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均衡构图在非遗题材纪录片中的应用专 业: 广播电视编导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1 均衡构图技巧在非遗题材纪录片中的表述体系41.1 对称式构图增加画面的稳定性41.2 三分法构图使画面元素富有层次51.3 框架式构图使画面增加神秘感61.4 中心式构图有利于突出主题72 均衡构图辅助非遗题材纪录片的主题表达92.1 均衡构图构图意识及受众接受规律92.2 二度创作中摄像师构图意识及拍摄现场应变力103 均衡构图在非遗题材纪录片中的实战应用123.1 “均衡”元素贯彻纪录片整体123.2 均衡构图的艺术效果展现134 非遗题材纪录片中均衡构图技巧未来发展趋势154.1 “互联
2、网+”时代下的多元化构图154.2 竖屏构图模式下均衡构图技巧15结 论17参考文献19致 谢20摘 要传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众多令世人惊叹的文化遗产。其中,凝结了先贤智慧与民族气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的体现了中华儿女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多层次的文化风貌。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非遗文化的精神,一直都视为重中之重。而非遗题材纪录片相较于其它宣传方式,因其声画一体、真实直观、利于传播的特点,在非遗文化的宣传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摄像技术的进步,受众审美的不断变化,构图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其中,均衡构图因其平衡、稳定的特点,在非遗题材纪录片的拍摄中,被
3、长期作为主要的构图方式加以运用。纪录片源于现实,通过真实、自然、流畅的画面语言,使受众仿佛置身事件现场,亲身经历眼前的一切,并深受启发。均衡构图是记录现实事件的最佳方式,通过稳定、流畅、自然、平衡的构图方式,细腻的将影片主题渗透进受众的内心。对于非遗题材纪录片的主题表现、内涵提升均有很大帮助。因此,均衡构图正在被世界聚焦。在本文的第一章节,围绕均衡构图在非遗题材纪录片中的应用和艺术特征进行展开。第二章,讲述均衡构图辅助非遗题材纪录片的主题表达。第三章,结合实例介绍均衡构图的实际应用,分析均衡构图在非遗题材纪录片中的表现手法,同时结合该纪录片,分析均衡构图在表现流畅叙事、增加画面稳固性,以及依托
4、受众审美规律潜移默化地表现主题这几方面的运用。第四章,在短视频时代里,伴随着个人V-log到来,对未来出现的竖屏观影模式,均衡构图对其的影响,以及未来纪录片中均衡构图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关键词:均衡构图;纪录片;非物质文化遗产;竖屏化构图;摄像技巧Abstract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which has been inherited for five thousand years, has left many cultural heritages in the long history of human history. Among them, the intan
5、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at condenses the wisdom of the sages and national temperament fully embodies the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multi-level cultural style of the Chinese childre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my countrys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promotion of th
6、e spirit of non-legacy culture have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the top priority. Compared with other propaganda methods, non-legacy documentaries have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propaganda of non-legacy culture because of their integration of sound and picture, truthfulness, intuitiveness, and propagan
7、da.With the advancement of camera technology, the audiences aesthetic continues to change, and the composition methods have also become diversified. Among them, balanced composition-because of its balanced and stabl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used as the main composition method for a long time in th
8、e shooting of non-legacy documentaries. The documentary originates from reality. Through the real, natural and smooth picture language, the audience seems to be in the scene of the event, personally experience everything in front of them, and is deeply inspired. Really composition-is the best way to
9、 record real events. Through stable, smooth, natural and balanced composition, the theme of the film is infiltrated into the audiences heart.It is very helpful to the theme performance and connotation of non-legacy documentaries. Therefore, balanced composition is being focused by the world. In the
10、first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we focus on the application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balanced composition in non-legacy documentari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balanced composition assisting the theme expression of non-legacy documentaries. Chapter 3 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11、balanced composition with examples, analyzes the expression method of balanced composition in non-legacy documentaries, and combines the documentary to analyze the balanced composition in the performance of smooth narrative,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the picture, and rely on the aesthetic rules of t
12、he audience. To expre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me in several aspects. Chapter Four, in the short video era, with the arrival of personal V-log, analyze the future vertical screen viewing mode, the impact of balanced composition on i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alanced composition in future do
13、cumentaries.Keywords: balanced composition; documenta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rtrait composition; camera skillsIII引 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受众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亦在不断更新与加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也让受众人群的观影方式产生了巨大改变,相较传统影院、电视、PC端;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智能设备已然占据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综合国力的提升,大大增强了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与话语权,也让民族的文化自信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
14、年轻的一代,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重视正在与日俱增。非遗题材纪录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播途径,对于它的研究意义显得格外重要。由“五洲传播中心”于2015年制作、发行的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让“非遗”题材纪录片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义。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传媒行业也在发生着变化,非遗题材纪录片相较于以前,它所存在的价值已经不单单是传播和纪实,更应该侧重的是如何更好的保存传统文化的根基。富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国家之魂,是历史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味的继承,而是应在继承和保留的
15、同时,加以创新。这样的文化才能与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文化相适应。中国古代先贤,通过不断实践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在过去的岁月中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创新。这其中既有青砖金瓦尽显皇家气息的盛世宫殿;又有巧夺天工,将世间美景秀色携于万物之上的绝世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现中华民族独特内涵与独特气质的重要文化资源,非遗题材纪录片是传承、保护、记录此类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如何拍摄、如何吸引大众的兴趣及如何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文化气息,就成了该类纪录片创作研究的重点。通过拍摄视频画面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非遗文化,而画面构图的选择,则会直接影响到受众对整个非遗题材纪录片整体观感。构图技巧
16、的灵活运用,是摄像师的基本功。均衡是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均衡是非遗题材纪录片画面构图的重要表现方式,指通过均衡构图手段使画面具有的和谐、完整、稳定、平衡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早已经形成了均衡的概念,如,建筑、服装、食物等各方面都能见到均衡元素的出现。均衡构图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中的现实事物。对于均衡的研究与掌握,自古便广受重视。中国古代建筑技法、书法、诗歌、文化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上面所提到的几点表达的均衡均为静止的均衡,而在非遗题材纪录片拍摄中,通常是围绕动态画面进行均衡创作。诚然,在许多作品拍摄中亦有固定镜头的出现。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摄像师现场进行构图创作
17、过程中,必然要考虑运动镜头的构图技巧,这也是影视均衡构图有别于平面摄影均衡构图的一大区别。影视均衡构图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和继承了平面摄影构图的一些技巧。所以,作为非遗题材纪录片的摄像师,需要掌握此类技巧并加以灵活运用。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梳理非遗题材纪录片中的均衡构图方式;继而总结均衡构图的艺术创作规律;以及均衡构图对非遗题材纪录片中视觉效果表达的作用;同时,探索均衡构图在展现非遗题材纪录片主题的创新性。随着纪录片种类的增多,国内外对于非遗题材纪录片的研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增加。例如,在非遗题材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中,均衡构图手段在该片的构图运用中占
18、据绝大部份比例。如在第三集的“苏绣”中,对染线所需要的各色材料的拍摄上,就使用了均衡构图法中的对角线构图方式。该方式的特点是,在画面中将被摄主体放置在画面的对角线上,使得整体画面富有动感且吸引观众视线,以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同时在“玉雕”一集中也有大量均衡构图手段出现,如在开篇的第一个画面上,摄像师通过低角度逆光仰拍,拍摄树叶和屋顶建筑的画面。均衡构图手段的出现,让树枝和屋顶建筑在画面中呈现出平衡、稳定的特点。因其逆光拍摄,又为画面增添了神秘感。除此之外,在非遗题材纪录片一脉心香中,也能见到均衡构图的“身影”,从树枝到高山,再到山上的古塔,大量的均衡构图赋予画面较强的冲击力。综上所述,在国内大
19、量的非遗题材纪录片的拍摄中,常有均衡构图的出现。凭借其稳定、平衡等特点,均衡构图已成为摄像师在现场拍摄中广泛应用的构图技巧。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也在不断的革新。2017年在互联网平台首播的大型非遗题材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正式打开了非遗题材纪录片除电视播出之外的又一新的传播方式即网络平台。伴随“短视频”的崛起,“个人V-log”的繁荣,受众的观影方式也逐渐从电视上的横屏观影向以手机上为主的竖屏观影模式转变。均衡构图则是适应此类移动竖屏设备拍摄的最常用构图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均衡构图也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创作的主要构图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彰显匠心精神的
20、重要民族文化,还有凝聚传统文化记忆的重要价值。它是民族文化的历史名片,是民族精神的现实图腾,同时也是民族气魄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愈加重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彻底引爆了受众对于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关注。随后,更多的经典非遗题材纪录片被人们广泛熟知。例如,神性天空、指尖上的传承、一脉心香等优秀非遗题材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的走进大众的视野。相信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非遗题材纪录片定会被赋予新的文化品格。这也要求从业者在具有专业能力的同时,要对非遗题材的作品、人物,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用艺术的手段记录艺术,用文化的手段表现文化,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1 均衡构图技巧在非遗题材纪录
21、片中的表述体系1.1 对称式构图增加画面的稳定性对称式构图是均衡构图中的一种样式,该构图方式通常由一条线或一个点作为视频画面的中心。在画面中,它显示了左右或上下之间的对称关系。在风格上,对称式构图具有和谐统一、结构稳定、美观大方等特点。在观看纪录片时,常会见到上下对称或者左右对称的画面。例如,在非遗题材纪录片泥人张中,摄像师在对整个泥人成品展示的拍摄技巧上,就使用了对称式构图,该构图方式给予了观众和谐且对称的视觉感受。非遗题材纪录片泥人张中对称式构图。如图1.1所示。图1.1 非遗题材纪录片泥人张中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在“非遗”题材纪录片拍摄中有三种拍摄技巧,分别为上下对称、左右对称以及相对对
22、称1。在拍摄中,我们看见的很多器皿、建筑、服装等,都是左右对称。在拍摄左右对称的被摄主体时,需要考虑将其完整的体现在画面中,并放置在画面构图的中轴线上。天空与地面的交界、平静水面上的倒影都能在画面中形成上下对称,当拍摄类似情景时可以采用上下对称的技巧进行创作。或者,通过光滑的反光平面。例如,镜子、金属,将被摄主体置于平面上方,利用反射效应,形成上下“相同”的对称布局。除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的画面构图技巧外,还有一种当对象的实体不处于标准对称状态时,不去机械地寻求绝对对称,而是改变其对称性,使用不对称的意识来表达对称性的对称,称为相对对称。这一构图技巧,也是均衡构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2 三分
23、法构图使画面元素富有层次众所周知,黄金分割比例是1:0.618,按照这个比例进行构图的方式称之为“黄金分割构图法”。但,拍摄过程中,我们很难精准的找到黄金分割点,这时摄像师通常会将画面的上下及左右作三等分分割。也就是,将黄金分割比例近似为2:1。这就演变出均衡构图样式中的三分法构图。非遗题材纪录片泥人张中对称式构图。如图1.2所示。图1.2 非遗题材纪录片泥人张中的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是“非遗”题材纪录片摄像师常用的构图技巧之一。该构图方式中,主要包含:“垂直三分法”和“九宫格三分法”两种。垂直三分方法在拍摄过程中,将目标垂直放置在屏幕的左或右三分之一处。可以使画面风格变得富有活力,同时让周
24、围的环境更加充实2。在构图创作中,如果保证画面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三等分的比例,我们便得到了九宫格三分法构图。在该类构图法中,摄像师通常将被摄主体放置在画面的左下角或者右下角,但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最终得出九宫格三分法创作中,将目标放置在左下角相较于右下角,会为画面增添更多活泼与动感。相对于本文第一小节提到的对称式构图,三分法构图并不是将目标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位置。那么,从画面均衡的角度来看,它并不是均衡的。所以,如何使三分法构图变得均衡,就成为该类构图方式的技巧所在。其中,在“非遗”题材纪录片拍摄时,摄像师通常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或物品,将其作为画面背景或前景来进行构图。除了让画面体现出均衡
25、的视觉感,还可以起到增加画面纵深感、丰富画面内容以及衬托被摄主体的作用。此外,在拍摄创作中,时常也会采用视线留白的方式以达到均衡目的。在人物采访画面拍摄时,这一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3。1.3 框架式构图使画面增加神秘感利用“框架”取景的框架式构图,也是非遗题材纪录片摄像师常用的均衡构图中的一种构图方式。该构图方式将受众的视线通过现实物体、陈列、装修、装饰形成的视觉框架或遮挡,将画面聚焦于被摄主体,从而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4。同时,因画面中框架结构对周围视线的遮挡,在保证画面均衡的基础上也为被摄主体增加了神秘感,从而间接提升了受众的观看兴趣。非遗题材纪录片玉雕中的框架式构图。如图1.3所示。图1.3
26、 非遗题材纪录片玉雕中的框架式构图在非遗题材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如何利用与选择框架是摄像师们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通常,“框架”作为前景出现。在构图过程中要时刻记住主体与前景框架之间的平衡,不可因为“框架”不合时宜的出现,而使得画面变得突兀。在进行框架式构图的过程中,摄像师通常会选择广角镜头进行拍摄。因此,该构图方式在一些大景别的环境里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同时,配合镜头的推拉,将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比重慢慢变大,进而可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采用框架式构图的最大特点除上文提到增加神秘感、突出主体的作用之外,该构图方式还可以提高画面美感。将周围一些不可避免或者与主体相悖的景物进行遮挡,进而增加画面观
27、感,提升艺术感染力6。纪录片创作者在遇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建筑或其它可透视拍摄的前景物品、装饰品时,摄像师可巧妙运用框架式构图,结合近暗远亮的规律进行拍摄。在突出主体的同时,增加画面的神秘感。非遗题材纪录片玉雕中的框架式构图。如图1.4所示。图1.4 非遗题材纪录片泥人张中的框架式构图1.4 中心式构图有利于突出主题作为均衡构图样式之一,中心式构图,因其符合中国传统居中对称的美学观念;拍摄技巧易于掌握;视觉效果稳定、平衡等适合“新人”创作的特点,现已成为“非遗”题材纪录片中被欠缺经验的“新手”摄像师广泛采用的画面构图方式。非遗题材纪录片玉雕中的中心式构图。如图1.5所示。图1.5 非遗题材纪
28、录片玉雕中的中心式构图中心式构图,是指在整个画面中,将被摄主体安放在画面中心位置的均衡构图方式。该类构图方式的最大的优点是让受众在第一时间看到画面中的主体;同时,在构图时,画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视觉效果。在拍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被摄主体都适合中心式构图。独立主体,是这一构图方式的最佳选择。在画面中,主体周围没有明确的线条连接主体。例如,桥梁、树木的枝叶等等,都不适合采用中心式构图。在选择上,最好选择相对饱满的主体,对于背景切勿杂乱无章。因为杂乱无章的背景,不利于突出主体7。在拍摄过程中,如果无法避开杂乱无章的背景,则可以通过使用大光圈或拍摄微距镜头的方式,对主体周围背景进行虚化或使被摄主体充
29、满整个画面。2 均衡构图辅助非遗题材纪录片的主题表达2.1 均衡构图构图意识及受众接受规律画面构图,指在一个画面内通过拍摄者对距离、角度、位置、焦点的合理控制与调整,使画面布局形成统一、和谐、富有整体性的艺术方法与技巧。非遗题材纪录片画面构图的主要目的,除保证信息传递外,另一个方面,就是增加画面美感。让受众在获取画面信息的同时,在观感上获得愉悦。均衡构图因其平衡、稳定的特点,成为当今“非遗”题材纪录片的主流构图方式之一。作为该类题材纪录片的摄像师,在要求具有基本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具备均衡构图的构图意识8。构图,是摄像师表达画面信息最直接、最常用的手段。在构图过程中,需要明确画面主体,让主体占
30、据构图中心位置,这样才能吸引受众视线。尤其是对“非遗”题材纪录片的拍摄,摄像师的目的是充分展现画面主体信息,呈现画面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被摄主体周围的陪体,如,物品、环境光线、建筑等进行构图,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增加画面信息及画面美感 9。但,如果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则会容易让受众混淆主、陪,进而影响画面信息的传递。非遗题材纪录片泥人张中的均衡构图。如图2.1所示。图2.1 非遗题材纪录片泥人张中的均衡构图艺术源于生活,摄像师进行均衡构图的创作表现方法,亦是从生活中视觉成像的场景信息演变而来。在构图的过程中,摄像师要考虑受众的生理感官需求,让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符合日常情景、日常
31、观察与日常体验。其实,构图、运镜、蒙太奇等专业知识,对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的大多数影视媒体受众来说,如同诘屈聱牙10。但是,他们却受到日常的生活、观察与经验的影响,对不符合美学规律的画面产生不适反应,对和谐、稳定、平衡、柔美的画面产生舒适感而这恰恰是均衡构图的最大特点与突出优点。例如,在非遗题材纪录片一脉心香中,摄像师就使用了均衡构图法来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灯盏头戏”。摄像师使用均衡构图中的三分法构图。在画面中,将被摄主体放置在右侧交叉点上。原本,画面因为被摄主体在右侧是处于失衡的状态,但是,该片摄像师通过把握被摄主体的视线留白,让画面重新达到了均衡11。该技巧也是摄像师均衡构图意识的一种
32、体现。这就是均衡构图能被受众广泛接受的原因,它的构图样式以及最后画面呈现的效果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再通过专业艺术技巧的渲染,让均衡构图成为非遗题材纪录片中常用的构图方式。非遗题材纪录片一脉心香中“灯盏头戏”的均衡构图。如图2.2所示。图2.2 非遗题材纪录片一脉心香中的均衡构图2.2 二度创作中摄像师构图意识及拍摄现场应变力在拍摄过程中,所有创作者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前期的策划过程中,摄像师们都会撰写相应的拍摄计划。但是,到了拍摄现场后,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拍摄问题,与之前制定的计划有很大出入。遇到此类情况时,则需要摄像师在具备一定的基本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有二度创作与现场应变的能力1
33、2。画面,作为纪录片最直接的呈现方式,摄像师如果没有二度创作的能力,只是单纯的画面记录拍摄,那他不应该叫做摄像师而应称之为“画面记录者”或“监控摄像头”。摄像师的构图意识、创作意识,要贯穿于整个纪录片的拍摄中13。在拍摄前,摄像师应对拍摄的场景、人物、以及季节等视觉上的因素进行考虑,并将之写入脚本。在拍摄时,由于一些非人为因素导致不能按照原定脚本拍摄时,或在拍摄中发现其他构图方式更适合主题展现,就应当及时修改拍摄脚本,这便是二次创作中摄像的构图意识。在影视媒介上,非遗题材纪录片呈现出的画面美感,虽是体现在屏幕里,但,却是屏幕外摄像师通过在现场对美的定义、筛选、渲染、发现、记录的过程。最后再通过
34、构图创作,呈现在观众面前。不同的摄像师对美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这就好比不同型号、不同焦段的镜头,虽然可以在同一个机身上设置相同的参数,但是,最后拍摄出来的画面却是不同14。相同题材的影片,不同构图意识的两位摄像师,拍摄出的主题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对于最后在屏幕上呈现的美感,也有巨大差别。此外,在拍摄现场,有很多阻碍拍摄进度的因素。比如,受到现场周围家居陈设的影响,无法放置最适合的机位、环境光源影响画面的曝光等等13。这都是需要摄像师要有临场的应变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摄像师的构图意识和拍摄现场的应变力能会得到相应提升,进而在一段时间后,拍摄出较以往相对优秀的作品15。3 均衡构图在非遗题材纪
35、录片中的实战应用3.1 “均衡”元素贯彻纪录片整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追求“平衡”与“稳定”,这可以从古建筑、诗歌、以及文化等方面得到证实。例如,故宫博物院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太极等。这些真实案例,处处体现着“均衡”元素的存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播途径的纪录片,在近些年越来越受到重视。均衡构图,因为其自身的“平衡”和“稳定”特点,在非遗题材纪录片中经常能看见它的身影。例如,非遗题材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第3集苏绣中,在开篇介绍苏绣历史的过程中,使用了均衡构图中框架式构图技巧,在画面中,摄像师利用连廊中的栏杆对一位正在进行刺绣工作的师傅进行拍摄,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同时,也为画面中的刺
36、绣工作增加了神秘感。同时在对本片人物采访的过程中,也使用了均衡构图中的三分法构图技巧,将被摄主体放置在画面的左侧交叉点位置,在画面的右侧交叉点放置了一幅苏绣作品,起到均衡画面的同时也起到衬托主题的效果。非遗题材纪录片苏绣中的均衡构图。如图3.1所示。图3.1 非遗题材纪录片苏绣中的均衡构图结尾部分,主人公邹英姿在与母亲交流和刺绣的过程中,也有“均衡”元素的出现。两人在船头聊天的画面中,摄像师使用了框架式构图与对称式构图技巧:将机位放置在船舱内,以船舱为框架通过近暗远明的方式拍摄母女二人。母女二人并排坐在船头,这是对称式构图构图常用的使用方法。从受众的角度看,整个画面展现出非常平衡且稳定的感觉。
37、同时因为在运用框架式构图的过程中使用了近暗远明的拍摄方式,在保持画面“均衡”感的同时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进而提升了受众对该片的观看欲望。非遗题材纪录片苏绣中的均衡构图。如图3.2所示。图3.2 非遗题材纪录片苏绣中的均衡构图3.2 均衡构图的艺术效果展现均衡构图凭借其“稳定”、“平衡”的特点,是非遗题材纪录片的主流的构图方式之一。该类构图方式可以在突出主体的同时增加画面的表现力和提升视觉效果。比如在第6集歙砚中。纪录片歙砚中的均衡构图。如图3.3所示。图3.3 纪录片歙砚中的均衡构图在介绍歙砚背景的过程中,摄像师使用了大量的对角线构图,将歙砚成品两端进行视觉延展,可以得到一个贯穿画面两个对角的
38、直线,这就是对角线构图方式的体现。通过将被摄主体方式在画面的对角线上,提升视觉效果。在拍摄歙砚静物的画面时,在画面中看似歙砚在画面中心位置是一个中心式构图,但摄像师通过灯光让光线贯穿画面的两个对角,形成一条对角线,这条灯光营造出的光线,正好照在歙砚上面,同时也为歙砚突出了轮廓,使其与背景充分分离,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随后在对主人公王祖伟的采访时,摄像师使用了三分法构图,将王祖伟的眼部置于左侧黄金分割点,身后则是工作室,而右侧位置,便是一方歙砚。通过巧妙的均衡构图设计,起到了衬托主体的艺术效果,同时也为表达主题提供了巨大帮助。4 非遗题材纪录片中均衡构图技巧未来发展趋势4.1 “互联网+”时代下
39、的多元化构图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全面完善,传统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向制造业、新型农业、服务业、传统商业等传统领域全面渗透、全方位融合。于是“互联网+”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互联网+文化”、“互联网+艺术”催生了全面的视频内容创作与文化传播方式。以往,影视内容的创作常常予人一种高大、神秘、严肃、专业之气。体现在纪录片领域则会为受众增添许多遥不可及的排斥情绪。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与发展,许多优秀的非遗题材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与受众见面。因其传播方式,由远离观众的电影银幕、电视屏幕,转变为由观众“一手掌握”的手机、平板设备而拉近了视线距离,受限于9:16的屏幕比例
40、,创作者亦在其中史无前例的大量运用均衡构图手段,这也直接将纪录片内容与观众的心理拉近到前所未有的距离之上。减弱,甚至彻底消除了受众由距离及创作手法产生的排斥。在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降低了视频拍摄、创作的门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拿起手机开始拍摄、创作视频。在视频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拍摄自己的非遗文化,并且视频点击量和播放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构图训练,只是自己在网络上自学一些构图的技巧,他们拍摄的作品相对于专业的非遗题材纪录片在构图技巧上缺少较强的专业性。这些视频爱好者们的成功也在侧面证明了,对于在网络急速发展以
41、及专业互融的今天,均衡构图的操作技巧相比和掌握其他的构图方式更加大众化、简易化,同时,也使更多的人愿意了解学习均衡构图。4.2 竖屏构图模式下均衡构图技巧在上文中提到,在新媒体时代里,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里已经离不开手机。人们现在可以通过手机做很多事情,比如观看视频、了解新闻、以及将手机当做钱包去使用。视频的竖屏化成为新常态,英国社会化视频营销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53%的手机用户不喜欢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将手机横过来。通过这项调查来看,竖屏化视频渐渐在未来成为在手机上的主流视频播放方式。对于均衡构图因为其凭借着在画面中的“平衡”和“稳定”的特点,在竖屏化中也不会改变。横屏的取景范围相对于
42、竖屏来说,左右两侧的画面信息会比竖屏更大,当视频竖屏化以后,带来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全景画面的叙事功能就回减弱,所以在构图的过程中,需要摄像师充分考虑画面信息,如果想突出主体可以选择均衡构图样式中的中心点构图或者三分法构图。竖屏构图模式下的均衡构图。如图4.1所示。图4.1 竖屏构图模式下的均衡构图竖屏构图在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虽然现在出现很多竖屏的作品,但主要还是借鉴了在横屏拍摄中构图的经验,对于均衡构图来说,无论是横屏还是竖屏,带来的直接影响不大,通过在横屏拍摄的基础上,在竖屏模式下也会占据一席之地。19结 论综上所述,均衡构图方式因其平衡、稳定、利于突出被摄主体等显著特征,被广泛运
43、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纪录片创作领域。伴随互联网,短视频时代对受众收看行为与收看习惯的改变,内容创作者也将均衡式构图手段进行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均衡式构图,现已成为视频内容创作工作中最常采用、最被认可、最为接受的摄像构图方式。凝聚、传承中华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古代先贤们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纪录片因其集视、听语言为一身,又有记录真实之特点,通过创作者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升华,是记录、传承、传播、发扬中华伟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最佳手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中,如何通过巧妙、得当的构图,呈现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表现与深刻内涵,是这类题材的纪
44、录片对每一位前期创作者提出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均衡式构图的灵活掌握与现场应用,则可以完美的回答这一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品创作,大都讲究“稳”、“准”、“精”、“细”,即对“手法”、“技法”、“功法”、“心法”的运用要拿捏得当、入目三分。这亦为纪录片前期拍摄过程中对创作者提出的至尚要求。稳在运镜、准在聚焦、精在视角、细在内容。而一切,都凝聚在画面构图这方寸之间。均衡,是这方寸之间承纳万物的土壤。用之得当则“万物生长”,处之失常则“百花凋零”。均衡式构图有利于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衡”、“稳定”,描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但,这不代表前期创作者就此可以千篇一律,在不恰当,不合适的内容中滥
45、用。此构图方式与其他构图技巧一样,均衡式构图的应用也要处理得当,恰到好处,达到“润物无声”之境界。展望即将到来的“5G”时代,相信移动内容的创作还将迎来新一轮的高潮,真正的“全民视频”已经不再遥远。手机这一最为广泛应用的移动设备,因其颠覆传统的9:16,甚至9:21的画面比例;平台创作者的平民化趋势,均衡式构图因其相对简单易上手、操作门槛低、利于竖屏比例的画面表现、平衡且稳定等特点优势,势必会成为将来视频内容创作中接受度最高,最被广泛应用等构图方式。同时,也将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片创作领域。参考文献1 Richard Garvey-Williams. 摄影构图艺术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 2014.11: 14-262 伊恩罗伯茨. 构图的艺术M. 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05: 40-693 王超. 关于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 2017.06(12) : 103-1044 格雷格艾伯特. 构图的秘密:快速提升画面效果的黄金法则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8.01: 67-895 科拉巴尼克, 格奥尔格巴尼克. 摄影构图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师管理课件
- 班主任工作范文四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 宾馆装修合同范本(5篇)
- 【政治】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小红书翡翠玉石文玩行业营销通案【互联网】【通案】
- 离婚协议书简单起草,只写房子和孩子分割
- 合同示范文本 住建部
- 《金融危机下的》课件
- 《电力变压器习题》课件
- 《脑出血诊治进展》课件
-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 第七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年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从业人员考核试题库-中(多选题)
- 探索心理学的奥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德能勤绩廉”考核测评表
-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第七章-流化床反应器
- PPT模板中华餐饮美食烤鱼宣传PPT课件
- 含氮有机化合物-胺、酰胺、尿素、丙二酰脲、胍、磺胺、吡咯、吡啶和嘧啶的结构及化学性质熟悉
- 电动车项目合作计划书范文模板
- 双柱基础暗梁的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