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五篇》_第1页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五篇》_第2页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五篇》_第3页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五篇》_第4页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五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标】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2、重点学习第13自然段。理解这部分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语感,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3、充分利用教材,拓展教材的内涵。有机地结合练习说话,积累“圆圆的”这类结构的词,想象角色间的对话,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一、揭题,学习第一段1、课件出示:荷叶圆圆学习“荷”字,学生说说认字方法。组词:荷花。2、课件出示:荷叶荷叶除了圆圆的,还是怎么样的?3、课件出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指名学生朗读这句话。齐读。4、拓展练习: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2、 的, 的。(大大的、美美的、青青的、凉凉的、鲜鲜的、嫩嫩的)5、荷叶美吗?还有什么也美?(荷花)出示荷花图。引:荷叶美,荷花也美,写荷叶的课文更美,想读课文吗?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习生字。2、生字检查与巩固: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读。指导读:开火车(有拼音时一半,去掉拼音另一半同学)。你读这些生字时,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分析字:哪些字难读、难写、难记。要点:珠组词:珠子、珍珠、弹珠、眼珠。摇做动作:摇手、头、身。晶星星、亮晶晶,月亮亮晶晶,玻璃亮晶晶。透明课件出示透明的翅膀。还有玻璃、水是透明的。3、小朋友,你们刚才读课文时遇到荷叶的哪些朋友?课件2出示:水珠、小蜻蜓、

3、小青蛙和小鱼儿。他们都是荷叶的小朋友。请学生跟这些朋友打招呼。用不同的语句。一齐逐个向动物打招呼,同时点击动物。动画演示。4、选读课文:这些新朋友,你们喜欢哪个?就选择哪一段话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朗读课文。指名选一段喜欢朗读展示。按课文顺序,选择同一角色的起立齐读。三、学习第二段荷叶太美了,所以小伙伴们纷纷跑来,最先跑来的是谁呀?1、课件出示:小水珠与荷叶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问:摇篮是什么?躺在摇篮里是什么感觉?指导朗读。动作表演。2、你们想一想:水珠在荷叶这个摇篮上可以做什么?出示:小水珠说:“我可以在荷叶上 。”(睡觉、唱歌、听青蛙唱歌、看星星、看月亮、休息、跳舞、打滚

4、)3、荷叶会对小水珠怎样说?荷叶说:“_。”分角色对话,随机动作表演。四、学习第三段1、学生读课文,问:有什么问题吗?理解“停机坪”。2、朗读练习:“荷叶是我的停机坪。”3、拓展:这句话好像少了一句,谁知道?导:如果小蜻蜓是一条小船,那么停机坪对它有作用吗?出示:小蜻蜓说:“我是 ,荷叶是我的停机坪。”怎样的飞机?你们说小蜻蜓像飞机吗?看课件演示。荷叶是小蜻蜓怎样的停机坪?出示:小蜻蜓说:“荷叶是我 的停机坪。”(安全、美丽、漂亮、好看、温暖、绿色)4、连起来齐读13自然段:分角色朗读。延引:荷叶给了小水珠和小蜻蜓无比的快乐。还有小青蛙和小鱼儿也在荷叶这里过着快乐的日子。这些我们就下节课学习。

5、五、抄写生字1、指名学生说说这几个字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2、学生练习抄写生字:写在书上。挑三个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的目的:1、 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切割制作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信心。3、通过对作品、媒材、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1、 感知体验切割艺术的美,学习以形状、颜色、选材、切割制作动物并介绍自己的想法。2、 蔬菜瓜果的制作及切割布局。教学准备:(教师)各种用蔬菜瓜果制作的造型样品、录音机 、磁带 、

6、头饰、 奖励标饰、板书 、吸铁石、教案。(学生)课本、蔬菜瓜果、头饰、刀。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二讲授新课这是我们常见的食物,我把它简单的改变了一下,变成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蔬果造型。板书课题:蔬果造型这是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新伙伴,他叫jack。jack 好像在说话,我们来听听他说些什么呀,哦!jack向大家问好,同时还想问问同学们,为什么我的身体要用黄瓜来做,而不用别的什么来做呢?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发言的学生very good!看来同学们平时喜欢看动物世界,知道鳄鱼有什么特征,那除了鳄鱼之外,根据黄瓜的形状和颜色特征,还可以做些什么有趣的东

7、西?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发言的学生,板书“形式”“颜色”,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用水果和蔬菜的特性也做了几件有趣的东西。展示作品,可带下去走动,并适当做出一些动作,这是。现在想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在欣赏的同时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要用这种蔬菜和水果做他,并观察一下他的制作方法。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发言的学生,板书“选材”“切割”欣赏完老师的作品以后,同学们就以自己手上的蔬菜和水果讨论一下,用他们做些什么。讨论好了以后可以举手跟老师说说,怎么会想到做这个东西的。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发言的学生同学们的创意都很好,其实在做的时候并不是很复杂,能大致看的出就行,那现在同学们就可以做一做你们自己感兴

8、趣的东西,要注意安全。学生做作业,板书“制作”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教师放音乐四小结请做好了的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学生展示说说你做的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或是学一下你做的小动物的叫声,或是讲述一段或一句有趣幽默的话,还可以说说你做的东西用英语怎么讲的。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同学们同学们不仅做的好,说的'也好。通过这次制作,我相信同学们会对蔬菜和水果有了另一种认识。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哦。五板书蔬果造型形状颜色选材切割制作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47段,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2、能分角色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猜字谜:水边

9、几张口(沿)二只小耳朵(际)2、贴一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请学生上去板贴。3、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它们争论不休。它们在争论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仔细听。二、听录音,了解大意,启发读课文1、学生看动画。2、指名回答:它们在争论什么?(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争论不休。)3、理清两者观点:从它们的争论中,你听懂了什么?(1)指名回答并投影。(2)初读两个观点。听了它们的对话,我们知道了青蛙认为小鸟认为(3)请小朋友们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找一找课文中,你从哪儿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各自的看法,用笔划一划。三、汇报成果并讲解1、找到与两者观点相关的

10、句子。1指名回答并投影第四段:(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1)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3)理解“大话”。“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吹牛)青蛙认为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指名回答后齐读小鸟的话。它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对呀,青蛙想: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你能把这个问句换一种说法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4)理解“那么远”。“那么远

11、”是多远啊?(一百多里)理解“一百多里”:“一百多里”是多远啊?(很远很远。)是啊,从我们学校到火车东站只有半里路,“一百多里”有两百个这么远呢!(5)井口有多大?学生用手比一比,学生感受“井口”与“一百多里”的差距,体会青蛙不相信小鸟的感情。)(6)你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语气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投影:(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1)你是从哪里知道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的?(2)请你读一读小鸟的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a、“无边无际”有多大?(大得没有边。)b、什么也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c、小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做小鸟,你看到了

12、什么?(播放各种画面:小鸟漫游过高山、大海)d、说话训练: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e、指导朗读:小鸟飞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边,天可真大啊!你能把天的大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f、你觉得小鸟怎样:小鸟见多识广。在板贴上板书:见多识广。2、引读第三次对话,抓住两个“笑”1学习第六段: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1)听了小鸟的话,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小鸟说吗?(2)可是青蛙却笑了。青蛙笑笑小鸟什么?因为它认为自己不会弄错的。(3)投影:我不会弄错的。小黑板:我()不会弄错的。()里能填什么词?你觉得青蛙怎么样?(肯定自己是对的。)把自以为是的语气

13、读出来。朗读“我不会弄错的。”(4)它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不会弄错的?指名答,再投影:“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青蛙有没有说错?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学生用圆纸筒看天花板。、你看到了什么?、青蛙坐在井里,它会看到什么?、青蛙跟你们一样,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其余广阔的天空都没看到,所以它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它从来都没有看到过井口以外的天,所以,它肯定自己是不会弄错的。(5)朗读青蛙的话,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投影小鸟的话: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青蛙笑了,我们发现小鸟也笑了。它笑什么?所

14、以小鸟说你是弄错了。(在“你是弄错了”下划线。)、这是小鸟第几次说青蛙弄错了?、比较两个“弄错”有什么不同?(第二个“弄错”多了一个“是”。)、小黑板出示:你()是弄错了。()里可以填什么词?、请你读一读两句“弄错”,比较一下,这两句话在情感上有什么不一样?你能读出不同的语气吗?指名读齐读这时,小鸟的心情怎样啊?(着急)为什么着急?你能读出小鸟的心情吗?指名读齐读3、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愿意扮演小鸟的学生起立读,其余学生坐着读青蛙的话;请一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当小鸟,分角色朗读。四、请你劝劝青蛙,学生表演。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井口那么大,问题出在哪?你能劝劝它吗?座位

15、上的“小鸟”劝刚才上台表演青蛙的学生跳出井口,青蛙和小鸟进行对话,续演坐井观天的下篇。五、青蛙听了你们的话,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1)上台表演青蛙的学生从井里跳出来。(2)你想它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先请在坐的小鸟猜一猜,再请上台的青蛙说一说。(3)请你写下来。写完后,指名读。六、听音乐下课。另外,还有一只井底的小青蛙,它说啊它的家比天还大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怎么说的吧。(播放歌曲。)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虎滩小学数学备课案二 年级第一单元 加与减(主备人:吴金花)秋游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页秋游。二、教学目标:1、教材分析:注重利用情境图发展学生获取有价值

16、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话,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以及数学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数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一步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2、学情分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白,要知道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3、具体目标(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 (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列竖式计算连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本等。) 三、过程设计 教学设

17、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二、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词;感受春天之美。2扫除文字障碍。(多媒体出示字词。找学生读,齐读,写生僻字)三、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完成目标一。1“春”美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认为春天是最美的季节。那么朱自清先生认为“春”美在哪些地方呢?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说一下。(多媒体显示: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2学生可能回答:(1)“春”美在嫩绿的,软绵绵的草。春草是历代文人争相歌咏的对象,你还知道哪些写春草的诗句?如:“野火

18、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小结:同样是写春草,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着笔。这也启示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多角度构思。(2)“春”美在万紫千红的花。 花的特点: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3)“春”美在温暖的杨柳风。 风的特点:和煦、芳香、悦耳“春风”与林斤澜的春风对比阅读,学生能说出二者的不同特点即可。多媒体显示:“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林斤澜春风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和林斤澜笔下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呢?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林斤澜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