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试题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试题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试题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试题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试题班级:_ 姓名:_1. 请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相关练习。讳输棋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答曰:“三局。”又问:“胜负如何?”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他不肯罢了。”(注释)讳:忌讳。和:和棋,平局。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次日(_)   胜负何如?(_)2“负”在词典中的解释有“背;担任;仗恃,依靠;失败”等意思,文中“有自负棋高者”的“负”应选第(_)种意思;“连负三局”的“负”应选第(_)个意思。3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

2、最能体现题意?请用横线画出来。4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简要评价一下吧。_2. 文言文阅读。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注释:发鸠之山:山名。郭璞注曰在上党郡长子县。今属山西省。 柘(zhè)木:常绿灌木,叶可饲蚕。自詨(xiào):自叫其名。詨,叫。堙(yn):堵塞。1本文与夸父逐日一同选自_,是一篇神话传说。2请指出下列“其”字的用法。(1)其上多柘木。(_)(2)其状如乌。 

3、; (_)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_(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5精卫为什么要填海?这则神话有什么意义?_6有人说,“精卫”是永远也无法填平东海的,“夸父”也无法赶上太阳,你怎么看?请结合生活谈谈你的观点。_3. 文言文阅读。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饰以玫瑰(_)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_)2翻译下列的句子。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

4、善鬻珠也。_3这则寓言的寓意的什么?_4. 课内阅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这篇古文的题目是_,我还可以自己来写题目,从“牧童”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_,从“处士”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_。2选择加点字的意思。(1)好书画。(_)a.认为好。  b.喜欢。  c.优良。(2)处士笑而然之。(_)a.认为说得对。  b.然而。  c.然后。3解释下面

5、的句子。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4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_)(2)文中画“  ”的句子抓住了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_)(3)“笑而然之。”这里的笑是杜处士讥笑牧童年幼无知。(_)5用“_”画出选文说明的道理。5. 文言文阅读。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

6、,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引酒且饮之(_)为蛇足者终亡其酒(_)2翻译下面的句子。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_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_6.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路遇先生余儿行路中,遇先生,鞠躬行礼,正立路旁。先生有命,儿敬听之;先生有问,又敬答之。俟先生去,然后行。人皆称为知礼。(注释)余儿:我的孩子。命:命令,吩咐。俟:等到。1说说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1)鞠躬行礼 鞠躬:_(2)人皆称为知礼 知礼:_2在路上遇到老师时,该怎么做?请把文中相应的句子画上横线。3读了这则小古文,你懂得了什么?_7. 阅读古文,回答

7、问题。学弈  孟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翻译句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3第一句中“善”字说明什么问题?_4文中刻画的两个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_5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一个道理?_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吴起守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

8、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注释)故人:老朋友。止之食:留客人吃饭。幕:夜晚。令:派、使、让。求:寻找。俟(sì):等待。恐:恐怕,担心。服:使信服。欤(yú):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呢。信:信用,诚信。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昔吴起出遇故人。_(2)待公而食。_(3)起之不食以俟者。_(4)其为信若此若。_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起不食待之。b.故人来,方与之食。c.遂依而截之。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_(2)欲服三军,非

9、信不可也。_4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吴起在为人处世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点是什么?_9. 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矛与盾韩非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释)鬻(yù):出售。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坚:坚硬。陷:这里有“刺穿”的意思。利:锋利。或:有人。以:用。子:你。弗:不。应:回答。1翻译画线的句子。_2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_10. 阅读理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

10、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解释下列加点词。志在高山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_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译文:_3选用原文同语填空。a伯牙鼓琴选自_b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和_c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他“_”。4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让人羡慕,根据你的积累请你写出有关“友情”的古诗句:_,_。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本文给你的启示或者道理是什么?_11. 课内阅读。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

11、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_。1解释下列加点字。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汤汤乎若流水_2伯牙鼓琴选自_,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3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在原文中的横线上填写。4当读到“巍巍乎”,我的脑海中出现的词语是( )a.站立 b.高耸入云 c.波涛汹涌 d.汹涌澎湃5这个故事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c.伯牙和钟子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d.伯牙和钟子期志趣

12、高远,情操高尚。12. 文言文理解。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吾剑之所从坠(这)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代指剑)c.不亦惑乎(糊涂)d.求剑若此(像)2翻译下面的句子。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_3这个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13.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13、,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c.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d.伯牙破琴绝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_(2)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3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_4请写出两个形容伯牙琴技高超的四字词语:_、_。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奏者的知音。请写出关于“知音”的诗句和名言。诗句:_名言:_14. 文言

14、文阅读。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中,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为(wéi):制作。木兰:一种高级木料。柜:这里指小盒。熏:香草;这里作动词,用香料熏染。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缀(zhuì):连结,装饰。饰:装饰。玫瑰(méi gui):一种美丽的玉石。辑:同“缉”,连缀,也就是装饰边沿。羽翠:翠鸟的羽毛。椟(dú):匣子。鬻(yù):卖。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于:_(2)缀以珠玉   以:_

15、(3)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还:_(4)此可谓善卖椟者  善:_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_(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_(3)遂饮其酒 _(4)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_4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吸取什么教训?_15.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食粥心安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注释)南都书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