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内比教学”活动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xxx教材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李白从 27 岁到 35 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 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比他大 11 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因为黄鹤楼在广陵
2、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 。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 “,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
3、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刻的。而写离别之情的手法,也只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体会到真味情切。学情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大,加之学生对人物以及古诗的背景了解又浅,学生就很难与文中人物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让诗歌中的景象在学生心中丰盈起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我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尽力拉近文中人物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既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又使诗歌中的所表现的情景、所抒发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变得“充实” “厚实”起来
4、,对调动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2 、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感受诗的情绪和意象。3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激趣导入1、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诗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2、,能记
5、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你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李白么?(课件李白素描图出现)3、(过渡)千年圣地黄鹤楼,如诗如画江南春。当时诗人李白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老朋友却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 (课件出示整首诗)二、探究新知:1、个性读题这首诗的题目比较长,试着读一下题目。2、感性读题大家理解很准确,当时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名一别。名是著名的名。(手指课题) 在名楼:黄鹤楼,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6、,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PPT)介绍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李白也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俩人志同道合,趣味相投,在写诗上,孟浩然也算是李白的良师益友,李白从孟浩然那里获益良多。因此李白对孟浩然极为推崇。有诗为证: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到名地:广陵。是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曾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况且是在烟花
7、三月,一路上是享不尽的美丽风光。3、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了解一下诗的内容吗?(出示整首古诗)请大家自由读诗,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开始读)谁能流利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诗句读的很流利。我们知道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这首诗你打算怎么读?先在小组内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大家仔细听。三、感悟诗境,品读古诗1.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我们在数学课上已经学过方位,知道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哪个同学能帮我贴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指名上台贴出“黄鹤楼” ·“扬州”·贴对了吗?为什么这么贴?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指名说。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
8、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 -“故人”是什么意思? ( 老朋友 ) 在这指谁? ( 孟浩然 ) 从哪知道的?(注释)真好,结合注释是弄清古诗意思的好办法。是故人,是好朋友,想象一下,两位好朋友,两位诗人好朋友在一起的情景。a 他们在一起游览名山名水,欣赏风景,碰到自己喜欢的风景,就作一首诗。b 傍晚的时候,他们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明月,对着明月朗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 飞在白云端。”c 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谈天说地,谈论国家大事,生活中的见闻,心中的理想。(过渡) 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呀!现在,孟浩然就要走了, 就要去那烟花似的扬州了。烟花给你们什么感觉?
9、(漂亮,绽放 )为什么用烟花形容三月呢?还可以说什么样的三月?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现在又逢三月,这个季节去扬州,李白仿佛看见了扬州怎样的一番景象?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 老师请大家欣赏下这时的江南一带的美景。(播放课件)此时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结: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出游自然十分羡慕。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有一个读书的好方法就是展开想象,请想象刚才说的画面并带自己的感觉读读这两句诗。2. 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指名说:船。几只? 诗中哪儿告诉我们?生:孤帆。
10、师:对!孤帆就是?生:孤孤单单的一只船。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 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 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 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读读,指名读。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3“孤帆远影碧空尽” ,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4送上祝福的话。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
11、,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 )能否用上我们积累过的送别诗来送送孟浩然?(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能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5、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在看什么啊?(江水) 。哪句诗告诉我们?(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一读。唯见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这又是怎样的情啊? ( 依依惜别、难分难舍。 ) 是啊,怎样才能读出难分难舍的感情?自己读看看。指名
12、读。5、这深深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情意,像这滚滚长江水连绵不断。把这两行诗读出来。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已尽,但祝福不尽,思念不尽。 (示意另一名学生读)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情意像江水一样深,像江水一样长。一起读。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真是情意深长啊!李白的情深义重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孟浩然,感动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人们深深地喜欢上了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们一起读整首诗。四、拓展延伸。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所以后来李白又为这次送别写了一首五言诗。(打出江下行。)(放烟花三月的歌,指读大家仔细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笔记本生产合同履约金协议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安全车站规范课件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服务概述课件
- 手持物品铁路运输服务礼仪课件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89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郑州铁路单绍平84课件
- 监理辅助设施施工方案
- 山东pc板温室施工方案
- 铁道概论授课石德勇课件
- 中医经络养生知识课件
-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2023年
- 高校食堂饭菜价格管理制度
-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招聘笔试真题2023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赵襄子被围晋阳(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中医食疗药膳》课件
- 银行业审计服务方案
- 甲亢完整课件完整版
- 2025年湖北省高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电商平台合规管理制度分析
- 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国企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海上日出》同步训练题(含答案)(部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