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思政全部试题_第1页
练习题—思政全部试题_第2页
练习题—思政全部试题_第3页
练习题—思政全部试题_第4页
练习题—思政全部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判断题 注:每题 1 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15.0 )1.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特点。 对2.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坚持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错3.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对4.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次劳动。 错5.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 “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错6. 抽象劳动过程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对)7.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对)8. 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 的源泉。(对)9.

2、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错)10.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容易导致教条主义。(对)11.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 错误在于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 只有一个。(错)12. 价值增值发在具体劳动环节。 (错)13.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 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 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是 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对)14. 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5.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错16. “流射说”、“影

3、相说”、“蜡块说”、“白板说”属于旧唯物主义反 映论。对17.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价值的创造。 (错)18.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对)19.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 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对20.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对21. 具体劳动只能发生使用价值转移,不能发生价值增殖。 对22.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完 全受物质制约、影响和作用” 。错23. 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错)24. 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

4、和落脚点是保证党的生机与活力。 错25. 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从抽象的人出发。 对26.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 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容易陷入不可知论和诡 辩论。(对)27.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 何者是第二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标准。 对28.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 一亿年 以后的状况, 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 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 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 。这是机械决定论。 (对)29.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缩短必要劳 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对30. 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世界各国的经济“

5、共赢” 。错二. 单选题 注:每题 1分。 (得分: 15.0)31.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这一观点是:A. 机械决定论观点B. 形而上学观点C. 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D. 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32. “学而不思则罔”是指:A. 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B. 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C.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D.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33.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 语重心长地对年 轻人说:“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 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表明A.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B.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

6、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C. 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D.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据是:A.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B.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C.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D.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35.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 感觉知觉表象B. 概念判断推理C. 实践认识实践D.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36. “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A. 割裂了事物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 割裂了事物质与量的关系C. 割裂了事物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D. 割裂了事物本质和现象的关系37. 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关键是看它:A.

7、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B. 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 是不是具有绝对性D. 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38. 社会基本矛盾是: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矛盾39. 真理是:A. 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B.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 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D.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40.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在于:A. 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B. 它有相对独立性C. 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D. 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1. 人与世界相互作

8、用的中介是 :A. 自然界B. 人类社会C. 精神D. 实践42.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的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A. 事物发展变化是否迅速B. 事物质变的临界点C. 事物发展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 事物发展是否显着43. 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 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 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 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 承认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C. 认为人的意识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D. 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同一

9、44. 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 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常 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A.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 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 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45. 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他们: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46.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A. 形而上学观点B. 唯物辩证法观点C. 诡辩论观点D. 不可知论观点47.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10、: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48. 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A.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 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 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49.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 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 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C.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D. 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50.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 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时幡动,仁者心动

11、。 ”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51.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A. 经济标准B. 政治标准C. 思想标准D. 社会标准52.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A. 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 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 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53. 社会形态是指: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 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C. 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 经济形

12、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54.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 科学体系55. 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是:A.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B.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C. 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D. 经验论的认识路线56.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A. 诡辩论的观点B. 经验论的观点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57. 马克思主义哲学

13、与唯心主义哲学、 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 于( )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 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58. “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 ,这是 :A. 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B.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C. 唯心主义的时空观D. 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59.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 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 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60. 在认识论中

14、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A. 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6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存在性B. 结构性C. 运动D. 客观实在性62. 真理的内容是:A. 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B. 以某些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 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D. 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63.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直接根源存在于:A. 生产力中B. 生产方式中C. 社会形态中D. 经济基础中64.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 政治权力B. 社会生产力C. 天才的创造力D. 阶级斗争65. 否认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是:A

15、. 唯物论B. 唯心论C. 二元论D. 不可知论6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 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B.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C.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D.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所谓形式67. 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A. 可知论B. 唯物论C. 辩证法D. 唯心论68. 事物的性质是由:A.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B. 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C. 矛盾斗争性决定的D.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69. 荀子说:“心不使焉, 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 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表明:A. 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B. 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C. 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16、D. 人大意识具有主观性70. 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 在哲 学上属于:A. 唯理论学派B. 经验论学派C. 唯物主义阵营D. 唯心主义阵营71.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人民群众B. 阶级斗争C. 社会基本矛盾D. 科技革命72.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A. 对立面之间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C. 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 制约D.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和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73.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 ,这是: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

17、.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74. 群体意识是:A. 集体主义的产物B. 个体意识的总汇C. 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D. 群体实践的产物75. 有人认为, 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 那么人脑里 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 观念的错误在于 ( ) 。A. 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 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 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D. 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76. 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是:A. 事物的度B. 事物的属性和量C. 事物内在的规定性D. 事物的特殊矛盾77. 学习马克思

18、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着作B. 一切从实际出发C. 理论联系实际D. 实事求是78. 区分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最根本的是:A. 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B. 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支持C. 在形式上是否新奇D. 在时间上是否是新近发生的79.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80. 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A.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B. 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 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体8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

19、质和核心,在于它揭示了:A.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 事物发展的结构和层次D.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82.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 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 因为使用价 值是:A.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B.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83. 1633年, 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身监禁。 1979年11月 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 35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A.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C.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20、D. 真理终将战胜谬误84. 生产关系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 产品的分配关系B. 产品的交换关系C.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8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 唯物论的观点B. 实践的观点C. 辩证法的观点D. 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86. 20 世纪 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 生产力水平低下, 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 于是人们不得 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 北大荒成了 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这说明: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87.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88.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