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原则_第1页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原则_第2页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原则_第3页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原则_第4页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原则第一部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原则概述一、幼儿园教育教学原则幼儿园教育教学是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以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动作;传授知识,发展智力;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又要注意教育的侧重点。从确定和实现幼儿教育的目的任务来看,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既受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制约, 又受人类的认识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制约,是一个复杂的有规律的过程。为了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客观规律、符

2、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圆满实现幼儿教育的目的任务,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原则组织幼儿活动。幼儿园教育教学原则, 是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据幼儿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的,反映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幼儿教师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幼儿园教育教学原则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是幼儿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二、幼儿园教育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我国幼儿园教育教学原则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为理论基础、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为指针、

3、以幼儿园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以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为主要源泉,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对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经验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既有客观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普遍适用的、所应遵循的教育教学原理。幼儿园教育教学原则是根据以下几方面提出的。(一)幼儿园教育的目的的任务教育目的是培养合乎质量的人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规定着教育工作的方向, 支配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人的大问题。每个国家的教育工作都是根据本国的教育目的予以计划和安排的,教育目的对于整个教育制度的建立、

4、教育内容的确定、 教育方法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目的不是由个人随意制定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的水平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状况确定的。不同的社会、 不同的阶段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因而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在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末,毛泽东曾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在发展学说为指导,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确定了我国的基本教育方针。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对人才规格质量总的要求。幼儿教育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基础,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年龄段特点的不同,其具体的教育任务也不同

5、。 纲要明确指出: “36 风的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同时还对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各年龄班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教育手段的注意事项等作了明确规定。纲要 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 幼儿园对换幼儿进行教育,既要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决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按照纲要的要求来进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基本的教育教学原则,如思想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全面发展原则、保教结合原则等,正是为了逐步实现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标, 圆满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而提出来的,深刻体现了纲要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规律36 岁入园的

6、幼儿,活泼好动,身体生长发育较快,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大脑皮层机能不够完善,表现为独立性差,不能很好地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心理方面, 幼儿有极强的好奇心,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思维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进行的,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语言方面是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情感常常受外界刺激和周围人情绪的影响,容易激动、变化、外露而不稳定。同时,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幼儿身心发展上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正是幼儿期具有这些年龄特征, 使得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性质来讲,不属于正规的学习活动,而是进入学校从事正规

7、学习的准备活动。通过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 让幼儿掌握被认识事物的简单常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以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正面教育等教育教学原则,正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三)幼教工作者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幼儿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受教育目的、 任务、 教学课题和教育观点的制约,由于受教育者不同年龄段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不

8、同,因而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就有所不同。幼儿园教育教学原则是幼教工作者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来源于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和创新。随着社会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加,人们的幼儿观、 教育观也在改变;幼儿教育改革与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方法、 课程模式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相应地, 出现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原则,如单元教育教学的系列组织原则、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原则和创造教育原则等。另外,长期以来普遍应用的教育教学原则也被教育工作者赋予了一定的新的含义。第二部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原则分类幼儿园教育教学原则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9、和各个方面,它对制定教育教学计划、选择和使用教材、确定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都具有指导作用。幼儿教师只有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原则,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目前, 我国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保教结合原则等。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思想、 新的理念也在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原则。其中环境教育原则、课程开发原则、科学评价原则应予重视。一、思想性原则及运用(一)思想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是指在幼儿园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向幼儿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贯

10、彻完成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任务。也就是说要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幼儿期的德育只是道德品质教育即品德教育。幼儿的品德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家庭、幼儿园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成人和同伴的日常生活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事实证明, 任何一个时代培养人才的目标,都不只限于单纯的传授知识,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德育是一切时代共有的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思想性原则,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遵循一定的准则,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其宗旨主要是培养幼儿受祖

11、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以及团结友爱、诚实、勇敢、不怕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 文明行为习惯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从小就抓紧良好的品德教育,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思想性原则的运用(1)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人们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因此,从幼儿期起就要逐步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2)从实际出发,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思想品德状况、行为表现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别对他们进行教育。(3)利用集体的荣誉、舆论、行为规范和集体中幼儿的榜样,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影响,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4

12、) 通过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幼儿的实际活动为基点,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性格。(5)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常识教育教学中,可结合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再如,语言教育教学中,可结合看图叙述、讲故事向幼儿进行礼貌与纪律教育,以及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不怕困难等教育。(6)通过树立榜样、启迪诱导、鼓励表扬等,激发幼儿上进心,辨别是非和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7)幼儿教师应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成为幼儿行为的表率,避免空洞的口头说教。(8)要调动幼儿园内部和家庭、社会

13、各方面的力量,做到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避免相互抵消,防止造成幼儿思想混乱、是非观念模糊,甚至形成双重人格。二、科学性原则及运用(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向幼儿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 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也就是说要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科学性。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一生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幼儿年龄小、 经验少、 判断力差、模仿性强,容易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外部刺激,而这一时期形成的认识在大脑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其进一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在教育教学中

14、违背科学性原则, 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组织教学,向幼儿灌输一些似是而非、不切实际、非科学性的知识,不仅影响幼儿现在的进步,也会给以后的发展造成障碍。因此,对于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来说,坚持科学性原则是极其重要的,它既能让幼儿在发展的最佳时期获得大量正确、可靠的知识和技能,迅速提高其智力水平,又可为将来进一步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二)科学性原则的运用(1) 教师应选择正确的符合幼儿全面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向幼儿传授正确的知识、技能。(2)教师对知识的介绍、说明、讲解、分析、举例等必须准确无误,以有利于幼儿形成科学的概念。(3)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根据幼

15、儿实际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方法。(4) 注意学科间的纵横联系和多种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观察力和动手振作的能力等。(5)科学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活动量。三、发展性原则及运用(一)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要能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即智力、体力、道德、意志、情感等的发展,使幼儿从现有的发展水平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幼儿园应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使其健康活泼地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偏重或忽视那

16、一方面,都不利于幼儿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必须面向全体幼儿,把体、智、美全方面发展教育贯穿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之中。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即教学不应跟在发展的后面或在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上进行,而应在没有完全成熟但是正在形成的心理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贯彻发展性原则,就必须在充分了解幼儿已有知识和理解能力、智力水平的基础上提出“略为超前” 的适度教育要求, 把幼儿发展的可能性与积极引导幼儿发展二者辩证地结合起来。即是, 既不宜低估或迁就幼儿的年龄特点,错过发展的机会;又不可揠苗助长,超过发展的可能性,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最近的发展区获得尽可能的发展和提高。(二)发展性原则的运用(1)深入了解

17、全体幼儿的一般情况、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并对其作出正确的估计。(2)教材内容深浅难易要适当,充分考虑幼儿的可接受性。一般应有一定的难度,略高于现有发展水平,又不超过发展的可能性,要求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掌握。(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要求幼儿不断努力,从而促进幼儿不断发展。(4)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幼儿认识能力在发展的最近区域进行教学,使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同时发展智力。(5)照顾个别幼儿的情况,提出不的要求,因材施教,量力而行,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由现有发展区域向最近发展区域过渡。(

18、6)重视教材、专利法的科研和改革,促使幼儿积极地、主动地开展智力的、情感的独立活动,以达到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和智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四、灵活性原则及运用(一)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各种因素的差异和变化,机智、 灵活、 富有创造性地组织活动。也就是说,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方法灵活多变和过程随机应变。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无论是教育环境的选择和创设,还是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教师都会遇到许多复杂多变的情况,特别是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知识经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幼儿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而且要认真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

19、和个性差异,正确估计幼儿的实际水平,深入了解不同幼儿的发展状况,结合本地区、本园的实际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计划。同时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因地制宜, 因人因材施教。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任何一个教育的机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二)灵活性原则的运用(1)深入了解每一个幼儿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兴趣、意志和个性特征、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使所有幼儿都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和发展。(2)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适当的教育教学形式,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创造性

20、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3)充分了解本地区、本园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选择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4)根据实行情况, 不断创设和充分利用教育教学环境,随机应变、 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引导幼儿多动脑、多操作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5)结合本园、本班实际精心设计和灵活选择课程模式,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根据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进行随机教育,最大限度地丰富幼儿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力,使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五、直观性原则及运用(一)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利用幼儿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

21、直观手段吸引幼儿注意力,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这一原则是根据幼儿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词、概念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而提出的。它符合幼儿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的特点,能使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生动形象,自然活泼,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集中幼儿注意力, 有助于幼儿理解、 接受和记忆,发展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通常运用的主要直观手段有以下几种:(1)实物直观。包括观察实物、标本,实地参观,做小实验等。(2)模具直观。包括观察图片、图书、玩具、模型、贴绒、教具、沙盘等。(3)电化教育直观。包括幻灯、录像、

22、电影、电视、录音、唱片等。(4)语言直观。指教师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描述。(5)动作直观。包括演示、示范、教态等。(二)直观性原则及运用(1)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及幼儿实际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例如,常识教学活动往往运用实物、模型、标本、电视等;语言教学活动则常用图片、玩具、录音、唱片等;要了解事物内部结构及发展变化规律,可用小实验、幻灯、 录像等;小班幼儿选用直观教具应注重色彩鲜艳、能发音、会动、重点突出的教具;大班幼儿则更多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但不论采用哪种直观手段,都要符合教学要求,能有效地形成幼儿清晰的表象。(2)运用直观手段时要与训练幼儿感官相结合,要尽可能地让幼儿有机会去看、去

23、听、去摸、去尝、去嗅、去做,直接接触和感知实物,锻炼各种感受官,发展感知力,以加深幼儿对事物及现象全面、正确和深刻的印象,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事物。(3) 运用直观手段特别要注意与教师的语言指导和动作示范相结合。教师要用简明、 生动、形象、带有启发性的语言和准确的动作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和操作,以强化直观教具的作用,获得正确的结论、表象和概念。(4)恰当运用直观教具,讲求实效, 克服形式主义, 注意教具的典型性、代表性、 实用性,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具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妨碍抽象思维的发展。(5)使生动形象的直观、抽象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直观活动使幼儿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

24、印象。幼儿本身还要通过思维活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形成比较完整的正确概念。然后经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巩固概念,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六、启发性原则及运用(一)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的探索精神,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幼儿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幼儿教育的各种活动过程都是教师与幼儿的双边活动过程,如果离开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还不能把学习的社会意义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与他们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望等紧密相连的。 因此,

25、要求幼儿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引导幼儿注意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组织安排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具体、生动、 形象与兴致勃勃的活动之中,促使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产生热爱、兴趣、好奇心,产生吸取知识的要求和内在动机,主动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要培养幼儿初步的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调动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表现为: 有积极好不的态度,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常常主动地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积极感知新事物,获取新知识, 善于

26、用语言动作表现所学的内容,并能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用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再学习的工具。(二)启发性原则的运用(1)教师应有明确的目的,并选择适合幼儿水平、能促进幼儿发展和幼儿感兴趣的教材,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参观、旅游、竞赛、故事会、演唱会、运动会、专题教学活动等,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如提问法、比较法、观察法、游戏法、练习法、示范法、讲解法、创造问题情景法和丰富联想法等,让幼儿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做、积极地进行想像、思维和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去获取知识和技能。(4)教师应树立热情、耐

27、心、细致的教学态度,正视幼儿的差异,注意与幼儿我进行体态语言交流, 关心每一个幼儿,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使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情绪,踊跃地参与各种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5)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及时鼓励幼儿的努力,正确评价幼儿的成功,在此基础上指出不足之处,提出要求和批评。七、趣味性原则及运用(一)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使各教学环节充满趣味,以引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带着喜悦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获取知识和技能。也即是要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幼儿时期, 认识的发展尚处于无意性占优势的阶段,

28、他们的学习往往受兴趣支配,而兴趣的产生主要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刺激,受好奇、好支的心理支配着。幼儿年龄越小,越缺乏活动的目的性, 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不会做意志上的种种努力,完全依靠外界环境与教学中提供的各种积极刺激。因此,只有教育教学的内容、活动形式、 方法等符合幼儿的特点, 使他们能接受并产生感兴趣的刺激,才能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要求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结合幼儿特点进行,以活动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趣味性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积极性, 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保持较持久的注意力,身心处于最活动跃的状态,内在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例

29、如,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如果增加竞赛性则更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竞赛性活动是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积极活动,也是幼儿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最被广泛地运用。可见,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是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二)趣味性原则的运用(1)教学中应选择符合幼儿特点的、幼儿感兴趣的具体内容,以引起幼儿的直接兴趣,并通过启发诱导使之进一步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幼儿实际,恰当地运用直观手段,充分利用

30、实物、模具、电化教育、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激发幼儿获取知识的技能的兴趣。(3)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寓教育于各项娱乐活动之中。特别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促进幼儿各种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4)应根据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对幼儿提出适当的要求,偏高或偏低都不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会影响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多进行肯定和表扬,使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各种求知活动。(5)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

31、育教学环境,特别是要为幼儿创设各种活动区,如自然角、美术角、科学角、音乐角、结构区、装扮区、劳动区等,使幼儿有更多的自由活动要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6)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感染幼儿、鼓舞幼儿,使教育教学过程更充实、生动、形象、活泼和充满情趣。八、实践性原则及运用(一)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幼儿的实际活动为基点,创设各种情景,组织各种活动, 使幼儿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动及与教师和同伴的交往活动, 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不断地进行

32、教育教学实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践性原则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主要是根据幼儿认识发展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提出来的, 是幼儿园教育教学规律的反映。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身心每一个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 幼儿的各种感官充分协调地运动,大脑也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通过各种感官接触外界事物首先得到的是对事物表面特征及外部联系的认识,即感性认识。随着实践活动继续,在对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即形成对事物本质及内部联系的认识。但从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认识活动并没有结束,从实践中得到的理性认识还必须

33、作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同时, 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需要反复实践、反复的实践、反复认识。对于幼儿园中36 岁的孩子来说,一切事物都是陌生的和复杂的,所以,只有不断的、反复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使幼儿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智力水平以及知识、技能等各方面都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另外,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实验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改进工作,这也是实践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可见,实践性原则既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

34、(二)实践性原则的运用(1)在组织幼儿参加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中,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向幼儿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幼儿在活动中反复练习、反复训练、反复实践。(2)既要相信幼儿,放手让幼儿进行操作实践活动、交往活动,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促进幼儿在活动中全面健康地发展。(3)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实践的环境和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与同伴、老师交往的机会,如设置各种活动区域、组织各种游戏活动、创设各种活动情景等。(4)教师不应鼓励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手段。(5)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开拓进取精神,不断吸取新知识,提高个人素质

35、;更新教育观念,进行大胆实验;总结教改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九、保教结合原则及运用(一)保教结合原则保教结合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树立保教并重的思想,把保教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幼儿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增长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幼儿园中包括保育和教育两方面的内容。“保育”就是精心照料幼儿生活,保护幼儿健康,包括健全吃饭、 穿衣、睡觉等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保证安全;科学地开展多样的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对幼儿进行心理保育。 “教育”就是按照体、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

36、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卫生保健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发展基本动作, 传授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等。保教结合原则不仅是我国幼儿园发展地教育方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幼教工作者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幼儿园总体教育中,既不能只抓保育,不顾教育;也不能只抓教育,忽视保育,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幼儿园各项具体工作中,都要始终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既要注意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加强对幼儿的保护,也要注意发挥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作用。总之,保教

37、结合原则贯穿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 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都必须牢固地树立保教并重的思想,认真地贯彻保教结合原则。(二)保教结合原则的运用(1)幼儿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增强保教结合意识,在工作中坚持保教并重,不可偏废。 既要注意保育中的教育作用,又要注意教育中的保育作用。要把保育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贯彻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去,以实现保育和教育共同的目标。(2)幼儿教师的工作要以教育教学活动为主,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加强对幼儿的保育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活动,注意活动的持续时间、方式方法和强度、难度,给幼

38、儿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和充足的自由活动机会;密切注意教育教学环境的安全和卫生,合理调整活动室的照明、通风、 保暖,幼儿坐、 立、动作、阅读和书写的姿势,以及活动区、活动过程中房屋等建筑物、建筑材料、玩具、剪刀、铅笔等安全和卫生;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 对教学过程中偶然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如处理好个别幼儿出现屙屎撒尿、有病、口渴、打架等问题,这既是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也是加强保育工作的重要内容。(3)保育员的工作要以负责幼儿日常生活、保护幼儿身心健康为主,但是,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中, 教育和环境始终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产生着影响,因此对日常生活的教育作

39、用不容忽视: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规则,树立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加速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如在保育目标实施中,洗手是讲卫生防疾病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可以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注意发展幼儿的动作,并介绍简单的知识,发展幼儿智力, 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和讲文明、讲礼貌、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等优良品质,以激发幼儿对周围美好生活和事物的情趣,使个性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科学安排好幼儿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卫生习惯。(4)努力做好家长工

40、作,保持家产和幼儿园的联系和密切配合,使家庭与幼儿园在保教内容、要求、方式、方法等方面形成共识,同步进行,避免家庭和幼儿园力量出现相互抵消的结果。十、环境教育原则环境教育即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为幼儿教育服务,并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顺利发展。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幼儿周围生活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有形的、看得见的、 摸得着的自然环境、 家庭环境、 幼儿园环境、 社区环境等。 精神环境主要是隐性的、无声无形成,如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对幼儿的教养态度, 幼儿园的教养管理制度,一日活动的组织安排,课程模式,教育内容,活动方式,教师素质,教育集体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社区、社会的文化、科学、信息等。

41、纲要提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心理、社会等条件的综合,是幼儿教育和发展的宝贵资源。遵循环境教育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纲要指出: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2)促使幼儿在与环境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中,认识个人以及生活共同体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感受和体验环境对自己的价值、作用和意义,从而喜爱环境,珍惜和保护环境。(3)利用并开发丰富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资源,自觉抵制环境中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优化、净化、美化幼儿的生活与教育环境。(4)协同幼儿家庭、

42、社区、幼教机构、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共同为幼儿生成或共建文明、健康、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十一、课程开发原则科学研究表明, 幼儿园的课程开发必须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构成课程内容的学问知识的结构、 系统和逻辑; 一是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认识方式、结构和过程。 作为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必须考虑到幼儿的认识特点,又不改变学问知识所具有的严密的逻辑性与科学的系统性。构建幼儿园课程是幼教科研工作者、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集体(包括幼儿) 共同参与, 并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设计制作的课程产品。该产品在构思设计过程中,必须贯彻 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体现下列特征:(1)素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课程构建应从幼儿兴趣和需要出发,以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为中心,将知识、幼儿、社会融为一体,系统设计教育内容。(2)生活。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根据幼儿园首先应保护幼儿健康,促进幼儿生命愉悦、和谐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始终贯穿和渗透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使幼儿能够体验到亲切、温暖和愉悦, 感悟到成长的快乐、生命的意义。依据:“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理念,生活应丰富课程内容,将有价值的生活内容选进课程,使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3)活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双向互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