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_第1页
浅谈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_第2页
浅谈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_第3页
浅谈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    刘姬摘要:随着中国的发展,跨国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解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并学会入乡随俗很重要。这篇论文对比了中西社交礼仪多方面的差异,包括打招呼和告别的差异,称呼称谓的差异,对称赞的不同回应、馈赠礼品的差异等。关键词:社交礼仪;中国;西方;差异社交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友好的行为规范,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跨国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出国旅游,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越来越频繁。在这些交流中,为了避免跨国交流中的误会与尴尬,了解中西方礼仪的差异并做到入乡随俗非常有必要。下面我们来简要分

2、析一下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一、打招呼与告别的差异在中国,熟人朋友见面总是要打招呼,习惯会说:吃饭了吗?到哪里去?但是,在对外交往中,如果我们不注意对象,随便使用问候语和问候方式,那么,我们就会犯错误,交流就会遇到麻烦或矛盾。过去曾经有位领导在接待外国朋友的时候见面问:你们吃饭了吗?结果外国朋友特别实诚,都说我们没吃饭,结果打招呼的一句习惯用语,却不得不请这些外国朋友吃饭。除此之外,跟外国人打招呼的时候,不能随便问“你到哪儿去?”对于西方人来说,这是他们的隐私,这类问候侵犯了他们的私密。西方礼仪中,通常打招呼直接说“早上好”或者直接说“hi”“hello”,或者以天气来打招呼,相比而言,英国人

3、比美国人更喜欢谈论天气。告别的时候,中国人通常会说“打扰您了”“看起来你也很累了”“你看起来很忙啊,休息一下,我告辞了”都是从别人的角度来为自己找告辞的理由,西方人则不同,通常会说“恐怕我必须走了,因为保姆要下班了。”从自己的角度来解释,尽量使自己的离开看起来情非得已,并且离开向对方道歉,从而使双方都能接受。送客的时候,中国人会送很远,有时甚至会送到公交车站,英美人一般只送到门口。二、称呼的差异汉语中,姓要放在名之前。而西方人的姓名无论在说还是写时,总是名在前,姓在后。西方人对男子统称呼“mr.x”,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 x”,对已婚女士统称“mrs.”,对不清楚结婚与否的女士通称“mr.

4、x”。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较多,且指称细化,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婶婶”等等,在公共场合则用“先生”或者是“师傅”,“师傅”是近年来对陌生人流行的称呼,不分性别不分地位高低,含有敬重的意思,容易被陌生人接受。西方人亲属称谓较少,指称模糊,一般只能区分辈分,比如“uncle”相当于汉语的“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夫”等多个词。由于为西方人提倡人格平等,不管年龄都可直呼其名。因此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远没有汉语这么多,使用频率也较低。三、称赞与回答的差异谦虚在中国被视为传统美德,是文明的表现,西方则提倡表现自我,肯定自我。比如中国的家庭主妇如果有人称赞她的厨艺好,她一定会谦

5、虚地说“没什么,我随便做的,跟你比差远了等等”诸如此类谦虚的话,如果是西方主妇,一定会非常高兴的接受赞美并且道谢。再如,一个女性穿了一条新裙子,在西方,她的男同事可能会说“you look so hot”,女性也会欣然接受“thank you”,在中国如果有男同事这样称赞的话,会被认为轻浮无礼。再者,中国人认为,亲近熟悉的人为对方做了什么事是不需要感谢的,即使表示感谢,对方也会回答:“自己人,应该的!”但对于西方人来说,只要为对方做了一点事,倒杯水,递支笔,也是需要道谢的。四、时间观念的差异在中国,使用时间灵活性较强,也可以说,中国人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有较强的随意性。但是,外国人通常有极强的

6、时间观念,日程安排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轻易不会随意改变行程。以德国人為例,德国使馆发放德国签证的时间既不会提前很久,也不会推迟,通常控制在申请签证者出发时间前一周左右,保证出行顺利。再者,由于时间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在商务活动中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也不同。例如,西方人在会晤中比较喜欢直奔主题,集中精力,速战速决。而中国人在合作中则会提前“拉关系”,通过宴请对手或非正式会晤等活动,逐渐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后期的会谈奠定基础。五、馈赠礼品差异赠送礼品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一种增进关系表示友好的方式,中西方在馈赠礼品方面有很大差异。中国有句古话“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但是事实上,没有人真的会送鹅毛,因为鹅毛实在是价值太轻,太不值钱了。很多中国人更喜欢收到贵重的礼品。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真的是“礼轻人意重”,他们讲究的是格调心意,一个中国结,一束鲜花,一个包装精美的小工艺品,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好的礼物。收到礼物的反应,中西方也有很大差别。在中国,一般不会当面打开礼物,直接打开礼物会被视为贪婪、没见过世面,西方人则爽快得多,收礼者会直接打开礼物,表达对礼物的喜爱和对送礼者的感谢,如果不当面打开,送礼者会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