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与核型分析_第1页
白血病与核型分析_第2页
白血病与核型分析_第3页
白血病与核型分析_第4页
白血病与核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整理课件虞其红血液病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整理课件遗传性血液病血液与遗传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目前发现的遗传性血液病已经在百种以上,造血和淋巴组织系肿瘤中几乎都是属于染色体病和体细胞遗传病。在体细胞水平上遗传物质的 异常能扰乱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分化调节,从而诱发肿瘤。在白血病中,多数是由染色体易位导致原癌基因的重排。原癌基因重排可以导致癌基因的过量表达而致病,也可由于原癌基因与易位处的某一基因形成融合性基因而发生白血病。整理课件 发病情况发病情况 我国白血病发病率发病率:我国白血病发病率发病率:1-4/10万,低万,低于欧美。于欧美。 ANLL 1.62/10万,万,ALL 0.69/10万,万,C

2、ML 0.36/10万,万,CLL 0.05/10万,万,急性比慢性多,成人急非淋多见,儿童急急性比慢性多,成人急非淋多见,儿童急淋多见,欧美慢淋多见。淋多见,欧美慢淋多见。 易发人群易发人群-儿童及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岁以下成人。 死亡率: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恶性肿瘤中 6位(男性)位(男性) 8位位(女性)。(女性)。整理课件白血病分类分形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AL)和慢性白血病(CL)两大类。 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将:AL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或急性髓性白血病(AML)CL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ML)及少见类型的白血病,如毛细胞白血病(HCL)、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等。整理课件 随着血液病在发病机理、随着血液病在发病机理、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技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急性白血病术也有很大发展,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基本上分的分型基本上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整理课件 急性白血病分型的三个发展阶段急性白血病分型的三个发展阶段FAB分型分型 1976(M)MIC分型分型 1986(MIC)WHO分型分型 2001(MICM)整理课件 70年代(年代(1976. Benne等)法、美、英等)法、

4、美、英7位学者位学者 提出提出FAB分型,其后多次加以修改补充分型,其后多次加以修改补充 70年代中用单克隆抗体发现造血细胞表面抗原,对年代中用单克隆抗体发现造血细胞表面抗原,对AL进行进行 免疫表型分析。免疫表型分析。 C hromosome分析分析90%AL有核型异常。有核型异常。 80年代提出年代提出MIC分型分型 (M:morphology, I: immunology, C:Cytogenetics) 近年近年 MICM(MIC+分子生物学)分型分子生物学)分型整理课件急性白血病 (AL)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的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

5、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的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 分类分类 国际常用的法美英(国际常用的法美英(FAB)分类将)分类将AL分为分为ALL及及ANLL(或(或 急性随性随性白血急性随性随性白血病病AML)两大类。这两大类再分成多种亚型。)两大类。这两大类再分成多种亚型。(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型:)分型:FAB分型:分型:ALL

6、_L1原始淋巴细胞以胞体小(直径原始淋巴细胞以胞体小(直径12m)而规则为特点,)而规则为特点,ALL_L2原始淋巴细胞则以大小不一,(直径原始淋巴细胞则以大小不一,(直径12m)和胞核形状不规则见长,)和胞核形状不规则见长,ALL_L3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胞浆嗜碱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胞浆嗜碱性,染色深。因与性,染色深。因与EB病毒感染有关故又称病毒感染有关故又称Burkitt细胞,在免疫表型上则为成熟型细胞,在免疫表型上则为成熟型B细细胞胞整理课件 另外,由于形态学分型为基础的另外,由于形态学分型为基础的FAB分

7、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分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T、B淋巴淋巴细胞不能区分,没有没有提供染色体异常和基因重排等对发病机制、治疗选择和细胞不能区分,没有没有提供染色体异常和基因重排等对发病机制、治疗选择和对预后判断重要意义的信息。因此除形态学外还应做免疫学分型。对预后判断重要意义的信息。因此除形态学外还应做免疫学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MIC分型:分型:B系系1、早前、早前B细胞型细胞型ALL(早前(早前B-ALL)2、前、前B细胞型(前细胞型(前B-ALL)3、普通型、普通型ALL()()4、成熟细胞型、成熟细胞型ALL(B-ALL)T系系早前早前T细胞型细胞型

8、ALL(T-ALL)成熟成熟T细胞型细胞型ALL(T_ALL)整理课件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的FAB分型分型AML共分8型如下:M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M4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ML)M4Eo除上述M4型的各特点外,嗜酸性粒细胞在NEC5%。M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oL)M6 红白血病(EL)M7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整理课件白血病染色体畸变与非随机性(一 )集中倾向性从理论上说,人类的24种染色体(常染色体加X和Y性染色体)以均等机会参与肿瘤的畸变,但现实的

9、研究结果并非如此。肿瘤染色体畸变常是涉及其中部分的染色体,畸变分布不均,且带有某种集中倾向(聚集现象)和 非随机性Mitelman曾对1266例一白血病为主的15种肿瘤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可见肿瘤染色体畸变集中在第1、3、5、7、8、9、14、17、20、21、和22号染色体中,而第1、8和14号染色体则涉及78种肿瘤。在肿瘤染色体重排的研究中,恶性肿瘤染色体重排分布和良性肿瘤染色体畸变均是非随机性的。整理课件(二)地域分布研究地理分布的非随机性,也可发现肿瘤染色体畸变发生率存在地区异质性。CML中,欧洲和日本+17的频率高于澳大利亚与美国,日本+19的频率是欧美的3倍;AML中,美国-5和-

10、7的频率比澳大利亚高2倍,而在日本则为罕见;淋巴瘤14q+发生的频率,在欧洲为47%,美国为83%;CLL的t(8;14)在欧洲为 67%,在美国则未见。我国及东南亚较少见。(三)年龄分布11q23重排是婴儿AML患者最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而在成人中的发病率仅为5%。t(1;22)(p13p13)仅限于儿童M7,尤其是婴儿患者。-5、-7、i(17q),完整的第8,11,13和14号染色体的三体,以及复杂核型均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t(15;17)t(8;21)t(6;9)t(6;16)t(3;5)等异常核型则常见于年轻患者。整理课件(四)标记染色体分布在肿瘤染色体的检测中,标记染色体的分布

11、也是非随机的。5q-常见于难治性贫血和治疗相关AML和MDS6q-在ALL中的发生率为20%,在淋巴瘤中的发生率为12%,在CLL、CGL、AML及其他恶性肿瘤中少见。7q-常见于所有的白血病,最常见的为AML14q-主要见于淋巴系肿瘤,少见于其他恶性肿瘤。t(8;14)在B系白血病和淋巴瘤中是特异的,其断裂位点是专一的。i(17q)为CML急性期的特征,少见于其他肿瘤。20q-主要见于真红细胞增多症。22q-则广泛存在于白血病中。整理课件整理课件 1。、由于肿瘤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能力较差,中期细胞数量少; 2、肿瘤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形态较差,难分析; 3、细胞毒性药物的治疗也会影响骨髓细胞培养成

12、功率,最好是治疗前的标本进行培养;MPD中的骨髓抑制治疗以及MDS中的支持治疗也往往干扰细胞培养的结果; 4、不同培养方式,检出率不同,如t(15;17)类型的病例,需要进行24-48小时的培养才能得到结果。整理课件骨髓细胞染色体分析流程图骨髓细胞染色体分析流程图骨髓细胞骨髓培养基24h秋水仙胺5h0.5h整理课件染色体制备影响因素分析 1、培养基pH、浓度、小牛血清量及培养箱温度的恒定是培养成功的关键。2、适量秋水仙素、适宜的处理时机和时间,是获得良好、足够分裂相的条件。分裂相的多少和染色体形态及带型处理良好与否均受其影响。3、低渗处理是获得分散良好的分裂相的关键步骤 ,低渗过度或不足都会造

13、成染色体形态不良的结果。 在低渗处理时期细胞十分娇嫩 ,并且表面发黏 ,低渗细胞混匀时 ,吹打要适宜 ,避免细胞破碎及粘团 ,另外不要将细胞吸到吸管上部及离心管上部 ,避免细胞丢失。 整理课件4、固定技术是制备良好分散的染色体的重要步骤。 若染色体分散不良 ,可适当加大冰乙酸含量 ,其同时有改善由于低渗处理不够或固定不充分所造成的缺陷 ,但过量会造成染色体形态变化和影响分带结果。 染色体形态不良与加固定液速度有关 ,加第一次固定液快或过快 ,可造成飘带样染色体。5、固定液每次使用必须新鲜配制 ,否则将会形成酯类 ,从而影响固定效果。 6、滴片是染色体制备中影响染色体形态的关键一步。 首先是载玻

14、片要非常干净,否则会影响染色体的分散和分带效果。 其次是滴片的距离、制片的方式都会影响染色体分期效果。烤片的温度、时间与染色体形态和分带有关。不宜温度过高和烤片时间过长。整理课件整理课件染色体阅片的七大影响因素1、染色体分裂指数低 2、染色体形态不理想3、染色体形态偏长 :4、染色体形态偏短 5、染色体分带不良6、染色背景不良7、培养失败整理课件白血病类型的细胞遗传学表现白血病类型的细胞遗传学表现由于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都有非随机的染色体畸变,它们对于白血病的诊断由于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都有非随机的染色体畸变,它们对于白血病的诊断分型、预后估计、治疗方案的选择乃至发病机制的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15、分型、预后估计、治疗方案的选择乃至发病机制的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尽管染色体改变的种类繁多,但具有四种基本特征:尽管染色体改变的种类繁多,但具有四种基本特征:获得性:获得性:克隆性克隆性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和继发性平衡性和不平衡性平衡性和不平衡性整理课件获得性 获得性:白血病染色体畸变为后天获得而非先天遗传。许多研究表明,如同卵双生子之一患CGL,ph染色体不见于其健康的孪生同胞;白血病患者所生子女通常缺乏同样的白血病和核型异常的证据;白血病患者其染色体畸变通常不见于皮肤和结缔组织。整理课件克隆性 克隆性:是指来自同一个恶性转化细胞的一群白血病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异常整理课件原发性和继发性

16、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畸变是指发生于疾病早期,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和白血病的细胞学,免疫学有关。因而对白血病有分类和标志性的意义并决定其生物学特征的一类异常。 继发性畸变:指病程中由于克隆衍化所致的异常,它虽和疾病的发生无关,但却赋予疾病更加恶性的特征整理课件平衡性和不平衡性 平衡性和不平衡性: 平衡性畸变是指白血病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常表现为染色体的结构重排,如相互易位或者是倒位,而无DAN含量的改变; 非平衡性畸变是指染色体异常常表现为整条染色体或部分的增加或丢失,而有DAN含量的改变。整理课件染色体畸变的类型染色体畸变的类型1、数目畸变、数目畸变(numerical aberration)

17、2、结构畸变、结构畸变(structural aberration)整理课件1、染色体数目异常(1).多倍体(2).非整倍体整理课件2、染色体结构异常(1)缺失(2)插入(3)倒位(4)易位(5)重复(6)环状染色体(7)等臂染色体(8)双着丝粒染色体整理课件整理课件整理课件整理课件整理课件整理课件常见结构异常的符号及含义整理课件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Ph染色体:ph染色体是9和22号染色体易位后的der(22) t(9;22)(q34;q11) .Ph染色体见于全部的髓系细胞、一部分B系细胞和极少数的T系细胞。这表明是多能造血干细胞突变所致的克隆性疾病。由于号染色体长臂上的断裂点是

18、变化的,因而导致种不同大小的染色体:型(最大),断裂点位于.;型(大),断裂点位于.;型(中等),断裂点位于;型(最小),断裂点位于.其中前两型少见,后两型较多见白血病类型的细胞遗传学表现白血病类型的细胞遗传学表现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CML t(9;22)(q34;q11)整理课件 CML 不典型不典型Ph易位易位整理课件慢粒慢性期的染色体改变慢粒慢性期的染色体改变整理课件CML t(9;22),-Y整理课件慢粒急变期的染色体改变及其意义慢粒急变期的染色体改变及其意义 20%保持46,t(9;22)不变 80%除t(9;22)外出现额外异常,依次为2Ph、+8、i(17q)、+19、+21等 少

19、数病例Ph染色体可和t(8;21)、t(15;17)、inv(16)或inv(3)同时存在 额外异常比临床血液学急变征象早出现2-4个月 无额外异常组 80%对治疗有反应,MS 5.7个月 部分细胞有额外异常组 50%对治疗有反应,MS 4.9个月 全部细胞有额外异常组成 30%对治疗有反应,MS 2.5个月整理课件慢粒的细胞遗传学分型慢粒的细胞遗传学分型整理课件二、慢淋的染色体变化二、慢淋的染色体变化整理课件 +12 1/3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CLL 数目异常数目异常 +3(6%) +18(5%) B细胞慢淋细胞慢淋 14q+ 25%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CLL t(11;14)(q13;q3

20、2) t(14;19)(q32;q13) 结构异常结构异常 del(13q) 20%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CLL i(17q) 6q- T细胞慢淋细胞慢淋 inv(14)(q11q32)整理课件CLL +12整理课件CLL 13q-,i(17q)整理课件CLL +7,t(8;22),11q-,+mar 2整理课件T-CLL inv(14)整理课件三、急非淋三、急非淋/急髓白血病的染色体改变急髓白血病的染色体改变 染色体异常检出率50%-80%,最高达93%,检出率高低主要与方法学有关,其次与地理环境及种族的差异有关 原发性核型异常分两大类 和FAB亚型相关,特异性染色体重排 和FAB亚型 不相关

21、,大多为数目异常 初诊时核型异常在CR时消失,复发时再现 部分病例由于核型演化产生继发性异常整理课件ANLL/AML和和FAB亚型相关的特异性染色体重排亚型相关的特异性染色体重排1 畸变类型频率FAB 伴随的主要特征t(8;21)(q22;q22)额外异常:性染色体丢失(73%), 9q-(11%), 7q-或易位(10%), +8 (7.5%)分子水平上有AML/ ETO融合基因15%M2(M4,M1)1.MPO强阳性;2.显著Auer小体;3.成熟粒细胞胞浆中有橙红 色颗粒;4.白细胞胞浆中有空泡5.骨髓嗜酸细胞增多;6.CD34、HLA-DR、CD13、CD33、CD19和CD56阳性;

22、7.CR率90%,MS 52个月。整理课件AML-M2 t(8;21)(q22;q22),-Y整理课件AML-M2 t(8;21),-Y整理课件AML-M2 t(8;21),9q-,-Y整理课件AML-M2 94,XXXX,+4,+4,t(8;21)X2整理课件t(8;21)(q22;q22),-Y t(15;17)整理课件 畸变类型频率 FAB 伴随的主要特征t(15;17)(q22;q21)10% M3(90-100%)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Auer小体柴捆状,DIC,分子水平上PML/RAR融合基因,ATRA有效t(11;17)(q23;q21)t(11;17)(q13;q21)t(5;1

23、7)(q32;q21)dup(17)(q21.3q23)PLZF/RAR ATRA无效MuMA/ RAR NPM/ RARSTAT5b/RAR额外异常 +8最常见ANLL/AML整理课件AML-M3 t(15;17)整理课件AML-M3 +8, t(15;17)整理课件 畸变类型频率FAB 伴随的主要特征inv(16)(p13q22)t(16;16)(p13;q22)del(16)(q22)ins(16)(q22p13.1 p13.3)额外异常:+8, +228%ANLL(25%M4)M4Eo(100%)骨髓嗜酸细胞异常,数目增加(5%)或形态异常(嗜酸细胞中混杂有大而不规则颗粒,PAS和NC

24、E均强阳性,CR率接近100%,MS5年,治疗不强时可发生脑白分子水平上有CBFB/MYH11融合基因ANLL/AML整理课件 16 倒位 inv(16)(p13q22)整理课件AML-M4Eo +8,inv(16)整理课件 畸变类型频率FAB 伴随的主要特征 t/del(11q23)t(6;11)(q27;q23)t(9;11)(p22;q23)t(10;11)(p12;q23)t(11;17)(q23;q21)t(11;19)(q23;p13.1)6%成人AMLM5(M4)特殊的年龄分布:儿童AL50%,婴儿AL70%高白细胞计数、髓外浸润(肝脾肿大)和皮肤受累多见,预后不良分子水平上ML

25、L基因和来自伙伴染色体的基因融合如t(9;11)形成MLL/AF9融合基因ANLL/AML整理课件AML-M5a t(6;11)整理课件AML-M5a t(9;11)整理课件AML-M5a t(11;19)整理课件 畸变类型频率FAB 伴随的主要特征 t(8;16) (p11;p13)0.4% M5b白血病细胞吞噬红细胞,脑白和凝血缺陷多见,CR率50%且为时短促分子水平上为MOZ/ CBP融合基因ANLL/AML整理课件 畸变类型频率FAB 伴随的主要特征 t(6;9) (p23;q34)1%M2(M4)BM中嗜碱细胞1%部分患者有MDS病史,CR率50%分子水平上有DEK/CAN融合基因A

26、NLL/AML整理课件AML-M2 t(6;9)整理课件 畸变类型频率 FAB 伴随的主要特征t(7;11)(p15;p15)1%M2(M4、M5)Auer小体易见,NAP,CR率72.7%,MS 13个月,主要见于东方人种分子水平上有NUP98/HOXA9融合基因ANLL/AML整理课件AML-M2 t(7;11)整理课件 畸变类型频率FAB 伴随的主要特征 t(16;21) (p11;q22)1%M4 或M5 病情进展快,CR率低,复发率高,分子水平上有FUS/ERG融合基因ANLL/AML整理课件AML-M4 t(16;21)整理课件 畸变类型频率FAB 伴随的主要特征3q2126综合症

27、inv(3)(q21q26)t(3;3)(q21;q26)t(3)(q26;21q26)额外异常:-7/7q5/5q-1%M1(M2、M4、M7)相对或绝对性血小板增多,骨髓巨核细胞异常生成,常有致变剂接触或MDS史,治疗有抵抗,预后不良分子水平上使EVI 1(3q26)和ribophorin(3q21)基因并置而致EVI 1基因过度表达ANLL/AML整理课件AML-M1(M2,M4,M7)inv(3)(q21q26)整理课件 畸变类型 频率FAB伴随的主要特征 t(1;22) (p13;q13)儿童M7 (28%)婴儿M7(67%)通常预后不良ANLL/AML整理课件 畸变类型 频率FAB 伴随的主要特征 t/del(12) (p12-13)1%,预后不良ANLL/AML整理课件AML-M2 t(2;12)整理课件畸变类型 频率FAB 伴随的主要特征+40.1% M4(M2) 有致变剂接触史和骨髓病态造血改变,部分病人可见双微体ANLL/AML整理课件ANLL/AML 中和中和FAB亚型不相关的核型异常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