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5_第1页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5_第2页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5_第3页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5_第4页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精选 x染色体隐性遗传 1、人类红绿色盲 、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 、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xaxa(携带者) 2、伴x隐性遗传的遗传特点: 、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 、具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母病子必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1、抗维生素d佝偻病 、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 、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xaxa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 2、伴x显性遗传的遗传特点: 、人群中发病人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具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父病女必病) y染色体遗传

2、 1、人类毛耳现象 2、y染色体遗传的遗传特点: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 遗传病类型的鉴别 1、先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 2、再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 、隐性遗传 父正女病常、隐性遗传母病儿正常、隐性遗传 、显性遗传 父病女正常、显性遗传母正儿病常、显性遗传 3、不能确定的判断: 、代代之间具有连续性可能为显性遗传 、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各占1/2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 、患者有明显性别差异 i、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 ii、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 iii、男性全患病,女性全不患病

3、可能为伴y遗传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发生了渗透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别离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别离复原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二、物质跨膜运

4、输的其他实例 2、生物膜的特性: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那么不能通过,因此它们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思考: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某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 不同点: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半透膜不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 细胞核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

5、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细胞器 一、相关概念: 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局部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拟: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6、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

7、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一、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 在生物体内,

8、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下面仅就人和动物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情况进行讨论。 (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 :糖类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糖类可大量转变为脂肪: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两者结合生成脂肪,这种转变在人和动物体内可大量进行,这就是人和动物吃糖能胖的原理。 脂肪只能少量转变为糖: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和脂肪酸都可以参加糖代谢途径,但甘油经一系列过程可以转变为糖,而脂肪酸却几乎不能转变为糖,因此,脂肪不能大量转变为糖。这就是肥胖后很难减肥的原因之一。 :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9、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通过转氨基作用产生与之相对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这也是人体每天必需摄取一定量蛋白质的原因之一。 蛋白质可以转化为糖类。蛋白质水解作用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不含n糖类 :蛋白质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氨基酸可以转变为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既可转变为脂肪,又可转变为脂肪酸,因此在人和动物体内蛋白质可大量合成脂肪。 此外,有些氨基酸也可转变为磷脂等。 脂肪几乎不能转变为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可以先转变为丙酮酸,然后再经转

10、氨基作用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脂肪酸因几乎不能转变为糖类,因而脂肪酸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转变为氨基酸。总之,人和动物几乎不能利用脂质来合成蛋白质。 (2)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局限性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例如,只有在糖类供给充足的情况下, 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质。 各种代谢物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氧化分解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缺乏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保证机体的能量需要。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缺乏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

11、会增加。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 (3)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均可食物,都必须经过消化与吸收相代谢途径相同: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均可合成、分解、转变。都必需在酶的催化下点才能完成都能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最终产物均有co2和h2o贮存方式不同:糖类和脂肪可以在体内贮存,蛋白质不能在体内贮存。不同代谢最终产物不同:糖类、脂肪的代谢终产物只有co2和h2o,而蛋白质的代谢终点产物除co2和h2o外,还有尿素等含氮废物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体内的储藏能源物质。蛋白质只是一种能源物质(只在糖、脂肪严重供能缺乏时,方由蛋白

12、质供能) 一、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指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故叫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形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呈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如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二、细胞核的功能 1、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dna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2、是细胞代谢活动和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三、有机的统一整体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1、结构:细胞的各个局部是相互联系的。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 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