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田园综合体建设理念的农业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 何彦 任阳军【摘要】农业全产业链战略对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农业企业全产业链发展借鉴田园综合体建设理念的可行性,认为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迫切需要实现生态化、智能化、延伸化、品牌化的战略目标,并据此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全产业链、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完善全产业链信息管理、创建绿色农产品品牌等具体举措,以促进农业企业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农业企业;全产业链tu982.29a目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2、。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同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其核心任务。田园综合体近年来发展迅速,是符合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田园综合体以农业为主,通过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取得了良好收益。2009年中粮集团提出“从田间到餐桌”的生产模式,之后农业企业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逐渐普及,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研究尚不完善,田园综合体与农业企业均以产业发展为建设重点,经过多年的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建设理念可以为农业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借鉴参考。1 相关概念界定1.1 农业
3、企业农业企业是一个在农业产业化中不断变化的动态概念。传统的农业企业概念是指从事种植、畜牧和水产养殖的企业。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逐渐兴起,尤其是“农商”概念的提出,更是拓宽了农业企业的概念范畴。世界粮食组织将农业企业定义为:农业企业是从事集体业务活动的组织,直接涉及农资供应、生产、种植、加工以及最终销售等内容,间接涉及与农业有关的农业科技、农业服务、观光旅游等方面。1.2 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近年来我国兴起的一種符合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是探索“三农”问题的新业态。“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源自埃比尼泽·霍华德的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旨在打造城乡一体化生活的融合发
4、展模式。通过国内学者和产业界人士的深入探索和积极实践,田园综合体的概念越来越明晰。田园综合体是基于农民合作社,以期实现乡村振兴、三大产业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着力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民收入和农村绿化,集合创意农业、农业体验和循环农业等要素的复合体。1.3 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是基于传统的产业链而提出的,是在农业部门的具体运用。mighell在1963年提出了“纵向调整”的农业改革道路,并指出农业产业链是涉及商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多种活动的集合。近年来,中国农业产业发展较快,产业化进程不断深入。业界专家及学者相继开展农业产业链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多成果。虽然各自观点有所
5、不同,但大多认为农业产业链涉及农业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以及其他环节,均是由信息链、价值链、物流链和组织链形成的有机实体。2 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借鉴田园综合体理念的可行性近年来,田园综合体发展迅速,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利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路,将农业、文化、旅游三位融于一体,因地制宜地建立田园综合体的产业融合体系,调整田园社区的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和增值,取得了良好收益。同时,随着国家对农业质量的不断重视,全产业链模式有助于产业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产品、服务输出,因而从全产业链理论的角度来明确发展方针,将大大促进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在质量兴农战略背景下,借鉴田园综合体建设理念,
6、助推农业企业全产业链发展具有可行性。2.1 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机理适用于农业企业全产业链发展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强化全产业链发展,其发展机理主要包括:2.1.1 产业融合机理。整个产业链模式利用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形成了新产业、新形式,促进农业的跨界整合和要素的跨界流动,同时加快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绿色化发展。2.1.2 产业效率机理。全产业链模式倡导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农民和农业的竞争力,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目标。2.1.3 产品质量机理。全产业链模式强调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保新技术,大力发展
7、地区特色农业,增强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构建农产品可溯源体系和农业品牌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现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上述这些机理,同样适用于农业企业全产业链发展。2.2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关键点有助于推进农业企业产业化发展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结合当地情况建立田园综合体融合体系,并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开发的关键点,与农业企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相一致。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其中农、林、牧、渔业等是第一产业,也是其核心产业,在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拓展旅游、科技、商贸、创意等衍生产业,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产
8、业兴旺。因此,运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链重点发展方向,合理开发现有资源,选择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链升级,推行农产品优质优价导向,对农业企业产业化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2.3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目标符合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内容十分丰富,其田园社区建设以及产业融合发展都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改善是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目标,绿色发展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必要保障,与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在质量兴农战略背景下,农业企业应摒弃传统的生产方式,推广使用有机肥料,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减少化学农药等有害物质使用,将推动农业增长的
9、动力转换为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升,不仅能够实现农业的节本增效,而且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3 农业企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战略目标3.1 生态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农业生态环境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诸多问题,这些已严重影响到农副产品的种植和养殖质量。因此,为了切入农业产业链,农业经营者应坚持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步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加快农业全产业链生态化发展。3.2 智能化农业全产业链模式能够对从“田间到餐桌”所有环节的管理和监控,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农业产业质量和安全的高要求。
10、我国农业企业全产业链正朝着生产规模集约化、管理模式标准化、生产技术现代化、产品绿色有机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继续加快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全面提升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数字化水平,提高全产业链的运作效率,从而实现农业企业全产业链智能化发展。3.3 延伸化农业企业全产业链并非某个企业控制着整个链条,而是利用企业之间的有序合作达到资金、技术、信息的共享,实现整个链条有序互动的目标,提升链条上各个环节运作的透明度,构建合理的利润分享机制,从而实现共赢。合理延展全产业链是农业全产业链呈现出的网络化发展新特征。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需要通过推进产业链的高效整合,增加高附
11、加值环节的投入力度,搭建先进的研发设计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以低成本、高效率将农业全产业链所涉及的农产品加工地域选址、产品种类选择、农产品养殖(种植)、配送网络设定、营销网络建设和售后服务等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延伸产业链的过程中,将不断提升主导公司或组织的创新水平和领导水平,促进产业链中的企业间进行协作、交流和共享资源,切实提升农业价值创造的能力。3.4 品牌化品牌作为产品高品质的代言,有利于表现产品质量和增强消费者信心。因此,提升品牌意识,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有助于促进各个产业链间的衔接,大大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只有进行品牌建设,才能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取得更
12、大的市场竞争力。在品牌知名度得到提高的同时,要坚持做好优良的特色品牌,进而形成品牌的集聚效应,不断提高品牌的经济效益,以扩大市场的占有率。4 农业企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具体策略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农业的基础设施主要包含邮政和电信设施、商业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教育机构、金融機构等社会性基础设施,金融和货币政策、法律法规等政策性基础设施,这些都是农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因而有必要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占农业财政支出的合理比例。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才会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4.2 挖掘传统产业优势,合理布局农产品产业链农业产业链
13、非常复杂,涵盖一二三产业,包括农业(种植)、加工、物流、服务、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包含不同的技术和过程,使得整个产业链中会产生多余的环节。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的优势,促进农产品产业链的合理设计,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对于企业而言,只要不断创新产业链中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并提高农业效率,将循环工业和提高运营效率作为核心,实现纵向与横向资源的有效利用,依靠技术创新增强资源优势,将有助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4.3 加强政策扶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农业企业发展全产业链模式,需要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政策以指导其农业发展。特别是在
14、产业改革阶段,需要加强国家支持,加速产业改革,并实施赶超型的产业发展战略。同时,技术创新是中国农业部门相对薄弱的环节,也是农业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只有增加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科学技术含量,并创建独特的农业品牌,才能增加产品的市场份额。因此必须加强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企业进行研发和创新以利用中国独特的农业资源,并且需要鼓励农业企业加强对资源和技术的共享,进而保证产业链中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另外,地方企业应和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入合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获取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以及特色的农业品牌,并扩大品牌的影响力。4.4 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完善农业全产业链信息管理企业要充分借助互联网
15、这个平台,改善整个产业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在产业链各环节中的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缩小农村与市场之间的信息鸿沟。通过完善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和销售一体化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建设,使得农民可以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及时获取生产经营信息,这有助于构建安全有效的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形成有关农产品的大数据。农产品大数据具有来源广、数量大、动态性强等特点,在信息系统设计中需要引入针对性的技术和方法来收集、整合、分析和利用大数据,并建立农产品大数据的完整数据集,可确保数据安全并实现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4.5 建立产品可溯源体系,打造绿色农
16、产品品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对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追求不断提升,因而绿色农产品在消费市场中更受消费者欢迎。现代农业公司为了提高作物的品质,开始陆续转型,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来扩大市场。产品可溯源系统能够收集有关产品的生产、分销、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责任可究。加快建立产品可溯源体系,能够有效协助主管部门监督和生产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管理水平;能够向监督机构及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证据和证明性材料;促进企业总结生产经验,增强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此外,农业企业应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管理、专利申请等方式,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
17、大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促进农业健康发展。5 结束语农业企业借鉴田园综合体建设理念,发展全产业链模式,不仅符合国家战略,更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着力发展全产业链农业企业,是农业企业高水平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可选的有效路径和方式之一。企业在发展全产业链战略的过程中,要树立产业链生态化、智能化、延伸化和品牌化的战略目标,并据此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全产业链人手,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不断完善全产业链信息管理,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以促进农业企业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参考文献1戚兴科.河南省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5.2何彦.质量兴农战略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探究j.农业经济与科技,2020( 07):1-3+148.3崔春晓,邹松岐,张志新.农业产业链国内外综述j.世界农业,2013( 01):105-108.4王晓茹.田园综合体模式及其建设途径初探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经典美文千山笔记
- 2024二手房购房定金合同范本二手房购房合同范本
- 2024赊欠买卖货物合同样书
- 2024装饰维修合同范本
- 2024《电大合同法网考》
- 2024理财合同可信范文
- 深圳大学《中国音乐史(中国流行音乐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深圳大学《医学统计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殡葬用品销售合同(2篇)
- 骑车转让买卖协议书(2篇)
- DLT 5434-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表格-
- 国标导地线型号
- 特大桥双线矩形空心桥台施工方案
- 公务员申论答题标准格子纸版A4打印版
- 第六章休闲体育产业PPT课件
- 道路水稳层施工方案(完整版)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表格
- 5、火灾事故桌面演练记录表
- 《甲基化与肿瘤》PPT课件.ppt
- 行政法对宪法实施的作用探讨
- BIM等信息技术的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