如在讲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时,有意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当北半球是一月时,南半球是几月?”不少学生会回答:“是七月。”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在平时未必会答错,其原因在于受已形成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5、”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4) 思维的逻辑性差,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3 学习地理的动机、兴趣、需要不足,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感觉地理难学,成绩无法提高,与学习地理所必要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内心需要是分不开的。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跃的内部动因或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想法,甚至大部分学生刚入高中,就给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爱好志趣”定位在理科上,从而潜意识地产生了我是学理科的,地理与我无关,不需多“浪费”时间,充其量只要应付会考即行。由此而来,对这些学生来说谈不上有学习

36、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自然,明显影响了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结果,当然觉得地理是不好学的。4 初高中学科知识衔接不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涉及到许多本学科的准备知识,如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气候的基本知识。从我省初中教材看,仅初一社会涉及地理学科内容。为了减轻初中生的学业负担,体现综合学科特色,初一社会教材已大大简化了原人教版初中地理内容,把原二年学习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压缩到初一社会中教学。尤其是对地球、地图、气候等知识的编写显得更为苍白,再加上客观的中考制度不考初一社会,因而本已浅薄的地理知识,再要到二年

37、后重新学习,学生多半早已遗忘,往往使高中地理的教学显得十分被动,以至于常常要为了完成教学要求,必须要不断回顾初中知识,甚至要补充缺乏的知识。其次,相关课程如立体几何,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也相对缺乏,从而导致教学中的知识“断层”,增加了学生对有关地理知识理解的难度。5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不准,缺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产生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地理新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特别是强调了生活的地理和学习的实用性,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要求。使用了多年的老教材,我们当然有解不开的情结和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因而难弃传统的思维和方式,乃至全搬以往的教学

38、方式,形成了新教材,老套套的不协调局面。学生自然感到我们的教学空洞、乏味,久而久之产生了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影响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一、 对策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保证必要的时间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39、。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2 把握新教材,注入新思路地理新教材体现了创新精

40、神,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在新教材、新任务的背景下,要有新思路。(1) 树立现代教学新观念。新教材的推行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弘扬,使未来人才的规格多种多样,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视野十分开阔,个性化倾向明显,教学中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其充分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产生对地理探索的浓厚兴趣。(2) 推广学法指导。高中阶段学生无论在智力还是能力都比初中阶段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索、研究及实践,能

41、够运用一些地理知识去解决地理问题。学生迫切希望教师把学习方法的指导纳入到教学任务中。为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知地”-了解地理事实,“明理”-理解地理原理的基础上,会“说理”-用实例说明地理原理,“析事”-对社会中出现的地理现象,会用地理原理进行判断、分析、评价。特别要指导学生掌握识记方法,积累地理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理解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广泛联系实际,注重知识应用;指导学生读图方法,提高识图能力。(3) 增强实践活动。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或“研究性问题”。如何利用好这些材料,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与深入探究的有效载体,一旦学生投入到这些与日常生活或自身需求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去,那么,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也必将大大消除学生对地学习的抑制情绪,有利于克服学习的困难。4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