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标管理与实践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工程招投标管理与实践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工程招投标管理与实践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工程招投标管理与实践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工程招投标管理与实践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招投标管理与实践作业指导书TOC\o"1-2"\h\u32451第1章工程招投标概述 4154031.1招投标的定义与作用 4203621.1.1定义 4254391.1.2作用 4276381.2招投标法律法规体系 5153861.2.1法律层面 5111081.2.2法规层面 597491.2.3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 5259291.2.4标准文件和规范 516134第2章招标文件编制 5154102.1招标文件的组成 5297482.1.1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书 644962.1.2投标人须知 6116512.1.3合同条款及格式 6289352.1.4工程量清单 6179372.1.5技术标准和要求 6304962.1.6设计图纸及说明书 6262722.1.7评标办法 657652.1.8其他附件 6144282.2招标文件编制要求 6307732.2.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6232302.2.2客观、公正、公平、透明 6221042.2.3明确具体、清晰易懂 775792.2.4统一格式、规范编写 7283052.2.5遵循质量、效益原则 7185942.3招标文件的审批与发布 7204832.3.1审批 7173662.3.2发布 7108542.3.3招标文件澄清与修改 720680第3章投标文件编制 7119993.1投标文件的组成 7170443.1.1投标函 7226463.1.2投标保证金 7212423.1.3商务标 8249283.1.4技术标 8258633.1.5价格标 849853.1.6附件 8189783.2投标文件编制要求 8219153.2.1投标文件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内容完整、格式规范。 811563.2.2投标文件应使用简体中文编写,字体、字号、行距等应符合规定。 894073.2.3投标文件应保证真实、准确、合法,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867493.2.4投标文件应体现投标人的技术实力和商务能力,突出项目特点和优势。 8243253.2.5投标报价应合理、明确,不得低于成本价。 8264223.3投标文件的递交与修改 8143583.3.1投标文件的递交 813603.3.2投标文件的修改 810622第4章招投标程序与实施 8304824.1招标程序 817744.1.1编制招标文件 8145274.1.2发布招标公告 9239504.1.3售标、答疑及澄清 9258694.1.4投标保证金 9160594.2投标程序 9110994.2.1购买招标文件 9230224.2.2编制投标文件 932134.2.3提交投标文件 998834.2.4投标保证金 9153244.3开标、评标与定标 998024.3.1开标 9110384.3.2评标 9184894.3.3定标 9180004.3.4公示 108374.3.5签订合同 1016487第5章评标方法与评审标准 1081775.1评标方法 1091395.1.1综合评分法 10152945.1.2最低投标报价法 10108445.1.3最优质量方法 1061975.1.4计分制评审法 10183675.2评审标准 1069935.2.1投标报价评审标准 10209175.2.2技术评审标准 10215515.2.3质量评审标准 11289335.2.4商务评审标准 11118095.3评标委员会组建与评审流程 11313905.3.1评标委员会组建 1134955.3.2评审流程 117997第6章投标策略与技巧 11117336.1投标策略 1135046.1.1项目分析与评估 1126006.1.2确定投标目标 11173716.1.3选择投标方式 12163536.1.4投标文件编制 12279366.2投标报价技巧 12274866.2.1成本分析 12248036.2.2市场行情分析 12268876.2.3报价策略 12108066.2.4报价调整 12242596.3投标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 1225576.3.1与招标方的沟通 12230696.3.2与合作伙伴的协调 12120336.3.3内部协调 12287956.3.4沟通与协调技巧 1331692第7章合同谈判与签订 13312487.1合同谈判的原则与策略 13123627.1.1尊重双方利益,寻求共赢 1314037.1.2公平公正,诚信为本 13157407.1.3充分沟通,明确条款 13207777.1.4灵活运用策略,把握谈判节奏 13316867.2合同谈判的主要内容 13166257.2.1工程范围与内容 131547.2.2工期、进度及质量要求 13147357.2.3合同价格及支付方式 13303517.2.4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 14227527.2.5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 14130977.3合同签订与备案 14309907.3.1签订合同 14245337.3.2合同备案 1476917.3.3合同的履行 1430706第8章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与控制 14102628.1工程招投标风险识别 14112178.1.1政策法规风险:包括招投标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导致招投标活动不符合最新要求。 14151258.1.2市场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可能导致工程成本增加或中标难度加大。 14310038.1.3技术风险: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新技术应用风险等。 1425678.1.4财务风险:工程资金筹措、支付、回收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 1428118.1.5信用风险:投标方、招标方及第三方信用问题,可能导致合同违约或资金损失。 14283908.1.6合同风险:合同条款不明确、不完善,可能导致合同纠纷。 14186838.1.7管理风险:招投标过程中的管理失误、信息泄露等问题。 14150198.1.8人员风险:招投标团队的专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不足等。 15290538.2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5180018.2.1政策法规风险应对:密切关注政策法规变化,及时调整招投标策略。 15177098.2.2市场风险应对:加强市场调研,合理预测市场变化,制定灵活的招投标策略。 15217648.2.3技术风险应对:提高技术储备,提前做好技术方案论证,降低技术风险。 15130318.2.4财务风险应对: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金使用,保证工程资金安全。 1563878.2.5信用风险应对:建立信用评估体系,严格审查合作方信用状况,降低信用风险。 15122598.2.6合同风险应对:完善合同管理流程,明确合同条款,保证合同履行。 15305378.2.7管理风险应对: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招投标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1515728.2.8人员风险应对:加强招投标团队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降低人员风险。 15198068.3风险控制与监控 15295658.3.1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目标、职责和流程。 15184758.3.2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1514538.3.3风险监控:定期对招投标活动进行风险监控,及时发觉并处理风险事件。 15103598.3.4风险应对调整:根据风险控制效果,调整应对措施,保证招投标目标的实现。 15174998.3.5风险沟通:建立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保证招投标各方对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15249248.3.6风险记录: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记录,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1532764第9章招投标信息化管理 16112929.1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653599.2招投标信息化管理系统 16172349.3信息化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1611332第10章招投标案例分析与评价 171869810.1招投标案例分析 17411810.1.1案例背景 171389710.1.2招标文件分析 17598310.1.3投标策略分析 172662210.2招投标效果评价 17349610.2.1评审结果 171549510.2.2评价内容 182381610.3招投标经验总结与改进措施 18361110.3.1经验总结 181364510.3.2改进措施 18第1章工程招投标概述1.1招投标的定义与作用1.1.1定义工程招投标是指建设单位(招标人)为完成某项工程建设任务,按照法定程序,公开向社会(投标人)发布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投资控制等条件,邀请潜在投标人参加竞标,并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择优选定中标人,签订工程建设合同的过程。1.1.2作用(1)保障工程质量:通过招投标,建设单位可以选拔具备相应资质和良好信誉的承包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2)提高投资效益:招投标过程促使投标人充分竞争,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3)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程招投标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4)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工程招投标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以适应市场竞争。1.2招投标法律法规体系1.2.1法律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是我国招投标活动的基本法律,明确了招投标的原则、程序、监管等方面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了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的相关要求,对工程招投标活动具有指导意义。1.2.2法规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招标投标法进行细化,明确了招投标活动中的具体操作程序和监管措施。《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规定了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的计价管理要求,对招投标活动中的价格竞争具有指导作用。1.2.3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各级地方和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工程招投标活动进行具体规范和管理。1.2.4标准文件和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明确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范围和规模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对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活动进行规范。还有一系列行业标准、规范等文件,为工程招投标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第2章招标文件编制2.1招标文件的组成招标文件是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核心文件,其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2.1.1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书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书应明确项目名称、招标人、招标范围、投标人资格要求、获取招标文件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内容。2.1.2投标人须知投标人须知主要包括投标人的基本要求、投标文件的组成、投标报价、投标保证金、投标截止时间及地点、开标时间及地点等。2.1.3合同条款及格式合同条款应明确工程项目的合同价格、支付方式、工期、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内容,同时提供合同格式供投标人参考。2.1.4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应详细列出工程项目所需的工程量,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措施项目工程量等。2.1.5技术标准和要求技术标准和要求应明确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质量标准、材料设备要求等。2.1.6设计图纸及说明书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应包括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工程说明、施工要求等。2.1.7评标办法评标办法应明确评标标准、评标流程、中标原则等。2.1.8其他附件其他附件包括招标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资料,如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参考资料等。2.2招标文件编制要求招标文件编制应遵循以下要求:2.2.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招标文件内容应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行业标准。2.2.2客观、公正、公平、透明招标文件应保证招标过程的客观、公正、公平和透明,避免对特定投标人产生歧视性条款。2.2.3明确具体、清晰易懂招标文件内容应明确具体,语言表达清晰易懂,避免歧义和误解。2.2.4统一格式、规范编写招标文件应采用统一格式,遵循规范的编写要求,便于投标人和评标委员会阅读和理解。2.2.5遵循质量、效益原则招标文件编制应注重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合理设置投标条件和评标标准,保证优质、高效的完成工程建设。2.3招标文件的审批与发布招标文件编制完成后,需进行审批和发布,具体流程如下:2.3.1审批招标文件编制完成后,应提交给招标人进行审批。审批内容包括招标文件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等方面。2.3.2发布招标文件经审批通过后,应在指定媒体和平台上进行发布,保证潜在投标人在规定时间内获取招标文件。2.3.3招标文件澄清与修改在招标文件发布后,如出现疑问、异议等情况,招标人应及时对招标文件进行澄清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文件通知所有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投标人。第3章投标文件编制3.1投标文件的组成投标文件是投标人参与工程项目投标的关键性文件,其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3.1.1投标函投标函是投标人对招标文件的正式回应,应包含投标人的基本信息、投标项目名称、投标报价等内容。3.1.2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是投标人保证投标真实有效的一种担保方式,通常为投标报价的一定比例。3.1.3商务标商务标主要包括投标人的公司简介、资质证书、财务状况、业绩证明等,以展示投标人的商务实力。3.1.4技术标技术标主要包含项目实施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以体现投标人的技术实力。3.1.5价格标价格标是投标报价的核心部分,应详细列出各项工程量及单价,以及总价。3.1.6附件附件包括招标文件要求的其他相关材料,如授权委托书、联合体协议等。3.2投标文件编制要求为保证投标文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编制投标文件时应遵循以下要求:3.2.1投标文件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内容完整、格式规范。3.2.2投标文件应使用简体中文编写,字体、字号、行距等应符合规定。3.2.3投标文件应保证真实、准确、合法,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3.2.4投标文件应体现投标人的技术实力和商务能力,突出项目特点和优势。3.2.5投标报价应合理、明确,不得低于成本价。3.3投标文件的递交与修改3.3.1投标文件的递交投标人应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内递交投标文件,递交方式包括现场递交、邮寄递交等。投标文件递交后,不得修改或撤回。3.3.2投标文件的修改若投标人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发觉文件存在错误或遗漏,应及时向招标人提出书面修改申请。经招标人同意后,投标人可对投标文件进行修改。第4章招投标程序与实施4.1招标程序4.1.1编制招标文件招标人应根据项目需求编制招标文件,包括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合同条款及格式、工程量清单、技术规范、图纸等。4.1.2发布招标公告招标人应在规定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地点、投资规模、招标范围、投标截止时间等。4.1.3售标、答疑及澄清招标人应设立售标处,向潜在投标人出售招标文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招标人应对投标人的疑问进行解答,并对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和修改。4.1.4投标保证金投标人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投标保证金,保证投标行为的真实有效。4.2投标程序4.2.1购买招标文件投标人应根据招标公告的要求,购买招标文件并认真阅读,了解项目需求及投标要求。4.2.2编制投标文件投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包括投标书、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等。4.2.3提交投标文件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应将密封好的投标文件提交至招标人指定地点。4.2.4投标保证金投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4.3开标、评标与定标4.3.1开标招标人应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公开开标,宣读投标文件的主要内容,并记录在案。4.3.2评标评标委员会应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并向招标人提交评标报告。4.3.3定标招标人应根据评标委员会的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并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4.3.4公示招标人应在规定媒体上对中标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4.3.5签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在规定时间内签订书面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第5章评标方法与评审标准5.1评标方法5.1.1综合评分法综合评分法是指根据招标文件确定的评分因素和权重,对投标文件进行全面的评审,按照评分标准给予相应的分值,最后汇总各投标单位的得分,确定中标单位。5.1.2最低投标报价法最低投标报价法是指评审过程中,以投标报价为主要评审因素,选取投标报价最低的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5.1.3最优质量方法最优质量方法是指在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以质量为主要评审因素,选取质量评价得分最高的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5.1.4计分制评审法计分制评审法是指将投标文件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分解,对每个部分设定分值,评标委员会根据投标单位的实际情况给予分值,最终按照总分高低确定中标单位。5.2评审标准5.2.1投标报价评审标准投标报价评审标准主要包括:投标报价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等。评标委员会应对投标报价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计算错误或遗漏。5.2.2技术评审标准技术评审标准主要包括:投标单位的技术实力、项目实施方案、技术参数、项目进度计划等。评标委员会应对投标单位的技术方案进行审查,保证其满足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5.2.3质量评审标准质量评审标准主要包括:投标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质量控制措施、质量保证承诺等。评标委员会应对投标单位的质量保障措施进行评估,保证项目质量满足要求。5.2.4商务评审标准商务评审标准主要包括: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财务状况、合同履行能力等。评标委员会应对投标单位的商务文件进行审查,保证其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5.3评标委员会组建与评审流程5.3.1评标委员会组建评标委员会应由招标人负责组建,成员应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评标委员会人数一般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二。5.3.2评审流程(1)招标人组织评标委员会召开评标预备会,介绍招标项目情况,明确评审要求。(2)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审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3)评审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应充分讨论、交换意见,形成评审报告。(4)评审报告经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后,提交招标人。(5)招标人根据评审报告,确定中标单位,并进行公示。第6章投标策略与技巧6.1投标策略6.1.1项目分析与评估在投标阶段,首先要对招标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估,了解项目背景、规模、技术要求及合同条件等。根据项目特点,结合企业自身实力和优势,制定适合的投标策略。6.1.2确定投标目标在投标策略中,明确投标目标。企业应根据项目分析结果,确定投标项目的利润目标、市场份额目标等,以保证投标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1.3选择投标方式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企业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投标方式,如独立投标、联合体投标、分包投标等。6.1.4投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的编制是投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具有竞争力的投标文件。6.2投标报价技巧6.2.1成本分析在投标报价前,进行详细的成本分析,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管理费用等,以保证投标报价的合理性。6.2.2市场行情分析分析同类项目的市场行情,了解竞争对手的报价水平,为制定合理的投标报价提供参考。6.2.3报价策略根据成本分析、市场行情分析及投标策略,制定合适的报价策略。可以采用不平衡报价法、阶梯报价法等。6.2.4报价调整在投标过程中,根据招标文件澄清、答疑等情况,及时调整报价,保证投标报价的竞争力。6.3投标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6.3.1与招标方的沟通在投标过程中,与招标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项目进展、澄清招标文件中的疑问等,有利于提高投标文件的准确性和针对性。6.3.2与合作伙伴的协调在联合体投标或分包投标中,与合作伙伴的协调。要保证各方在投标过程中的配合默契,共同推进投标工作。6.3.3内部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在投标过程中要密切配合,保证投标文件的编制、审核、提交等环节顺利进行。6.3.4沟通与协调技巧在投标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沟通与协调技巧,有利于提高投标成功率。如主动沟通、及时反馈、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等。第7章合同谈判与签订7.1合同谈判的原则与策略合同谈判是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合同谈判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与策略:7.1.1尊重双方利益,寻求共赢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双方都应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以平等、自愿为基础,寻求利益平衡,实现共赢。7.1.2公平公正,诚信为本合同谈判双方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诚信对待对方,严格遵守招投标文件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和合规性。7.1.3充分沟通,明确条款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双方应充分沟通,就合同条款进行深入讨论,保证合同内容明确、具体,避免产生歧义和纠纷。7.1.4灵活运用策略,把握谈判节奏谈判双方应灵活运用各种谈判策略,如:适时让步、以退为进、突出重点等,把握谈判节奏,推动谈判顺利进行。7.2合同谈判的主要内容合同谈判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2.1工程范围与内容明确工程范围、工程内容、工程质量标准等,保证双方对工程项目的理解一致。7.2.2工期、进度及质量要求约定合理的工期、进度计划和质量要求,保证工程按期完成,达到预期质量标准。7.2.3合同价格及支付方式谈判双方应就合同价格、支付方式、支付期限等达成一致,保证合同的履行。7.2.4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明确双方在违约情况下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争议解决的途径和方法。7.2.5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约定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及程序,保证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权益。7.3合同签订与备案在合同谈判达成一致后,双方应按照以下步骤签订合同并备案:7.3.1签订合同双方在合同文本上签字盖章,合同正式生效。7.3.2合同备案将签订的合同报相关部门备案,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7.3.3合同的履行双方按照合同约定,认真履行合同义务,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第8章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与控制8.1工程招投标风险识别工程招投标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旨在全面、系统地识别可能影响工程招投标活动的各种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风险:8.1.1政策法规风险:包括招投标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导致招投标活动不符合最新要求。8.1.2市场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可能导致工程成本增加或中标难度加大。8.1.3技术风险: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新技术应用风险等。8.1.4财务风险:工程资金筹措、支付、回收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8.1.5信用风险:投标方、招标方及第三方信用问题,可能导致合同违约或资金损失。8.1.6合同风险:合同条款不明确、不完善,可能导致合同纠纷。8.1.7管理风险:招投标过程中的管理失误、信息泄露等问题。8.1.8人员风险:招投标团队的专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不足等。8.2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8.2.1政策法规风险应对:密切关注政策法规变化,及时调整招投标策略。8.2.2市场风险应对:加强市场调研,合理预测市场变化,制定灵活的招投标策略。8.2.3技术风险应对:提高技术储备,提前做好技术方案论证,降低技术风险。8.2.4财务风险应对: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金使用,保证工程资金安全。8.2.5信用风险应对:建立信用评估体系,严格审查合作方信用状况,降低信用风险。8.2.6合同风险应对:完善合同管理流程,明确合同条款,保证合同履行。8.2.7管理风险应对: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招投标流程,提高管理水平。8.2.8人员风险应对:加强招投标团队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降低人员风险。8.3风险控制与监控风险控制与监控是保证招投标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8.3.1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目标、职责和流程。8.3.2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8.3.3风险监控:定期对招投标活动进行风险监控,及时发觉并处理风险事件。8.3.4风险应对调整:根据风险控制效果,调整应对措施,保证招投标目标的实现。8.3.5风险沟通:建立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保证招投标各方对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8.3.6风险记录: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记录,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通过以上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保证工程招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降低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第9章招投标信息化管理9.1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招投标管理工作逐渐由传统的纸质文档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信息化管理在提高招投标工作效率、保证招投标过程公平公正以及降低管理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管理,招投标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可以实现快速传递、处理和存储,大大缩短了招投标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2)保证公平公正: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招投标过程的影响,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3)降低管理成本: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降低招投标管理成本。(4)提高数据安全性: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有效保障招投标数据的安全。9.2招投标信息化管理系统招投标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项目管理模块:负责对招标项目的立项、审批、公告等环节进行管理。(2)招标文件管理模块:包括招标文件的编制、审批、发布和归档等功能。(3)投标文件管理模块:负责投标文件的接收、评审、澄清和定标等工作。(4)评审管理模块: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