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测绘课件_第1页
地形图的测绘课件_第2页
地形图的测绘课件_第3页
地形图的测绘课件_第4页
地形图的测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测量 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习题课:导线测量计算习题课:导线测量计算 计算步骤计算步骤1、观测数据检查与摘录(、观测数据检查与摘录(注意左、右角的正确性注意左、右角的正确性)2、角度观测值检核(闭合差验算)与配赋、角度观测值检核(闭合差验算)与配赋3、方位角推算(概略方位检核)、方位角推算(概略方位检核)4、坐标分量推算(坐标闭合差验算)与配赋、坐标分量推算(坐标闭合差验算)与配赋5、坐标值改正后的推算(、坐标值改正后的推算(注意单位统一注意单位统一)交通学院交通学

2、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附附合导线坐标计算示例合导线坐标计算示例 点点 号号角度观测值角度观测值 改正后角度改正后角度 方位角方位角 水平距离水平距离 坐标增量坐标增量 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 坐坐 标标 m x/m cm y/m cm x/m y/m x/m y/m 239 28 15157 44 39204 49 51149 41 15751 45 00239 29 09157 44 33204 49 45149 41 09751 44 36 -6 -6 -6 -6 104 29 21 82 13 54107 03 39 178.62 158.79 129

3、.33475.74 -46.94 21.46 -37.94 -63.42 -46.91 21.49 -37.92 -63.34 181.65157.33123.64462.62 181.62157.31123.62462.55+3+3+2 -3 -2 -2921.32 102.75857.98 565.30 874.41 284.37895.90 441.68 45 00 12 76 44 48合格容理始终理容 fffnnf4263447151800804合格始终始终2000144001107.007.0)(08.0)(22DfKmfffmyyyfmxxxfDyxDyxA B 12C D交通学

4、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章节章节内容内容章节章节内容内容1绪论绪论7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测绘2水准测量水准测量8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图的应用3角度测量角度测量9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的基本工作4距离测量距离测量10建筑施工测量建筑施工测量5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测量误差基本知识11道桥和隧道施工测量道桥和隧道施工测量6小地区控制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12测绘新技术简介测绘新技术简介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2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测图前的准备工作()()7.4 地形图的绘制地形图的绘制( )

5、7.5 地形图的拼接地形图的拼接( )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1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各种固定物体地貌地表面的高低起伏形态平面图 地形图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1.1 7.1.1 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1 1)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概念 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地水平长度之比,称为该图的比例尺。分为数字比例尺(用1/M表示)和图示比例尺两种。 (2)地形图比例尺的类型)地形图比例尺的类型大比例尺图1:500、1:1000、1:2000

6、、1:5000、 1:10000中比例尺图1:2.5万、1:5万、1:10万小比例尺图1:20万、1:50万、1:100万(3)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 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对测图和用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取所用大多采用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1 1)梯形分幅与编号)梯形分幅与编号按经纬线分幅,中小比例尺采用7.1.2 7.1.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 1)一般了解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国际统一规定:从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纬差4为横列;自经度180 开始,自西向东按经差6

7、 分成纵行。将一幅1:100万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 分为144幅1:10万的图。经度为1143018纬度为381608 图号为:图号为:J-50-62J-501:10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1:1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按梯形分幅的各种比例尺图的划分及编号7.1.2 7.1.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2 2)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2 2)矩形分幅)矩形分幅与编号与编号按坐标格网分幅,大比例尺采用 几种大比例尺图的图幅大小几种大比例尺图的图幅大小比例尺图幅大小实地面积图幅数比

8、例尺精度1:500040*40cm4km210.5m1:200050*50cm1km240.2m1:100050*50cm0.25km2160.1m1:50050*50cm0.0625km2640.05m7.1.2 7.1.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3 3) 矩形分幅时,一般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 编号时,比例尺为1:500地形图,坐标值取至0.01Km,而1:1000、1:2000地形图取至0.1Km。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1)50cm50cm或50cm40cm;用于1:500、1:1000、1:2000(2)40cm

9、40cm用于1:5000图幅大小图幅大小7.1.2 7.1.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4 4)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1)图名和图号)图名和图号(2)接图表)接图表(3)比例尺)比例尺(4)坐标格网)坐标格网(5)三北方向线关系图)三北方向线关系图(6)坡度比例尺)坡度比例尺(7)坐标系统与高程系统)坐标系统与高程系统(8)测绘单位与测绘日期)测绘单位与测绘日期7.1.3 7.1.3 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小比例尺图注记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

10、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1) 比例符号比例符号(2 2)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3 3)半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线性符号)(线性符号)(4 4)地物注记)地物注记 ( (文文字、数字、符号字、数字、符号) )7.1.4 7.1.4 地物符号地物符号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1.5 7.1.5 地貌符号(地貌符号(1 1) 地貌的基本形态可以归纳为几种典型地貌:山丘;洼地;山脊;山谷;鞍部;绝壁等山丘(1)典型地貌)典型地貌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1.5 7.1.5 地貌符号(地貌符号(2 2) 测量工作中

11、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貌。 水面静止的池塘水边线,实际上就是一条闭合的等高线。(2)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的概念()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等高距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的高差h h。(。(0.5m0.5m或或1m 1m )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之间的水平距离d d。 地面坡度地面坡度等高距与等高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的比值线平距的比值i。 i = h /i = h /( d M d M )用途:用途:根据地形图上等高线根据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定地面坡度的疏、密可以判定地面坡度的缓、陡。的缓、陡。7.1.

12、5 7.1.5 地貌符号(地貌符号(3 3)(3)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坡度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坡度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1.5 7.1.5 地貌符号(地貌符号(4 4)(4)等高线的分类)等高线的分类 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又称基本等高线基本等高线。 计曲线: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又称加粗加粗等高线等高线。 间曲线:按1/2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用长虚线表示。 助曲线: 按1/4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用短虚线表示。 首曲线、计曲线是地形图中表示地貌必须描绘的曲线,而间曲线、助曲线根据地形需要来确定是否描绘。间曲线和助

13、曲线可不闭合。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1.5 7.1.5 地貌符号(地貌符号(5 5)(5)用等高线表示典型地貌)用等高线表示典型地貌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用等高线表示典型地貌用等高线表示典型地貌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1.5 7.1.5 地貌符号(地貌符号(6 6)(6)等高线的特性)等高线的特性 等高性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但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闭合性闭合性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如果不在本幅图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 非交性

14、非交性除在悬崖和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也不能重合。 正交性正交性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密陡稀缓性密陡稀缓性同一幅图内,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地面坡度越缓,等高线平距相同表示坡度相等。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2 7.2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测图前的准备工作(1 1)7.2.1 图根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图根控制测量及其数据处理目的:为测图直接提供平面或高程控制点图根点。类型:图根平面控制平面控制、图根高程控制高程控制。 图根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形条件而定,平坦开阔地区的图根点密度不宜低于下表的规定。测图比例

15、尺测图比例尺每幅图的图根点数每幅图的图根点数每平方公里图根点数每平方公里图根点数1:50081351:100012501:20001515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2.2 图纸的准备图纸的准备( (注注: :数字测图时不需要数字测图时不需要) ) 白纸测图时需要进行:图纸的选用、绘制坐标格网、格网的检查和注记、展绘控制点7.2.3 碎部点的测定方法碎部点的测定方法7.2 7.2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测图前的准备工作(2 2)(1)碎部点的选择)碎部点的选择 地物点的选择特征点(主要是地物轮廓线的转折点) 地貌点的选择特征点(主要是地面坡度及方向的变化点

16、)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2 7.2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测图前的准备工作(3 3)(2)碎部点的测定方法)碎部点的测定方法距离交会法已测地物已测地物已测地物已测地物主要方法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3 7.3 测图方法简介(测图方法简介(1 1)测图仪器大平板仪、小平板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图方法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测图法、全站仪数字测图法等7.3.1 平板仪测图法平板仪测图法(1)平板仪及附件特点:只需两特点:只需两人即可完成测人即可完成测绘绘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

17、图测绘7.3 7.3 测图方法简介(测图方法简介(2 2)(2)平板仪测图 准备工作对中、整平、定向 水平角图解法测定,水平距离皮尺与视距法测定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3.2 经纬仪测绘法经纬仪测绘法(1)方法描述极坐标法 用经纬仪经纬仪测出碎部点方向与已知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 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出测站到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及碎部点的高程。用量角器量角器和比例尺比例尺将碎部点展绘在位于小平板小平板的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记其高程。7.3 7.3 测图方法简介(测图方法简介(3 3)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3

18、 7.3 测图方法简介(测图方法简介(4 4)l(2)操作步骤 安置仪器,量取仪高 定向,置00000 确定跑尺路线 按特征点立尺、跑尺 观测与记录:视距间隔l 、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L、水平角 计算 展绘碎部点,绘制等高线和地物viklhklDL2sin21,cos,902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 测站:测站:A 定向点:定向点:B 仪器高:仪器高:1.42m 测站高程:测站高程:207.40m 指标差:指标差:0 仪器:仪器:DJ6测测点点 视距视距间隔间隔l/m 中丝中丝读数读数v/m 竖盘竖盘读数读数L/ 垂直角垂直角/ 高差高差h/m 水平角

19、水平角/ 水平水平距离距离D/ m 高程高程H/ m 备注备注 碎部测量手簿1 0.760 1.420 93 28 -3 28 -4 59 114 0075.7 202.81山脚山脚2 0.750 2.420 93 00 -3 00 -4.92 80 3074.8 202.48房角房角图1图2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碎部测量的注意事项 (1)施测前应检测竖盘指标差,要求小于1。 (2)每一测站每测若干点或结束时,应检查起始方向是否为零,即归零差是否超限(3)。若超限,需重新配置为 ,然后逐点改正。00000 (3)每一测站测绘前,先对在另一控制点所测碎

20、部点的检查和对测区内已测碎部点的检查,检查点应不少于两个。检查无误后,才能开始测绘。 (4)每一测站的工作结束后,应在测绘范围内检查地物、地貌是否漏测、少测,各类地物名称和地理名称等是否清楚齐全,在确保没有错误和遗漏后,可迁至下一站。中心词:检查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3 7.3 测图方法简介(测图方法简介(5 5)7.3.3 光电测距仪测绘法光电测距仪测绘法方法基本同于经纬仪测绘法,不同点在于用光电测距代替视距后,计算公式有所不同。viDhDDsincos斜距斜距平距7.3.4 全站仪测绘法全站仪测绘法 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使得传统白纸测图模式白纸测图模式走向数数字测图模式。字测图模式。 采用全站仪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专用绘图软件成图、绘图仪输出。交通学院交通学院 吴向阳吴向阳 第七章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7.3 7.3 测图方法简介(测图方法简介(6 6)7.3.5 测站点的增设测站点的增设(1)支点法(支站)(2)交会法(3)自由设站法外业数据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