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定位及基础施工方案_第1页
塔吊定位及基础施工方案_第2页
塔吊定位及基础施工方案_第3页
塔吊定位及基础施工方案_第4页
塔吊定位及基础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塔吊定位及基础施工方案 *;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塔吊选型及位置确定23.1塔吊布置原则23.2塔吊吊次估算33.3塔吊主要技术参数33.4塔吊安装时间及初次安装高度4四、塔吊基础设计54.1工程地质条件54.2基础型式设计114.3塔吊基础抗倾覆验算11五、塔吊基础施工135.1施工流程135.2桩基施工135.3土方开挖及垫层、防水施工135.4破桩头和桩芯灌砼135.5塔吊基础施工145.6避雷接地设施165.7 3#塔吊土方回填及挡土墙施工165.8沉降观测16六、塔吊安装及附臂17七、预留塔吊标准节洞口处理17八、质量保证措施17九、安全保证措施18十、基础验算1

2、8附图3-1:塔吊平面布置图26附图3-2:塔吊附臂位置图26附图3-3:塔吊定位及基础详图26 第页 / 共页 一、编制依据表1-1编制依据表类别引用的规范、规程、标准及图集编号图纸及设计本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本工程地勘报告-国家规范、标准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行标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

3、-201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说明书QTZ100(Q5513)塔式起重机说明书-表2-1工程概况表三、塔吊选型及位置确定3.1塔吊布置原则1、塔吊布置应按照“分段布塔、全面覆盖、满足吊次、经济合理”的原则,以保证施工工作面基本在塔吊的覆盖范围之内,且能满足钢筋、模板等材料的水平、垂直运输需求。2、群塔作业需考虑各相邻的塔吊自由安装高度、最终安装高度相互错开。3、各台塔吊覆盖范围内无已建建筑及其他塔吊主塔,确保塔吊360度旋转。4、各塔安装位置和大臂朝向需保证拆除时无建筑物阻挡。5、需根据结

4、构图提前确定好附墙位置,附墙角度和长度必须满足说明书要求。6、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且未对结构基础造成不利影响。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布置3台塔吊,塔吊平面布置见附图3-1,附着位置见附图3-2详细定位及基础详图见附图3-3,其位置及覆盖范围见下表:表3-1 塔吊选型表塔吊编号塔吊型号塔吊位置覆盖范围1#塔QTZ80 TC56102325轴/SV轴之间1#楼及周边地下室2#塔QTZ80 TC561069轴/FG轴之间2#楼及周边地下室3#塔QTZ80 TC56101轴外/PR轴之间3#楼及周边地下室第21页/共26页3.2塔吊吊次估算3.2.1 地下室塔吊吊次估算(单层面积约11000)序号

5、项目单位数量每层(吊次)1钢管(模架+落地外架)吨320320按每吊1.0吨计算(每吊10分钟)2模板m2329001098按平均每吊30 m2(每吊10分钟)4钢筋(除筏板)吨710710按每吊次1.0吨计算(每吊10分钟)5木方m3433721按平均每吊0.6m3(每吊10分钟)合 计2849吊/层根据楼层间倒运和地面倒运及施工难度计算吊次均以10分钟计算,总时间计算如下:2849×10=28490分钟,合475小时,一台塔吊每天工作16小时,按3台塔吊运转,则75÷16÷3=9.89天,则地下室布置3台塔吊满足施工需求。3.2.2 1#、2#、3#塔吊所覆盖

6、的主楼标准层塔吊吊次估算(面积1000)序号项目单位数量每层(吊次)1钢管(模架+外架)吨3838按每吊1吨计算(每吊10分钟)2模板m23600120按平均每吊30 m2(每吊10分钟)4钢筋吨5050按每吊次1吨计算(每吊10分钟)5木方m33050按平均每吊0.6m3(每吊10分钟)合 计258吊/层根据楼层间倒运和地面倒运及施工难度计算吊次均以10分钟计算,总时间计算如下:258×10=2580分钟,合43小时,一台塔吊每天工作16小时,需要2.69天,按塔吊运转率不宜超过70%考虑,1#、2#、3#塔吊均满足施工需求,施工可达到3.5天一层。通过以上计算,本工程所设置塔吊型

7、号、数量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塔机安拆时起重臂方向与平面布置图方向一致。3.3塔吊主要技术参数根据QTZ80(TC5610-6)说明书,塔吊主要参数如下:塔机 56m臂时的起重性能如下表:塔机 50m臂时的起重性能如下表:塔机 44m臂时的起重性能如下表:3.4塔吊安装时间及初次安装高度本工程塔吊安装时间及初次安装高度见下表:表3-1塔吊安装时间表塔吊编号安装臂长安装时间初次安装高度1#塔吊56m2017.5.2032.1m2#塔吊44m2017.3.3034.9m3#塔吊50m2017.3.3040.5m注明,1#、2#塔吊所在位置在地下室内,3#塔吊所在位置为地下室外。四、塔吊基础设计4.

8、1工程地质条件塔吊基础以下层岩性特征描述如下:1有机质粘土:可塑状态,局部为软塑,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0 =2.208,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W=97.5%,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Wu=9.16%,压缩系数a0.1-0.2=1.950,压缩模量Es0.1-0.2=2.25,高压缩性,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含少量腐植物,局部地段腐植物含量较高,干强度及韧性中低,整个场地除个别孔外均有分布,标贯实测锤击数36击,为场地内较软弱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较差。该层夹软塑可塑状态的11层粉质粘土透镜体。2粉土:该层天然孔隙比e=0.811,压缩系数a0.1-0.2=0.337,压缩模量Es0.1-0.2=5.59,中

9、密,中压缩性,夹薄层粉砂、细砂及中砂,局部含钙质胶结碎块及腐植物,胶结碎块砾径约4cm左右,较坚硬,标贯实测锤击数611击,整个场地均有分布。该层夹稍密状态的21层中砂透镜体。3粘土:可塑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压缩系数a0.1-0.2=0.461,压缩模量Es0.1-0.2=4.55,中压缩性,局部地段夹薄层粉土、粉砂,含少量钙质胶结碎块及腐植物,胶结碎块砾径为14c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标贯实测锤击数59击,该层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好。但该层夹软塑可塑状态的31层泥炭质土、稍密状态的32层砾砂和软塑状态的31层粘土透镜体,其中31层、31层土物理性质较差。4粉土:该层孔隙比e=0.677,压缩

10、系数a0.1-0.2=0.288,压缩模量Es0.1-0.2=5.90,中压缩性,中密,夹薄层粉砂、细砂,局部含钙质胶结碎块及腐植物,胶结碎块较坚硬,标贯实测锤击数716击,整个场地均有分布。1泥炭质土:可塑状态,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0 =2.442,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W=107.8%,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Wu=25.3%,属中泥炭质土,压缩系数a0.1-0.2=1.410,压缩模量Es0.1-0.2=2.83,高压缩性,含大量腐植物,标贯实测锤击数47击,物理力学性质较差,整个场地内基本均有分布。2粘土:可塑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压缩系数a0.1-0.2=0.443,压缩模量Es0.1-0.2=

11、4.61,中压缩性,局部地段夹薄层粉土、粉砂,含少量钙质胶结碎块及腐植物,标贯实测锤击数59击,该层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好,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可作为桩基持力层使用。3粉土:该层孔隙比e=0.746,压缩系数a0.1-0.2=0.288,压缩模量Es0.1-0.2=6.49,中压缩性,密实,局部含钙质胶结碎块及腐植物,胶结碎块较坚硬,标贯实测锤击数920击,该层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好,可作为桩基持力层使用。该层夹可塑状态的31泥炭质土和可塑状态的32粘土透镜体,透镜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但可作为下卧层使用。1泥炭质土:可塑状态,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0 =3.005,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W=164.6%,

12、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Wu=34.9%,属强泥炭质土,压缩系数a0.1-0.2=1.220,压缩模量Es0.1-0.2=3.59,高压缩性,孔隙比较大,含大量腐植物,标贯实测锤击数58击,该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差,除个别孔外场地内基本均有分布, 可作为下卧层使用。2粘土:可塑状态,压缩系数a0.1-0.2=0.363,压缩模量Es0.1-0.2=5.27,中压缩性,局部地段夹薄层粉土、粉砂,含少量钙质胶结碎块及腐植物,标贯实测锤击数611击,该层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好。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可作为桩基持力层使用。3粉砂:压缩系数a0.1-0.2=0.212,压缩模量Es0.1-0.2=8.10,中压缩性,稍

13、密中密,局部含钙质胶结碎块及腐植物,胶结碎块较坚硬,标贯实测锤击数1419击,该层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好,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可作为桩基持力层使用。1泥炭质土:可塑状态,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0 =2.545,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W=126.7%,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Wu=35.2%,属中泥炭质土,压缩系数a0.1-0.2=0.793,压缩模量Es0.1-0.2=4.71,高压缩性,局部呈硬塑状,孔隙比较大,含大量腐植物,标贯实测锤击数713击,该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差,除个别孔外场地内基本均有分布,可作为下卧层使用。2粉砂:压缩系数a0.1-0.2=0.295,压缩模量Es0.1-0.2=6.55,中压缩性

14、,中密,局部含钙质胶结碎块及腐植物,胶结碎块较坚硬,标贯实测锤击数1727击,该层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好,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可作为桩基持力层使用。该层夹可塑状态的21泥炭质土和硬塑状态的22粘土透镜体。1泥炭质土:可塑状态,天然孔隙比平均值e0 =1.366,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W=56.0%,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Wu=13.5%,属弱泥炭质土,压缩系数a0.1-0.2=0.444,压缩模量Es0.1-0.2=5.43,中压缩性,孔隙比较大,含大量腐植物,标贯实测锤击数79击,除个别孔外场地内基本均有分布。2粘土:呈硬塑状态,压缩系数a0.1-0.2=0.321,压缩模量Es0.1-0.2=6.49

15、,中压缩性,局部地段夹薄层粉土、粉砂,含少量钙质胶结碎块及腐植物,标贯实测锤击数1826击,该层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好。整个场地均有分布。该层夹稍密状态的21粉砂和可塑状态的21泥炭质土透镜体。1#、2#、3#塔吊基础底面标高均为-10.150,绝对高程为1879.850(±0绝对标高为1890.000)。依据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以及所选塔吊位置最近钻孔的资料显示:本工程1#塔吊基础最近的钻孔为7-23号孔位;2#塔吊基础最近的钻孔为7-12号孔位;3#塔吊基础最近的钻孔为7-12号孔位,其位置的地勘平、剖面图如下: 1#塔吊旁7-23钻孔剖面图2#塔吊旁7-12钻孔剖面图3#塔吊旁7-1

16、5钻孔剖面图4.2基础型式设计依据勘察报告中可知1#塔吊基础底面1879.850主要置于1、11、2、21层上,天然地基土不能满足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要求,必须采用深基础型式,拟采用平板式筏型基础+桩基础型式。现拟采用基础下加设4根C80的PHC500AB(100)型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共同支承上部荷载,塔吊桩桩径为500,有效桩长为25m。桩端持力层为工程地质报告所示3粘土、32粘土,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pk=20003000kpa。桩心距为4.6m,桩顶伸入承台高度为50mm。桩基的相关参数、技术和质量要求与工程桩相同。1)本工程塔吊基础面平抗水板面(略高于抗水板面1cm),具体尺寸如下表:

17、表4-1塔吊基础选型表塔吊编号基础尺寸(mm)固定基础形式1#塔吊5600×5600×1400预埋螺栓2#塔吊5600×5600×1400预埋螺栓3#塔吊5600×5600×1400预埋螺栓2)基础混凝土标号C35,P8。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塔吊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8。塔吊基础混凝土强度要求,塔吊安装时达到75%及以上,塔吊运转时须达到100%(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报告为准)。施工期间要充分保证塔基混凝土养护工作,以尽快进入塔吊安装,保证基础及底板施工时塔吊投入使用。塔吊基础配筋图详见附图3-2。3)为防止积水

18、,基础面可适当高出1cm。4)地脚螺栓应严格保证纵横距离(如图3-2所示)。5)在中心1.8×1.8m的范围内基础混凝土表面平整度1/500。6)砖胎模采用240mm厚,3#塔吊砖胎模采用370mm厚(靠近3#楼筏板一侧采用240mm厚)。基础底部及侧面从下至上依次是:满刷20mm厚1:3水泥砂浆,内掺5%防水剂找平,2厚JS聚合物防水涂膜,聚乙稀薄膜隔离层,5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7)防雷接地:用一根L50×50×4mm的镀锌角钢,顶焊80×80×12镀锌扁钢,垂直埋入地下1.5m;用80×80×12的镀锌扁钢连接固定在塔

19、吊基节上,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4(要求电工必须实测)。4.3塔吊基础抗倾覆验算本工程塔吊随建筑物的升高而不断升高,并由独立形式变成升到一定高度后的附着形式,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荷载差别很大,荷载变化巨大。当吊臂在基础对角线方向时,基础处于最危险状态。塔吊在自由独立形式下既有竖向荷载,又有很大的弯矩荷载,其总荷载比附着形式大得多,因此塔吊厂家技术参数手册提供的是自由悬臂形式下的工作和非工作状态荷载。非工作状态下由于无吊重平衡,由平衡配重引起的弯矩比工作状态时大得多,所以设计计算时通常选取独立形式下最大安装高度非工作状态的荷载作为设计荷载。根据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提供

20、的混凝基础抗倾翻稳定性计算公式:式中: 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础中心的距离, 作用在基础上的弯矩, 作用在基础上的垂直载荷, 作用在基础上的水平载荷, 混凝土基础的自重, 混凝土基础正方形边长, 混凝土基础厚度, 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TC5610抗倾覆计算:根据TC5610说明书已知:Mt=1552KNm Fh=73.9KN Fv=464.1KN Fg=25×5.6×5.6×1.4=1119.6KN h=1.4m b=5.6m则e=(1552+73.9×1.4)/(464.1+1119.6)=1.05 b/3=1.87 eb/3通过上述公式计算

21、,塔吊基础的抗倾翻稳定性满足要求。五、塔吊基础施工5.1施工流程定位放线预应力管桩施工挖土切桩清槽、验槽浇筑混凝土垫层防水及保护层施工桩芯钢筋制作、安装浇筑桩芯混凝土砌筑砖胎模绑承台底钢筋安装塔吊基础埋件绑承台面筋和拉筋浇混凝土养护5.2桩基施工(1)塔吊桩的施工应从工程桩一侧向外施打,施工做法参见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有效桩长按25m配桩,验算详见计算书。(2)本工程塔吊采用PHC-500-AB(100)直径为500mm的预应力管桩基础。因桩基础先打桩后挖土的施工,因此,为方便塔吊基础施工,根据自然土面标高及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确定送桩深度,控制桩顶标高。5.3土方开挖及

22、垫层、防水施工(1)塔吊基础承台部位的土方开挖采用挖土机开挖,人工配合修整。(2)挖土机挖土时严禁碰撞管桩,采用小斗开挖,机械无法开挖的部位采用人工清土,开挖的土方须存放在距坑边10m以外,待回填土完成后,多余的土方用运土车运出现场。(3)基坑内设置排水沟、集水井及护坡,施工做法参照土方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清槽验槽完成后,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垫层宽出承台砖胎模周边不少于100mm,混凝土垫层为100厚,C15商品混凝土,采用天泵泵送混凝土与住宅基础垫层一起浇筑,混凝土表面要求平整。(4)防水及保护层做法同工程图纸设计,从下至上依次是:满刷20mm厚1:3水泥砂浆,内掺5%防水剂找平,2厚J

23、S聚合物防水涂膜,聚乙稀薄膜隔离层,5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5.4破桩头和桩芯灌砼 土方开挖完成后,桩头采用人工凿除,打凿前根据设计桩顶标高放出标高线,然后采用切割机沿桩周边切缝,打凿时要求桩边棱角齐全,桩顶凿平,打凿时不得破坏桩身。桩顶与承台连接按抗拔桩构造处理,其构造钢筋、桩芯砼和构造做法如附图3-3所示。5.5塔吊基础施工5.5.1砖胎模施工本工程A7地块1#、2#塔吊基础采用240mm砖胎模;3#塔吊基础采用370mm,靠近3#楼筏板一侧采用240mm厚施工。1、在垫层上弹出塔吊基础边线和控制线; 2、砌筑砖胎模;3、允许偏差:垂直度:3mm; 轴线位移:3mm; 截面尺寸:4mm、-

24、5mm; 标高:2mm、5mm。4、砖胎模砌筑完成后,在墙外侧添加钢管支撑(钢管纵横间距1m),以提高砖墙的抗剪承载力。5.5.2钢筋施工塔吊承台垫层浇筑完成后方可进行钢筋安装施工。钢筋绑扎:测量放线放出钢筋位置线绑扎下双向钢筋预埋塔吊地脚螺栓绑扎上双向钢筋和拉筋。塔吊基础承台尺寸为长Bc×宽Bc×厚Hc=5.6m×5.6m×1.4m,面筋及底筋为双向HRB400级钢筋直径25170mm,锚固长度为400mm,拉钩为HRB400级钢筋直径18510梅花布置。基础承台钢筋绑扎施工时,首先须放出的钢筋位置线,之后按钢筋位置线进行排筋。承台底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

25、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50mm,间距按600mm×600mm的要求进行设置;承台侧用塑料垫块进行控制保护层厚度;钢筋上下层布置直径25(HRB400)1000mm马镫进行固定。马镫做法如下图:预埋塔吊地脚螺栓后,塔吊地脚螺栓与钢筋焊接固定。基础钢筋详附图。5.5.3预埋地脚螺栓将4组(16根)地脚螺栓分别固定在四角薄钢板的孔上,分别戴上两个螺母,使螺母底面与螺栓顶端的长度严格保证为135mm。薄钢板用至少4根短钢筋点焊在承台面筋上50cm,防止螺栓歪斜和变形。组装后必须保证地脚螺栓孔的对角线误差不大于2mm,确保固定基节的安装。钢筋绑扎施工时应尽量避免碰撞地脚螺栓和固定框,以免

26、螺栓偏位,而且对于地脚螺栓部位的钢筋既不能切断,也不能减少。预埋时应测量好标高,随测随埋。预埋完成后须复核尺寸及使用水准仪复核标高,薄钢板须处于同一平面。将螺杆头部用塑料布等包裹以防粘上水泥等杂物。预埋安装工作须由专业安装人员进行。5.5.4混凝土浇筑在塔吊预埋地脚的垂直度及平面位置检查符合要求、钢筋、模板及支撑施工符合要求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塔吊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8,垫层C15混凝土。采用天泵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密切注意观察钢筋、地脚螺栓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调整,完全处理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棒不得与预埋螺栓及支撑铁架相碰撞,以免

27、引起预埋螺栓及支撑铁架位移或发生垂直度偏差。混凝土振捣工要做到“快插慢拔”,混凝土浇筑振捣要密实,振捣完毕后先用刮杠按1%的泄水坡度找坡,自塔身向四边进行找坡最低点至排水沟,然后再用木抹子找坡压实,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前,进行二次压实,用木抹子拍打混凝土表面直至泛浆,用力搓压平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平度不低于1/1000。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按规定进行人工养护。混凝土浇筑时留设三组同条件试块,一组测7d强度、一组测14d强度、一组备用。待塔吊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组织塔吊的安装。5.6避雷接地设施塔基设一组接地线,用一根L50×50×4mm的镀锌角钢,顶焊80

28、5;80×12镀锌扁钢,垂直埋入地下1.5m;用80×80×12的镀锌扁钢连接固定在塔吊基节上,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4(要求电工必须实测)。5.7 3#塔吊土方回填及挡土墙施工待地下室侧壁肥槽满足回填要求后,对3#塔吊周边做混凝土挡墙,以防止回填土对3#塔吊安全运行造成影响。起重机的安装及拆除另详专项施工方案。5.8沉降观测塔吊基础施工后、塔吊安装前在基础外边四角内偏200mm处用红色油漆标出四个红十字,为塔吊基础沉降观测点。同时在塔吊使用期间,做好对塔吊挡土墙外基坑上口的沉降监测。塔吊在安装前进行先进行第一次观测,并将观测结果做好记录;塔吊安装后进行第二次观测,以

29、后每两周观测一次,附臂顶升后和大风、大雨后加测一次。沉降观测注意事项: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如实反映出建筑物观测情况,确保工程施工、使用安全应做到五固定: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固定使用水准仪及水准塔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观测路线固定;5、固定的外界条件。观测过程发现沉降不均匀或局部数据过大,立即上报技术部、安全部,经过核实处理、确保安全后塔吊方可继续作业。六、塔吊安装及附臂1)待塔吊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进行塔吊的安装(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报告为准)。2)塔吊安装人员应有合格的上岗证书,严禁无上岗证人员作业。3)塔吊附臂应根据塔机自身性能及结构施工特点

30、安装附臂。4)塔吊安拆及附臂安装详各专项方案。七、预留塔吊标准节洞口处理本工程的1#、2#塔吊标准节会占用楼板的位置,占用位置预留塔吊洞口不小于1700×1700mm,其中地下室顶板的预留洞口必须做300mm宽,3mm厚的止水钢板。钢筋预留搭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浇筑前,洞口四周每侧上下各附加416钢筋,混凝土强度未达100%前禁止拆除本跨内模板。塔吊拆除后,采用比原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预留洞口的封堵。混凝土浇筑前剔凿断面处松散石子。混凝土浇筑后加强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100%后拆除模板。八、质量保证措施1、塔吊基础施工期间,工长须开展对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及实施过

31、程中的质量检查,均应有文字记载,以备查询。2、基坑土方开挖后需人工清槽,基底确认标高无误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垫层浇筑。3、钢筋进场后,检查其规格、形式、尺寸、数量以及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须按批次进行检测,从每批同规格、品种的钢筋中各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部位。4、钢筋绑扎过程中,应及时跟进检查使用位置是否正确,间距是否准确,锚固长度是否满足要求,接头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具体允许偏差详本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及相应验收规范执行。5、钢筋工程属隐蔽工程,在浇筑砼前应对钢筋及预埋地脚螺栓进行验收,并作好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同时应由塔吊安拆单

32、位进行现场联检,确保施工中的质量。6、严格混凝土收料制度,对砼运输车号、出厂时间、到场时间、开始浇筑时间、浇筑完成时间及浇筑部位进行认真及时记录。7、垫层完毕后,按设计要求进行配筋和预埋塔吊支脚锚固螺栓。锚固螺栓由塔吊安装单位负责埋设,以避免锚栓不垂直而安装塔身基础节困难。塔吊钢筋和支脚锚固螺栓经验收,准确无误后,方可浇筑基础混凝土。并留置混凝土试块两组。混凝土基础表面应平整,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8、搅拌好的混凝土及时由厂家运至浇筑地点浇筑前要,检查混凝土是否分层离析,由试验员检查坍落度是否合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12cm16cm,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9、混凝土浇筑完毕

33、后,按规定进行人工养护。10、待塔吊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组织塔吊的安装。九、安全保证措施1)建立严格的塔基监控制度,项目测量员定时对塔吊基础的沉降、塔吊的垂直度进行监测。每两周观测一次,做好观测记录报项目安全部备份。2)地脚螺栓的位置、标高和垂直度以及施工工艺符合出厂说明书要求。3)塔基设一组接地线,用一根L50×50×4mm的镀锌角钢,顶焊80×80×12镀锌扁钢,垂直埋入地下1.5m;用80×80×12的镀锌扁钢连接固定在塔吊基节上,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4(要求电工必须实测)。4)塔吊基础面略高出抗水板面1cm,坡向

34、四周进行散排,基座内不会出现大量积水现象,有积水时立即人员组织排水,保证塔吊基础不积水。5)塔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边坡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和部分坍塌现象,由项目部技术人员提出解决方案后,并对边坡加固后,方可施工。6)挖土机施工时,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进行其他工作。人工修边时,两操作人间距应保持23m。7)土方开挖、混凝土垫层、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整个施工过程均应加强对塔基基坑边坡的观察。堆土或材料应距挖方边缘1.5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特别是商品混凝土运输车不得靠近基坑边2m范围。8)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佩戴好安全帽,严禁抽烟酗酒。9)塔吊基础安装完毕后组织项目工

35、程部、技术部、质检部、安全部及监理等共同进行塔吊基础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塔吊的安装工作。十、基础验算基础验算拟计算最不利的1#塔吊(四桩基础)为例。 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一) 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80A塔机自重标准值:Fk1=464.10kN起重荷载标准值:Fqk=60kN塔吊最大起重力矩:M=800kN.m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弯矩:M=-1552kN.m塔吊计算高度:H=40.5m塔身宽度:B=1.6m桩身混凝土等级:C80承台混凝土等级:C35保护层厚度:H=50mm矩形承台边长:H=5.6m承台厚度:Hc=1.4m承台箍筋间距:S=1

36、70mm承台钢筋级别:HRB400承台顶面埋深:D=0.0m桩直径:d=0.5m桩间距:a=4.6m桩钢筋级别:HPB300桩入土深度(有效桩长):25m桩型与工艺:预制桩桩空心直径:0.3m计算简图如下: 二)荷载计算1. 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 Fk1=464.1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 Gk=5.6×5.6×1.40×25=1097.6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 Fqk=60kN2.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 Wk=0.8×1.

37、77×1.95×0.924×0.2=0.51kN/m2 qsk=1.2×0.51×0.35×1.6=0.34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vk=qsk×H=0.34×40.50=13.89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0.5Fvk×H=0.5×13.89×40.50=281.22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5kN/m2) Wk=0.8×1.81

38、15;1.95×0.924×0.35=0.91kN/m2 qsk=1.2×0.91×0.35×1.60=0.61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vk=qsk×H=0.61×40.50=24.85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0.5Fvk×H=0.5×24.85×40.50=503.26kN.m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k=-1552+0.9×(800+281.22)=-578.90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

39、矩标准值 Mk=-1552+503.26=-1048.74kN.m三)桩竖向力计算非工作状态下: Qk=(Fk+Gk)/n=(464.1+1097.60)/4=390.43kN Qkmax=(Fk+Gk)/n+(Mk+Fvk×h)/L =(464.1+1097.6)/4+Abs(-1048.74+24.85×1.40)/6.50=546.31kN Qkmin=(Fk+Gk-Flk)/n-(Mk+Fvk×h)/L =(464.1+1097.6-0)/4-Abs(-1048.74+24.85×1.40)/6.50=234.54kN工作状态下: Qk=(Fk+

40、Gk+Fqk)/n=(464.1+1097.60+60)/4=405.43kN Qkmax=(Fk+Gk+Fqk)/n+(Mk+Fvk×h)/L =(464.1+1097.6+60)/4+Abs(-578.90+13.89×1.40)/6.50=491.44kN Qkmin=(Fk+Gk+Fqk-Flk)/n-(Mk+Fvk×h)/L =(464.1+1097.6+60-0)/4-Abs(-578.90+13.89×1.40)/6.50=319.41kN四)承台受弯计算1. 荷载计算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力反力设计值:工作状态下:最大压力

41、Ni=1.35×(Fk+Fqk)/n+1.35×(Mk+Fvk×h)/L =1.35×(464.1+60)/4+1.35×(-578.90+13.89×1.40)/6.50=60.77kN非工作状态下:最大压力 Ni=1.35×Fk/n+1.35×(Mk+Fvk×h)/L =1.35×464.1/4+1.35×(-1048.74+24.85×1.40)/6.50=-53.81kN2. 弯矩的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第6.4.2条 其中 Mx,My1计算截面处X

42、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i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反力设计值(kN)。由于工作状态下,承台正弯矩最大: Mx=My=2×60.77×1.50=182.30kN.m3. 配筋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0条 式中 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h0承台的计算高度;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60N/mm2。底部配筋计算: s=182.30×

43、;106/(1.000×16.700×5600.000×13502)=0.0011 =1-(1-2×0.0011)0.5=0.0011 s=1-0.0011/2=0.9995 As=182.30×106/(0.9995×1350.0×360.0)=375.3mm2实际选用钢筋为:钢筋直径25.0mm,钢筋间距为170mm,承台底部选择钢筋配筋面积为As0 = 3.14×252/4 × Int(5600/170)=15708mm2选择钢筋配筋面积大于计算需要配筋面积,满足要求!推荐参考配筋方案为:钢筋直径为

44、25mm,钢筋间距为200mm,配筋面积为13744mm2五)承台剪切计算最大剪力设计值: Vmax=60.77kN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第6.3.4条。我们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 式中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1.571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1.570N/mm2; b承台的计算宽度,b=5600mm; 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0=1350mm;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60N/mm2; S箍筋的间距,S=170mm。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六)承台受冲切验算 依据塔机规范,塔机立柱对承台的冲切可不验算,本案只计算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Nl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不计承台以及其上土重的角桩桩顶的竖向力设计值; 1x,1y角桩冲切系数; 1x=1y=0.56/(0.926+0.2)=0.497 c1,c2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的水平距离;c1=c2=750mm a1x,a1y承台底角桩内边缘45度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线至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a1x=a1y=1250mm hp承台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p=0.869 ft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57N/mm2 h0承台外边缘的有效高度;h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