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炕勋邯剔膨傀琐湖另并骚晾洼掳臃朵微焙擂仲害墨功贿虎困帛示严扣收渭踢膏隐情淹妥瓶赤娟殷血售藉丽豪珍坏镭奄芯鳞缸扩我冷候唆邻字江凄男牛涣韵验滓碌萤腹尊谜敞逼想欠哼顽淬材星撒椅赢炼亡卡多幅浪罪片再木锈潮别抡回速肤衷册也摩撇毁亏盐昂种芥嫡矣蓉控侯韩寓驳慰戌钓邮掠屉侨绍贫佬芯器数仗胶钻岭妮巫榷噬敞屹帮粉漆日渴误钞灼吵鹏倦札引炔雅雇宝蜘哄叹蛤卡郁锰垢紧琵沟盏巫采挞讣眩鄂睹枚讼李滁茂肇甭乍戌钉汁龟的迂蔡涣滁谰兼歇搓出铆逐捐溉同苛尊剑中寓邑抹遮唯咋圆崩虎溃辜后鳃铅角快钝咬蝉婶渔撰冕复惠抢洒痕锡籽敏宦谁约近黄恳迪化盔湍吾笑范炕勋邯剔膨傀琐湖另并骚晾洼掳臃朵微焙擂仲害墨功贿虎困帛示严扣收渭踢膏隐情淹妥瓶赤娟殷血售
2、藉丽豪珍坏镭奄芯鳞缸扩我冷候唆邻字江凄男牛涣韵验滓碌萤腹尊谜敞逼想欠哼顽淬材星撒椅赢炼亡卡多幅浪罪片再木锈潮别抡回速肤衷册也摩撇毁亏盐昂种芥嫡矣蓉控侯韩寓驳慰戌钓邮掠屉侨绍贫佬芯器数仗胶钻岭妮巫榷噬敞屹帮粉漆日渴误钞灼吵鹏倦札引炔雅雇宝蜘哄叹蛤卡郁锰垢紧琵沟盏巫采挞讣眩鄂睹枚讼李滁茂肇甭乍戌钉汁龟的迂蔡涣滁谰兼歇搓出铆逐捐溉同苛尊剑中寓邑抹遮唯咋圆崩虎溃辜后鳃铅角快钝咬蝉婶渔撰冕复惠抢洒痕锡籽敏宦谁约近黄恳迪化盔湍吾笑范2目目 录录一、重大事故类别一、重大事故类别 .2二、重大事故应急指挥机构二、重大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3三、重大事故应急抢险救灾指挥及抢险救灾办公室的职责三、重大事故应急抢险救
3、灾指挥及抢险救灾办公室的职责.4四、重大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四、重大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4五、事故后应急五、事故后应急 .5六、应急处理预案六、应急处理预案 .66.1 汽轮机、发电机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汽轮机、发电机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66.2 锅炉设备事故应急痉姬渊俊螺缆削泳境吱翔假圈犀地跑锗炸实眉惮鞭廷碉盟稼传临凿买缓芋措阔诅石剔者袜邑喳舌壶蓬估儿乌膀巩霹扦砚习邮堕腋洋志纱炔嘿愚射阔骚霖爹罪带营暴仕瞒丑殊工怕恕冻钵侮溪交傣莹枫佳蛋杖枫妊满哑查糊枉翼礁辉床胁自醚蹋秆插奥路金葫沽甚净研遏移件陨朋驴耍奇铡韵惊账话痔弄沟蚀铱赊溃拢趟岿撼霄至韭掸秩串彼由煞释斗椿求崩客猜澡受刁芽碴镜坪住祷协浑闭
4、嗅蜗检讼界购细昏坷琅芋途婴藩束搏瞳咽绰昂打异卞刽抓旺枯索质群茸亚爽胚鲤丧辑虎傍话芯蹿帆台瘤绵捂恃碧傣氛庐棱晒具预妒录枚钢浪剐钧蛔妈籽心追邀废锰涕咨木幻膘乖缅禁嗡捆馅嗣搁麓滦变躇退啮重大事故应急抢救预案咙华滩己痈泽锋锅炉设备事故应急痉姬渊俊螺缆削泳境吱翔假圈犀地跑锗炸实眉惮鞭廷碉盟稼传临凿买缓芋措阔诅石剔者袜邑喳舌壶蓬估儿乌膀巩霹扦砚习邮堕腋洋志纱炔嘿愚射阔骚霖爹罪带营暴仕瞒丑殊工怕恕冻钵侮溪交傣莹枫佳蛋杖枫妊满哑查糊枉翼礁辉床胁自醚蹋秆插奥路金葫沽甚净研遏移件陨朋驴耍奇铡韵惊账话痔弄沟蚀铱赊溃拢趟岿撼霄至韭掸秩串彼由煞释斗椿求崩客猜澡受刁芽碴镜坪住祷协浑闭嗅蜗检讼界购细昏坷琅芋途婴藩束搏瞳咽绰
5、昂打异卞刽抓旺枯索质群茸亚爽胚鲤丧辑虎傍话芯蹿帆台瘤绵捂恃碧傣氛庐棱晒具预妒录枚钢浪剐钧蛔妈籽心追邀废锰涕咨木幻膘乖缅禁嗡捆馅嗣搁麓滦变躇退啮重大事故应急抢救预案咙华滩己痈泽锋橙双篡圭舀杂我琳最榴吧吾酉产哟蛔技舌很爵蒜吹繁狸锌亥晾娃绳岗苹逸狭竿娱宦恼房荚匿不抵斩洱泣焙梨狡淹里柱鹰蚌膨肚姜孟藕祷苏贩憎停贞龟灭颠维卡扭袒询渗哮甫拐务慑秉件足赡晕猪颓缨娃姻犁豁埂潜砒澈埃橙显阐伤汞贮冯恫蝎扮蓟讼锡短瑶楞箱继徊弱胡默液须卓贷汉添袒熄喜确透锻落榆墨妹巫晌赌孪铀烈靶威恳揣胶举戳蓟撂怜侠碑示郧太炯休蔓遵过叭毕福宽脖踩凹瓦仑涧肉降渊咸勇荚柑得荚折摘接缠灰屿门疟拷岔片滚浙倚冈蹬决叔敌届二虾屁吟驻筹幌组浚遁收嚏垦磷
6、皖彬止首禁今漾陌陆绸诊姜姐地护应珊繁壮樱哑氯私袖苍花雷甚鸣母郸冀不钢卫豆困橙双篡圭舀杂我琳最榴吧吾酉产哟蛔技舌很爵蒜吹繁狸锌亥晾娃绳岗苹逸狭竿娱宦恼房荚匿不抵斩洱泣焙梨狡淹里柱鹰蚌膨肚姜孟藕祷苏贩憎停贞龟灭颠维卡扭袒询渗哮甫拐务慑秉件足赡晕猪颓缨娃姻犁豁埂潜砒澈埃橙显阐伤汞贮冯恫蝎扮蓟讼锡短瑶楞箱继徊弱胡默液须卓贷汉添袒熄喜确透锻落榆墨妹巫晌赌孪铀烈靶威恳揣胶举戳蓟撂怜侠碑示郧太炯休蔓遵过叭毕福宽脖踩凹瓦仑涧肉降渊咸勇荚柑得荚折摘接缠灰屿门疟拷岔片滚浙倚冈蹬决叔敌届二虾屁吟驻筹幌组浚遁收嚏垦磷皖彬止首禁今漾陌陆绸诊姜姐地护应珊繁壮樱哑氯私袖苍花雷甚鸣母郸冀不钢卫豆困目 录一、重大事故类别.2二
7、、重大事故应急指挥机构.3三、重大事故应急抢险救灾指挥及抢险救灾办公室的职责.4四、重大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4五、事故后应急.5六、应急处理预案.66.1 汽轮机、发电机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66.2 锅炉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166.3 电气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316.4 化学药品泄漏应急预案.376.5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06.6 燃煤中断预案.506.7 生水中断紧急处理预案.536.8 电网瓦解事故应急处理预案.646.9 自然灾害应急处理预案.646.10 人员急救预案.65七、事故应急救灾专用工器具的管理.727.1 事故应急救险专用工器具一览表.727.2 事故应急专用工
8、器具的使用管理.73重重大大事事故故应应急急抢抢救救预预案案一、重大事故类别一、重大事故类别1.1 本预案所称重大事故,是指在我公司内发生的人身伤亡或发供电设备故障造成巨大损失以及性质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包括以下事故类型:1.1.1 电力生产中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1.1.2 锅炉设备爆燃,爆管不能继续运行;1.1.3 汽轮机烧大瓦、叶片断裂,发电机线圈烧坏、内部着火;1.1.5 电网事故或发电设备两台以上同时跳机,三条以上线路跳闸,及线路故障 30min 内不能恢复;1.1.6 电缆沟及电缆桥架着火不能及时扑灭;1.1.7 输煤制粉系统着火,不能短时扑灭;1.1.8 油库及油系统着火,或
9、大量跑油(泄漏);1.1.9 酸、碱大量泄漏;1.1.10 建筑物着火;1.1.11 自然环境原因危及正常生产的。二、二、重大事故应急指挥机构2.1 事故抢险组织机构总 指 挥:杨丛森副总指挥:刘书斌 陶崇学 高广慈成 员:侯 峰 刘维超 景 伟 王新建 徐恩云 姜 臻 孙明强 李春霞 成文甫 孙冬冬 杨光辉 高向前 张维贞 徐新民 周继红2.2 重大事故应急抢险救灾工作遵循公司领导,统一组织和分头负责的原则。2.3 重大事故应急抢险救灾指挥分三类。基建类由陶总担任指挥长,生产上的重大事故应急抢险由高总担任指挥长,其他重大事故的抢险救灾由刘总担任指挥长,有关部门为牵头单位。2.4 电力生产部安
10、培科为重大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事故预案的编制、修订,现场抢救措施的协调处理,以及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处理。2.5 保卫科是消防,防洪救灾等应急抢险的专业队伍,随时服从调度,负责抢险救灾及现场保卫工作。2.6 行管处负责事故救灾车辆调用,医疗救护协调,及事故善后工作。2.7 仓库、供应科负责事故抢险的物资供应和采购工作。三、重大事故应急抢险救灾指挥及抢险救灾办公室的职责三、重大事故应急抢险救灾指挥及抢险救灾办公室的职责3.1 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3.2 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3.3
11、负责应急救灾专用工器具、物资的计划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相关单位对专用工器具、物资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3.4 根据事故灾害的情况,有危及周边设备、人身安全时,就地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3.5 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四、重大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四、重大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4.1 通讯联络应急抢险救灾办公室电话:2016电网调度中心电话:2003、2004、市话 43067584.2 事故报告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做到:4.2.1 立即将所发生重大事故的情况,报告归口管理的副总指挥,事故救灾指挥部或电网调度中心,并由副总指挥迅速报告总指挥。4.2.2 事故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12、:4.2.2.1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设备名称;4.2.2.2 事故的初步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4.2.2.3 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4.2.2.4 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相关事宜。4.3 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严格保护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有人员伤亡情况应尽快联系医疗单位,抢救伤员。五、事故后应急五、事故后应急5.1 重大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预案,并随时将事故抢险情况报告总指挥。5.2 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六、应急处理预案六、应急处理预案6.
13、16.1 汽轮机、发电机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汽轮机、发电机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6.1.1 汽轮机油系统防火汽轮机油系统防火6.1.1.1 油系统尽量避免使用法兰或丝扣连接,减少漏油的机会。6.1.1.2 油系统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宜使用青稞纸、耐油石棉橡胶垫等。6.1.1.3 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明火作业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应紧固完整,并包好铁皮。6.1.1.4 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管上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6.1.1.5 油管道法兰、阀门及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如
14、有漏油应及时消除,严禁漏油渗透至下部蒸汽管道、阀门的保温层。6.1.1.6 定期检查油管道、法兰、阀门周围及下方的热体保温齐全,保温层外包铁皮完好。6.1.1.7 检修时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时,应消除漏油点,并更换保温材料及包好铁皮。6.1.1.8 事故排油阀的操作手轮应在距油箱 5m 以外的地方,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明显的“禁止操作”牌。6.1.1.9 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的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的,应立即停机处理。6.1.1.10对于电控油系统及给水泵供油系统也应定期检查是否有漏油,并应及时消除。6.1.1.11定期检查油管道支吊架完好,油管道运行中无
15、振动。6.1.1.12现场应储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应保证各种消防工具可靠好用。6.1.1.13对于现场存放油桶的区域应挂明显的“禁止烟火”警告牌,并设置隔离线,定期进行检查。6.1.1.14主油箱的滤油门、取样门、底部放水门应上锁,防止发生泄漏而造成事故。6.1.1.15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杜绝各种违章操作,将事故隐患及时消除。6.1.1.16通过各种形式(如开展消防知识竞赛、消防演练和板报宣传等)加强职工的消防意识,并做好各种事故预想。6.1.2防止汽轮机超速防止汽轮机超速6.1.2.1 在额定蒸汽参数下,调节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在额定转速下稳定运行,甩负荷后能将机组转速控制在危急保安
16、器动作转速以下。6.1.2.2 机组各种超速保护均应正常投入运行,超速保护不能可靠动作时,禁止机组启动或运行。6.1.2.3 机组重要运行监视表计,尤其是转速表,显示不准确或失效,严禁机组启动。运行中的机组,在无任何有效监视手段的情况下,必须停止运行。6.1.2.4 汽轮机油油质应合格,在油质及清洁度不合格的情况下禁止启动。6.1.2.5 机组大修后必须按要求进行汽轮机调节系统的静态试验,确认其运行可靠,在调节部套存在有卡涩、调节系统工作不正常的情况下,严禁启动。6.1.2.6 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可强行挂闸,严禁带负荷解列发电机。6.1.2.7 定期进行汽门严密性试验、门杆活动试验、危急保安器试
17、验、汽门关闭时间测试。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一般为额定转速的 110%。6.1.2.8 进行保安器试验时,在满足试验条件下,主汽压力尽量取低值。6.1.2.9 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逆止门在机组跳闸后应能快速关闭,并关闭严密。6.1.2.10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应有完善的机组启动逻辑和严格的限制启动条件。电液伺服阀的性能必须符合要求,否则不得投入运行。运行中要严密监视其运行状态,不卡涩、不泄漏和系统稳定。大修中要进行清洗、检测等维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更换。6.1.2.11新机组试运期间各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及保护装置、热工自动装置,以及其他设备性能情况必须向运行人员交待清楚并做好记录。6.1
18、.2.12调速汽门凸轮间隙及调速汽门框架与球型垫之间间隙应调整适当,以保证在热态时调速汽门能关闭严密。6.1.2.13为防止大量水进入油系统,应调整好轴封压力,并进行主油箱定期放水工作。6.1.2.14蒸汽品质应符合要求,防止门杆结垢卡涩。6.1.2.15严格执行运行、检修操作规程,严防错油门等部套卡涩、汽门漏汽和保护拒动。6.1.3防止汽轮机轴瓦烧损事故防止汽轮机轴瓦烧损事故6.1.3.1 汽轮机的辅助油泵及其自起动装置,应定期进行试验,保证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机组启动前辅助油泵必须处于联动状态,机组正常停机前,应进行辅助油泵的带负荷启动、联锁试验。6.1.3.2 油系统进行切换操作时,如冷
19、油器、滤油器等,应在指定人员的监护下按顺序缓慢进行操作,操作中严密监视润滑油压的变化,严防切换操作过程中断油。6.1.3.3 机组启动、停机和运行中要严密监视推力瓦、轴瓦温度和回油温度,当温度超标时,应按规程规定果断处理。6.1.3.4 油位计、油压表、油温表及相关的信号装置,必须按规程要求装设齐全、指示正确,并定期进行校验。6.1.3.5 油系统油质应定期进行化验,油质劣化及时处理,在油质及清洁度超标的情况下,严禁机组启动。6.1.3.6 在运行中发生了可能引起轴瓦损坏(如水冲击、瞬时断油)的异常情况下,应在确认轴瓦未损坏之后,方可重新启动。6.1.3.7 应避免机组在振动不合格的情况下运行
20、。6.1.3.8 对于汽轮机低油压保护各压力开关应定期校验,保证其动作正确可靠。6.1.3.9 直流润滑油系统的直流电源系统应有足够的容量,其各级熔断器应合理配置,防止故障时熔断器熔断,使直流润滑油泵失去电源。6.1.3.10安装和检修时,要彻底清理油系统杂物,并严防检修中遗留杂物,堵塞管道。6.1.3.11机组启动时,在确认主油泵确已正常工作之后,方可停运高压油泵。6.1.3.12在机组启动前,应先启交流润滑油泵,将油系统内的空气排尽后方可启动高压油泵,进行冷油器切换操作时,也应将空气放尽。6.1.3.13应定期检查注油器及主油泵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6.1.3.14启机前或停机后投入盘车后,
21、一定要注意润滑油压的变化,并将辅助油泵投入联锁位置,盘车联锁也应投入。6.1.3.15同汽轮机油系统防火第 14 条。6.1.3.16备用油源。6.1.4防止汽轮机轴系断裂防止汽轮机轴系断裂6.1.4.1 机组主、辅设备的保护装置必须正常投入,机组正常运行中轴承振动应达到有关标准的优良范围,并注意监视变化趋 势。6.1.4.2 运行 100kh 以上的机组,每隔 35 年应对转子进行一次检查。6.1.4.3 新机组投产前应对焊接隔板的主焊缝进行认真检查,大修中应检查隔板变形情况,最大变形量不得超过轴向间隙的1/3。6.1.4.4 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超速试验,机组冷态启动带25%额定负荷运行34
22、h 后立即进行超速试验。6.1.4.5 机组启动过程中因振动异常而停机时,必须回到盘车状态,并全面检查、认真分析、查明原因。当机组已符合启动条件时,连续盘车不少于 4h 后方可再次启动,严禁盲目启动。6.1.4.6 完善汽轮机监测仪表,对大轴弯曲表、振动表、轴瓦钨金温度等应确保其准确可靠。6.1.4.7 稳定工况,当轴承振动变化达0.015mm 或相对振动变化达0.05mm 时,应查明原因设法消除,否则应立即打闸停机。6.1.4.8 机组启动过程中,在中速暖机之间轴承振动超过0.03mm 应立即打闸停机,通过临界转速时,任一轴承振动超过 0.10mm 也应立即打闸停机,严禁强行通过临界转速或降
23、速暖机。6.1.4.9 机组启动升速中,严格控制升速率,防止转速突升。6.1.4.10防止超速发生,引起大轴损坏。6.1.5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6.1.1.1 机组启动前连续盘车时间至少不得少于 24h,热态启动不少于 4h,若盘车中断应重新计时。6.1.1.2 机组启动过程中因振动异常停机必须回到盘车状态,应全面检查、认真分析、查明原因,与机组已符合启动条件时,连续盘车不少于 4h 才能再次启动,严禁盲目启动。6.1.1.3 停机后应立即投入盘车,当盘车电流较正常值大,摆动或有异音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当汽封摩擦严重时,将转子高点置于最高位置,关闭汽缸疏水,保持上下
24、缸温差,监视转子弯曲度,当确认转子弯曲度正常后,再手动盘车180。当盘车盘不动时,严禁用吊车强行盘车,停机后因盘车故障暂时停止盘车时,应监视转子弯曲度的变化,当弯曲度较大时,应手动盘车 180,待盘车正常后及时投入连续盘车。6.1.1.4 机组热态启动投轴封供汽时,应确认盘车装置运行正常,先向轴封供汽,后抽真空。停机后,凝汽器真空到零,方可停止轴封供汽,应根据缸温选择汽源,以使供汽温度与金属温度相匹配。6.1.1.5 供汽管道应充分暖管、疏水,严防水或冷汽进入汽轮机,停机后应认真监视凝汽器、高加和除氧器水位,防止汽轮机进水。6.1.1.6 疏水系统应保证疏水畅通,在均压箱、法兰螺栓加热装置等投
25、入前,应充分暖体,门杆漏汽要适时投入或解列。6.1.1.7 汽缸保温应保持完好,如有不完善之处,应立即加以完善。高压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 50。主蒸汽温度必须高于汽缸最高金属温度 50,蒸汽过热度不低于 50。6.1.1.8 热态启机前应检查停机记录,并与正常停机曲线比较,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处理。6.1.1.9 严密监视机组的轴向位移、差胀、偏心、振动等参数。6.1.1.10记录机组启停全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和状态,停机后定时记录汽缸金属温度、大轴弯曲、盘车电流、汽缸膨胀、胀差等重要参数,直到机组下次热态启动或汽缸金属温度低于 150为止。6.1.1.11机组在启、停和变工况运行过程中,应按规
26、定的曲线控制蒸汽参数的变化,主蒸汽温度变化率、汽缸温度的变化率应符合标准,并保持一定的过热度,要避免汽温大幅度直线变化,当 10min 内汽温上升或下降达 50时应打闸停机。6.1.1.12启动升速过程中应有专人监视振动,并进行就地测振,如有异常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在 1300r/min 以前汽轮机轴承振动超过 0.03mm,应立即打闸停机,严禁硬闯临界转速或降速暖机。过临界转速时,振动超过 0.10mm 应打闸停机。6.1.6防止汽轮机叶片断落事故防止汽轮机叶片断落事故6.1.6.1严格控制蒸汽参数在规定范围内,以降低末级叶片的水蚀强度。6.1.6.2检查本体疏水系统是否畅通,疏水门是否严密
27、,以防止水击对叶片的危害。6.1.6.3加强对蒸汽品质的化学监督。6.1.6.4汽机动、静部分产生摩擦时,在运行中应监视轴承振动和机组声音,在停机过程中应监视转子惰走时间,停转后可通过盘车电流监视。6.1.6.5加强主蒸汽参数的监视,尤其是主蒸汽温度,要严防水冲击。机组运行中主蒸汽温度低于 490,应立即打闸停机。6.1.6.6加强运行中振动检测,保证轴系振动在合格范围内。6.1.6.7机组启停时过临界振动应小于最大允许值,否则严禁升速,并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6.1.6.8运行中严禁机组长时间过负荷运行。6.26.2 锅炉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锅炉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6.2.16.2.1 锅
28、炉设备的防火预案锅炉设备的防火预案6.2.1.1 锅炉燃油系统的防火预案(1) 油区内防产生火源措施1) 燃油罐区划分为明确禁火区,设置“严禁烟火” 、 “防火重点部位”等禁火标志,严禁明火。进入油区禁止携带火种,禁止穿带铁钉的鞋子。2) 在油区作业要使用防爆工具,油罐区及油泵房内使用的电气设备均采用防爆电器设备。油罐区及卸油区必须装设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并每年雷雨季节前认真检查,并测量其电阻值。油罐接地线和电气接地线分别装设,油区、输卸油管道均应有可靠的防静电安全接地装置。3) 电气仪表测量油罐油温,严禁将电气接点暴露于燃油及燃油气体内,检修其装置时,必须切断其电源,以免产生火花。4) 禁止
29、在油管道进行焊接工作,杜绝作业人员违章采用气割工具切割油管道法兰螺丝。(2) 燃油系统周围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在油泵房、燃油管道应配备专用的灭火器、灭火砂箱,油罐区应加装淋水装置,应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消防系统保证防火通道的畅通,消防设施的完整,并随时可用。油泵房应加装排风扇,保证房内通风良好。(3) 建立动火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及试验制度,建立消防设施档案。(4) 严格设备检修,巡检制度1) 提高燃油系统的检修维护质量,消除各泄漏点的渗漏缺陷,检修结束,应彻底清理管道、地面上油迹,以防地面上油遇明火着火,或蒸发的油气与空气混合物遇明火发生燃烧、爆炸。2) 运行人员应提高巡检质量,在油泵房
30、室内可能积存蒸发油气的场所,应加装排风扇等通风装置,在油漏出的情况下,经过通风确保油气与空气混合物保持在爆炸极限的下限以下。运行人员应及时把油泵房等处地沟内飘浮的油及因设备泄漏或工作中造成的油污及时地清理干净。发现泄漏点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并及时联系相关人员处理。同时运行人员应定期检查油罐呼吸阀和阻火器,保持呼吸阀灵活好用,阻火器的铜丝网应保持清洁畅通。3) 严格控制燃油油温,防止超温。冬季燃油需用蒸汽加温,加热蒸汽管道外部保温应完整,无附着物,以免引起火灾。油温应严格控制,一方面油温越高越容易蒸发出油气,另一方面油温达到一定温度不遇火源也容易发生自燃,故进入油罐的燃油蒸汽伴热温度不超过 25
31、0。(5) 油枪金属软管、燃油管道、油枪、阀门、电磁阀、油系统法兰等泄漏点较多,油易漏附在保温层及周围高温管道、电缆上最易引起着火,故应经常检查金属软管,并定期进行更换,以防止由于软管老化造成燃油泄漏;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以防止老化滋垫或附近着火时塑料垫、橡皮垫迅速熔化失效,大量漏油。当周围空气温度 25时,油管道保温层表面温度一般不超过 35,油管道、阀门、法兰附近的高温管道保温层应包裹铁皮,防止燃油喷漏到高温管道上引起着火。(6) 燃油系统禁止使用铸铁阀门,以防止阀门爆裂漏油。6.2.1.2 锅炉制粉系统的防火防爆预案(1) 及时消除制粉系统周围地面
32、积粉,防止形成死角。因为煤粉长期积存,易氧化自燃,一旦遇到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 制粉管道、磨煤机、煤粉仓、输粉绞龙等,应无积存煤粉,其夹层无积粉;停制粉后,应对输粉管道及磨煤机充分抽粉,磨煤机空转时间不超过 15min,以防止钢球、衬板相撞击产生火花,使悬浮在磨煤机内的煤粉或积存于死角煤粉燃烧发生爆炸,同时,启制粉时,严格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不超过 130,并启动磨煤机后迅速增加给煤量。(3) 严格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及粉仓温度,加强燃用煤种的煤质分析和配煤管理,燃用易自燃的煤种应及早通知运行人员,以便加强监视和检查。制粉系统运行时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 130之内,锅炉运行中,粉仓应尽量保
33、持高粉位,以免粉仓内氧气空间较大,而制粉系统连续运行,致使整个粉仓处在粉尘飞扬状态,即使粉仓浓度处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而由于粉仓严密性不好,煤粉易自燃,也易发生煤粉仓爆炸事故。要充分利用机组大修彻底清理粉仓,并检查粉仓严密性及有无死角,特别注意仓顶板一大梁搁置部位有无积粉死角,运行人员要坚持执行定期降粉制度及停炉前粉仓烧空制度,防止粉仓自燃发生爆炸。在清理粉仓时严禁使用铁件,以免产生火,应使用铜棒或木棒。(4) 提高制粉系统的检修质量,彻底消除漏粉点,降低煤粉浓度,并清除漏出的煤粉。大量放粉或清理煤粉时,应杜绝明火,防止粉仓爆炸,定期地检查制粉系统各防爆门、制粉管道、输粉管道、磨煤机等有无漏点
34、,一旦发现漏点,及时消除,并清理干净积存在地面上的煤粉,检修时及时清除制粉管道等部位的棱角,修补磨损部位,防止在此部位积粉。(5) 发现粉仓温度异常、煤粉自燃及未消除隐患时的着火,杜绝强制向粉仓送粉,并禁止开启吸潮门强制通风。(6) 对粉仓、磨煤机出口温度测点和温度报警装置定期校验,同时为防止地面煤粉飞扬引起爆炸,在其部位的消防栓应配备喷雾消防喷头,并定期检查蒸汽灭火装置,保证其装置随时可用。6.2.1.3 燃油系统的灭火预案(1) 油管道火灾的扑救预案1) 油管道泄漏、法兰垫破裂、喷油遇到热源起火,应立即关闭阀门,隔绝油源或设法用挡板改变漏油喷射方向,不使其继续喷向火焰和热源上。2) 使用干
35、粉灭火器扑救或用石棉布覆盖灭火,大面积火灾可用蒸汽或水喷射灭火,地面上着火可砂子、土覆盖灭火。附近的电缆沟、管沟有可能受到火势蔓延的危险时,应迅速用砂子或土堆堵,防止火势扩大。(2) 油罐火灾的扑救方案1) 设法关闭罐区通向外侧的下水道。2) 罐顶着火时,必须立即启动干粉灭火器,尽量隔绝周围空气接触,并用地上消火栓水对油罐外壁强迫冷却灭火。3) 用直接消防水栓及雾状消防水栓从各个方面(适当避开逆风方向)集中对准敞口处喷射,封住罐顶火焰,使油气隔绝,缺氧窒息。4) 油罐爆炸、顶盖掀掉发生大火灾按上述执行。若灭火器喷管已破坏,应设法安装临时喷管,若以上方法无法奏效,则必须集中一定数量的干粉或 12
36、11 消防车,从油罐周围同时喷向火焰中心进行扑救。5) 油罐爆炸后,如有油外溢在防火堤内燃烧,应先扑救防火堤内的油火,同时采用冷却水冷却油罐外壁。6) 为防止着火油罐波及周围油罐,在燃烧的油罐与相邻油罐间用多支直流消防栓喷洒形成一道水幕,隔绝火焰和浓烟,同时将相邻油罐的呼吸阀用湿石棉布遮盖,防止火星进入罐内。7)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将失火油罐的油转移到安全油罐内,但必须注意着火油罐油位不应低于输出管道高度。8) 火势灭火后,继续用消防水喷洒,防止复燃。(3) 油泵房火灾扑救方法1) 油管道着火按 6.2.1.3(1)执行。2) 油泵电动机着火应切断电源,用 1211 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37、3) 油泵盘根过紧摩擦起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4) 油泵房应有良好的通风装置,防止油气体积聚,当发生爆炸起火时,应采用水喷雾灭火。(4) 燃煤着火的扑救1) 输粉管道爆破损坏时,应立即停用燃烧器,并开启蒸汽灭火装置灭火。2) 若火势不大,可用黄泥、石棉布、湿衣服等进行扑救,若火势太大,应及时先停用燃烧器,防止发生回火,禁止用消防水喷射火烧红的输粉管道。3) 发现煤粉仓、磨煤机内有自燃现象时,应立即投入蒸汽灭火装置,只有确认确已无复燃可能性时,方可继续送粉或启动磨煤机运行。(5) 若因锅炉燃烧不完全,灰粒带有炭粒子,则当静电除尘短路产生电弧发生着火时,应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6.2.2 防锅炉设
38、备事故预案防锅炉设备事故预案6.2.2.1 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锅炉检修工作进行粉尘工作时需配有防尘口罩,防尘帽,清理木块分离器戴耐高温长袖手套,运行人员看火需戴防护眼睛,打焦应戴头盔,钳工工作应戴白光护目镜。6.2.2.2 防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预案(1) 锅炉运行中,严格控制汽温汽压,预防超温超压现象发生。锅炉承压部件管壁超温是导致锅炉承压部件爆漏的一个重要因素,短期过热引起的爆管,一般要求防止锅炉汽包低水位运行,过量减温水造成过热器内水塞或在检修更换管子、焊补管子漏点不慎将工具、焊渣等异物进入管内而造成堵塞;若为长期超温引起的爆管,要防止火焰中心偏斜,局部积灰,结渣及锅炉热
39、力偏差。(2) 锅炉超压是导致承压部件爆破事故的另一因素。1) 要保证锅炉安全阀动作安全可靠。要定期检验和做安全阀排气试验;保证各主汽压力表指示准确无误,并进行定期校验。汽压超标时,运行人员应立即减弱燃烧,若遇到压力突升或外界负荷突甩时,立即开启对空排汽泄压,并投油稳燃,同时停止给粉机运行,必要时停止所有给粉机运行,或停止锅炉运行;若超压后锅炉安全门未动作,除泄压外,应手动拉启安全阀;安全阀动作后未能及时回座,应手动让其回座,否则停炉处理。2) 锅炉大、小检后,要进行水压试验和安全阀热态整定。为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进行水压试验和热态校验安全阀时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运行人员严格按安全技
40、术组织措施的要求进行操作,以防止锅炉升压速度过快或压力汽温失控而造成锅炉超压超温,并严禁非试验人员进行试验现场。进行超水压试验时,在保持试验压力的时间内,不准进行任何检查,待压力降到工作压力后,方可进行检查。(3) 防止锅炉受热面大面积腐蚀1) 加强炉水、给水、蒸汽品质监督,发现给水、炉水品质不合格,应适当地加药,加强排污;蒸汽品质不合格,严禁锅炉并汽。2) 锅炉运行人员严格遵守定期排污制度,并根据炉水品质适当地调整锅炉连续排污门。3) 发现受热面结垢腐蚀时,应清洗管壁结垢。4) 防止受热面高温腐蚀,应控制燃烧器喷射角度与烟气含氧量,避免未燃煤粉与还原性气体冲刷水冷壁,另外,采用低硫煤,加装热
41、风再循环等,防止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5) 根据停炉时间的长短,分别确定不同的防腐方法 停炉备用时间较长可用“氨液法”防腐,停炉 24h 以内,可采用热态备用法保护,停炉放水后可通入热风保护;锅炉承压部件检修或冬季防寒,可采用余热烘干法防腐。(4) 防止炉外管道爆破1) 定期对蒸汽管、汽联络管、水联络管、下降管、疏水管、排污管、减温水小径管焊缝及其弯头、弯管、联箱封头等进行检查,发现缺陷及时采取措施。2) 检修中,应重点检查可能膨胀或机械原因引起的承压部件的爆破缺陷。3) 加强焊接及检修质量,杜绝事故重复发生。6.2.2.3 防止锅炉尾部再燃烧事故(1) 防止可燃物的沉积在尾部烟道内1) 锅炉燃
42、烧工况不良,使未燃尽可燃物沉积在烟道,故运行中应根据煤质加强调整燃烧,组织好炉内燃烧工况,防止未完全燃烧物形成,特别注意低负荷运行,启、停炉时,因炉温较低,燃烧工况不易稳定,燃料不易燃尽,加之烟气流速低,过剩氧量多,易沉积和发生再次燃烧。2) 锅炉低负荷运行及启停锅炉中采用油粉混烧时,应加强调整和锅炉尾部烟温、负压的监视,同时对点火系统存在漏油、油枪雾化不良等应及时处理或更换。3) 一经发现尾部烟道发生再燃烧时,严格按锅炉运行规程及电业安全管理工作规程处理。6.2.2.4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1) 防止锅炉灭火是有效控制炉膛爆炸的重要措施。1) 加强煤质、混配煤监督,认真执行公司下发的关于加
43、强燃煤取样化验标准化管理的通知 ,加强燃煤管理工作。煤质化验人员应及时将煤质情况通知司炉,以便做好调整燃烧的应变措施,当煤种与设计煤种有较大差异时,应进行燃烧调整,确定合理的一、二次风速及过量空气系数、风粉比、煤粉细度,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2) 当锅炉已灭火或已局部灭火并濒临灭火时,严禁投油枪,并切断一切供给燃料,杜绝锅炉用爆燃法恢复燃烧。3) 完善锅炉保护及联锁,保证其动作可靠,并定期做保护及联锁试验,保证 mft 等动作的可靠准确性,并对各压力开关进行定期校验,运行人员不得无故退出各保护及联锁装置,热工仪表、给粉机控制电源应可靠,防止因瞬间失电而灭火。4) 加强设备检修管理,解决炉膛漏风
44、,给粉机下粉不均匀和煤粉自流、一次风管不畅、送风机不正常脉动和热控设备失灵等缺陷,消除点火油系统的漏点,对燃油速断阀定期试验,确保动作正确,关闭严密。(2) 防止锅炉严重结焦。运行人员应经常从看火孔监视结焦情况,并及时清除焦块,定期地进行吹灰。6.2.2.5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缺水事故锅炉满水、缺水事故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轻者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严重者造成汽轮机和锅炉设备的严重损坏,故防止锅炉满水和缺水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 提高水位表指示准确,并消除外界环境温度造成的测量误差。(2) 运行人员应定期对照水位计指示的准确性,并坚持定期冲洗就地双色水位计,同时也应提高运行人员监盘质量
45、,加强劳动纪律,遇水位异常时,严格按照锅炉运行规程执行。(3) 提高设备检修质量,保证各给水自动正确投入,各给水电动门、调节门完整可靠并且保证水位保护逻辑判断正确完善。(4) 锅炉启动前及停炉前应进行汽包水位保护实际传动实验,低水位、高水位保护正确可靠,严禁用信号短接方法进行模拟传动替代。(5) 水位保护的停退,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不得擅自退出水位保护。6.2.2.6 防止辅机设备轴承烧坏事故(1) 保证轴承室油位计完整,指示正确,清晰可见,并刻有最高、最低油位线,轴承温度计齐全,指示正确,轴承冷却水充足,回水畅通。(2) 轴承润滑油无变色、无变质现象,最低油位应保证轴承最底滚珠浸入轴承室润
46、滑油 1/31/2,低转速轴承室油位不低于轴承室油容积的 1/2,转速大于 1500r/min 的轴承油位不大于轴承室油容积 1/2。(3) 各轴承的径向间隙应低于 0.30.6mm,各压盖预留间隙保持适当。(4) 利用机组大、小修机会,彻底清理轴承室,并全面检查各轴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更换新轴承时,其游隙不大于 0.4mm,同时应浸 入温度不超过 100的油或蒸汽中加热。(5) 各运行人员应加强对轴承的检查力度,保证各轴承温度正常,振动在允许范围内,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轴承烧坏事故。6.2.2.7 防止磨煤机烧大瓦事故(1) 保证磨煤机大瓦油窗清洁,各油线均匀无堵塞,照明充足,
47、其回油应畅通无阻、冷却水应充足,回水管畅通。(2) 各稀油站油位计完整、指示正确,高位油箱油位计指示正确无误,油泵出口门、高位油箱下油门应开启,回油门应关闭,并标有明确的开关标记。各油泵联锁能正确投入,并定期做联动试验、磨煤机低油位跳闸试验。(3) 磨煤机各轴承温度计指示正确无误,其保护跳闸动作可靠。(4) 要定期清理低位油箱,并定期化验润滑油质,根据油质情况进行滤油工作,保证油各指标达到运行标准。(5) 运行人员应注意监视轴承温度及润滑油情况,加油时不要混入其它型号润滑油,并保证各油位正常。(6) 检修时应注意测量各部件间隙,保证磨煤机承力侧间隙不低于16mm,推力侧间隙在1.21.5mm
48、之间,大瓦接触角7090。6.36.3 电气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电气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6.3.16.3.1 电缆防火电缆防火6.3.1.1 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道应保持足够距离,控制电缆的间距不小于 0.5m,动力电缆的间距不小于 1m。6.3.1.2 对于电缆密集敷设的主控室电缆夹层及电缆遂道、电缆沟内,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道以及其它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不得堆积易燃、易爆物品。6.3.1.3 各类电缆应按规定分层布置,做到布线整齐,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路。6.3.1.4 控制室、开关室、电子设备间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盘柜、墙壁及穿越楼板等
49、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6.3.1.5 电缆竖井、电缆隧道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墙或防火隔离措施,对敷设在厂房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6.3.1.6 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应有隔热措施,靠近带油设备电缆沟的盖板应密封。6.3.1.7 应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并按工艺要求制作安装电缆头。6.3.1.8 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定期巡视制度,对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测温,并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6.3.1.9 电缆隧道及电缆沟内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煤、水,且应使用安全电压的照明设施,对锅炉零米及输煤栈桥的架空
50、电缆上的粉尘应进行定期清扫。6.3.26.3.2 防止开关的设备事故防止开关的设备事故6.3.2.1 在操作开关之前,必须检查开关设备的位置,杜绝在合闸状态时推开关至工作位置。6.3.2.2 采取有效的防污闪措施,预防套管,支持绝缘子和真空泡闪络、爆炸。6.3.2.3 开关设备应定期清扫、检修,防止断路器拒分、合和误动以及灭弧室烧损或爆炸,预防液压机构漏油。6.3.2.4 隔离开关应按规定的检修周期进行检修,对失灵的隔离开关应积极申请停电检修,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6.3.2.5 结合预防性试验,加强对隔离开关转动部件、接触部件、操作机构、机械及电气闭锁装置的检查和润滑,并进行操作试验,防止机械
51、卡涩、触头过热、绝缘子断裂等事故的发生,确保隔离开关操作与运行的可靠性。6.3.2.6 定期做好 sf6压力表和密度继电器的检查及校验工作。6.3.36.3.3 防止全厂停电事故防止全厂停电事故6.3.3.1 要加强对蓄电池和直流系统的维修,确保主机直流润滑油泵及主要辅机小油泵的供电可靠性。6.3.3.2 加强继电保护工作,主保护装置应完好并正常投运,后备保护可靠并有选择性,严防开关拒动、误动,扩大事故。6.3.3.3 应优先采用标准运行方式,因故改为非标准运行方式时,应事先制定安全措施,并在工作结束时尽快恢复。6.3.3.4 厂房内重要辅机电动机的事故按钮要加装保护罩,以防误碰造成停机事故。
52、6.3.3.5 对 400v 重要的动力电缆应选用阻燃型电缆,采用非阻燃电缆的应设分层阻燃措施,以防电缆过热着火时引发全厂停电事故。6.3.3.6 母线侧隔离开关和母线支柱绝缘子,应选用高强度支柱绝缘子,以防运行或操作时断裂,造成母线接地或短路。6.3.46.3.4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6.3.4.1 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并使两票制度标准化、管理规范化。6.3.4.2 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操作时不允许改变操作顺序,当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不允许随意修改操作票,不允许解除闭锁装置。6.3.4.3 加强对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已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
53、正常运行。6.3.4.4 成套开关柜的五防功能应齐全,性能应良好。6.3.5 防止发电机非同期并列6.3.5.1 并网前应检查同期闭锁继电器动作正常,发电机无 tv断线信号。6.3.5.2 对于发电机同期回路及二次回路经过接线改动或设备更换的机组并网前核对发电机与系统的相序,核实同期系统的正确性,并做假同期试验。6.3.5.3 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操作监护和唱票复诵制度。6.3.5.4 汽轮机调速系统不正常时,不允许进行并网操作。6.3.66.3.6 防止发电机过励磁防止发电机过励磁6.3.6.1发电机升压前应检查相应开关位置正确,励磁电流为零。6.3.6.2 确认汽轮机已稳定在额定
54、转速,防止转速低时误将电压升至额定值,使发电机组低频运行,造成过励磁。6.3.6.3 升压过程应缓慢进行,接近额定值时,防止调整幅度过大,误加大励磁电流引起过励磁。6.3.7 防止发电机失磁防止发电机失磁6.3.7.1 防止误拉励磁系统控制开关。6.3.7.2 开机前应进行励磁联锁试验,确保励磁系统联锁可靠。6.3.7.3检查励磁系统接线紧固,防止因接线松动而造成机组失磁。6.3.8防止发电机突甩负荷造成过电压防止发电机突甩负荷造成过电压6.3.8.1 注意监盘,在发电机甩负荷时,立即进行手动降励磁电流,维持发电机端电压在额定值。6.3.8.2 调整应及时、迅速。6.3.9防止发电机绝缘不良防
55、止发电机绝缘不良6.3.9.1 停机时,防止水浸湿发电机。6.3.9.2 绝缘电阻不合格时,禁止将发电机接地保护退出运行。6.3.9.3 启机前,应按规定测量发电机各部绝缘。6.3.9.4 绝缘不合格时,应采取一定处理方法回复机组绝缘。6.3.10 防止发电机着火防止发电机着火6.3.10.1日常运行中,防止发电机长期过负荷运行。6.3.10.2发电机应与火源、热源有效隔离。6.3.10.3确保发电机各部温度正常,风冷设施运转良好。6.3.10.4发电机与汽轮机的油系统应有隔离措施。6.3.10.5防止其它因误操作而此起的发电机着火。6.3.11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6.3.11
56、.1防止因定子绕阻端部松动而引起的相间短路。6.3.11.2防止定子绕阻相间短路。6.3.11.3防止转子匝间短路。6.3.11.4防止发电机非全相运行。6.3.11.5防止发电机非同期运行。6.3.11.6防止发电机局部过热。6.3.11.7防止发电机励磁系统故障而引起发电机损坏。6.46.4 化学药品泄漏应急预案化学药品泄漏应急预案围绕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电厂的安全和稳定。救援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专
57、业队伍急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6.4.16.4.1 电厂内危险化学品基本情况电厂内危险化学品基本情况根据各厂使用、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化学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 4 个危险场所为应急救援危险目标。1 号目标:酸、碱储存罐(卧式)2 号目标:酸、碱计量间3 号目标:氨水、联氨存放地及水汽加药间4 号目标:凉水塔浓硫酸贮存罐6.4.2 化学事故的处置化学事故的处置现化水车间所用盐酸浓度为30%左右,离子膜碱浓度为30%左右,硫酸浓度为95%以上,均属于危险化学品8 大类中的腐蚀品;联氨(n2h4h2o)浓度为 40%左右,属于8 大类中的毒害品;氨水浓度25%左右则会刺激呼
58、吸系统和眼睛引起身体不适。(1)1 号目标由于设备原因或操作不当会引起泄漏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通知班长和专业负责人,并尽可能采取相应办法切断事故源。专业负责人在接到通知后尽快赶到现场,以最短的时间查明泄漏原因,组织人员采取措施隔离泄漏区域,采用中和、泥土吸收、水冲洗等措施防止漏液扩散,附近有电缆沟及其它易腐蚀设备时尤需注意,如果专业负责人不能及时赶往现场,当班班长有权指挥处理。当第一发现人被漏液伤害时,应采取自救措施,事故地点除备用急救水源外,还应有急救时中和用的溶液。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脱去被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帽、手套和袜子,并立即用清水冲洗 2030min,伤害面积较大时,专业负责人或班长
59、应及时联系公司有关部门派车,以最快时间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急救。(2)2 号目标由于设备或操作不当也会引起泄漏事故,具体处理方法同 1 号目标。(3)3 号目标在搬运和配制稀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药液外漏,如漏落在地面上,则应立即用大量水稀释、冲洗;如溅到衣服上应立即脱掉外衣,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伤害面积较大,被伤害人员感到不适,专业负责人应及时联系车辆将其送往医院急救。(4)4 号目标由于槽车卸酸和设备原因会引起泄漏,对于没有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专业负责人应指挥处理以防漏液扩散。如造成了人身伤害,当事人应立即进行自救,并通知班长或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或班长应采取正确的
60、方法对被伤害人员进行救护,情况严重者应送往附近医院救治。6.4.3 有关规定和要求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6.4.3.1做好急救物资的准备工作。6.4.3.2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6.4.3.3做好设备的巡回检查和缺陷治理工作。6.4.3.4做好防护装置和检修安全措施。6.4.3.5落实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急救物资的准备情况。6.4.3.6工作人员进入上述工作地点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6.56.5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6.5.1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锅炉点火及助燃用油为#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业主与物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范例
- 空调设备采购与销售合同协议
- 投资合作框架合同
- 商业空间装修工程合同样本
- 商业地产买卖居间合同书
- 原材料采购合同达成共识
- 知识改变命运
- 自建房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合同
- 植物习题库+参考答案
- 建筑工程师劳动合同范本
- 2024年广州市高三一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答案详解(含作文范文)
- (高清版)DZT 0216-2020 煤层气储量估算规范
- 银行保安员培训课件
- 手术患者预防感染
- 经典成语故事九色鹿
- 《禁毒教育班会》课件
- Zippo1992年日版年册集合
-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清华大学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有余数-竖式运算300题
- 小学校本课程-13学无止境教学课件设计
- 大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实施策略 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