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_第1页
浅谈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_第2页
浅谈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_第3页
浅谈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姬鹏摘要要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羁绊,确立教学的核心理念;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多种形式并用,激活历史课堂教学;利用乡土历史教材,贴近时事和现实生活。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g633.51a16746058(2017)0401100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历史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有效的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对传统课堂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一、摆脱传统羁绊,确立教学的核心理念赵亚夫教授认为“有效的课堂历史教学必须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2、。历史是一个民族走过的痕迹,是人类为实现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目的而获得的教训和经验,而不是简单的史实堆积。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身的历史,在发展的道路上就会停滞不前乃至衰落。每个民族的奋斗过程其实就是负载着自己的历史前进的过程。历史教育的本真就是人文性,它肩负的教学使命就是对“人”的思想的唤醒,课堂教学中的“人”就是学生。高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陶冶功能。高中历史教师要高扬历史学科的人文旗帜,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的历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苏醒乃至升华;让学生在史实的沉淀中吸取合理的营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品格;让历史所蕴含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陶冶功

3、能充分体现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中,给学生以思想、眼界、胸怀、情感和智慧。否则,学史何用?!考史何为?!二、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赵亚夫教授在歷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中指出:“有效教学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对信息进行加工,通过积极探索获得新知识的一种形式,学生应该是主动、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探索者”。不难看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中心是“以学定教”,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决定了教师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兴奋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过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阐述学习的有效性:“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都是无益的课,无

4、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之下主动开拓学习之路,在这条路上,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人,是一个学习的发现者、探索者。在此过程中,教师体验着教的愉悦,学生收获学习成就感的欢快。三、多种形式并用,激活历史课堂教学1.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加进历史细节有些高中历史课堂过分强调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结论,缺少鲜活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细节,这种灌输式教学僵硬而呆板,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缺乏生命力的结论。把结论生硬填塞进学生大脑的时候,不能让学生产生思想火花。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把沉闷的课堂激活,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设置教学情境没有模式可套,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有效的教

5、学情境设置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2.放弃以教材为中心的本本主义以教材教历史还是教教材历史?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被争论不休。以教材教是把教材作为授课的依据,而不把教材作为僵死的框框,呈现给学生的是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活”知识,使学生发生联想和启迪,体现“读史使人明智”的功能。而教教材历史囿于教材结论的束缚,把学生限定在教材论述的范围内,呈现给学生的是困在教材之内的“死”知识。根据课堂的有效性原则,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达到育人目标,使学生既能获得知识的累积,又能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所以历史教学中让“死”去“活”来,必须要活用教材,教活教材

6、,放弃以教材为中心的本本主义。四、利用乡土历史教材,贴近时事和现实生活高中历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困扰,对学生所在地的乡土历史视而不见,也没有把时事政治和所学历史知识有效联系起来。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大缺憾。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历史关于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钥匙。他进一步指出:扼杀历史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方式和事务分离出来。很显然,杜威强调有效的历史教学要把历史和现实有机统一起来。可见,有效的历史教学既是现实的教学,也是乡土的教学。过去的人、事、物就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人、事、物就是明天的历史。如果能把二者在教学中做到完美结合,历史教学就能达到一个新高度。参考文献1吴洪华.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