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经典_第1页
社会心理学经典_第2页
社会心理学经典_第3页
社会心理学经典_第4页
社会心理学经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社会心理学 经典【精品文档】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答:是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以怎样的方式受到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影响第二节、社会影响一、 定义指的是他人的言辞、行动或仅仅是其在场对我们思想、情感、态度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二、方式有:(1)劝说(2)广告(3)从众(4)群体行为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有哪些? 答:(1)社会思维(感知自己与他人、信念、决策、态度) (2)社会影响(文化、生物压力、从众、群体) (3)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亲密关系、助人)第四节、了解社会

2、影响的其他方法有? 答:(1)询问 (2)记者、时事专家、社会评论家 (3)民间智慧 (4)哲学第五节、社会性解读的力量 社会心理学主要关心的不是客观的社会情境,而是人们如何受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诠释或解读的影响。了解人们如何知觉、理解或解释社会环境比了解客观社会环境本身更为重要。解读(Construal):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第六节、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一、 与人格心理学的区别答、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之间的共性,而人格心理学在解释社会行为时,重视个体差异-致使一个人异于其他人的人格层面。 二、与社会学的区别 答、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是微观方面的内容,也就说个体的心理,而社

3、会学研究的范围是宏观方面的内容,比如政策、经济、历史等。第七节、社会影响的威力有哪些? 答、(1)人们会低估社会影响的力量(当人们低估社会影响力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误性的安全感) (2)社会情境的主观性第八节、人性的基本动机有? 答、(1)自尊取向(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 (2)社会认知取向(对准确性的需求) (3)其他动机(饥饿、口渴、生物驱力、恐惧、爱等)第九节、名词解释1、 解读(Construal):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2、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是指高估内在性情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而低估情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3、

4、 自尊(self-esteem):是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估,换言之,就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有多好、多能干以及多高尚。4、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指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更明确地说,就是人们如何选择、诠释、记忆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的。第三章 社会认知第一节、自动化:低努力水平思维一、 自动化思维(automatic thinking):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地思维。二、 作为日常理论家的人们:运用图式进行自动化思考1、图式(schemas):是指人们用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的社会性世界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

5、会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2、图式的功能:(1)当我们组织和理解世界以及填补知识空缺的时候,图式就格外重要。(2)当我们面对能够以多种方式加以解释的信息时,图式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减少了模糊性。3、运用哪一种图式 可提取性、启动 可提取性(accessibility):是指图式和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所占据的优势范围,从而使我们对社会性世界作出判断的时候予以提取使用。 启动(priming):是指最近的经历提高了某个图式、特征或概念的可提取性的过程。有三个原因导致事物可被提取:(1)由于有了过去经验,有些图式的可提取性日积月累地得到提高,这意味着这些图式总是很活跃的,并随时准备运用到解

6、释模糊情境中去。(2)由于眼前的目标所在,一些事物可能很容易被提取。(3)由于我们的近期经验,有些图式可能暂时会变得容易提取,这意味着某些特定的图式或特征并不总是容易提取的,但是由于在遇到一件事情之前人们的所思和所为而偶然变得重要。4、令我们的图式变成现实: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指在这种情况中,人们对他人产生一个预期,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自证预言是怎样起作用的?答:(1)人们对其他人是什么样的,产生一个预期 (2)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 (3)而这种对待方

7、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得以变成现实。 三、心理策略与心理捷径 1、判断法则(judgmental heuristics):是指人们为了迅速而有效地作出判断所使用的心理捷径。 2、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是指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做出判断的心理经验法则。 3、代表性法则(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是指人们根据一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的一类心理捷径。 4、基础比例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 ):是指关于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中的信息。 5、

8、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s):是指人们是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作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地。第二节、控制性社会认知:高努力水平思维 控制性思维(controlled thinking):是指有意识、有目的、主动的并且需要努力的思维。一、 在心理上改变历史:反事实推理反事实推理(counterfactual thinking):是指在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便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1、反事实推理对我们对事件的情绪反应有很大影响,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改变发生得越容易,对结果的情绪反应就越强。2、反事实推理可能会

9、对人们的情绪产生矛盾的影响。3、如果反事实推理导致反复沉思,也就是反复注意生活中的负性事件,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反事实推理能够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才能在将来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那它非常有用。 二、思考抑制和反向加工 1、思考抑制(thought suppression):是指试图避免想起一些我们宁愿忘记的事物。 依赖于两个机制间的相互作用:一是自动化水平程度较高,二是控制性较强。自动化的那一部分叫做“监控过程”,指在意识中搜寻要避开的事物,一旦搜寻到了该事物,该系统的控制性部分就会起作用,这叫做“操作过程”这就是通过找到别的事情来思考从而转移注意力的意识努力,这两个过程必须得密切合作。

10、三、 改进人的思维1、 进行控制性思维的目的之一是为自动化思维提供制衡2、 一种途径是让人们对自己的推理能力稍微谦虚一点3、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教给人们一些有助于进行正确推理的基本统计知识和方法论原则,并期望他们将这些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4、 过度自信障碍(overconfidence barrier):是指人们对于自己判断的正确性往往自信过度。第四章 社会知觉第一节、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是指关于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及如何对他们做出推论的研究。第二节、非言语行为一、 非言语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指人们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进行有

11、意或无意的交流的方式。非言语线索包括:面部表情、说话的语调、姿势、身体的位置及动作、身体碰触以及目光注视等。二、功能:(1)它帮助我们表达情绪、态度和个人特质;(2)非言语线索往往比言语本身更“诚实”,它传达出人们并未说出的真实感受。三、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 1、达尔文的观点 认为由面部表达出来的基本情绪具有普遍性,也就说所有人都用同样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或加以编码,而所有的人也都可以准确地诠释这些情绪或加以解码。(1) 编码(encode):是指表达或作出非言语行为。(2) 解码(decode):是指解释别人所表达的非言语行为的意义。四、 文化与非言语交流的渠道1、 表达规则(display

12、rules):是指由文化所决定的关于何种非语言行为适合表达的规则。2、 标志(emblems):是指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具有清楚易懂的定义的非言语姿势,这些姿势通常转译为直接的语言表达。标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不具有普遍性,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而这些标志不一定能被来自其他文化的人所理解。第三节、印象管理一、 方式有?(1) 奉迎;(2)模范;(3)威胁;(4)自我提升;(5)恳求二、 依据哪两类信息?(1) 刻板印象;(2)个体信息三、 初次见面(1) 外表线索;(2)社会特征;(3)性格特征四、 印象形成的过程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五、 印象形成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有?(1) 首

13、因效应;(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自我中心偏差;(5)刻板印象;(6)投射效应;(7)证实偏差第四节、因果归因 一、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指对人们解释自己及他人行为起因的方式的描述。 二、海德的二分法 1、内部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指的是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自己有关,例如他的人格、态度或个性。 2、外部归因(external attribution):指的是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他所处的情境有关,并假设大多数人在同样的情境下会作出同样的反应。 海德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认为与进行外部归因相比,我

14、们更偏好内部归因。三、共变模式: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 凯利指出有三种重要的信息:1、 共识性信息(consensus information):指的是这类信息是对于相同的刺激,其他人作出与行为者相同行为的程度。2、 特殊性信息(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指的是这类信息时某个行为者对于不同刺激作出相同反应的程度。3、 一致性信息(consistency information):指的是这类信息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某项行为出现于同一行为者和同一刺激之间的频率。 四、一致性偏见(correspondence bias):指的是推论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性格(人格)相一致

15、的倾向。 1、知觉显著性(perceptual salience):指的是成为人们注意焦点的信息貌似更具有重要性的观点。 2、在我们尝试解释他人行为时,我们的注意焦点常放在人身上,而非周遭的情境,通常,他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我们是看不到的。 3、探照灯效应:指的是人们高估自己行为和外表在他人眼中的显著程度的倾向。第五节、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 一、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指的是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偏好做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更加重于情境因素的倾向。 1、知觉显著性 2、当事人比观察者掌握更多有关他们本身的信息二、自利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s):是指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即性

16、格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即情境因素。 自利归因的功能:(1)可以用它来保持或提升我们的自尊-只要找出对你最有利的“因果关系”;(2)和我们如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有关;(3)和我们先前讨论的人们所拥有的信息种类有关第五章 自我第一节、自我概念(self-concept) 定义:自我的内容,换言之,就是我们对于“自己是谁”这个问题的了解。 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是指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 自我有以下四个功能服务:自我认知-我们整合并组织关于自我的认知;自我控制-我们制定计划、执行策略;自我展示-我们如何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自我满足-我们试图达到自己完美的层面。 镜像自我(

17、glass self):是指自己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第二节、自我认知一、自我定义的文化差异 1、个人主义(independent view of the self):是指以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而不是以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的方式。 2、集体主义(interdependent view of the self ):是指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经常受到别人的想法、感受及行动的左右的方式。二、自我定义的性别差异 女性有较高的关系的相互依存性,这意味着她们更加关注其亲密关系,比如她们对丈夫和孩子的看法。男性有较高的对团体的相互依存性,这意味着他

18、们关心自己在比较大的团体中的成员身份,比如他们是美国人或属于某个兄弟会这类事实。三、认识自己的方式 1、内省(introspection) 定义:往内心深处探索,并审视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动机的过程。 关于内省的两件趣事:(1)人们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经常依赖这一信息来源,实际上,人们很少花时间去思考自己;(2)纵使人们进行内省,他们的感受或行为的原因也可能会隐蔽得让意识无从觉察。 关注自我:自我觉知理论 自我觉知理论(self-awareness theory):该理论主张,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会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来评价和比较自己的行为。 东亚文化下的被试更多地对自我有着

19、外在知觉,即通过他人的视觉来观察自己,西方文化下的被试则更多地对自我有着内在知觉,即通过自己过去的私人经验来看待自己。 2、观察自己的行为 a、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是指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状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该理论的各个部分:(1)只有在不确定自己的感受如何时,我们才会对自己的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感受。(2)人们会判断自己的行为是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感受还是受到了情境的影响。 b、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

20、活动有趣(而不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想从事该项活动的欲望。 外在动机(extrinstic motivation):是指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不是因为喜欢该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 C、过分充足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是指人们的某种倾向,即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难以抗拒的外在原因所引起的,而使他们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 D、以任务为条件的奖励(task-contingent rewards):是指根据执行任务与否而非表现好坏所给予的奖励 E、以表现为条件的奖励(performance-contingent rewards

21、):是指根据表现好坏所给予的奖励。 F、沙赫特的情绪的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是指情绪体验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经历生理的唤起;接着再为这个唤起状态寻找适当的解释。 G、 唤起的错误归因:是指对于自己的感受的起因作出错误推论的过程。 情绪评估理论(appraisal theories of emotion):指的是即使没有任何的生理唤起,人们对事件的解读或诠释也可能造成情绪的产生。 心态:理解我们的能力 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指的是我们能力是不会改变的。 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指的是

22、能力是可变得,在逐渐积累的。 3、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 a、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认为我们通过将自己和他人比较来了解我们的能力和态度。 上行的社会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指的是将自己和在某种特定的特点或能力上比自己出色的人进行比较。 下行的社会比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指的是将自己与那些在特定的特定或能力上比我们差的人相比较。 B、通过采纳他人的观点认识 镜中自我(glass self ):指的是我们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待自己和整个社交圈,并且往往会采纳对方的观

23、点。第三节、自我控制:自我的执行功能第七章、态度与态度改变第一节、态度的本质与根源 一、态度从何而来?态度(attitude):指的是对他人、事物和观点的评价。 有相关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之间比异卵双胞胎之间在态度上更为相似,即使该同卵双胞胎在不同的家庭长大并且互不相识。 1、认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是指人们形成的对某一对象的想法和观点。 2、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 ):指的是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反映。 3、行为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指的是人们会对该对象实施何种行为。 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cognitively

24、based attitude):指的是一种主要根据人们对于态度对象的性质所持的信念而形成的态度。这类的态度的目的是为了区分某一事物的优点和缺点,以快速分辨我们是否需要该事物。 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affectively based attitude):是指一种根据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而不是他们对态度对象本质的信念而形成的态度。 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behaviorally based attitude):是指这种态度是基于对态度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观察。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指的是某种能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不断与一种不会引起情绪反应的中性刺激相联结,直到

25、中性刺激本身也能引发该情绪反应。 操作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指的是个体自由选择的行为,根据行为结果是得到奖励还是惩罚,相应地在频率上增加或减少。二、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1、态度的两种水平:外显态度、内隐态度 外显态度(explicit attitudes):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 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是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第二节、态度是如何改变的? 态度的改变通常是社会影响的结果,即使像态度这样个人而内在的东西也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现象,会受到其他人或想象或真实的行为的影响。 一、通过改变行为来改

26、变态度:重返认知失调理论 1、内部合理化(internal justification ):是指通过让自己相信自己所说的内容来减轻社会认知失调。 2、说服性沟通(persuasive communication):是指在某一问题上支持特定观点的沟通,如演讲或电视广告。 二、说服性沟通与态度改变 1、耶鲁态度改变研究法(Yale Attitude Change Approach ):(1) 谁:沟通的来源:a、可信的演说家比缺乏可信度的人更具有说服力。 b、有吸引力的演说家比没有吸引力的人更具有说服力。(2) 什么:沟通的性质:(3)对谁说:听众的性质a、分心的听众比未分心的听众更容易被说服。

27、B、智商低的人通常比智商高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中等自尊的人通常比自尊程度高或低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C、年龄在18-25岁之间,更容易受到影响而改变态度。 2、说服的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 精细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指的是主张说服性沟通方式有两种可以引起态度改变,一是中心路径,人们有动机、有能力专注于沟通中的逻辑论证;二是外周路径,人们不去注意逻辑论证而受到表面特征(如演讲者是谁)的影响。 说服的中心路径(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是指当人们具备专注于信息的动机和能力时,人们对说服性沟通进行了精细化,专心聆听并思考

28、论据内容的情况。 说服的外周路径(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是指人们不仔细思考说服性沟通中的论据,而受周边线索影响的情况。 3、专注于论证过程的动机 决定人们是否会主动去注意沟通内容的关键是主题与个体的相关性。主题与个体的相关性越高,人们就越会专心去聆听演讲的内容,因而就越可能采取中心途径。 原则:当事件与个人密切相关时,人们会注意演讲的内容,而且会根据论据的强弱决定说服的程度,当个人与事件的关系不紧密时,人们就不太会关心论据,相反,他们会采取一种心理捷径,遵循一些周边的线索的原则。当一个人有较高的认知需求时,更可能会通过关注相关的论据(即中心路径)而形成

29、他们的态度,认知需求低的人则更可能依赖周边的线索。 三、情绪与态度改变 1、引发恐惧的沟通(fear-arousing communication):是指通过引发人们恐惧感的方式来改变人们态度的说服性信息。 如果恐惧的信息太过于强烈以至于让人觉得受到威胁了,这种方式可能会失败,所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制造出足够的恐惧使人们能注意到你的论证,但不要太过分,免得人们忽略或扭曲你的信息;二,要包括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以保证你的论证能帮助他们消除恐惧。1、 情绪启发式:情绪造成态度改变的另一种方式是,以情绪作为自己对某事物的态度的线索启发式系统性说服模型(heuristic-systematic

30、model of persuasion):是指说服性沟通改变态度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系统性地处理论证的优点,另一种是运用心理捷径(启发式)的方法,比如“专家永远是对” 3、情感与不同类型的态度 态度的产生并非完全相同:有些态度较多地基于对态度对象的信念(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而另一些则是更多地基于情绪和价值观(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最好的办法是:对于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要用理性的论证来改变,对于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则要通过情感来改变。 4、文化与不同类型的态度 在西方文化下,人们的态度可能更多是基于对个性与自我提高的关注;而在亚洲文化下,人们的态度则更多是基于对自己在社会团体中的地位的关注。第三节、

31、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一、预测自发行为 1、态度的可接近性(attitude accessibility):某一事物与你对该事物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通常可以通过人们报告对该问题或事物的看法的速度来衡量。当这种可接近程度很高时,往往你一看到或想到某个事物时就对它有某种态度。而当这种可接近程度很低时,你对该事物的态度呈现要慢得多。 二、预测有意行为 1、有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指的是认为对一个人的有计划性、有意的行为最好的预测方法是考察人们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到的控制感这三个因素。 指向行为的态度:是指人们对行为的特定态度而不是一般性态度

32、主观规范:是指人们对自己在乎的人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特定行为的信念 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人们认为表现出某种行为的容易程度第四节、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1)改变认知(2)增加新的认知(3)改变行为第五节、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 一、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1、服从: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明服从行为 2、同化: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解释人们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相一致。 3、内化:人们真正地从内心解释并相信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第八章 从众第一节、从众的定义 从众(conformity):指的是因为真实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

33、变自己的行为。第二节、从众的表现形式 1、顺从:表面上与群体相一致而内心并不赞同 2、服从: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顺从行为 3、接纳:不仅在行为上而且在信念上与社会压力保持一致第三节、信息性社会影响:想知道“正确”情况的需要 一、信息性社会影响(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他人的影响导致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将他视为信息来源;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人对某种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从而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第四节、什么因素会影响从众 一、群体规模 3-5个人比1-2个人更易引发从众,人数越多时并不会增加从众 二、一致性 若有人破坏了集

34、体的一致性,则从众行为减少 三、凝聚力 一种“我们”的感觉,即感觉群体成员相互吸引,联结在一起的程度,内群体对人的影响大,归属群体压力、凝聚力越强,就越易发生从众行为。 四、地位 地位高的人,影响力越大,地位低的人更愿意从众 五、公开的反应 面对公开中,表现出更多的从众行为 六、无事前承诺 个体一旦对自己的立场作出承诺,就很少屈服于社会压力,现实生活中的仲裁判员很少推翻自己最初的决定,没事前承诺,更易引发从众。第五节、为什么人会从众 一、规范影响1、社会规范(social norms):是指一个团体关于可接受的行为、价值观和信念的内隐或外显的规则。 2、规范性社会影响(normative so

35、cial influence ):我们为了获得他人的喜爱和接纳而从众;这类从众会导致个人公开顺从团体的信念和行为,但并不一定导致个人的私下接纳。 3、阿希的线段判断研究 4、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影响服从的因素:(1)命令者的权威性(2)他人支持与服从(3)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4)权威的靠近程度(5)行为后果的反馈 二、信息影响 1、当情境模糊不清时 2、当处于危机情况时 3、当别人是专家时第六节、哪些人更易从众 一、人格 当情绪不稳定、智力较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易受暗示、比较懦弱、患得患失的个体更易表现出从众 二、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易从众 三、年龄 青少年更易从众四、自我卷入水

36、平自我卷入水平较低的人,更易从众 五、文化 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更易从众第七节、我们如何抵制从众的压力 一、逆反 保持或恢复个体自由感的动机,当某人威胁我们行为自由时,逆反就会出现。 二、坚持独立性 中等程度的独立性第九章 团体过程:社会团体的影响第一节、什么是团体 一、团体(group):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彼此互动、彼此依赖的人,他们的需要和目标使得他们互相影响。 二、团体特征:(1)具有一定数量的成员(2-50) (2)组织具有明确的结构 (3)有共同的目标和行为规范 (4)心理上有依存感和共同感 三、群体分类:(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3)内群体和外群体四、人为

37、什么要加入团体?:(1)与他人建立联系,为了生存 (2)归属的需要,避免社会排斥 (3)确认自己的身份五、团体的组成和功能 1、组成:团体需要成员之间有互动;成员在年龄、性别、信念、观点上有相似性 2、团体的同质性有两大原因:首先是许多团体倾向于吸引一些在未加入之前就很相像的人;其次,团体的运作方式也促使成员越来越像。 3、功能有:(1)社会规范;(2)社会角色(social roles):是指团体对特定成员行为的共同期望;(3)性别角色;(4)团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是指团体将成员联结起来并增强成员相互好感的品质第二节、团体与个人行为 一、社会促进:他人在场为我们

38、增添活力 1、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是指在他人在场并且个人的表现将会得到评估的情况下,人们在简单任务上表现较佳,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较差的倾向。 2、为什么他人的存在提高了绩效?答:因为他人在场增强了生理唤醒状态(即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有活力)当这种唤醒状态存在时,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我们所擅长的事情)会变得更容易,而要完成一些复杂任务或者学习新的内容就会变得比较困难。3、为什么他人在场会引起生理唤醒?答:(1)他人在场能提高我们的警觉 (2)当他人在看自己做事时,我们会对正在受到评价而忧虑 (3)集中于他人会造成分心的问题4、优势反应:是指他人在场,复杂问题解决

39、更差,简单问题解决更好。 二、社会懈怠:他人在场使我们放松 1、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是指当有他人在场而且他们个人的表现不会得到评估时,人们会在简单任务上表现得更加糟糕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得更好的倾向。 三、社会懈怠的性别和文化差异;谁最偷懒? 男性懈怠的倾向更甚于女性;西方文化下人们的懈怠倾向更甚于亚洲文化下的人 四、去个体化:迷失在人群中 1、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是指当人们不能被识别(处于群体当中)时,对行为的规范限制就会放松 2、去个体化导致人们的责任感下降 3、去个体化促进人们对团体规范的顺从 4、网络中的去个体化 5、导致原因:(1)弱化自我

40、意识;(2)团体规模:规模越大,个体化就越易丧失;(3)身体匿名性;(4)唤起和分心活动第三节、集群行为 一、特征:(1)自发性;(2)狂热性;(3)非常规性;(4)短暂性 二、过程:(1)高度的刺激和暗示;(2)情绪感染;(3)情绪激发 三、两大重要的心理机制:(1)感染;(2)模仿 四、典型特征:去个体化第四节、社会惰性 一、减少社会惰性的方法 (1)群体规模不宜过大 (2)工作任务对成员而言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 (3)成员之间的关系良好 (4)使成员相信个体的贡献非常重要的 (5)对同事的工作表现有良好的评价 (6)区分每个人的努力和成果 二、社会惰性的原因:(1)社会评价:缺少考核个体绩

41、效的有效机制 (2)社会认知 (3)社会作用力:群体承担后果,个体责任分散 (4)群体认同:认同感低、认为群体目标没有价值和意义 三、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 (1)优势反应强化说:是指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 (2)评价焦虑和竞争说 (3)分散-冲突理论 (5)社会影响理论第十章 人际吸引:从第一印象到亲密关系第一节、人为什么需要人际关系 答:(1)亲和需要:高焦虑的人更关注与人交往,因为与他人交往会使自己觉得安全(2) 归属需要:从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可提高自己的幸福感。第二节、人际吸引的原则(1) 强化理论(2) 社会交换理论(3) 公平理论第三节、产生吸引的原因 一、住在隔壁的人

42、:时空接近效应 1、时空接近效应:我们看见并与之交往频繁的人往往是最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和恋人的心理效应。 2、曙光效应(mere exposure):是指我们暴露在某一刺激下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特定的人,当彼此变得越来越熟悉,友谊也就变得越容易形成,当然,如果一个人是个显而易见的无赖,那么曝光越久,我们就越不喜欢他。 3、为什么接近性可导致人际吸引:(1)可得性;(2)相似性;(3)熟悉性;(4)好处的获得 二、相似性 1、观点和人格:众多研究表明,他人的观点和你的观点越接近,你就会越喜欢他们。 2、人际交往风格 3、兴趣和经验 4、为什么相似性导致人际吸引:(1)

43、被人喜爱的渴望;(2)被人确认的需要;(3)对他人性格的推论 5、在初次交往中,年龄、社会地位、外貌的相似性往往会起到主要作用,随着交往的加深,在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的相似起着更加主要的作用。 三、互惠式的好感 四、外表的吸引力与好感 美的文化标准:(1)美的标准之一:平均化(2)结论:对人产生吸引力的面孔,是处于整个面孔的代数平均数(3)最有吸引力的面孔结果:参与者认为“高吸引力的面孔”程度远远高于“平均化”的面孔。(4)美的刻板印象 五、互补性 六、熟悉性 第四节、人际吸引的结果 (1)喜爱;(2)爱情;(3)亲近第五节、犯错误效应:是指犯错误会使人们对有能力的人更加的喜欢。原因是:“平常人

44、”拉近了心理距离。第六节、人际吸引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指人们所知觉到的一段关系的正性或负性程度取决于(1)自己在关系中所取得的收益;(2)自己在关系中花费的成本;(3)他们对自己应得到怎么样的关系和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更好地关系的可能程度的知觉。二、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是指当交往双方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大致相等时,人们会从这种关系得到最大的快乐。理论家们强调:公平是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标准:如果他们在一段关系中得到的超过了他们应得的,个体将最终感到不安,甚至是内疚。过度受益只是看

45、上去不如过度受损来得糟糕,并且研究表明,对于过度受损的个体而言,不公正被知觉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第十一章、亲社会行为:为什么人们助人第一节、基本定义 一、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指的是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二、利他主义(altruism):指的是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 三、助人行为(helping):指的是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第二节、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为什么人们助人? 一、进化心理学:本能与基因 1、亲属选择(kin selection):指的是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帮助亲属的行为。 2、互惠规范(norm of reciprocit

46、y):指的是期望帮助他人能够增加他们将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 3、学习社会规范:西蒙认为对于个体来说,从社会其他成员那里学习社会规范,是具有高度适应性的。 4、群体选择 二、社会交换:助人的成本与报酬 认为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 三、移情与利他主义:助人的纯粹动机 1、移情(empathy):是指把我们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去体验事件和情绪的能力。 2、移情-利他主义假说(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指的是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移情,我们会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试图帮助这个人,而无论我们会得到什么。 四、亲社会行为

47、的三个基本动机: (1)助人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以保证那些与我们基因近似者的福利(进化心理学) (2)助人的报酬常常超过成本,所以助人在我们的利己之内(社会交换理论) (3)在某些条件下,对受害者有力的移情感觉和怜悯促成了无私的贡献(移情-利他主义假说)第二节、个人品质与亲社会行为: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多助人? 一、个体差异:利他人格(altruistic personnality ):是指在任何情况下使个体帮助他人的品格。 二、亲社会行为中的性别差异 在西方文化,男性性别角色包括骑士风度和英雄主义;女性则被期望承担养育和关怀的责任以及珍惜亲近、长期的关系。 三、亲社会行为中的文化差异 所有文

48、化中的人都更可能帮助他们认为是内团体成员的人,即个体认同为其成员的团体。各地的人都较少可能帮助他们认为是外团体成员的人,即他们不认同的团体。1、 内团体(in-group):是指个体认同为其成员的团体2、 外团体(out-group):是指个体不认同的团体 四、宗教和亲社会行为 五、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积极心境的影响:心情好,做好事 好心情导致助人行为增加的三个原因:(1)好心情使我们看到生活的光明面,也就是说,此时我们倾向于去注意他人美好的一面,并判定他们的过失出于无心。(2)帮助他人是一个延续我们好心情的好方法。如果我们看见某人需要帮助,成为一个乐善好施者会延续我们的好心情,并且使我们感觉欣慰地离开。(3)好心情提升自我注意,并且这个因素使得我们更可能根据我们的价值观与理想行事。 2、心情糟,做好事 有一种坏心情显然会导致助人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