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_第1页
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_第2页
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_第3页
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_第4页
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    谢昭摘要: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而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则是供给侧改革在产业层面的重点领域。为此,首先对宝钢武钢合并的案例背景情况进行了说明,其次分析了换股吸收合并的事件过程以及该事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最后提出企业吸收合并的积极作用。关键词:吸收合并;换股比例;宝钢;武钢;宝武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圖分类号:f27: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0.018吸收合并是指在公司合并时,合并方吸收其他公司继续存在,剩余公司主体资格

2、消灭的法律行为。收合并主要有现金并购,股票并购、混合证券并购。1合并背景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19)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财富世界500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于2000年2月独家创立,2000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05)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1999年8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近年来钢铁行业遭遇的滑铁卢给两家大型钢铁集团的合并创造了客观的外部环境。2015年,武钢股份全年

3、亏损高达75亿元,宝钢股份业绩大幅下滑仅实现净利润7.14亿(2014年为60.90亿)。据两家公司半年度报告,截至2016年6月30日,宝钢股份实现3621亿元净利润,占据全行业领先地位,而武钢股份仅实现2.73亿元净利润。2宝钢武钢合并过程2016年6月27日,两家公司分别发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停牌公告、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停牌公告,“由于双方集团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尚未确定且尚需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重组方案,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双方股票自2016年6月27日起停牌,公司将于停牌期间确定相关方案”。2016年9月22日,国资委网站发布公告称,国务院批准同意武钢、宝钢两集团进行联合重

4、组。同日,两家官网上均发布公告称,本次合并的具体方式为宝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被合并方现有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其继续承接与承继,自交割日起,非存续方100%股权由宝钢控制。换股价格以审议交易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双方的股票交易均价为市场参考价,定价原则为不低于市场参考价的90%,并由此确定,宝钢换股价格为4.60元/股;武钢换股价格为2.58元/股,换股比例为10.56。2016年11月28日,宝钢、武钢两家股东会通过该换股合并计划。2016年12月1日宝武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宝武集团注

5、册资本527.9亿元,资产规模7395亿元,雇佣员工22.8万人,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2016年,宝武集团取得了中国钢铁行业最佳经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3072亿元,利润70.2亿元。2017年1月23日下午,武钢股份则以3.71元/股的价格收盘,结束了其在资本市场18年的历史。3本次合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3.1对股权结构的影响本次合并完成后,合并后上市公司股份总数为22,119,443,925股,股本结构(未考虑因现金选择权的提供而取得的对上市公司股份的影响)。3.2对财务指标的影响金购买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股份,从而保持合并方企业的实力,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本次换股吸收合并的两家上市公司均为

6、独立经营实体,本次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继续从事钢铁业务,不会导致上市公司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经营业务。4.2整体上市有利于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本次交易有利于上市公司避免同业竞争。本次交易完成后,除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的防城港钢铁项目在其规划产品品种及销售区域与合并后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存在潜在的同业竞争外,合并后上市公司与武钢集团及其控制的企业在钢铁业务方面不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4.3强强联合,规模效应,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合并前两家公司均拥有强大的研究开发体系及技术优势,合并后上市公司拥有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确保其在成本端具备突出的竞争优势,从而将在全球上市钢铁企业中达到“粗钢产量排名第三、汽车板产能排名第三、取向硅钢产能排名第一”。4.4积极响应国家去产能政策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16)6号文件精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两集团计划在3年内压减粗钢产能总量达1362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