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谦之对天师道改造及意义_第1页
寇谦之对天师道改造及意义_第2页
寇谦之对天师道改造及意义_第3页
寇谦之对天师道改造及意义_第4页
寇谦之对天师道改造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寇谦之对天师道改造及意义【摘 要】寇谦之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并创立了北天师 道,在道教史上影响深远。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分析了天师道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弊端,主要有:(1)教团 组织涣散、理论混乱。(2)常被农民起义利用。第二部分, 阐述了寇谦之道教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有(1)制定道教 戒律。(2)废除天师、祭酒制。(3)整顿健全组织。(4)充 实旧天师道的教义。第三部分,评价了寇谦之道教改革活动 在历史上的地位。其一,天师道从民间走向官方。其二,促 进北魏政权的汉化。其三,推动儒释道三教融合。总之,寇 谦之的道教改革推动了道教的发展进程,对后世道教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寇

2、谦之;天师道;改革内容;历史影响道教是由古代的鬼魂崇拜和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和黄 老道术共同发展形成的。道教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道派,主 要有天师道、太平道、丹鼎派、南天师道、北天师道、正一 道、全真道。其中天师道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内部的弊端(一)教团组织涣散、理论混乱。早期天师道设治立职, 组织教民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对道官的授职升迁,静室服 饰,均有规定。魏晋以后,道团涣散,祭酒制度废弛。原来 的祭酒、教徒纷纷脱离天师道组织,或自称天师,或自立教 派。教规戒律严重松弛,教徒们已经不再严格遵守道法,脱 离本治,无视戒律者比比皆是,整个教团组织内部涣散无章, 教徒腐化

3、堕落。特别是道教活动中的索要钱财和作为早期道 教养身术的男女教徒“合气之术”,使得道教理论更为混 乱。(二)常被农民起义利用。在原始道教经典太平经中,有部分反映劳动人民利益的思想,如''积财亿万,不肯 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 “平之为言者,乃 平平无冤者,故为平也。“天地施化得均,尊卑大小皆如一, 乃无争讼也,故可为人君父母也。”这些思想,体现了劳动 人民的要求和愿望,平等、平均成为广大人民奋斗的崇高目 标。这些特点,使得原始道教多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相结合, 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西晋时孙恩、卢循起义,十六国时 期北方“李弘”起义等。为了适应当时北方鲜卑拓跋氏统治

4、者和汉族门阀地主 阶级的需要,寇谦之对北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从其内容到 形式都进行了调整革新,创立了新天师道,即北天师道。二、寇谦之对天师道进行的改革(一)制定道教戒律。寇谦之对北方天师道的改造,首 先就是整肃戒律,建立道教的行为规范,使之与中国传统文 化心理相适应。魏书释老志载:“太上老君谓谦之 日吾故来观汝,授汝天师之位,授汝二十卷,号日并进 言。吾此经诫自天地开辟以来,不传于世,今道教应出,汝 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 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毕 念。”由此可见其清整道教的新科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就是 '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

5、女合气之术”。(二)废除天师、祭酒制。"天师”是天师道领袖的称 号。旧天师道的天师一职,是创教者张道陵宣称太上老君授 予的,张道陵死后,“天师” 一职由他的子孙世代相袭。寇 谦之也宣称是由太上老君授予他继天师职位,并且强调自从 张道陵去世之后,地上就缺乏天师,他之所以得授此职,乃 是由于他本人立身直理,行为合乎自然,才能足以胜任此职。 同时寇谦之也按唯贤是授的原则,废除了旧天师道的道官祭 酒世袭制。“祭酒”本来是汉末张角黄巾起义和张鲁政权所 使用的名称,张鲁在汉中成立政权后,以祭酒代替州官来治 理人民,此后祭酒就世代相袭。寇谦之在老君音诵诫经 中大力攻击这种制度,认为祭酒世袭制难免愚

6、音相传,致使 一些不肖之徒担任要职,有些道官祭酒不懂道法,却又自署 治祭符契,利用它们恐吓或欺骗信众,搜刮民财。(三)整顿健全组织。针对道教组织的散乱,寇谦之对道教队伍进行了清理,对于原来信奉五斗米道的徒众,只要 他们奉顺新科诫律,仍然可称为新道的成员。奉法有功者, 照样可以得到奖励,相反,不闲教化者,则将予以清除。对 于新求入道的人,则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然后决定接纳 其入道否。由此可见,寇谦之整顿后的天师道已经不是原来 意义上的天师道,而是按其新法建立起来的新道教了。(四)充实旧天师道的教义。早期五斗米道以老子为教 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其教义主要是以道家的清静 无为、少思寡欲、诚信不

7、欺等为内容。寇谦之在道教改革中 将儒家的礼法、佛教的因果报应、法缘轮转等引入道教,吸 收神仙道教的仙道思想,进一步充实了旧天师道的教义。因 此,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实际上是以道为主,兼容儒、释 思想的新产物。三、寇谦之建立的北天师道对北朝道教产生的影响(一)天师道从民间走向官方。寇谦之改革后的新天师 道成为北魏政权的国教,使道教在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统治阶 级的重用,天师道从民间宗教成功地过渡为官方的贵族宗 教,对道教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曹魏 时期,统治阶级中就有少数人信奉道教,至西晋时期,道教 在统治阶级中的传播已经比较广泛了。但是道教被最高统治 者所推崇,在历史上是始于寇谦之

8、改革后的新天师道。寇谦 之的道教改革,使新天师道在组织制度、教义教规等方面迎 合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成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与旧天 师道存在本质的区别。(二)促进北魏政权的汉化。寇谦之改革后的道教所建 立的新的教义、教仪、教规都是适应统治阶级利益需要的, 而且还确立了国君在道教中的最高地位,这对太武帝巩固其 建立的政权是有积极作用的。寇谦之的新道教要求道民守法 尊君,“不得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种本土文化对百姓 的教化。正是入土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维护其统治所求之不 得的。(三)推动儒释道三教融合。寇谦之建立的新道教融合 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并且以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伦理思想 来改造充实天师道的

9、教规教义,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一支。 因此,新道教在北朝的传播同时也是汉民族文化在北魏政权 中的渗透。寇谦之增订斋醮科仪,严格教规戒律等,均具有 极其重大的意义,他在教仪中强调'专以礼度为首”,在教 规戒律中大量引用佛教律学形式,都顺应了当时儒佛道三教 在论争中相互融合的趋势。寇谦之不仅从内部改造天师道,完善其理论体系,来提 高天师道自身的发展需要,而且还为天师道的发展寻求外力 支援。虽然新天师道从建立、发展到湮灭,不过百余年,但 寇谦之及其天师道改革始终是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 段。【参考文献】1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增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1.2 孔令宏.中国道教史话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9.3 汤其领北朝道教略论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科 版),2001 (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