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子两章教学设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目标: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古人说理论的方法, 品味对比、 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理解 “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教学重难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教学过程:1 .导语。猎人在湖边布下罗网,几只鸟被网住了,猎人在后边不停地追赶,农夫看到了问: “你怎么能追上飞的鸟呢?”猎人说: “如果是一只鸟我无能为力,现在这种情况我势在必得。 ”后来果然捉住了那些鸟。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说明群鸟没有共同的方向,劲没往一处使
2、,说到底是心不齐,心不和。可见“和”是相辅相成、相衬相依的默契,是只要同心、其利断金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和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通过预习,学生说一说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3 .本文选自孟子一书,根据手中的资料,学生介绍孟子生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名轲。思想家,教育家,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仁政”以统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孟子的著作存在孟子中,他长于言辞,其文气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很有影响。上述介绍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名,时,地,作,评) 。这就是孟子,对于他深邃的思想,飞扬的文采,我们还要从文
3、章中具体感受。4 .教师范读课文。5 .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解决词句的翻译,有分歧的知识点一起解决。6 .学生展示朗读,共同解决字词,检验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7 .学生思考:( 1)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作者举了哪两个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具体体现在文章中哪句话?这两个例子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个因素中“人和”最重要,作者从攻城和守城两方面来论述。攻城占有得天独厚的天时,虽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依然失败。文中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来?(三里、七里、环、不胜)城很小,围绕起来攻打却不能战胜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板书:天时一一地利)
4、联系古今,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利的重要性:淝水之战、深圳的崛起等。守城方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 (连用三个“不是不” )强调地利稳如泰山,但仍然失败说明“人和”比地利更为重要(板书:地利一一人和)。这是从战争方面来看,由战争到治国,无论域民、固国、威天下都在说明“人和”的重要。能做到人和就多助一一天下顺,反之就寡助一一亲戚畔。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人和的重要。 “和”是胜利,是希望,是力量,是跨越那么如此清晰的思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论述的(学生根据板书回答: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通过以上朗读赏析,使学生对孟子的思想有了深入的认识,让学生结合历史,联系现实再举一些关于“人和”的例子。8 .课件
5、辅助:1998 年,我国部分地区经历了洪涝灾害,面对灾难,我们让世界看到了亿万人民的力量一旦集中起来是多么强大,美好的品格和行为一旦集中起来是多么壮美。2003 年“非典”这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悲壮的战斗中,成 千上万的白衣战士用血肉之躯铸成了钢铁长城。2008 年汶川地震,温总理察看灾情,心系灾民,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近期在北京举办的亚太经合会议,体现了世界和为贵的精髓。9 .作业:以“和”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目标: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准确翻译课文;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教学重难点:掌握重点文
6、言词汇,理解忧患意识。教学过程:1 .导语:多媒体展示图片,解释多难兴邦的意义。邦:国家, 国家多灾多难,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就在他的论著中阐述了这个道理。2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 (注意易读错的字和句子的停顿,注意感情色彩和哲理的韵味)学生范读。3 .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解决弄不懂的词句,师生共同疏通文意,尤其注意第二、三段的词类活用现象,体会词语的用法4 .探讨、体会文章内容。课文首先列举了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列举这些事例的目的是什么?小组讨论后回答。用的什么论证方法?这些例子说明艰难困苦的磨练可以成就大业,谈的是造就人才的问题,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一样,最后推出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何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文又是如何论述的?指出: 一个国家, 如果内无执法严格, 直言敢谏的良臣,国君就容易被蒙蔽双眼;如果外无敌国的侵扰,国君就会安逸享乐, 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刮墨刀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教育科技股权分配及资源共享协议模板
- 2025年度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模板(保密协议)正式版
- 2025年度保密性产品研发与生产合作协议
- 2025年河南中医药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农村集体土地租赁与使用权转让协议
- 2025年度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备案与监管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影演员跨界合作合同范本
- 咖啡厅垃圾运输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新能源产业研发人工费合作协议
-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计划
- 2024年征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4 Friends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年欧洲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市场主要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 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带答案】
- 2024年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JBT 7041-2006 液压齿轮泵标准规范
- 水浒传读书分享(完美版)模板两篇
- 《配电自动化运维人员培训考核规范(征求意见意见稿)》
- 肌肉注射新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