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问题研究(_第1页
隔代教育问题研究(_第2页
隔代教育问题研究(_第3页
隔代教育问题研究(_第4页
隔代教育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隔代教育问题研究(【精品文档】编 号 周口市教师教育改革创新项目申请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隔 代 教 育 城乡结合部下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 李 玲 主持人所在单位 周口市第十八初级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5 年 4 月 周口市教师教育改革创新项目课题组2015年1月 1日 制【精品文档】填 表 说 明 一、请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封面左上方框申请人不填。统一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2、 每项课题主持人仅限一名,课题组成员最多不得超过五人(主持人除外)。3、 第二部分“主持人、课题组主要成员近年来研究成果”内容没有可不填。4、 课题论

2、证部分如若需要可加页。一、数据表课题名称隔代教育-城乡结合部下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主持人姓名李玲性别女民族汉出生日期196712行政职务主任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中教高级最后学历本科 QQ190526371工作单位周口市第十八初级中学电子信箱190526371通讯地址周口市第十八初级中学邮政编码466000联系手机主要参加者姓 名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学历 工 作 单 位单艳丽1984.09中教一级本科周口市第十八初级中学杨丽英1982.05中教一级本科周口市第十八初级中学杨宁1983.10中教一级本科周口市第十八初级中学预计完成时间2016.09二、主持人、课题组主要成员

3、近年来研究成果主持人近年来研究成果:1. 2009年撰写的初中生数学问题误解的成因与对策被现代教学与研究杂志录用。2. 2009年在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主持的河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对象课题“关于减轻中学数学作业负担的研究”,经有关专家评审,已经结项。证书编号:408011 主持。3. 2009年参与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且设计方案确定圆的条件在第三届年会评奖中荣获教学设计方案三等奖。已经结项。参与。4. 2011年在实施“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究项目中,参与了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研

4、究,经培训院校立项和组织专家评审,已于2012年12月结项。证书编号:0611025 参与。5. 在全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成绩突出,被周口市教育局评为先进个人。 三、课题设计论证·研究目的:满足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研究内容;以学生和家长为单位对隔代教育调查,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实施步骤;分三步: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一、研究目的:周口市第十八初级中学处于城乡交界处,原本是一所厂办学校,伴随着企业改革,好多职工失业,家长迫于生计外出打工,

5、使自己的孩子和父母留守家中隔代相伴,造成学生对学校教育、个人前途的认识有所偏差。处于这种地带的初中学生一般有相同的特点:学生生源差异极大,构成复杂,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理想淡薄,学习兴趣不浓厚;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城乡结合部生源学生为教育对象的周口市十八中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解决好留守子女隔代教育的问题是我们学校面临的一项新任务和新挑战。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在我们学生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学校的孩子学习状态不佳,学业成绩令人担忧,道德品质下滑,人际交往能力差。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想通过对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新型地域

6、-城乡结合部探索符合其实际需要的教学模式,满足隔代教育下的学生和家长的潜在需求。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尝试新的互动方式,填补隔代教育的不足,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为市内、区内同类中学提供参考与借鉴。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教师关注隔代教育问题,尝试不同的方法、方式积极参与解决隔代教育的问题上来。确保三年内打造一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素质过硬而又协调发展的教师队伍。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和老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向上、乐于参与的和谐发展的健康人格,为学生的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营造优美和谐的校

7、内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陶冶师生情操,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会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大量的鲜活的、校本的隔代教育应用性课题,帮助更多的祖辈家长们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家长,让隔代教育成为“特色教育”,通过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2、 研究内容总课题组下分为三个子课题组,分别从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培养和新型互动方式的搭建等三个方面来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相关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1、以班级为单位对隔代教育问题进行的调查。1-2、以家庭为

8、单位对每个存在隔代教育问题的学生进行的调查。1-3、以学生为单位对其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的调查。2、各专题研究,主要内容如下:2-1、应对隔代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2-2、应对隔代教育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2-3、应对隔代教育的新型互动方式的研究。 3、隔代教育的理论研究: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和整合子课题研究的前提下,从教学模式,师生关系,互动方式等方面搭建解决城乡结合部隔代教育问题的基础理论,并从中探究出一定的规律,为更多的同类学校提供借鉴。3、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1)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特别是隔代教育问题的有关理论。(2)借鉴已

9、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思路。2调查研究法(1)以班级为单位整体调查隔代教育问题的规模及实际情况,确定操作总量。(2)与存在隔代教育问题的家长取得有效沟通,了解每个家庭的特点、困难和需求,确定操作变量。(3)与存在隔代教育问题的学生进行亲切积极的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主客观特点及需求,确定操作的着力点。3行动研究法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隔代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4经验总结法重视经验的积累,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各种个案资料,加以归纳、分析。除上述四种方法外,本课题的研究方法还有个

10、案研究法、比较法等。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年4月)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课题的研究方向,确定目标和研究方式,分配工作,准备调查和研究。(二)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6年5月)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家庭走访调查,收集和整理相应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类,做好记录,对象学生定期和随机进行抽查,还可以用电话访问等形式进行调查,并及时收集汇总资料。研究前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日常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教育方式的记录。在我们课题组的努力下,再把孩子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学习情况再做细致的记录。在研究实践中进行分析,展开中期调查,并及时纠正总结进行研讨,以求达到预设效果。

11、(三)总结阶段(2016年6月2016年9月)整理资料,展示研究成果,迎接专家验收。收集、整理、完善各种资料,总结经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总结报告,完成课题研究,准备迎接专家的评审。具体分工:李玲:(1)研究部署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安排人员分工。对研究进行及时指导和总结。  (2)协调各项研究工作,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督促工作的顺利进行。各成员分工如下:单艳丽 :负责问卷方面调查研究,分析问卷调查,及时做好汇总和总结。杨丽英 :负责隔代教育学生心里方面调查研究和家访家长隔代教育的方式,汇总这样的方式给孩子心里和行为习惯带来的利弊,及时上报总结。杨宁 :负责查阅和搜集相关资

12、料,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大量的有效信息。同时,各成员还应该做到:(1)依据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做好研究计划。(2)进行过程性研究,撰写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五、本课题研究创新点 从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新型师生关系,搭建新型互动方式着手对隔代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国内外并不多见,而且是从我们这样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入手,因此,本课题具有开发价值和广阔的研究空间。本课题研究与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其共同联系是:“隔代教育问题”。本课题与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其区别是:本课题是从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新型师生关系,搭建新型互动方式着手,从城乡结合部的初中角度来研究隔代教育问题

13、,这是本课题与国内外相关课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对比分析后,国内对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在婴幼儿期,涉及到城乡结合部隔代教育下的学校教育中的还不多,现在我们的着眼点在构建对特殊地域特殊群体的教育模式因此本课题研究将填补此空白。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组的组成情况(如职务、专业、年龄等);·参考文献(限填10项);·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一、课题组组成情况1、主持人李玲:本科学历,47岁,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工会主席,曾任学校教研组长,阶段长,政教处,后勤主任,曾主持和多次参与省级课题的研究。2、成员:单艳丽:

14、本科学历,31岁,中学一级教师;杨丽英:本科学历,33岁,中学一级教师; 杨宁:本科学历,32岁,中学一级教师,她们都是一线教师,且从事班主任工作。二、主要参考文献1王极盛:科学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2崇德:发展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3郑杨:对中国城乡家庭隔代抚育问题的探讨,学术交流 2008年第1期。4李径宇:隔代教育不能承受之错 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第二期5薛静华 欧阳文珍: 隔代养育利弊的心理学分析 当代教育论坛 2008年版6徐永琴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教育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0 年出版7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报 2004年第一期8

15、王文品 王丽霞:关于农村小学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2008年版9. 马晓霞、张丽维:农村家庭隔代教育的问题分析 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06期10余逸群:隔代教育的弊端 健康论坛2001年版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主持人李玲: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周口市课改先进个人,曾主持和多次参与省级课题的研究。一直在一线工作,有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爱岗敬业,踏实工作,潜心研究,曾在关爱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中的活动中做了很多工作,在隔代教育问题研究中也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此课题的研究也得到了学校和同行的大力支持,有决心和信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2.课题组成员:单艳丽、杨丽英、杨宁教师都是一线教师,并且都长期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家长接触最多,对学生隔代教育带来的影响观察会比较细致。完全具备调查学生和家长需求的能力。同时年龄相对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她们年富力强,能吃苦,肯钻研。有能力承担此项任务。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