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设计_第1页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小编寄语】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 同学们又回到课堂了, 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 桃 花源记教案设计,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 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 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

2、治阶级的腐朽和 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 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 陶渊明深深感到 心情放松愉快。 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 诗人以洗炼的笔墨,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 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 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 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学习文言文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来不得半点的偷工减料。同时, 学习起来又不能 过于琐碎、 教条,还得动脑筋让学生

3、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余, 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 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读中去体会它的美,在说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 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 重点指导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美美地听, 力争通过这些环 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 琅琅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使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 引人入胜的故事, 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 桃花源记

4、 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 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后来, 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 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 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 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 方。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2.板书桃花源记 ,齐读课题。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 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 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作者简介,了解背景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陶渊明(

5、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 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 父都做过官。 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 时值东晋和 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 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 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 表现田园风光, 抒发他 热爱田园生活, 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但又包含了消

6、极遁世的因素。2.写作背景。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 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 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 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 富于小说色彩。 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 的愿望。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诵读课文(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 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 字音要读准。 句读要分

7、明。 语调、节奏要读出 轻重缓急,读出感情。(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2.感知课文(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 源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富有传奇色彩。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 再寻)(意思对即可)。(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1.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2.重点掌握:(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

8、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4)一词多义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5)同义词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9、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1.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2.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 动形象的描写。3.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最大努力。 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

10、面。2.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二、品读课文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 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 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

11、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 现实社会生活中, 战乱频繁, 生灵涂炭, 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 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 暗里却在讥讽现实, 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

12、不满。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 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 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 度。)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13、(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 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写渔人离开桃源后, 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1.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不矛盾, 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 似真而幻的地方, 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 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

14、丽的世外桃源。)2.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3.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不足为外人道也)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 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 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 而对忽逢 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2.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情节的曲折、跌宕。表

15、现在:渔人迷路了,会怎样?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孑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孑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

16、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 怎样评价?2.亲历桃源: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景色优美)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怡然自乐。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环境良好、生活安定)离开、再寻桃花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似有而无、理想社会)桃花源记教学方案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积累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2.了解陶渊明,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感情。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主要内容,深度情感等写作特色,并能学以致用。教材分析:这篇

17、传诵千古的文章, 勾起了无数人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不仅要能够在这个虚幻的桃花源里 欣赏风景, 更要在此提升学生的心灵境界。 由于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 具有 初步发现问题, 探讨问题的能力。只要课上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做好领路人,让学生 如临其境, 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 理解他的 社会理想。故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利用学文言文的方法积累常用文言知识。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新课标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18、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认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学法,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探究为主 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诵读法、想像法、小组讨论法等,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学生既 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美的意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桃 花源,深入到文本的最深处,走进陶渊明的内心去理解他写作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拓 展延伸,让学生也来创作,得到能力的提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情境导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茂盛的桃林中,走来一位诗人,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曾经满怀豪 情,胸怀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于是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

19、悠然见南山,好 不逍遥自在;于是他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不悠闲惬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旷达的胸襟去包容命运的不信与悲哀。今天, 让我们寻着这位诗人的足迹, 走进桃花源, 去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二、作者及背景简介(生说,师补充)三、出示学习目标(2课时的总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 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四、稍作指

20、导,学生自主学习1.诵读课文。(1)自读。 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 破句子等。(2)指名读,点评。2.了解文意。借助工具书、 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 注意落实关键字词的意思, 将不懂的做 上记号,自学结束后提出来全班讨论。质疑求助归纳整理如(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3)通假字(4)一词多义(5)同义词(6)成语(7)句子翻译(8)故事内容等。五、课堂提高,优化练习请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学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戏等角度,绘,不少于200字。自选一个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描六、总结得失,练习背诵第二课时一、内容回顾1.同学

21、互相就上节课所学来提问。2.按照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渔人行踪线索,讲述桃源故事。过渡: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美、乐、奇)二、想像桃源之美1.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开展朗读比赛。2.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如: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 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 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这里的桑竹

22、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师小结: 听着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 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三、感受桃源之乐1.桃花源是美丽的, 也是充满欢乐的, 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男女、老幼、渔人)美,2.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如(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 着和平安定的生活。(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乐在四、评说桃源之奇桃花源的美丽快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