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纲要_第1页
心理学复习纲要_第2页
心理学复习纲要_第3页
心理学复习纲要_第4页
心理学复习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学复习纲要 一、名词解释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 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4.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5.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6. 意识:指个体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7.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8. 无意识:指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9.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0.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11. 感觉阈限:是人能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间值。 12.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13. 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14.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15. 感觉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又称感觉寄

3、存器或瞬时记忆。16. 短时记忆:指脑中的信息在1分钟之内的加工编码的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17.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18.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或回忆。19. 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够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20.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21.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2. 创造性思维: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

4、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它是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23. 概念:是指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4. 智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断能力等。25.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之分。26. 智商:是表示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的量化商数。27. 比率智商:是用个体的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而求得的智商。28. 离差智商: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的智商分数。29.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与行为能力。30. 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31. 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

5、的统计平均值表示。32. 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的一致性程度。33.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34. 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35.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36. 诱因: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37. 成就动机: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38.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映。39.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40.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

6、暂的情绪体验。41.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42.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43. 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绪体验。44.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45.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46. 性格:是指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行为举止中的稳定心理特征。47. 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48. 认

7、知方式: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二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49. 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50.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影响,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51. 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52.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53.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54.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绪状态。55. 横断研究法:指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

8、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56. 纵向研究法: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也叫跟踪研究。57. 关键期:是指在个体成长中,适合某一心理技能或行为发展的最佳时间段。58. 超感知觉:指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二、解答题1. 观察法的优缺点。答: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缺点:(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以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 测验法的

9、应用应注意方面?答:应注意:(1)选用测验内容上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的高质量的测验工具。 (2)按测验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实施。 (3)按测验规定的标准和常模进行记分和解释。 3. 实验法的优缺点。答:实验法有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1)自然实验的优点是被试处于自然状态中,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缺点是实验情境不易控制。(2)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可以严格控制变量,获得较精确的结果,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缺点是实验情境中人为性质强,被试知道自己在接受实验,也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4. 调查法的优缺点。 答: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1)问卷法 可以同时搜集

10、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节省人力物力;但其不足是问卷回收率低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不认真合作也会影响问卷的真实性。(2)谈话法 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施,比较容易掌握(深入了解,全面具体);但其不足是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影响所得资料的真实性。5. 学习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有什么意义? 答:(1)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内外世界;(2)可以调整和控制我们的行为;(3)可以直接把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上。6. 意识的状态有哪些?这些状态与注意有什么关系? 答:(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此状态下人的注意是清晰、集中的。(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此状态下只要求

11、很少注意参加。(3)白日梦状态。此状态下通常不需要注意参加。(4)睡眠状态。此状态下没有注意专门参与。7. 失眠有哪些种类? 答:(1)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的。(2)假性失眠。精神状态良好而睡眠时间相对较少,认为自己有“失眠”。(个体差异)(3)失律性失眠。是由于改变生活程序,生物钟无法短时间做出调适而致。(4)药物性失眠。因服用某些药物或饮料而致无法入睡。8. 知觉有哪些特征? (知觉的规律有哪些?) 答:(1)知觉的整体性,指个体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2)知觉的选择性,指个体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的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 加工的特性。

12、(3)知觉的理解性,指个体是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对知觉对象做出解释和说明。(4)知觉的恒常性,指知觉的对象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效果仍保持不变的特性。9. 社会认知的过程如何? 答:社会认知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个体在一定的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搜集大量的信息,并对其加以选择。(2)信息的整合过程。完成了信息的搜集、选择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10.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 答: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而感觉阈限是人能感到某个刺激存在

13、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可见,二者成反比例关系。11. 记忆包括哪些基本过程? 答: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1) 编码信息进入记忆系统;(2) 保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3) 提取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12. 如何对记忆进行分类? 答:根据记忆的内容把记忆分为:(1) 陈述性记忆处理事实类信息,包括人名、时间、事件、概念等;(2) 程序性记忆处理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等;(3) 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4) 语义记忆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13. 简述记忆的三储存模型。 (记忆的系统是如何进行的?) 答:记忆的三储存模型认为记忆加工由感

14、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不同的阶段构成。(1)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一般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后消失,只有受到注意的信息才会经过初步的编码而进入下一个加工阶段。(2)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对来自感觉记忆初步编码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其加工容量较小,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2030秒消失,只有受到复述加工的信息被送入下一阶段。(3)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久的保持下来,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保持的时间也较长。14. 遗忘的规律如何?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使用节省法研究记忆的遗忘问题,并将

15、研究的数据绘制成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一个著名的研究结果是: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15. 思维的种类?答:(1)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不同,把思维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3)根据思维解决问题的创新程度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16. 思维的特征与过程?答:首先,思维的特征有:(1)间接性;(2)概括性;(3)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其次,思维的过程是:(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与概括。17. 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那些方面?答: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 发展水

16、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2) 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18. 智力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答:(1)智力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认为智力由一种单一的一般因素(G因素)和系列的特殊因素(S因素)所构成。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必须依靠这两种因素。G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相关。(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卡特尔提出,他把一般智力或G因素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流体智力是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的发

17、展在个体进入成年期后出现下降的趋势;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它在个体进入成年期后还会有所增长。(3)智力多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认为智力由字词流畅性、语词理解、空间能力、知觉速度、计数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7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并且强调了各基本能力之间是彼此独立的。(4)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7种智力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等。(5)智力结构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认

18、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因为吉尔福特已经指出了各维度包括的成分,可以计算出智力的种类是150种。(6)智力的三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认为智力理论必须对智力的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即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经验性智力),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情境智力)。(7)PASS模型:加拿大心理学家达斯提出,PASS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系统和继时性加工系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

19、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19. 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答:需要与诱因是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紧密相连,二者共同构成动机产生的内外部条件。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的内部原因,是动机产生的内部根源;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有可能使需要得到满足,是需要产生和实现的外部条件。20.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答:首先,研究证明各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强度过强与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减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的工作效率。其次,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

20、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21. 动机分哪几种?答: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动机分为以下几类:(1) 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 根据动机的源泉不同,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3) 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22. 如何培养较高的成就动机水平?(具有较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的特征?)答:(1)培养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2)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念; (3)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方式。23. 情绪、情感的区别与种类? 答:区别:(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更多的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21、情感更多的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发生早,情感发生晚。(3)从反映特点看,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种类:(1)情绪的基本形式有四种: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2)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3)情感的种类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24. 情绪、情感的功能。 答:(1)动机作用情绪具有激励作用;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2)调控功能对认知等活动具有促进或瓦解作用。(3)健康功能积极、正常的情绪体验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条件。(4)信号功能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25. 情绪的主

22、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答:情绪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表情。表情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面部表情通过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是人类情绪表达的最基本方式; (2)身段表情由身体姿势、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 (3)语调表情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26. 人格的特征。 答:(1)独特性不同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并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 (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合体; (4)复杂性人格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人格的表现千姿百态 ; (5)功能性人格健康而有力的支配着一个人的生活与成败。27. 人格的结构包

23、括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答:包括:(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 (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征,也使人格构成一个整体,上述五种人格系统成分的独特结合,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人格。28. 描述各种人格差异的特征。答:主要的人格差异有三大类:(1)认知方式差异有:冲动型与沉思型、系列型与同时型、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2)气质差异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3)性格差异有: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

24、的理智特征。29.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答:(1)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2)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30. 如何看待人的气质差异?答:(1)每一种气质类型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不管个体处于什么类型上,气质并不影响其取得杰出的成就;(2)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质量;(3)气质类型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31. 人

25、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答:(1)相似性与互补性态度与价值上相似或性格上互补的人有相互吸引力; (2)个人品质良好的个人品质如热情、幽默、真诚、开朗、礼貌等有吸引力; (3)接近性与熟悉性时空上接近或熟悉有吸引力。32. 从众与服从的区别?比较从众与服从的原因。答:区别:服从与从众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本愿去行动,但确是自愿的;而在服从的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原因:从众的原因是:(1) 获得行为参照;(2) 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3) 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服从的原因有:(1)合法权力;(2)责任转移。

26、33. 心理健康的标准。(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心理健康的?)答:(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34. 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怎样才能使自己更加健康?)答:(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35. 心理防御的种类有哪些?答: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

27、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等五大类。具体的防御方式有否认、幻想、投射、文饰等十余种。36. 如何克服焦虑?答:(1)认清焦虑状况,主要是先要认识焦虑症状,以及会带来什么影响; (2)坚持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不回避、正面迎战和做记录; (3)学会放松自己; (4)运用想象减轻焦虑; (5)进行理性思考; (6)接受专业治疗。37. 心理发展的实质?答:心理发展:(1)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它是一个持续过程。一般来说,心理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2)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3)心理发展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

28、作用的结果。38. 了解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答: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依据儿童在一定年龄阶段中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划分出儿童发展年龄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者通常都要依此来安排教材和教学方法、引导儿童的发展。 我国常见的划分是: 乳儿期(出生到1岁)、婴幼儿期(13岁)、儿童前期(36岁)、儿童后期(612岁)、青少年期(1218岁)等。39.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答:皮亚杰经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通过动作与感知认识周围事物,形成了“永久性客体”概念。(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开始学习并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了代表性的系统

29、。(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开始了一些用符号的逻辑思维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进入此阶段,典型的特征是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40. 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首先,青少年时期智力的特点:此期的认知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形式运算阶段,个体已经不再依赖于具体事物来进行运算和思考,而是能够抽象思维,根据概念提出各种假设,进行逻辑推理,验证假设,得出各种可能的结果。其次,青少年时期个性的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此期是青少年“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他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愿望变得非常强烈。(2)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典型的是强烈、

30、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3)人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此期是青少年对友谊的重视程度在一生中最突出的时期。在与父母交往上出现反叛意识,经常回出现冲突和对立的场面;在与朋友相处上开始有了性别意识,开始对异性给予一定的关注。三、论述题(答案提要)1. 晕轮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不良影响?答:(1)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理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相反也一样。 (2)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品行评价不是根据学生的

31、实际情况,而是受学生的外貌、衣着、学生的偶然行为表现以及学生的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就不能公正地对待学生,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3)克服教师对学生产生晕轮效应的有效办法是,一方面,教师必须树立辨证的认识观,对学生的任何评价或看法都力求有客观的依据,坚持看问题一分为二的原则。另一方面,教师应该能够放下架子,多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只要师生互相信任、平等交流,就可以避免由晕轮效应带来的负作用。2. 遗忘的原因及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答:首先,遗忘的原因有两种解释: (1)消退理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理论: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是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

32、扰。其次,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 (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在长时记忆中,信息经常是以语义方式组织的,因此,与信息意义紧密联系的线索往往更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一般而言,在学习时的外部情境和内部心理状态下记忆的内容,就在相似的外部情境和内部心理状态下回忆时效果要更好一些。 (3)情绪的作用积极的情绪比消极的情绪更有利于内容的记忆,甚至会对有强烈情绪体验的对象形成持久性的记忆。3. 谈谈学习的分类及学习的策略。答:一、学习的分类: (1)依学习方式可以划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等。 (2

33、)依学习内容可以划分为: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习等。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径。A、复习策略:(1)复习的时间应该注意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及时复习可以较大限度地控制遗忘,但它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想长期保持所学到的内容,还必须进行系统的不断的复习。(2)复习的次数在刚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在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可以加深记忆的效果,一般而言,这种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50%时效果较好。(3)复习的方法要注意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简单重复的方法并非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较好的方法是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此外,还应尽量的调动起多种感官共同进行

34、记忆,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时记忆的效果得到增强。B、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几种常见的组织策略有群集(归类)、摘录、划线、列提纲、做笔记等。4. 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答:(一)、问题解决是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他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目标指向性即问题的解决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操作系列性即问题解决必须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操作;(3)认知性操作问题解决必须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二)、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与方法有:A、算法式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在一一尝试,

35、确定哪一种为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费时、费力和缺乏效率。B、启发式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式被称为启发式。它是更多的依赖于经验的直觉判断,解决问题的效率较高。常用的具体方法有:(1) 手段目的分析法:其要点是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问题:如何缩小两者差距?找出缩小差距的办法及操作。如果提出的办法实施条件不够,则再提出第二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提出创造条件的办法及操作。如果中提出的办法实施条件也不够,则提出第三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 如此螺旋式的循环前进,直至问题解决。(2)爬山法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往往

36、具有“退一步进两步”的作用。(3)逆向工作法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5.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问题的解决?答:(1)问题表征的方式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同一事物或问题由于表征的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会出现很大差异。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采用文字的表征方式或采用图形的表征方式对学生的问题解决就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实践证明,小学生更适合图形的表征形式。(2) 无关信息的干扰 (3) 功能固着性功能固着性是指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如(4) 心向。心向只是个体在连续的问题解决中因使用相

37、同的方式方法而形成的继续使用该方法的心理定势。如6.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答:(1)创造意识的培养,比如帮助学生建立创造的目标与意向、鼓励学生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刺激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建立学生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鼓励学生的冒险精神、建立学生创造的内部动机等方面加强教育。(2)创造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提供给学生选择和发现的机会、训练基本的创造技巧、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运用例子来说明创造性思维等。(3)国内有学者指出,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大胆想象等进行直觉思维训练;通过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接

38、触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形象思维训练。而这三者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7. 说明影响智力发展的各种因素和作用。答:(1)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英国科学家高尔顿早期关于家庭谱系的研究认为遗传对个体的智力有着显著的影响。近年来,布查德等人关于双生子智力相关的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下成长的同卵双生子间的平均智商相关达到0.86,而在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同卵双生子间的平均智商也达到了0.75,远高于相同条件下异卵双生子间的相关。这种积极的高相关更能证明遗传在智力发展上的积极作用。 (2)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家庭收养研究表明:被收养儿童的智商与其养父母的智商有一定程度的相关,还有研究发现长期在贫困环境中的

39、儿童一旦被收养到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中,其智商也有一定的提高。后来关于早期教育的实践也证明,家庭环境的确能够提高儿童在智力测验上的分数,不过这种作用是有限的。(3) 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儿童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有显著的影响。学校教育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的。如通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通过吸引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等。(4) 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智力当然也不例外,所谓“施用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今社会强调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要通过学校里知识的接纳,更得在社会实践中实现。8. 论述学校教育在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学校教育对智力发展的影响。)答:(1)学校教育对儿童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有显著的影响。 (2)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一种最明显的方式就是知识的传授。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发展了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在学校中,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3)课外活动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9.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答:(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状态的动机;而成长需要是高级需要所驱动的动机,是指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