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品课件土地权属争议行政复议申请书 土地权属争议行政复议申请书 行政复议申请书 申请人:XX县XX乡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XX,男,职务乡长 申请人:XX县XX乡XX村民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XX,男,该村民委员会主任。 申请人:XX县XX乡XX村三组 代表人:XX,男,该组组长 申请人:XX县XX乡XX村X组 代表人:XX,男,该组组长 申请人:XX县XX乡XX村XX组 代表人:XX,男,该组组长 申请人:XX县XX乡XX村X组 代表人:XX,男,该组组长 申请人:XX县XX乡XX村八组 代表人:XX,男,该组组长 申请人:XX县XX乡XX村九组 代表人:XX,男,该组组长 申请人:XX县XX
2、乡XX村X组 代表人:XX,男,该组组长 被申请人:XX县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XX,男,职务县长。 第三人:XX县XX乡XX村一组 代表人:XX,男,该组组长 第三人:XX县XX乡XX村二组 代表人:XX,男,该组组长 第三人:XX县XX乡XX村四组 代表人:XX,男,该组组长 第三人:XX 县 XX乡 XX 村十一组 代表人:XX,男,该组组长第三人:XX 县 XX乡 XX 村十二组代表人:XX,男,该组组长请求事项:1、依法撤销XX县人民政府于2011年8月2日作出的XX府处2011xx号XX县人民政府行政处理决定书;2、依法确认争议的“ xx林场” 土地权属归属xx县xx乡xx村民委
3、员会全体村民集体所有。事实与理由:xx县xx乡xx村第1、2、4、11、12村民小组(下统称第三人)与 xx县xx乡人民政府、xx乡xx村民委员会、xx村第3、5、6、7、8、9、10村民小组(下统称申请人)争议的“ xx林场”土地权属,xx 县人民政府(下称被申请人)于2011年8月2日作出黎府处2011 6 号XX县人民政府行政处理决定书(下称决定书),该决定书 将争议的“ XX林场” 土地权属划归第三人所有,并于2011年8月29 日送达申请人。申请人认为,决定书认定事实部分错误,其处理决定采信证据错误,适用法律错误,应依法予以撤销。一、决定书采信争议山林土地权属依据错误,违反法律规定1
4、、被申请人“查明事实”,属自行编造。被申请人在其决定书第5页倒数第5行至第6页第5行“查明事 实”:申请人(指复议案第三人)提交的1983年10月3日制定的乡 规民约,是在林业“三定”期间xx公社管委会经召开大队干部、 生 产队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有证人证言和时任XX公社干部的调查笔录佐证)。因此,该乡规民约应作为处理本宗 土地权属争议的有效证据。被申请人的上述“查明事实”纯属子虚乌有,自行编造。1983年时期的xx公社作为最基层的人民政府,其所召开的任何会议,毫无疑 问会有会议记录,如果就其管辖内的涉及农村集体权利义务的事 项制定乡规民约,必先在该次会议上首先形成会议纪要,这
5、是 常识,也是政府机构的工作程序。同样作为一级政府的被申请人,基 层政府的工作程序不可能不知道,对1983年时期xx公社召开会议并 讨论通过制定的乡规民约,用“证人证言”及自行“调查笔录” 形式来加以证实,而不是拿出当时的会议纪录或会议纪要来 进行证明,实在是荒唐之举,其编造事实显而易见。被申请人之所以会自行编造这个乡规民约出台的过程,无非是想 说明乡规民约程序合法,可被申请人用以佐证乡规民约程序 合法的“证据”(即证人证言和调查笔录),根本就不具有证明效力。 政府机构的某一次重要会议并讨论通过关系“民生民权”事项的决 议,用“证人证言”和“调查笔录”形式来证明, 这是被申请人在行 政管理工作
6、上的“独创”,这种“独创”性不具有任何法律依据。2、乡规民约有违反法律规定内容,该部分内容属无效约定。被申请人确认处理本宗土地权属争议的有效证据一一乡规民约,如前所述既无证据证实其制定程序合法,同时该乡规民约就争议土地权属进行确权的内容是无效的,该内容违反了法律之规定:土 地管理法第11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 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第 8条 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林业行政部门对国家和集体所 有、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地进行登记,颁发林权证,确认所有权和使 用权。上述土地管理法和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相关条文之规定,非 常明确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7、(包括集体所有、单位和个人使用的林地), 其所有权的确认权为县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无权确认农民集体 所有土地的权属。乡规民约性质上属于乡(镇)村农民集体自行 管理内部事务的约定,岂能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确权 划分。被申请人不是不懂法,但偏偏要将乡规民约违法内容部分 认定为处理争议土地权属的有效证据, 这说明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申 请人徇私枉法;一是被申请人不依法行政是其常规。3、被申请人采信乡规民约作为处理本宗土地权属争议的有效证 据,违反法律规定。根据土地管理法第11条、第13条和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第 8条规定可知,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 发证书,确认所
8、有权;林地权属管理实行登记发证制度。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林业行政部门对国家和集体所有、 单位和个人使 用的林地进行登记,颁发林权证,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依法登记的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上述法条之规定说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县级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 所有权证、山林权证书等,是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确认权属的合法依据。 被申请人无视法律规定,将具有违法内容的乡规民约认定为处理 本宗土地权属争议的有效证据,显然违反法律规定。二、决定书适用法律错误被申请人决定书依据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第 十八条第(二)项和第十九条第(六)项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申请
9、人认为被申请人对本案“土地权属争议”的实体处理,适用法律错误。1、条例第十八条第(二)项,是属于山林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程序 方面的法律规定,决定书适用该法条并无不当。2、决定书适用条例第十九条第(六)项的规定是适用法律错 误。条例第十九条的适用前提条件是“尚未取得林权证或者对林权证 有争议的”,而申请人与第三人就本宗土地(即xx林场)权属争议, 并非是没有任何一方取得林权证,申请人之一的 xx乡人民政府已经 取得林权证,即1983年10月28日黎林权字第1号xx县山林权所 有证(下称山林权证)。只要申请人的山林权证没有被依法 撤销,依据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该山林权证书就是 首先应当作为
10、各级人民政府处理林地权属争议的证明材料。本案申请人与第三人对申请人(xx乡人民政府)持有的由被申请人 颁发的山林权证并不存在争议,是被申请人没有经过合法程序而 单方面在个案中认定山林权证为无效证据,进而认定不能作为处 理本宗土地权属争议的证据。被申请人将山林权证排除为合法有 效的证明材料,其行为结果一一决定书则必然是违反法律规定。 被申请人其将自己颁发的山林权证,认定为系“擅自填发本府事 先盖好章的所有权证”(见决定书第 6页第14行)实在荒唐, 这种不按法律程序、毫无根据地否定自己颁发的山林权证行为, 当然是一种违法具体行政行为,而违法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则必 然错误。3、被申请人认定山林
11、权证,不能作为处理本宗土地权属争议的证 据,导致决定书适用法律的错误。决定书第6页认定山林权证只能证明“ xx林场”的林木所 有权归xx公社集体所有,不能证明“ xx林场”的土地权属归xx村 集体所有。同时决定书还利用若干“证人证言”形式说明填发 山 林权证,不是为了明确土地权属问题,目的是发展林业,保护森林 及造林成果,保护集体财产不受侵犯。申请人认为,作为一级政府的被申请人,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对事实的 认定,居然无视法律规定而信口雌黄。不论是土地管理法,森林法以 及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无不规定山林权证 就是土地权属的证明材料和确权依据。申请人 xx乡人民政府持有“xx林场”的山林权证,在该山林权证书没有被依法撤销之前,“xx林场”林木林地的所有权人就是 xx乡(仅包含xx村和九龙村) 集体所有,申请人xx乡xx村民委员会系xx公社下辖的村集体经济 组织,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村民是“ xx林场”土地权属人乃名 正言顺理所当然。而被申请人颁发的山林权证,依照法律规定就 是土地权属依据,而非如被申请人所声称的填发该证书的目的。由此可见,正是被申请人多处表现违法认定事实, 才导致其对本宗土地权 属争议的处理决定适用法律错误。综上所述,决定书认定事实有误,采信证据错误,适用法律不当。 申请人请求复议机关审慎审理,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听课评课记录2
-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听课评课记录1
-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1)》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1.3.2 第2课时《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听评课记录2
-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听课评课记录《2.2合理利用网络》
-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 制作包装盒》听评课记录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们的文化自信》听课评课记录
-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总结
- 医院医生聘用合同范本
- 城市个人财产房屋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 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 电和磁整章思维导图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 动物疫病传染病防控培训制度
- 美团代运营合同模板
- 初中英语七选五经典5篇(附带答案)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及 制造、使用和运行情况
- GB/T 43676-2024水冷预混低氮燃烧器通用技术要求
- 《预防脊柱侧弯》课件
- 特种设备检验现场事故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