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近代物理部分题组加答案_第1页
原子物理近代物理部分题组加答案_第2页
原子物理近代物理部分题组加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据媒体报道,叛逃英国的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在伦敦离奇身亡,英国警方调查认为毒杀利特维年科的是超级毒药一放射性元素钋(2840 Po )。2840 Po的半衰期为138天,经a衰变生成稳定的铅(28;Pb ),经276天,100g雷P0已衰变的质量为A. 25gB.50gC.75gD.100g2 当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结合成一个a粒子时,放出28.30MeV的能量,当三个 a粒子结合成一个碳(C核时,放出7.26MeV的能量,则当6个中子和6个质子结合成一个碳(C核时,释 放的能量约为(A. 21.04MeV B 35.56MeV C 77.64MeV D 92.16MeV3 .在原子物理学

2、中,下面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使人们想到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B. 当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至较远的轨道时,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 能减小,电势能增加C. 重核裂变过程中有质量亏损,轻核聚变过程中质量有所增加D. 在电磁波中红外线比紫外线的波动性更显著4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232)Th (钍)经过一系列的 a和B衰变,成为28)2iPb,铅核比钍核少12个中子E. 3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C. 丫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大D. 利用丫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或裂纹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

3、波是一种概率波,也是一种电磁波B. 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子的能量改变C.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D.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为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1、 '、2、的三种光,且6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只能发出频率分别为'1-2 '3,则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A. h. 1B. h 2C. h 3D . h (十、2+' 3)7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 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3820692 U衰变成82 Pb要经过6次

4、3衰变和8次a衰变B. 氡的半衰期为 3.8天,若有4kg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只剩下1kg氡原子核C. 放射性元素发生3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 3射线与丫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3射线穿透本领比 丫射线弱&一个电子(质量为 m电量为-e)和一个正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以相等的初动能云相向运动,并撞到一起发生“湮灭”而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光子,设产生的光子频率为,则这两个光子的能量都为hv,动量分别为 P和P',则下面关系式错误 的是2A . h = mc , P = PB.h -1 me2, P = P "22C . h. - m

5、e Ek, P = -PD.h .1 2(me EQ , P =P29 .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核裂变放出能量,轻核聚变吸收能量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物理或化学状态有关C. :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但穿透能力弱到在空气中只能飞行几厘米D. 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10. 已知汞原子可能的能级为E= 10.4eV , E= 5.5eV ,已=2.7eV , Ea=- 1.6eV.个自由 电子的总能量为 9eV,与处于基态的汞原子发生碰撞,已知碰撞过程中不计汞原子动量的变化,则电子可能剩余的能量为A. 5.5eVB. 2.3eVC. 1.4eVD. 0.

6、2Ev11. 关于a、B、y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B. B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 丫射线一般伴随着 a或B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D. 丫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12. 下列核反应、核聚变和衰变方程中,符号“X”表示中子的是()A. F+lHe-Ne+XB . 2H十3H:He + XC. 2;U+0nT ;Ba+32Kr+3X d . ;He+2HT:He+X13 .太阳里的热核反应方程为:+;Ht :He+;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IEk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 2h和;

7、h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核b.2 h和3h是氢的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C. 这个反应既是核反应,也是化学反应D. 这个反应过程中有质量亏损14 .图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 E B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v 0C. 入射光的频率为 2v 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D. 入射光的频率为 v 0/2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日215. 北京奥委会接受专家的建议,大量采用对环境有益的新技术,如2008年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奥运会 90%勺洗浴热水将采用全玻璃真空太阳能聚热技术。太 阳能是由于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聚变反应

8、产生的,下列核反应属于聚变反应的是()A. 2H+3HT:He+; nB.号 N+:Hh23511369012382344C.92U+0nT 54X388+100n D .92UT 90ThbHe17如图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m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原子核A分解为原子核C可能吸收能量B.将原子核D E结合成原子核F可能吸收能量C.将原子核A分解为原子核F -疋释放能量D.将原子核F、C结合成原子核B -疋释放能量18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 麦克斯韦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

9、基础C.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现象D. 奥斯特成功地解释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19.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B. 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C. 玻尔的原子模型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D.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 )D. 1.5 天n=1的状态过程中()20. 某放射性元素在 9天内衰变了 3/4,这种元素的半衰期为A. 6 天B. 4.5 天C. 3 天21 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一群原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回到A. 放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子B. 放出六种频率不同的光子C. 放出的光

10、子的最大能量为12.75eV,最小能量是 0.66eVD. 放出的光能够使逸出功为13.0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2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光子射到金属表面时,可以有电子发出B. 光子射到金属表面时,一定有电子发出C. 电子轰击金属表面时,可能有光子发出D. 电子轰击金属表面时,一定没有光子发出23. 若质子、中子、a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m、口、m,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 a粒子,同时释 放的能量是2 2 2 2A. (m+m - ms) c B . me C . (2m1+2m> - ms)cD . (m3-2m1-2 F2)c24. “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即

11、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核内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原子核衰变成一个新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其质量小于电子质量且不带电).若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电子的初动量可不计),则A.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质量数相同B .生成新核的核电荷数增加C .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互为同位素D .生成的新核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25 已知二介子、二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 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 -或反ud带电量+eF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由u和y组成 B .二.由d和7组成C.二-由u和J组成 D 二一由d和7组成26右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 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 E。_

12、二二:.玉亍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生若干种不同的光波。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八_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A.二种B.三种C.四种1 D.五种-11027 . 14C是一种半衰期为 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1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4A. 22920 年B. 11460 年C. 5730 年D. 2865 年28 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设定为-,其中n .1。已知普朗克常量 h、电子质量 m和电子电荷量e,n电子的

13、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2 2.2. 2 1 2 2 2 2A. n h2B.丄)3C d h2D. n h 2medn e2men2med29. K价子衰变的方程为 K 一二一 二0,其中K 介子和二一介子带负的基兀电荷,二0介子不带电,一个 K 一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 AR衰变后产生的 兀一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的半径 R 占R一之比为2:1。KJL0 0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二一的动量大小与的动量大小之比为()A. 1:1B. 1:2C. 1:3D. 1:630 .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他层的电子

14、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 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刃4po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本态时,可将能量E。=1.416MeV交给内层电子(如 K, L, M层电子,K, L,M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214po原子的K,L,M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k =1.323MeV, EL =1.399MeV, EM =1.412MeV。则可能发射的特征 x

15、射线的能量为()A. 0.013MeV B . 0.017MeVC. 0.076MeV D. 0.093MeV31 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1 H > 2 H JnB.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935U J n )161 Ba 32 Kr - 30 nC.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式是:E = . mc21D. “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E = 1 me2232.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双缝后面各放置一个偏振片,若两个

16、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互相垂 直,贝V ()A光屏上仍有干涉条纹,但条纹的亮度减小B光屏上仍有干涉条纹,但条纹的亮度增大C干涉条纹消失,但仍有光照射到光屏上D干涉条纹消失,光屏上一片黑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1 . C 2 . D3. BD 4.BC5. ACD6 . C7. D8 . ABD 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则P=-P,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 22Ek 2me =2h' ,贝U h = me Ek。9. CD解析:裂变、聚变均放出能量;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物理或化学状态无关;天然放射现象产生的三种射线中,a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而穿透能力最弱;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与材料和入射光的频率有关。10. D 解析:设电子可能剩余的能量为E 1由巳E1=4.95eV,得E = 9 4.9 = 4.1eV ;由已 E1=7.7eV,得 E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