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理论活化汉字教学_第1页
运用心理学理论活化汉字教学_第2页
运用心理学理论活化汉字教学_第3页
运用心理学理论活化汉字教学_第4页
运用心理学理论活化汉字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用心理学理论活化汉字教学导读:汉字教学中如何解决学生错字、别字的大量出现一直是一项难题。 笔者在教学中从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结合心理学理论的相关知识,将汉字 教学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在识字伊始就对汉字字形有了正确的印象, 增强了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正确性。论文关词:心理学理论,汉字教学,活化正文随着课外阅读的兴起,小学起始阶段对汉字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但是在与同仁的交流中,我发现更多的教师将精力放在如何采用各种办法让孩子 海量识记生字,开展课内外阅读上,而对生字书写的正确与否,并没有引起足够 的重视。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孩子机械记忆的能力较强,但是易记

2、也 易忘,回生率很高,伴随着识字量的增大,错字、别字大量增加,而且一旦写错, 要想纠正往往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仍是收效甚微。因此一定要在教学生字伊始,就 让孩子建立牢固正确的书写印象。可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在阅读了一些心理书籍后,我发现要想让学生获取知识,就必须使教学 内容与他们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将教学设计从给岀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诱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我采用了下列做法 来提高孩子们识记汉字的正确性。一、利用组块教学,提高识字效益。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的组块概念认为,对信息进行组织,使其成为组块, 会扩大该系统的容量。组块思想认为,越是把学习的材料组成组块,储存

3、量就越 大,提取的效果就越好。依据汉字的理据性,我组织孩子对不同类型的汉字进行了不同的组块方式,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汉字形声字中的部首、部件形成了汉字内部结构的系统性。以青为声符 的字清、情、晴、蜻、请为例,韵母都是ing ,属于由共同的声符为中心构成的 系统,将之作为组块,对它们进行组织加工,他们就掌握了音、形、义。品、森、淼、磊、鑫等品字结构的字,字形具有系统性,把它们作为一 个大组块,在基础字的字义上加深程度便可轻易理解字义。一些汉字往往因为某部分与别的字混淆而时常写错。在教学中,可以利 用汉字的表义特征将之分解组块。例如染,孩子们经常把九写成丸,我在教学时 把它分解为 > (水

4、)、木、九三个组块,染东西要用水,染料的来源是草木,九表 示要染很多回,这样就不易写错了。同样熟字教学时可将丸当作是锅中正煮着的 肉丸来记。这样依据汉字的系统性,以义符、声符、本义为中心把汉字组成一个字 组,大大提高了识记效率。二、提供记忆线索,加强感性认识。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大脑对于抽象记忆对象的记忆时间往往十分短暂, 这也是孩子们识字回生率高的主要原因。让汉字教学的课堂活跃起来,根据生字 设计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从多种方面提供记忆线索深化感性认识。k让身体动起来心理实验表明:身体各个器官的充分调动有助于记忆的增强。利用这一规律,我在教学一些会意字时,常常请孩子们根据字形做岀相关动作,在

5、实际过 程中让他们对生字进行积极的思维,帮助他们意义识记。如讲授闻时,请孩子站 在门中,做出侧耳倾听的动作,表示闻的本义是听;讲授看时,让孩子把手放在 眉毛上眼四望,表明上半部分是一只手,目是眼睛;教学休时,请一位同学靠在 模拟的树干上,明白停止、歇息之意;讲授解时,通过演示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 解就是用两把刀把牛拆成一块块,所以由?、刀、用、牛构成在动动说说中,他 们不仅很快记清了字形,同时也了解了这些字的本义,学会了拆字法,为今后的 学习打下了基础。2、让生字活起来检索信息,要依据一定的记忆线索,它可以打开、激活有关记忆的痕迹, 打通搜索通道。谜语短小精悍,趣味盎然,将它们与汉字教学相结合,

6、可以让枯 燥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对中、低年级的孩子而言,更易于被记忆库保留。字谜从古有之,在孩子对字形结构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之后,我便将 这一活动引入识字教学中,让形象生动的谜面,成为回忆生字形音义三要素最可 靠的线索。针对三年级孩子总将碧的石写成王的情况,我引用了自己孩提时接触过 的谜语王先生,白先生,坐在一块石头上,使学生回忆起字形(下面是石不是王) 的线索;书中告的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字形(上面是?不是牛)的线索不但使学生 在生动的认识中记住了这个字,也给了我这个教育者很大的启发:向前一直去, 他们知道了句的写法;在八九不离十中,他们明白了杂字的组成随着兴趣的调动, 那一个个汉字在孩子

7、们的眼中,变成了生动的谜语,智慧的火花即时闪现,遇到 明,他们能编出日月同辉;看到朝,他们能想到十月十日3、让冗余信息多起来信息论原理告诉我们,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一种是新信息,一种是冗余 信息,其中新信息才是信息量,已掌握的知识就是冗余信息。在识记生字时,冗 余信息越多,要学习的新内容就越少,就越容易学。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下 列办法提高信息的冗余性,降低孩子们的识记难度。1)创设情境:例如疑字,有迟疑、犹豫的意思,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一个战士在战场杀敌,他想:我该用匕首去刺杀敌人,还是用箭矢去射杀敌人, 是用长矛穿透他们的胸膛呢,还是看形势不对干脆逃走呢?有了生动的故事作为 依托,孩子在

8、识记和书写疑字时就轻而易举了。2)编顺口溜:例如嚷张开嘴巴乱嚷嚷,一点一横长,两口在中央,衣字没有点,一口水井当中放;德阿十和阿四,是对好朋友。两人很团结,做事一条 心。朗朗上口的歌谣,一下子就突破了这些生字的教学难点,效果也是显而易见 的:学会口诀后,孩子们在书写嚷时没人将撇遗失,书写德时再未有人将四下的 短横漏掉。孩子们很快掌握这种识字方法,甚至模仿编出了司机讲话词,山上的石 头岩之类的口诀。我便让他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互做老师。一次,语文基础较 差的张某在教大家识记赢时这样说:我死亡都不怕,张开大嘴巴,吃掉了月亮, 吃掉了贝壳,吃掉了凡人。这一了不起的创新立刻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有时孩

9、子编的儿歌、口诀十分牵强,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这本身就是 他们的再创造,正是在这种再创造中,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对 这个字的感性认识也更为深刻,能让他们更为持久的记住生字,理解含义,这不 就是我们汉字教学的目的吗?三、利用加工线索,辨析形近汉字。汉字识记难在记字形,汉字的识记过程就是信息的储存和检索的过程。 其中,加工和线索起着重要作用,认识心理学认为,任何一个事件的记忆,将随 加工的增多而增进,加工愈充分,记忆效果愈好。识字时因形求义,建立音形义 内在联系就是对汉字而深刻的加工,可以大大强化记忆。例如教学形近字拨、拔, 在辨析时我结合拨的本义是用手轻轻动,对拨字进行加工,告诉孩子拨字留有一 个小短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